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一讲1.4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如图所示, AB2=AD2+BD2,
又因为 AD=6,BD=12,
所以 AB=6 5.
由射影定理可得,AB2=BD·BC, 所以 BC=ABBD2=15. 所以 CD=BC-BD=15-12=3. 由射影定理可得,AC2=CD·BC, 所以 AC= 3×15=3 5. 答案:3 3 5 4∶1
类型 1 利用定理进行计算(自主研析) [典例 1] 如图所示,D 为△ABC 中 BC 边上的一点, ∠CAD=∠B,若 AD=6,AB=10,BD=8,求 CD 的长.
解:在△ABD 中,AD=6,AB=10,BD=8,满足 AB2=AD2+BD2,
所以∠ADB=90°,即 AD⊥BC. 又∠CAD=∠B,且∠C+∠CAD=90°, 所以∠C+∠B=90°.所以∠BAC=90°. 所以在 Rt△BAC 中,AD⊥BC,
所以 AD2=AF·AC,DB2=BG·BE, 所以 AF·AC=BG·BE.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失分警示:若忽视此处利用等角转化,则无法求出 ∠FDE=90°,扣掉 1~2 分.
又因为 AD⊥BC,所以∠FDA+∠BDF=90°, 所以∠FDE=90°, 所以 DE⊥DF.(10 分)
归纳升华 应用射影定理证明几何题的思路
1.从已知条件入手,当已知存在直角三角形时,可 以考虑应用射影定理得到比例中项,再寻求证明结论的过 渡条件.
由射影定理可知,AD2=BD·CD, 所以 62=8×CD,所以 CD=92.
归纳升华 1.已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或者三角形中有直角、 垂线等,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应用射影定理必需的条件. 2.遇已知圆有直径时,直径所对圆周角是直角,因 此圆中有关计算问题也常常考虑应用射影定理.
3.运用射影定理进行直角三角形中的相关计算,常 常和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性质相结合,如勾股定理、三角函 数关系、面积公式等.
[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在△ABC 中, D、F 分别在 AC、BC 上,且 AB⊥AC, AF⊥BC,BD=DC=FC=1,求 AC.
解:在△ABC 中,设 AC 为 x, 因为 AB⊥AC,AF⊥BC,又 FC=1,
根据射影定理,
得 AC2=FC·BC,即 BC=x2. 再由射影定理, 得 AF2=BF·FC=(BC-FC)·FC, 即 AF2=x2-1. 所以 AF= x2-1. 在△BDC 中, 过 D 作 DE⊥BC 于 E.
以上给出了一些图形的变式,不要把正射影理解为只 是由一点向水平线引垂线的特殊情形.
3.如图所示,线段 AB 的两个端点 A 和 B 在直线 MN 上的正射影分别是 A′和 B′,线段 A′B′是线段 AB 在 直线 MN 上的正射影.特别地,如果线段 AB 垂直于直线 MN,那么 AB 在 MN 上的射影是一个点.
2.射影定理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
文字 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两直角边分别是它
语言 们在斜边上射影与斜边的比例中项 在 Rt△ABC 中,∠ACB=90°,
符号 CD⊥AB 于点 D,则 语言 CD2=AD·BD,BC2=BD·AB,
AC2=AD·AB
图形 语言 温馨提示 射影定理的两个条件:(1)直角三角形;(2)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有时需要作出斜边上的高,才能 应用射影定理.
[规范解答] 证明:因为∠CAB=90°,AD⊥BC, 所以 AB2=BD·BC.(2 分) 失分警示:若在此处用错射影定理,则本题无法得分. 所以BADB=BACB. 又∠ABC=∠ABD, 所以△ABC∽△DBA,(3 分)
所以AACB=ABDD. 又 AC=AE,AB=BF,所以ABEF=ABDD, 即BBDF=AADE.(5 分) 失分警示:若得不到此处的等式,则无法推出 △EAD∽ △FBD,则扣掉 2 分.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1.4 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
[学习目标] 1.借助直观,感知射影的概念,认识正 射影的特征. 2.理解射影定理,能应用定理解决相关的 几何问题(重点、难点).
[知识提炼·梳理]
1.射影 (1)点在直线上的正射影:从一点向一直线所引垂线 的垂足. (2)线段在直线上的正射影:线段的两个端点在这条 直线上的正射影间的线段. (3)点和线段的正射影简称为射影.
因为 BD=DC=1,所以 BE=EC. 又因为 AF⊥BC,所以 DE∥AF, 所以DAFE=DACC.
