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利弊分析及政策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利弊分析及政策设计
作者:丁悦
来源:《商情》2013年第28期
【摘要】近年来,关于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讨论不绝于耳。

这一问题的提出有其历史必然性,但结合我国当前国情,其认可与施行需要一个过程。

本文从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原因、利弊、政策设计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法定退休年龄,延迟,原因,利弊,政策设计
我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讨论由来已久,现行退休制度存在弊端。

延迟退休年龄有其客观必要性。

一.原因:
1、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已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现行退休年龄的规定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

随着经济的发展,到2010年,我国男性平均寿命为72.4岁,女性约为77.4岁。

可见,现行退休年龄远低于平均预期寿命。

另一方面,我国养老金的受领时长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法定退休年龄应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应调整,而现行退休规定显然不适合发展需求。

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的隐形负债问题显现,我国养老金缺口将日益增大。

我国“人口红利”即将进入收割期。

依现行退休年龄,我国很有可能形成“未富先老——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局面,这必将对我国财政形成巨大负担。

由此发展,只有两种结果:年老后得不到足额养老金;通货膨胀,民众手中的养老金不具其应有价值。

3、立足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现行法定退休年龄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随着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人们的劳动年限增加,而现行退休年龄并未适应于这一要求。

特别是对于那些脑力劳动者,其培养成本相对较高,但其劳动年限较短。

这种投入产出的失衡,进而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

二.利弊分析:
延迟退休年龄是一大趋势,但其施行涉及多方主体的利益,有利也有弊。

下面将对其利弊进行分析。

(一)利:
1、从政府的角度,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有利于缓解财政压力,减小养老金缺口。

通过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使政府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即增加养老金的收缴收入,同时降低养老金支出。

这一措施有利于缓解社会养老基金的收支平衡压力,消除养老金的“空帐”危机,使得养老保障制度能够正常运行。

2、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角度。

随着经济发展,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期限也相应延长。

长期来看,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社会总产出的增加,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同时,对于社会上相对短缺的智力劳动者,延迟退休有利于他们拓展个人的职业发展空间,人力资本的投入也能得到充分的回报。

3、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角度。

我国“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老龄化不断加剧。

有资料显示,“在2035年我国将出现8.1亿劳动人口对2.94亿老龄人口的局面”。

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数量将降低,劳动力成本增加,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延迟退休年龄,增加市场上的劳动力人数,有利于应对这一危机。

(二)弊:
1、从短期来看,延迟退休会加重就业压力。

这一弊端是很多人对延迟退休持反对意见的重大原因。

作为新旧员工的一种更替方式,当老员工的工作年限延长,新员工将很难进入该企业。

而如今,中国的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从20多年前的“天之骄子”成为一个集中的“弱者群体”。

因此,延迟退休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就业压力。

2、加重弱势群体的生活压力。

对于那些体力劳动者、低收入阶层,民众的反对态度是很明确的。

由于他们的工作环境较差、工作强度较大,决定了他们对自身的工作满意度较低,延迟退休会加重他们的生活负担。

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并未落到实处。

延迟退休对这一群体是不利的。

3、延迟退休可能成为少数人谋取利益的手段。

延迟退休政策的受益者多为脑力劳动者、高收入群体及权贵阶层。

尤其是对于那些手握实权的政府官员,他们更愿意延迟退休。

而这也为那些心怀不轨的人“钻空子”提供了便利,不利于社会公平,同时也不利于收入差距的缩小。

三.政策设计
延迟退休有利有弊,但为大势所趋,如何设计一种方案,使得尽可能多地降低其不利影响才是重中之重。

1、在现行退休年龄下,应该严格控制提前退休。

前面已经分析了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尽管现阶段对其施行还有困难,但控制提前退休是需严格执行的。

政府需加强引导,强调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以防更多的人提前进入退休大军。

积极发展退休金“早领惩罚,晚领奖励”的制度,联合各企业单位,控制提前退休。

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采取缓和的手段。

首先,可以提高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在统一女性的退休年龄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全体劳动者的退休年龄。

其次,以点带面,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城市试点,充分总结其经验教训,然后逐步推广到全国。

3、推行弹性退休制度。

弹性退休制度是指劳动者在达到法定最低退休年龄以后,有选择退休或者继续留在劳动市场的弹性空间。

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它鼓励劳动者多劳多得;给予劳动者相对较大的自由度,依照个人喜好有选择地工作。

同时,依据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之间的差异,制定有一定区别的退休年龄。

在鼓励延迟退休的同时,考虑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差异。

4、把握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推出的适当时机。

具体年龄的制定与其所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息息相关。

具体来说,退休年龄的延迟应与劳动者当期的就业形势及老龄人口比率紧密联系。

尽可能减少阻力,顾及更多的利益主体,使制度的施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结论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一条必经之路,从长期来看,利大于弊。

但必须承认,其推行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需考虑到经济社会大背景,选择适当时机;推行弹性退休制度;完善社保体系,改善就业者、退休者和失业者的现实生活状况并提高他们对未来生活保障的信心,促进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丛春霞.延长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影响分析[J].发展.2010(01)
[2]林义.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路[J].财经科学.2002(05)
[3]沈诣.我国退休年龄是否应该调整?——国内相关研究综述[J].西北人口.2006(05)
[4]郑春荣,刘慧倩.我国弹性退休年龄制度设计——基于美国相关制度的实践[J].人口学刊. 201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