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第4章第1节物质的构成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物质的构成(第一课时)导学案
机场路中学张兰仙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 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例举反映分子之间有空隙的证据;能用事实说
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3.知道扩散现象,能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能例举反映固、液
体、气体扩散的现象。
二、课前自主学习:(备注:课前将包含实验器材的实验包发给学生)活动一:用放大镜分别观察方糖块、方糖粉末和蔗糖溶液,完成思考
方糖方糖粉末蔗糖溶液思考:(1)用放大镜观察一块方形蔗糖,你可以看到蔗糖的_____________ (2)用放大镜观察碾碎的蔗糖粉末,你可以看到蔗糖粉末的______
(3)用放大镜观察蔗糖的水溶液,你还能看到你前面看到的现象吗?
你认为蔗糖消失了吗?如何证明你的猜测____________ (4)通过第3步实验,你觉得平时看到的蔗糖颗粒是构成蔗糖的最小颗粒吗?你有什么新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请你观察或用手分别压缩一块木块和一块海绵
木块海绵
思考:(1)根据实验,哪一个物体容易被压缩_______?你认为________因素决定了它容易被压缩?
猜想:(2)类比迁移,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___越大,越容易被压缩。
活动三:学生实验 P124活动酒精和水混合实验
步骤(1)往一端封闭的细径玻璃管内注入一半的清水,再沿内管壁缓缓注入酒精,使酒精上液面距管口约5厘米,标出酒精上液面的位置。
(2)用手指封住管口,将玻璃管反复颠倒几次,使酒精和水充分
混合。
此时混合液的液面与原先所标的液面位置比较
现象:混合液的液面______原先所标的液面位置。
(填“高于、低于、相平”)猜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尝试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你看到的现象?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思考:如果是5ml的水与5ml的水混合,最后体积会是多少?请动手用实验来验证你的想法?
收获:你有什么新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推测:你认为两种液体混合后体积的变化与__________和_______有关。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四:两只烧杯中分别装少量热水和冷水,用注射器慢慢地将红墨水注入两杯水的底部,思考下列问题。
思考:(1)请仔细观察红墨水散开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两杯水中红墨水散开的速度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常识,通常水总是往下流,我们把红墨水注入到烧杯底部,
红墨水应该老老实实呆在底部,与你观察到的现象相符合吗
__________________?你猜测是什么原因呢_______________?
尝试解释:请你对看到的现象作出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五:留心观察:请你留意观察小区内堆放煤球的墙角,很长一段时间后,煤用完了,但是原来干净的墙壁和墙壁里面有什么变化?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测: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从前面五个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
(1)__ ___________________ _
(2)__ ___________________ 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需要老师、同学课堂上帮助你解决?
(1)__ ___________________ _
(2)__ ___________________ 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合作学习:
1.组内交流课前自主学习内容,互助解决简单问题,提出需要教师帮助的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反馈,主要进行纠正学生已有的错误概念和在课前活动
中得到的一些不准备的结论和思维方法,使其科学化。
四、进一步探究:
【视频】空气和二氧化氮的扩散实验请带着以下问题看视频:
(1)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在玻璃片抽掉以后是怎样运动的? ________________(特别关注气体散开的方向)
(2)这两种气体混合后散开的现象与你之前在家做的红墨水散开过程有何相似之处吗________?最后的结果又有何相似之处吗?__________?(3)请你猜测一下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解释此现象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堂拓展:_______总是从_______向_______的地方
五、小结:这节课我有什么收获?
