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堂课件PPT(197张)-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而】
(一)用作连词。Biblioteka 1.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且”、“又”、 “和”或不译。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秦师轻而无礼。 ⑤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一章
2. 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因而理解虚词的作用 和意义时,应从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关系、搭配习惯及其使用规律等 方面入手。如“乎”: (1)作语气助词:①表疑问或反问,常用在句末,可译为 “吗”“呢”,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②表感 叹吁乎,嚱如一 , 凭般 危 虚位 乎 御于 高 风句哉,尾”而或(不句知《中其蜀,所道多止难为 ”》感 ()叹;《号③赤。位壁于可赋形译》容为·词“后啊,”作“词呀·尾”,等如,“如浩“浩噫 (2)作介词:它位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作行为发 生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用于形容词后,表示比较,可译为 “比3”.,语如境“推其断闻法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其句中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 定,如“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赤壁赋》),“以”前有动 词“驾”“举”,后又有“属”,动作具有连贯性。因此,句中的“以” 应有为紧连 承词 前。 句又 “如一“世固之一雄·世”之的雄功也 名, 大而 加今 赞安 许在 和哉 充” 分( 肯定《,赤而壁是赋用》“)安,在后”句逆没
①君子•博表学并而列日和参省表乎承己接。的(区《劝别学》)
②楚怀•如王果贪前而后信两张句仪意,思遂是绝连齐着(的《,屈不原能列改传变》先) ③以其后求顺思序之,就深表而承无接不“在临也溪(而《鱼游”褒,禅到山了记溪》)
边,来钓鱼,不能说钓鱼到溪边 3.表•示如承果接意关思系没。有可先译后为,可“以就改”变“顺接序着,就”表,并或不 译。 列 ①(故 《舍祭•也如汝十就果而二是“旅郎相而食文同”京》词连师)性接,,两以就个求是名斗表词斛示或之并形禄列容。词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5.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或固定词组的标志词, 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表宾语前置的 “之”(如“何陋之有”)、“是”(如“惟利是图”) 等。“是以=以是”,译为“因为这”;“无以”译为 “没有用来……的”;“其……之谓也(乎)”根据情况 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 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代词
副词
代上文的“君子”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一章
1.词性界定法 从词性的角度看,许多虚词是兼职的,即在不同的
(1)作代词 (2)作助词,一般有六种用法:一是定语的标志, 译为“的”,如“前车不忘,后车之(的)师”;二是 补语的标志,可译为“得”·,如“以其求思之(得)深 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三是宾语前置的标 志,不译,如“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公 输》);四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无爪牙之利,筋骨 之强”(《·劝学》)·;五是用· 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 句子的独立性,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六是音节助词,无实义,如“久之,目似瞑” (《狼》)。以上一至五是结构助词,通过分析虚词的
“考试大纲”要求: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1、“常见”:指《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 2、“在文中”: ①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分析 ②常见 用法(非词典用法)
18个文言虚词是:
而、何、乎、于、乃、其、且、若、所、 为、焉、也、以、因、则、者、之、与 。
• 于(与)焉何其若 • 因为所以则而且 • 乃之乎者也 • 谐音: • 语嫣何其弱 • 因为所以则而且 • 乃之乎者也 • 【奇思妙想】 • 这个口诀目的是帮助同学们记住18个常见虚词,
虚词词性
代副介连助叹 词词词词词词
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 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
现代汉语的虚词一般情况下包括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象声词六类。
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 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 也归入虚词一类。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
介词
动词
“替”、“给” “作出”、“制定”
4 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 法。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 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 “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那句中的两个 “为”应为动词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 “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
6、牢记典型,辨析易混
近5年高考虚词题的题干设问完全一样:“下列各组 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虚词 的用法灵活多变,甚至变幻莫测,出题者巧妙地从对比 角度设题,降低了难度,而又切合虚词本身的特点。从 这里,我们也得到有益的启示,复习阶段要把虚词易混 用法一一辨析清楚,这正是要考的出题点。如“而”字, 作连词时,可表示转折、并列、承接、修饰、假设等关 系,极易混淆,平时要有针对性地区分,把课本中最典 型的例句深深刻在脑海中,作为对比的模本。下面我们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头号美女王语嫣,何其 弱不禁风,为什么身体会这么弱呢?解释一下, 因为——所以——则——而且——
• 这怎么叫解释呢?简直就是(乃)之乎者也一样 的废话连篇。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 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 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 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 ③其信然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祭十二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