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在体内主要储存于肝脏中。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都对热、酸和碱稳定,一般烹
调和罐头加工不易破坏。维生素A易被氧化破坏,长 时间的高温、特别是在有氧和紫外线照射的条件下损 失明显,脂肪酸败可使其严重破坏。
食物中的磷脂、维生素E或其他抗氧化剂有提高维 生素A和胡萝卜素稳定性的作用。Βιβλιοθήκη .5 维生素1.5 维生素
1.5.2 水溶性维生素 5.叶酸
叶酸对热、光线、酸性溶液均不稳定,在碱性或中性溶液中 对热稳定。食物中的叶酸经烹调加工后损失率可高达 50%~90%。
叶酸有助于胎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有助于红细胞 形成。作为体内生化反应中重要的辅酶。参与合成DNA、RNA, 参与氨基酸代谢,参与血红蛋白等的合成。
1.6 矿物质
除碳、氢、氧和氮主要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外, 其余的存在人体内的元素统称为矿物质 (或无机盐或 灰分)
按在体内的含量和膳食中的需要不同,可分为常量 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常量元素又称宏量元素。体内含量较多,每日膳食 需要量在100mg以上的元素。包括钙、磷、钠、钾、 镁、氯和硫等7种元素。
2)吸收与代谢 在空肠被动吸收。在体内吡哆醛和吡哆胺可以互相转变。食入 的维生素B6,约70%氧化后由尿中排出,也可经粪便排出。
1.5 维生素
1.5.2 水溶性维生素 3.维生素B6
3)缺乏与毒性 可在人体肠道内少量合成,一般不易缺乏。缺乏可致眼、鼻
与口腔周围皮肤脂溢性皮炎。可见有口炎、舌炎、唇干裂。 从食物中获取过量的维生素B6没有副作用,通过补充品长
1.维生素A(视黄醇)与类胡萝卜素 4)参考摄入量与来源 •膳食VA的供给量都是以视黄醇当量(RE)表示。 •我国VA的每日推荐摄入量(µgRE):儿童500~
700,14岁以上及成年男子800,女子700,孕妇 800~900,乳母1000。 •食物来源:动物肝脏,红心甜薯,菠菜,胡萝卜,胡 桃蒲公英,南瓜,绿色菜类。
食物来源:种子外皮及胚芽,米糠、麦麸、黄豆、酵母和瘦 肉中最丰富、极易被人体小肠吸收。粮食是维生素B1的主要来 源,建议食用碾磨度不太精细的谷物,可防止其缺乏。
1.5 维生素
1.5.2 水溶性维生素
2.维生素B2(核黄素) 维生素B2较耐热,在干燥状态和酸性溶液中稳定,在碱中易受 热分解,光照射易被破坏。 1)生理功能 能量代谢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有助于维持皮肤和粘膜健康;参 与烟酸、VB6代谢和一些药物代谢;参与机体的抗氧化防御系 统密切相关。 2)吸收与代谢 吸收发生在小肠近端,在肝脏转变成作为辅酶FMN和FAD。 一般动物来源的核黄素比植物来源的核黄素容易吸收。
1.5 维生素
1.5.1 脂溶性维生素
2.维生素D 维生素D是类固醇的衍生物,主要包括两种:D2称
麦角钙化醇、D3称胆钙化醇。植物中麦角固醇在日光 或紫外线照射后可以转变成D2,人体皮下的7-脱氢胆 固醇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下可以转变为D3。
维生素D很稳定,耐高温,不易氧化,但对光敏感, 脂肪酸败可使其破坏。通常的贮藏、加工不会引起维 生素D的损失。
期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6会引起严重毒副作用。 4)参考摄入量与来源 每日适宜摄入量(AI)值为:1~14岁0.5~1.1 mg,成人1.2 mg,50岁后1.5 mg,孕妇、乳母1.9 mg。 食物来源:动植物中均含有,但一般含量不高。其中含量较多 的食物有蛋黄、肉、鱼、肝、肾、全谷、豆类、蔬菜。
1.5 维生素
1.5 维生素
1.5.1 脂溶性维生素
2.维生素D
1)生理功能 促进钙的吸收,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维持血清钙磷浓 度的稳定,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健康;维生素D还具有免疫调节 功能。 维生素D被认为具有维生素和激素的双重作用。 2)吸收与代谢 在小肠吸收。其在胆汁协助下形成乳糜微粒,经淋巴管入血流, 与自身形成的维生素D3一起转运到肝脏中进行羟化反应,最后转 入血循环。
