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运算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运算的意义》
教学内容:
本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第70页运算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过程与方法:
自己看图的过程中,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解释选择的运算方法,总结和体会四则运算的实际意义,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现数学知识之间内在的规律和联系,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同学们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了哪些运算?它们的意义是什么你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系统地归纳、整理数的运算知识(板书:运算的意义)
1、“六一”快到了,我们的同学们为欢庆“六一”在精心作准备。(出示课件)
2、解决问题:
⑴根据这四副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⑵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⑶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一幅图:
装饰教室一共需要120只纸鹤,一位同学折了26只粉色的纸鹤,另一位同学折了39只红色的纸鹤。
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使用了哪些运算?
两个同学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已经折了多少只纸鹤?)
你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为什么?
1..把两位同学折的纸鹤合起来就是已经折的纸鹤,用加法计算。
求和:39+26=65(只)
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还要折多少只纸鹤?
你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为什么?
求还要折多少只纸鹤,就是求已经折了的和需要折的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
120-39-26=55(只)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120-(39+26)=55(只)
求剩余数可以用连减的方法,也可以用减去两数之和的方法。
开联欢会需要52瓶饮料,每瓶2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算式:52×2=104(元)
(求52个2是多少)
第二幅图:开联欢会需要52瓶饮料,每瓶1.5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求一共需要花费多少元?
1.5×52=78.5(元)求52个1.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
第三幅图:
我们用彩带中的1/3捆扎礼品盒,用1/2扎蝴蝶结,我拿了18米的彩带。
捆扎礼品盒用多少米彩带?扎蝴蝶结用多少米彩带?
捆扎礼品盒的彩带占彩带总长的1/3,即求18米的1/3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扎蝴蝶结的彩带占彩带总长的1/2,即求18米的1/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8×1/3=6(米) 18×1/2=9(米)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③一共用去多少米彩带?④还剩下多少米彩带?
18×(1/3+1/2)=15(米) 18-18×(1/3+1/2)=3(米)或者18×(1-1/3-1/2)=3(米)这几种方法基本上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第四幅图:
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求平均每个小组的人数用除法计算。
36÷4=9(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一份是多少?
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这幅图上没有要求平均分,但是要想一想做游戏时怎么分最公平?还是平均分最公平。
3、小结: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图提问题并解答,做的非常好。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可以用这些知识来解决。
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
(一)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过加、减、乘、除这几种运算,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能够用到乘法呢?(集体完成)
学生举例后总结:例子省略
1、乘法:①求几个几是多少;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③求长方形面积;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2、除法: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一份;②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③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3、加法:①求和;②减法逆运算。
4、减法:①求剩余;②比较;③加法逆运算。
(二)、加减法、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1、12+20=32,根据这个算式写出两个减法算式。32-20=12,32-20=12。
根据这3个算式编写有联系的实际问题。例如:校园里有12棵杨树,20棵桐树,这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用加法,而学校里杨树和桐树一共有32棵,其中杨树有12棵,桐树有多少棵?和学校里杨树和桐树一共有32棵,其中桐树有20棵,杨树有多少棵?这两个问题要用减法。
感受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加法和减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互为逆运算。)
通过追问,加深对“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认识。
2、那么21个学生做游戏可以分成3个小组,每个小组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用除法)可是“每个小组有7个人,3个小组共有多少人?”用什么方法呢?(用乘法)
乘法和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也就是说,加减法之间有逆运算的关系,乘除法也是如此。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7×3=21 21÷7=3 21÷3=7
(三)、总结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8=10,加法算式中各部分叫什么名称呢?我们还可以把这个算式写成:加数+加数=和,10-2=8 10-8=2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100-30=70 100-70=30 30+70=100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差=被减数
7×8=56 56÷7=8 56÷8=7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没有余数的除法:24÷4=6 24÷6=4 4×6=24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9÷2=4……1 2×4+1=9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巩固与练习,第71页“巩固与应用”。(课本上的习题设计的已经很不错了,我们就利用这些习题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
1、看第4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集体交流。尽可能全面的提出各种运算的例子。
3、独立完成第1—3题。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31.54÷( )=38 ( ) ×1.3+3.5=13.25
(2)、试着写一写哪些数量关系能用除法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