DC·AF x2-1 所以 DE= AC = x .
在 Rt△DEC 中,因为 DE2+EC2=DC2,
即
xx2-12+x222=12,
所以x2x-2 1+x44=1.
所以由射影定理可得 AC2=AD·AB=AD(AD+3).
只需再求出 AD 的长. 又因为 CD2=BD·AD,所以 AD=CBDD2=232=43. 所以 AC2=43×43+3=592. 故 AC= 352=2 313. 答案:C
4.在△ABC 中,∠A=90°,AD⊥BC 于点 D,AD =6,BD=12,则 CD=________,AC=__________,AB2∶ AC2=__________.
2.从证明的结论着眼,当证明的结论是等积式或比 例式时,观察是否存在涉及的线段是某个直角三角形的 边.
[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CD 垂直平分 AB, 点 E 在 CD 上,DF⊥AC 于 F,DG⊥BE 于 G, 求证 AF·AC=BG·BE.
证明:因为 CD 垂直平分 AB, 所以△ACD 和△BED 均为直角三角形,并且 AD= DB, 又因为 DF⊥AC,DG⊥BE,
所以 x=3 2,即 AC=3 2.
类型 2 利用定理进行证明(规范解答) [典例 2] 如图所示,∠CAB=90°,AD⊥BC,△ ACE,△ABF 是正三角形.求证:DE⊥DF. 审题指导:由于图中所给的等角比较多, 则转化为证明∠FDE=90°, 即只需证∠FDA+∠ADE=90°.
又 AD⊥BD,则只需证明∠ADE=∠FDB, 从而转化为证明△FBD∽△EAD.
2019/7/1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9
thank
you!
2019/7/1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40
运用射影定理时,要注意其成立的条件,要结合图 形去记忆定理.当所给条件中具备运用定理的条件时, 可直接运用定理,有时也可通过作垂线使之满足定理运 用的条件,再运用定理.在处理一些综合问题时,常常 与相似三角形的知识相联系,要注意它们的综合运用.
温馨提示 1.对点和线段的射影的理解.点的射影由 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垂足确定;线段的射影由线段的两个 端点的射影确定;线段的射影简记为:平行长不变,倾斜 长缩短,垂直成一点.
2.如图所示,AA′⊥MN,垂足 A′是点 A 在直线 MN 上的正射影.如果点 A 是 MN 上的点,那么 A 在 MN 上 的正射影就是它本身.
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5.如图所示,在矩形 ABCD 中,AE⊥BD,OF⊥AB, DE∶EB=1∶3,OF=a,则对角线 BD 的长为________.
解析:因为 OF=a,所以 AD=2a. 因为 AE⊥BD,所以 AD2=DE·BD.
因为 DE∶EB=1∶3, 所以 DE=14BD, 所以 AD2=14BD·BD. 所以 BD2=4AD2=4×4a2=16a2, 所以 BD=4a. 答案:4a
(4)在△ABC 中,AC⊥BC,CD⊥AB,则 CD2= AC·BC.( )
解 析 : 由 射 影 定 理 易 知 (1) 正 确 , (2)(3) 错 误 , 由 △CBD∽△ACD 知(4)正确.
答案:(1)√ (2)× (3)× (4)√
2.如图所示,在 Rt△ABC 中,AC⊥CB,CD⊥AB 于
[思考尝试·夯基]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ABC 中,AC⊥BC,CD⊥AB,则 CD2= AD·DB.( ) (2)在△ABC 中,AC⊥BC,CD⊥AB,则 AC2= AD·DB.( ) (3) 在 △ABC 中 , AC ⊥ BC , CD⊥AB, 则 BC2 = BD·AD.( )
D 且 CD=4,则 AD·DB=( )
A.16
B.4
C.2
D.不确定
解析:由射影定理 AD·DB=CD2=42=16.
答案:A
3.如图所示,在 Rt△ABC 中,∠ACB=90°,CD⊥ AB 于点 D,CD=2,BD=3,则 AC 等于( )
5 A. 3
21 B. 3
解析:因为在 Rt△ABC 中,∠ACB=90°,CD⊥AB,
又∠ABD=∠CAD,∠FBD=60°+∠ABD, ∠EAD=60°+∠CAD, 所以∠FBD=∠EAD,(7 分)
失分警示:若得不到此处两个角相等,则无法推出 △EAD∽△FBD,则扣掉 2 分.
所以△EAD∽△FBD. 所以∠BDF=∠ADE, 所以∠FDE=∠FDA+∠ADE=∠FDA+∠BDF.(9 分)
又因为 AD=6,BD=12,
所以 AB=6 5.