1.5 维生素
1.5.1 脂溶性维生素 3.维生素E(生育酚)
4)参考摄入量与来源 维生素E是指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三烯生育酚和δ-
生育酚的总和。用“总α-生育酚当量”(mg α-TE)表示。 每日适宜摄入量(mgα-TE)为:儿童3~10,青少年、成人14。 食物来源:植物油、种子、坚果类、蛋黄和绿色蔬菜中含量丰
人体缺乏叶酸时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孕早期缺乏叶酸会 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造成新生儿生长不良。孕妇可以食用叶 酸强化食品或叶酸补充剂。
叶酸广泛存在于各种动植物食品中。富含叶酸的食物为动物 肝、肾、鸡蛋、豆类、酵母、坚果类、绿叶蔬菜及水果等。
1.5 维生素
1.5.2 水溶性维生素 7.维生素C
又称抗坏血酸。呈酸性,有强还原性。畏光、怕热,忌铜、铁, 是最不稳定的一种维生素,冷冻或冷藏、热加工均可造成损失, 在一般烹调中损失较大,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 1)生理功能 有助于维持皮肤和粘膜健康;有助于维持骨骼、牙龈的健康; 可以促进铁的吸收;有抗氧化作用。 2)吸收与代谢 维生素C绝大部分在回肠吸收,抗坏血酸的吸收随着摄入量的 增加而减少。其吸收率为80%~95%。
食品营养与卫生
第一章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
维生素、矿物质、水
1.5 维生素
维生素(vitamin)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 类有机化合物。天然存在于食物中,人体几乎不能合成, 需要量甚微。维生素既不构成机体组织,也不供给能量, 而是各有其特殊功能,主要作为调节物质,在物质代谢 中起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按其溶解性质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 素两大类。
1.5 维生素
1.5.1 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可溶于脂肪及脂溶剂,而不溶于水。 在食物中常与脂类共存,在体内的吸收与脂肪相似, 吸收后大部分贮存在体内脂肪中,出现缺乏症状缓 慢,过量摄取易引起中毒。
1.5 维生素
1.5.1 脂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A(视黄醇)与类胡萝卜素 维生素A是指具有视黄醇生物活性的一大类物质。
1.5 维生素
1.5.2 水溶性维生素 3.维生素B6
维生素B6称吡哆醇,实际上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三种 衍生物。 1)生理功能 是机体中很多酶系统的辅酶,参与氨基酸的合成代谢、催化血 红素合成、催化肌肉与肝脏中的糖原转化、参与亚油酸合成花 生四烯酸以及胆固醇的合成与转运、参与-碳单位代谢,影响 核酸和DNA的合成、影响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胱氨酸的代谢、 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升高神经递质水平。
摄入不足时,轻者表现为肌肉乏力、精神淡漠和食欲减退, 重者会发生典型的脚气病,重病人可引起心脏功能失调、心律 衰竭和精神失常。
长期口服硫胺素,未见任何毒副作用。 3)参考摄入量与来源
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14岁0.6~1.5mg,成人男性1.4 mg, 女性1.3 mg,孕妇1.5 mg,乳母1.8 mg。
1.5 维生素
1.5.1 脂溶性维生素
3.维生素E(生育酚) 维生素E是所有具有生育酚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总称。
在自然界以生育酚和三烯生育酚的形式存在,其中,α生育酚生物活性最高。
