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太医院(清档揭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宫太医院(清档揭秘)
清宫太医院
关于宫廷医疗机构的设置,据《汉书》记载,黄帝时已有岐伯,管理宫廷医药的事情。
周朝设有医师、上士、下士为帝王及卿大夫行医治病。
秦汉时也曾设有太医令、太医下大夫、翰林医官等职官。
到了金代,开始用太医院这一名称,隶属宣徽院。
元代,太医院开始成为专门的宫廷医疗机构。
自此以后,各朝都设有太医院,直至1911年清朝灭亡。
清顺治元年(1644),清朝的太医院,最初设在北京正阳门东江米巷,也就是后来的东交民巷西口路北附近。
该院有大门三座,均向西。
用黑漆书写“太医院”三个大字的匾额悬挂于大门之上。
大门前为门役的住房。
左为“土地祠”,右为“听差处”。
太医院内有大堂五间,是主要的活动场所,大堂内悬挂着康熙皇帝御赐著名御医黄运的诗文:“神圣岂能再,调方最近情。
存诚慎药性,仁术尽平生。
”大堂左侧,有南厅三间,是御医办理公务的处所。
大厅右侧是北厅。
后面是先医庙,外门称棂星,内门称咸济,殿名景惠,南向,殿内供奉着伏羲、神农、黄帝的塑像,有康熙御书“永济群生”匾额。
先医庙外北向为药王庙,庙里有铜人像。
连接大堂的过厅是二堂,后面还有三堂五间。
光绪二十七年(1901),依照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第七款,将东交民巷划为各国驻中国的使馆区,使馆区范围内的中国衙署都必须按时搬走。
太医院只得暂借东安门大街御医白文寿的宅子应差。
不久,又暂移至北池子大悲观音院。
光绪二十八年,才于地安门外皇城根、兵仗局东建立新的办公衙署,其建筑规模较之从前要简陋许多,现在遗址尚存,但已是面目全非,昔日衙门形式,难以再现。
太医院在紫禁城内东墙下、上驷院之北,设有待诊、休息的处所,旧称“他坦”,岁月流失,现也倾毁无存。
太医院为五品衙门。
医务人员都有相应的职位,堂官称为院使,
相当于院长,为五品官,副职称为左院判,官居六品,所属官员有御医,官居八品。
雍正七年(1729)规定:御医均受正七品,许用六品冠带。
还有吏目、医士、医生等,这些人员享受从九品的待遇,一般通称御医(又称太医),各医官的品级,历朝稍有变动。
历朝御医人数,略有增减。
以光绪朝为例:有御医十三人,吏目二十六人,医士二十人,医生三十人。
这些御医全部是汉人。
太医院的御医,来自全国各地,从各省民间医生以及举人、贡生等有职衔的人中,挑选精通医理,情愿为宫中效力的人,量材录用。
如在康熙年间,同仁堂的创始人乐显扬就曾担任太医院吏目一职。
此外,太医院还设有教习厅,培养医务人材,由御医、吏目充当教习。
学习的内容有《类经注释》、《本草纲目》、《伤寒内经》、《脉诀》等专业知识,经过六年寒暑通过考试合格,才能录用为医士或医生。
虽然在康熙年间已有西药进入宫廷,以后历朝也引进了西医、西药,但太医院主要是以中医、中药为皇帝和妃嫔诊脉开药。
康熙三十三年(1693),康熙因患疟疾,就服用过法国传教士洪若翰送的金鸡纳,也叫奎宁。
光绪二十四年(1898)九月初四日,法国驻华公使馆多德福医生也曾为光绪诊病开药。
尽管如此,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他们从骨子里还是相信中医、中药。
正因为如此,中医、中药始终是太医院的主导医疗手段。
我们给大家讲述的御医、御药基本上就是中医、中药。
太医院按医术分类设科,清朝初年为十一科,康熙朝和并为九科,分别是:大方脉、小方脉、伤寒科、妇人科、疮科、针灸科、眼科、口齿科、正骨科。
同治、光绪时期,又合并为大方脉、小方脉、外科、眼科、口齿科五科。
各科都有专科医生。
太医院御医,日常在紫禁城内东墙下的待诊处轮流值班,随时听候太监的召唤,为皇帝、妃嫔看病、配药,同时,也担负一些其他与宫廷有关的医疗事务。
这是其主要职责。
此外,太医院还承担王公、公主、驸马以及文武大臣等的医疗服务,这些人遇有疾病,太医院奉旨派医官前往,并将治疗经过向皇帝奏报。
在外地的公主、驸马及台吉大臣有病,也得奉旨携带药品前往诊视。
军营、文武会试,就连刑
部大牢囚犯得病太医院也要派人前往应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