由射影定理可得,AB2=BD·BC, 所以 BC=ABBD2=15. 所以 CD=BC-BD=15-12=3. 由射影定理可得,AC2=CD·BC, 所以 AC= 3×15=3 5. 答案:3 3 5 4∶1
类型 1 利用定理进行计算(自主研析) [典例 1] 如图所示,D 为△ABC 中 BC 边上的一点, ∠CAD=∠B,若 AD=6,AB=10,BD=8,求 CD 的长.
解:在△ABD 中,AD=6,AB=10,BD=8,满足 AB2=AD2+BD2,
所以∠ADB=90°,即 AD⊥BC. 又∠CAD=∠B,且∠C+∠CAD=90°, 所以∠C+∠B=90°.所以∠BAC=90°. 所以在 Rt△BAC 中,AD⊥BC,
所以 AD2=AF·AC,DB2=BG·BE, 所以 AF·AC=BG·BE.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失分警示:若忽视此处利用等角转化,则无法求出 ∠FDE=90°,扣掉 1~2 分.
又因为 AD⊥BC,所以∠FDA+∠BDF=90°, 所以∠FDE=90°, 所以 DE⊥DF.(10 分)
归纳升华 应用射影定理证明几何题的思路
1.从已知条件入手,当已知存在直角三角形时,可 以考虑应用射影定理得到比例中项,再寻求证明结论的过 渡条件.
由射影定理可知,AD2=BD·CD, 所以 62=8×CD,所以 CD=92.
归纳升华 1.已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或者三角形中有直角、 垂线等,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应用射影定理必需的条件. 2.遇已知圆有直径时,直径所对圆周角是直角,因 此圆中有关计算问题也常常考虑应用射影定理.
3.运用射影定理进行直角三角形中的相关计算,常 常和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性质相结合,如勾股定理、三角函 数关系、面积公式等.
[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在△ABC 中, D、F 分别在 AC、BC 上,且 AB⊥AC, AF⊥BC,BD=DC=FC=1,求 AC.
解:在△ABC 中,设 AC 为 x, 因为 AB⊥AC,AF⊥BC,又 FC=1,
根据射影定理,
得 AC2=FC·BC,即 BC=x2. 再由射影定理, 得 AF2=BF·FC=(BC-FC)·FC, 即 AF2=x2-1. 所以 AF= x2-1. 在△BDC 中, 过 D 作 DE⊥BC 于 E.
以上给出了一些图形的变式,不要把正射影理解为只 是由一点向水平线引垂线的特殊情形.
3.如图所示,线段 AB 的两个端点 A 和 B 在直线 MN 上的正射影分别是 A′和 B′,线段 A′B′是线段 AB 在 直线 MN 上的正射影.特别地,如果线段 AB 垂直于直线 MN,那么 AB 在 MN 上的射影是一个点.
2.射影定理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
文字 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两直角边分别是它
语言 们在斜边上射影与斜边的比例中项 在 Rt△ABC 中,∠ACB=90°,
符号 CD⊥AB 于点 D,则 语言 CD2=AD·BD,BC2=BD·AB,
AC2=AD·AB
图形 语言 温馨提示 射影定理的两个条件:(1)直角三角形;(2)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有时需要作出斜边上的高,才能 应用射影定理.
[规范解答] 证明:因为∠CAB=90°,AD⊥BC, 所以 AB2=BD·BC.(2 分) 失分警示:若在此处用错射影定理,则本题无法得分. 所以BADB=BACB. 又∠ABC=∠ABD, 所以△ABC∽△DBA,(3 分)
所以AACB=ABDD. 又 AC=AE,AB=BF,所以ABEF=ABDD, 即BBDF=AADE.(5 分) 失分警示:若得不到此处的等式,则无法推出 △EAD∽ △FBD,则扣掉 2 分.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1.4 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
[学习目标] 1.借助直观,感知射影的概念,认识正 射影的特征. 2.理解射影定理,能应用定理解决相关的 几何问题(重点、难点).
[知识提炼·梳理]
1.射影 (1)点在直线上的正射影:从一点向一直线所引垂线 的垂足. (2)线段在直线上的正射影:线段的两个端点在这条 直线上的正射影间的线段. (3)点和线段的正射影简称为射影.
因为 BD=DC=1,所以 BE=EC. 又因为 AF⊥BC,所以 DE∥AF, 所以DAFE=DACC.
DC·AF x2-1 所以 DE= AC = x .
