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理差异 说课稿 张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地理差异》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对于本节课,我将从七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课标要求及分析
作为区域地理的一部分,本章起到了一个宏观介绍的作用。
课标分析如下:1. 在地图上找到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学习动词是说明,学习水平是掌握,学习内容是“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
2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他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学习动词是指出,学习水平是运用,学习内容是“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
3.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体现能力目标。
学习动词时说明,学习水平是了解,学习内容是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
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只对区域地理宏观进行介绍,其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其次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角度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但对新旧知识的衔接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四、重点、难点:
重点:①四大地理区域范围、自然地理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②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难点:1、四大地理区域的类型。
2、四大地理区域的形成原因。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②在简单的地图上进行区域的划分。
③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的原因。
④在地图上指出秦岭-淮河,并说明其意义。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入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对本班进行不同类别的分组,并说出划分依据。
学生会以“性别”、“身高”、“头发长短”、“是否近视”……为依据来分组,从而得出班级分组可以分成多种类型的组,同一个人可以是很多组的成员。
其实地理区域划分的方法与班级小组的划分方法类似,只是划分的依据应是地理要素而已,顺理成章地点出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
异》的教学。
二、探究新课:
此过程主要包括两大内容的学习,地理差异显著和四大地理区域。
1、地理差异显著,分成四个环节
(1)说说你想像中的中国区域划分。
这个问题旨在调出学生已有知识,老师稍加点拨即可。
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很多区域划分,在回忆的过程中,学生间经常发生思维碰撞,想起一个又一个,老师则在这里顺便带领学生复习,纠正偏差并追问划分依据,从而总结区域划分是根据需要按照一定的依据进行的。
(2)抢答:帮助他们找区域类型。
此环节分成两个步骤
①“我来说你来猜”:人们根据需要划分了很多种地理区域,来听一听他们的介绍,哪些是有关区域的术语。
这时选择4名学生分别代表新疆、东南沿海、西双版纳、长江三角洲的居民上台介绍。
最后小结可以归成三类:行政区域,经济区域,自然区域。
②“说说身边事”:我们这里的邮政编码是多少?它有什么含义?区号是多少?
(3)依样画葫芦,学习描述你的家乡
如果现在是你大学第一天,要做个自我介绍,你会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呢?
(4)你会划分区域吗?来试一试吧!
利用课本P3活动题1中提供的图片,简单的解说后就让学生动笔划分,教师和学生一起
2、四大地理区域:
①动一动:我给祖国划区域。
师:学会描述自己的家乡,也学会了给小地方划分,你会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将我们国家划分出合适的区域来吗?
学生有了前面的成功体验,现在给国家划区域,自豪感和兴奋感会油然而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强,思维的火花也会更耀眼。
接着师承转:看专家对我国进行了什么样的粗线条划分?
②做一做:我来找界限。
在试卷上给学生印出空白的中国政区图,根据地理图册让学生在政区图上划出三个界限,然后填表。
在优美的轻音乐中欣赏我国不同的地理区域图片。
四、布置作业:
访问你的亲戚朋友,他们的家乡在哪里?判断出他们所在的地理区域,并请他介绍一下他们那里的地理特征。
五、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位置,所以在板书中我也重点在于给学生以空间概念。
至此,整堂课的环节已经结束。
在整堂课中,我始终坚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是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量身而做。
因为我坚信: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课堂才是一个真正的知识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