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马说》一课一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八下《马说》一课一练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1.韩愈(768—824),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称“”。

2.解释加点的词。

(1)策之不以其道. (2)不以千里称.也
(3)虽.有名马 (4)安.求其能千里也
3.解释下列各组加点的多义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1)食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马者不知其能( )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
(2)策策.之不以其道( )
执策.而临之( )
(3)以不以.千里称也( )
策之不以.其道( )
(4)其安求其.能千里也( )
其.真无马邪( )
其.真不知马也( )
(5)能安求其能.千里也( )
虽有千里之能.( )
4.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标两处)
(2)安求其能千里也(标一处)
5.按提示填写课文中的句子。

(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3)描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6.把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乙】《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非虚言也。

陛下秉①四海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于四境?殆③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

《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

”中人④皆可使为君子。

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⑤。

(节选自《汉书》) 【注释】①秉:执掌。

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

③殆:大概。

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

⑤英俊:杰出人物。

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同“衹”,只是) B.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
C.取.之不明(选拔任用) D.赦小过.(经过)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故虽有名.马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B.食不饱,力不足.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C.策之不以其道.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陛下秉四海之众,曾亡柱干之固守于四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说说本文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

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甲】文用托
物寓意的写法,强调①;【乙】文用②的论证方法,强调③。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乙】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②死马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注释】①涓人:国君的近侍。

②安事:何用。

③捐:花费。

④期年:满一年。

1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策.之不以其道(2)其.真无马邪
(3)臣闻.古之君人(4)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A.潭西南而.望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学而.时习之
14.翻译下列句子。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说说不同之处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退之韩昌黎唐韩柳
2. (1)规律,方法 (2称呼 (3)即使 (4)怎,怎么
3. (1)食一食.或尽粟一石(顿,餐) 食.马者不知其能(喂,这个意义后写作“饲”)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
(2)策策.之不以其道(鞭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3)以不以.千里称也(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4)其安求其.能千里也(它,代指千里马) 其.真无马邪(表示推测、反问的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大概)
(5)能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能力,才能)
4.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标两处)
(2)安求/其能千里也(标一处)
5. (1)其真不知马也。

(2)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6. (1)喂马的人不知道按千里马(的食量)去喂养它。

(2)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7.D
8.B (解析:A项有名的取名;B项足够;C项规律,方法学说;D项通晓通气。

) 9. (1)千里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2)陛下拥有天下这么广阔的土地,怎么会没有栋梁之材可以固守四境呢?
10.“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比喻被埋没遭摧残的怀才不遇的人才。

“食马者”比喻愚昧无知的统治者。

11.①统治者应善于发现人才;②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③统治者应采取措施,招贤纳士。

【附乙文参考译文】
《诗经》说:“因为有众多的贤士,文王得以安享天下。

”孔子说:“只有十家的小邑,也一定有忠信之人。

”这些都是实话呀。

陛下拥有天下这么广阔的土地,怎么会没有栋梁之材可以固守四境呢?大概在于人才仕进之路开得不广,选拔任用不明,勉励又不笃厚。

《传》说:“好的土质善于养育禾苗,圣明的君主善于供养人才。

”中等资质的人都可以让他们成为君子。

陛下应下诏书选拔贤良,赦免小的过错,不要求全责备,从而广聚英才。

12.(1)用马鞭驱赶。

(2)表示诘问,岂、难道。

(3)听说。

(4)用。

13.C
【解析】例句中的“而”是连词,表转折。

A项,连词,表修饰;B项,连词,表并列;C项,连词,表转折;D项,连词,表并列。

14.(1)只屈辱在奴仆的手里,(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2)死马尚且要花五百两黄金来买,何况是活马呢?
15.【甲】文中的“千里马”因为不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任用,最终“不以千里称”;【乙】文中,因为君主渴求得到“千里马”并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所以“千里马”得以脱颖而出。

【参考译文】
【乙】我听说古时候的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三年也没买到。

一位近侍对他说:“请允许我去寻求它。

”国君派遣他去了。

三个月后得到了千里马,马已经死了,用五百两黄金买了死马的头,回去把此事回报给了国君。

国君很生气,说:“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还花了五百两黄金!”近侍答道:“死马尚且要花五百两黄金买,何况是活马呢?天下人必定认为大王您是能出高价买马的人。

千里马就会到来了。

”于是不到一年,就来了好几匹千里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