六、分子档案:
1.分子的提出:
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
的假说。
他认为,许多物质往往不是以原子的形式存
在,而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
直到1860年,阿伏加德
罗假说才被普遍接受。
2.分子的观察:
200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清时、侯建国、杨金龙
分子。
等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到的C
60
3、分子的大小:一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个数为
4. 布朗运动:
这是1826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1773-1858)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现的。
后来把悬浮微粒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叫做布朗运动。
不只是花粉和小炭粒,对于液体中各种不同的悬浮微粒,都可以观察到布朗运动。
50年后,J·德耳索提出这些微小颗粒是受到周围分子的不平衡的碰撞而导致的运动,后来得到爱因斯坦的研究的证明。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受到液体分子与粒子的碰撞而发生的不停息的随机运动,它并不是分子在运动,但是反映了分子是在做无规则运动的。
导学案各环节设计意图
一、总体设计理念和思路:
我设计本节导学案的总体思路是采用以学定教的念,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本节课的具体特点比较抽象,考虑到学生自主实验的可操作性,采用事先发给学生实验包,实验包中有实验所要用到的各种器材,以及估计学生的思维断点,设计了一些思考的问题,通过学案让学生暴露其前概念和在自主活动中得到的一些错误概念和思维盲点,课堂上先展示学生的课前活动成果,互帮互助交流、讨论解决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老师在恰当的时间进行引导,对于学生在活动中较难做的气体扩散实验,课堂上采用视频形式,让学生带着相应问题看视频,补充完善本节知识点的落实。
二、具体思路:
活动一: 用放大镜分别观察方糖块、方糖粉末和蔗糖溶液.
基于分子概念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采用从宏观到微观的思路,学生通过这个实验,明白蔗糖溶于水的时候,水溶液还是甜的,蔗糖没有消失,但是不是以蔗糖颗粒存在了,以一种肉眼看不到的更微小的粒子(蔗糖分子)形式存在了,有利于对分子这个概念初步建构,引导后得出
1.结论: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极其微小的粒子
活动二:请你用手分别压缩一块木块和一块海绵
设计宏观的木块和海绵被压缩的实验,海绵容易压缩是原因由于海绵中间有很多的空隙,木块比较致密难压缩。
为下面活动三做铺垫的。
活动三:学生实验 P124活动酒精和水混合实验
由宏观的海绵压缩是由于有空隙到微观的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可以互相进入到对方,体会从液面变化的宏观现象猜想物质结构的思想方法。
由学生自己推理得出分子之间有空隙,通过进一步思考的实验:“如果是5ml的水与5ml的水混合,最后体积会是多少?”引导学生推理得出两种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减少既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有关,还与两种分子的大小不等有关。
2.结论: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活动四:红墨水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扩散实验。
通过观察红墨水散开的方向、红墨水在热水喝冷水中散开的速度不同。
特别是红墨水会向上方向散开的现象与原有的认知水一般是向下流动的发生冲突,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扩散知识的自主建构,也有利于让学生迁移到扩散与温度有关。
学生可以得出扩散的基本概念:一种物质分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中去的现象。
课堂通过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为什么不同的分子会进入对方去呢?说明分子不是静止不动的。
有利于
第二课时的教学。
3.结论:液体会扩散
活动五:留心观察:观察小区内堆放煤球的墙角。
让学生从身边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现象着手,尝试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利于与活动四进行互补,建构更科学完善的知识,那就是:
4.固体也会扩散
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需要老师、同学课堂上帮助你解决?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让学生将自己问题表达出来,有利于课堂上的同学的交流和老师的的教学。
【视频】空气和二氧化氮的扩散实验
通过这个视频,学生明白构成空气和二氧化氮的气体分子也不是静止不动的,也要互相进入对方的,尤其是两瓶气体均匀的时候,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还是不断的在运动。
说明气体也会扩散,对扩散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更加明确,拓展了:扩散总是从浓度高的向浓度低的地方。
也为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教学做好铺垫。
小结:这节课我有什么收获?
小结环节,采用“这节课我有什么收获?”而不是“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利于学生自我反思,将活动中建构的知识和修正后的科学概念进行整理,并且引导学生讲各个知识点之间建立本质联系,有利于下次在新情境中对知识的提取和应用。
分子档案:主要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建立一些科学概念、帮助他们解释一些科学现象,有利于第二课时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