在 Rt△DEC 中,因为 DE2+EC2=DC2,
即
xx2-12+x222=12,
所以x2x-2 1+x44=1.
所以由射影定理可得 AC2=AD·AB=AD(AD+3).
只需再求出 AD 的长. 又因为 CD2=BD·AD,所以 AD=CBDD2=232=43. 所以 AC2=43×43+3=592. 故 AC= 352=2 313. 答案:C
4.在△ABC 中,∠A=90°,AD⊥BC 于点 D,AD =6,BD=12,则 CD=________,AC=__________,AB2∶ AC2=__________.
2.从证明的结论着眼,当证明的结论是等积式或比 例式时,观察是否存在涉及的线段是某个直角三角形的 边.
[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CD 垂直平分 AB, 点 E 在 CD 上,DF⊥AC 于 F,DG⊥BE 于 G, 求证 AF·AC=BG·BE.
证明:因为 CD 垂直平分 AB, 所以△ACD 和△BED 均为直角三角形,并且 AD= DB, 又因为 DF⊥AC,DG⊥BE,
所以 x=3 2,即 AC=3 2.
类型 2 利用定理进行证明(规范解答) [典例 2] 如图所示,∠CAB=90°,AD⊥BC,△ ACE,△ABF 是正三角形.求证:DE⊥DF. 审题指导:由于图中所给的等角比较多, 则转化为证明∠FDE=90°, 即只需证∠FDA+∠ADE=90°.
又 AD⊥BD,则只需证明∠ADE=∠FDB, 从而转化为证明△FBD∽△EAD.
2019/7/1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9
thank
you!
2019/7/1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40
运用射影定理时,要注意其成立的条件,要结合图 形去记忆定理.当所给条件中具备运用定理的条件时, 可直接运用定理,有时也可通过作垂线使之满足定理运 用的条件,再运用定理.在处理一些综合问题时,常常 与相似三角形的知识相联系,要注意它们的综合运用.
温馨提示 1.对点和线段的射影的理解.点的射影由 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垂足确定;线段的射影由线段的两个 端点的射影确定;线段的射影简记为:平行长不变,倾斜 长缩短,垂直成一点.
2.如图所示,AA′⊥MN,垂足 A′是点 A 在直线 MN 上的正射影.如果点 A 是 MN 上的点,那么 A 在 MN 上 的正射影就是它本身.
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5.如图所示,在矩形 ABCD 中,AE⊥BD,OF⊥AB, DE∶EB=1∶3,OF=a,则对角线 BD 的长为________.
解析:因为 OF=a,所以 AD=2a. 因为 AE⊥BD,所以 AD2=DE·BD.
因为 DE∶EB=1∶3, 所以 DE=14BD, 所以 AD2=14BD·BD. 所以 BD2=4AD2=4×4a2=16a2, 所以 BD=4a. 答案:4a
(4)在△ABC 中,AC⊥BC,CD⊥AB,则 CD2= AC·BC.( )
解 析 : 由 射 影 定 理 易 知 (1) 正 确 , (2)(3) 错 误 , 由 △CBD∽△ACD 知(4)正确.
答案:(1)√ (2)× (3)× (4)√
2.如图所示,在 Rt△ABC 中,AC⊥CB,CD⊥AB 于
[思考尝试·夯基]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ABC 中,AC⊥BC,CD⊥AB,则 CD2= AD·DB.( ) (2)在△ABC 中,AC⊥BC,CD⊥AB,则 AC2= AD·DB.( ) (3) 在 △ABC 中 , AC ⊥ BC , CD⊥AB, 则 BC2 = BD·AD.( )
D 且 CD=4,则 AD·DB=( )
A.16
B.4
C.2
D.不确定
解析:由射影定理 AD·DB=CD2=42=16.
答案:A
3.如图所示,在 Rt△ABC 中,∠ACB=90°,CD⊥ AB 于点 D,CD=2,BD=3,则 AC 等于( )
5 A. 3
21 B. 3
解析:因为在 Rt△ABC 中,∠ACB=90°,CD⊥AB,
又∠ABD=∠CAD,∠FBD=60°+∠ABD, ∠EAD=60°+∠CAD, 所以∠FBD=∠EAD,(7 分)
失分警示:若得不到此处两个角相等,则无法推出 △EAD∽△FBD,则扣掉 2 分.
所以△EAD∽△FBD. 所以∠BDF=∠ADE, 所以∠FDE=∠FDA+∠ADE=∠FDA+∠BDF.(9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