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请分析人口因素的加入,对本区草场生态环境及荒漠化的发展,又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由于人口激增,对粮食的需求猛增,迫使人们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以至向牧业地区推进,由于萨赫勒地区所处的位置可以断定,越往北气候越干旱,越不利于发展旱作农业.若在这些沙区边缘发展旱作农业,在缺少防护林的情况下,土壤极易遭受风蚀,形成流沙.
解析答案
答案 名称:甲为黄土塬、乙为黄土梁、丙为黄土峁。演变过程: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多暴雨,易于形成冲沟,原始地表被破坏,形成黄土塬;黄土塬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原有的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小,变为长条形的黄土梁;黄土梁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逐渐破碎,演变为黄土峁。
P17活动
天山中部降水量随高度的变化
问题:降水量最多的出现在 坡,海拔约为 米。北坡降水与南坡降水有何差异?
2000米

北坡位于迎风坡,水汽主要来源于大西洋和北冰洋。
北坡降水多
荒漠化
人为因素
人口激增不合理的经济活动
西北地区
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
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开发区
建设用地周围草场退化、
沙化
(1)许多村庄、交通线、水库等受到风沙的威胁。(2)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3)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4)使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
荒漠化的
危害与治理
全球性行动
防治方针
防治措施
荒漠化的危害
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
2.“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解析 由于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形成漏斗区,周围的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并逐渐向漏斗中心流动,从而导致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地带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形成了“生态裂谷”。
解析答案
方法技巧 判断一个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荒漠化的方法一看位置,经纬度位置在沙漠带中。二看年降水量,年降水小于400 mm的地区易发生荒漠化。三看土地覆被和利用类型,土地覆被类型以沙地为主的地区,土地利用中草地减少,耕地增多等可引起荒漠化。
题组二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2015·山东文综)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右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2~3题。
明显地描绘了人口过快增长,造成贫困饥荒与荒漠化的恶性循环过程。问题的源头就在人口的过快增长,如果控制人口增长与实行环境整治双管齐下,这个恶性循环就可以得到解决。
4.人口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造成这里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的根源。请你解释下图,试提出一种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能办法。
过度樵采
破坏植被,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
露天开矿
开矿时,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成倍下降并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
战争和营造宫殿
大量植被被烧毁或砍伐作为建筑材料
滥用土地
轮荒使地表失去自然植被或农作物的保护滥挖窑洞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物源
人为原因
黄土高原和南方丘陵山区都是我国水土流失发生的典型区域,但两地在成因、危害及解决措施方面又不尽相同,具体分析如下:两地水土流失原因对比共同点:人为滥垦乱伐不同点: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南方丘陵山区降水丰沛。两地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同: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更大,主要原因:①南方丘陵山区人均土地少,每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②南方丘陵山区多为较薄的地表疏松土层覆盖的石质山地,表土一旦被冲蚀,恢复更加困难;③地处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会造成更大损失。治理措施不同:黄土高原侧重退耕还林、还草;南方丘陵山区侧重发展多种经营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解析 认真分析图文材料,即可得出答案。图示区域冬春季干燥少雨,植被稀少,沙源裸露,再加上多风力强劲的西风,故易起沙。
答案 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答案 D
知识整合
自然原因
地处多种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黄土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滑坡、泥石流、塌陷等地质灾害频繁
人类活动
产生的影响
过度开垦
为解决粮食问题而陡坡开荒使地表变得疏松,增加水土流失的物源
过度放牧
破坏草场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侵蚀
人为因素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
草场遭破坏
过度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
加速草场退化和沙化
过度开垦
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
沙质土壤肥力下降,废弃耕地变沙地,使土地沙化连片发展
水资源利用不当
内陆河流和
山麓冲积扇地区
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次生盐碱化
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分析原生性荒漠的成因
热带荒漠
温带荒漠
寒流
受副高或信风带控制
深居内陆,距海洋远, 降水少
地处山脉背风地带,受下沉气流控制
解题探究
题组一
荒漠化的形成
1.(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厘米~30厘米高度范围内。
荒漠化
因素
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西北地区
①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②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动力因素)④气候异常(重要影响因素)
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有什么关系?
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地形——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水文——多为内流河,水量小; 植被——稀疏,对地表保护作用差。 各方面都促成了干旱的特征。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解析答案
1.(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厘米~30厘米高度范围内。
工程措施:保塬、固沟、护坡①在沟谷修建淤地坝、小水库和营造防护林等——“固沟工程”②在缓坡地段,实施封坡育林育草和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护坡工程”③在塬面上,坚持平整土地,大力营造护林网,合理利用水土——“保塬工程”农业技术措施在耕作区,因地制宜地开展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以及轮耕套种等农耕作业。同时,配合精心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及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以达到提高肥力、保持水土和发展生产的目的生物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
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状况对比
不仅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上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
荒漠化的
危害与防治
全球性行动
防治方针
防治措施
荒漠化的危害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荒漠化的
危害与防治
全球性行动防治ຫໍສະໝຸດ 针防治措施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的
危害与防治
全球性行动
防治方针
防治措施
荒漠化的危害
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防护林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
P20活动:
1、 该地区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气温高,蒸发巨大,但降水不足,且相对集中,因此气候非常干旱,植被缺乏,荒漠化的潜在威胁大。
(2)简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解析答案
解析 可以通过水土流失、土壤肥力、耕地面积、地表破碎增加耕作难度等角度分析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答案 不利影响:黄土地貌塬、梁、峁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过程,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减;耕种条件越来越差;土壤逐渐贫瘠化;水土流失加剧。(后三点任答一点即可)
C
解析答案
3.“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解析答案
解析 当该地“生态裂谷”出现后,即出现了土地的荒漠化,为了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既有利于绿洲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荒漠区水资源不足,不宜发展植树造林;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而应该做好生态改善工作;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在绿洲区可合理开采地下水。
(1)分别写出甲、乙、丙图所示黄土地貌的名称。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
解析答案
解析 图甲为黄土塬,顶面平坦宽阔或微有起伏。黄土堆积厚度较大,是黄土高原地区最重要的耕地集中分布区。图乙为黄土梁,是平行于沟谷的长条状高地,梁长一般可达上千米,几千米或几十千米。图丙是黄土峁,是呈孤立的黄土丘,浑圆状形如馒头,大多数黄土峁是由黄土梁进一步侵蚀切割形成的。从流水侵蚀作用入手分析黄土塬到黄土梁再到黄土峁的黄土地貌形成过程。
1.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缘。联系已学知识,分析萨赫勒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并说明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
2.请根据下图分析萨赫勒地区由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这一社会经济因素的转变对牧场带来的环境影响。
(1)传统的自给性的游牧经济,因其牲畜品种多样、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季节游牧,有利于牧草的恢复生长,是一种适应于当地自然条件的经济模式;(2)商业性的定居牧业从牲畜品种的单一性、大规模的集中经营、采取掘井定居的经营模式,势必增加草场的压力,结果必然导致草场的退化。
不同地段综合治理措施图解如下:
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解题探究
题组一
水土流失的危害
1.(2015·上海地理)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
材料二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知识整合
荒漠化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
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
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4%,我国荒漠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8%
解析答案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解析 可从对铁路基础设施和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强劲的风沙活动会掩埋铁路、吹翻列车,破坏铁路沿线的基础设施。
答案 (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解析 提取图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答题的关键。读图文材料可知,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有三个:一是来自注入湖泊的河流形成的河口三角洲;二是来自冬春季河流水位低而裸露的河滩;三是来自错那湖冬春季水位低而出露的湖滩。
答案 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