维生素E对氧敏感,易被氧化,易受碱和紫外线破坏。 脂肪氧化可引起维生素E的损失。
维生素E主要储存于脂肪组织、肝脏及肌肉中,大多 数成人体内储存相对丰富。
1.5 维生素
1.5.1 脂溶性维生素 3.维生素E(生育酚) 1)生理功能 抗氧化作用;维持细胞的完整和正常功能,与发育、抗 衰老有密切关系。与生殖功能也有关,可防止流产。具 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与抗癌作用。 2)吸收与代谢 吸收维生素E需要有脂肪和胆盐的存在,以乳糜微粒形 式从小肠上部吸收,经淋巴管入血流。正常人对维生素 E的吸收率平均达70%。
1.5 维生素
1.5.2 水溶性维生素 6.维生素B12(钴胺素)
在弱酸中相当稳定,但在强酸、强碱作用下极易分解,并易 为日光、氧化剂、还原剂等所破坏。
以辅酶形式参与体内的生化反应,有助于红细胞形成。 人体缺乏时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即恶性贫血,以及神经 系统损伤。 膳食来源:肉类、动物内脏、鱼、禽、贝壳类及蛋类,乳及 乳制品中含有少量。植物性食品中基本不含VB12。口服维生 素B12不能吸收,需要药物注射。
1.5 维生素
1.5.1 脂溶性维生素
2.维生素D 3)缺乏症与毒性
缺乏症主要是佝偻病、骨质软化症以及骨质疏松症。 通过食物来源的维生素D一般不会过量。但长期摄入 过量维生素D可能会产生副作用甚至中毒。 预防过量的维生素D中毒最有效的方法是避免滥用。
1.5 维生素
1.5.1 脂溶性维生素
2.维生素D 3)参考摄入量与来源
维生素D的每日推荐摄入量为:0~10岁为10µg,11 岁至成人为5µg,50岁以后为10µg。由于日光直接照射 皮肤可产生胆钙化醇,所以在户外活动较多的人不易缺 乏,一般不需另外补充。
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鱼肝油中;天然食物中的含量很 少,酵母和动物性食品是其主要来源。为此,婴幼儿食 品常给予维生素D强化。
1.5 维生素
1.5.1 脂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A(视黄醇)与类胡萝卜素 3)缺乏与毒性 儿童:暗适应能力下降干眼病,角膜软化 成人:夜盲症,干皮病 一般饮食不致维生素A摄入过量,大量摄入类胡萝卜 素也不会引起毒性作用。中毒多发生在长期误服过量 的维生素A浓缩剂的儿童。
1.5 维生素
1.5.1 脂溶性维生素
1.5.2 水溶性维生素 4.维生素PP(烟酸、尼克酸)
也叫抗癞皮病维生素,发生癞皮病不仅是缺乏烟酸,常与硫 胺素、核黄素缺乏同时存在。
能耐酸、碱、热、氧和光而不被破坏,一般烹调方法对它影 响较小。
是能量代谢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有助于维持皮肤和粘膜健 康;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的健康。
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性食物中,尤以内脏如肝脏含量很 高,蔬菜也含有较多的烟酸,谷类含量也不少,但受加工程度 的影响,此外,由于结合型对吸收的影响,一些谷类(如玉米) 中所含烟酸的营养价值受到限制。
1.5.1 脂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A(视黄醇)与类胡萝卜素
1)生理功能 有助于维持暗视力;维持皮肤和粘膜健康;促进生长和骨骼发育; 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护生殖功能;维生素A与类胡萝卜素有防癌抗癌 作用。 2)吸收与代谢 膳食中大约70%~90%的视黄醇,20%~50%的类胡萝卜素在小肠吸收。 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吸收率约为其摄入量的1/3,吸收后在人体内转 变为维生素A的转换率为吸入量的1/2。 胆盐能促进胡萝卜素转变为维生素A,有利于其吸收、运转和代谢
1)生理功能 能量代谢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生
理功能;与心脏功能有关;促进胃肠蠕动。 2)吸收与代谢
吸收的部位在空肠和回肠。吸收进行磷酸化后变成焦磷酸硫 胺素,发挥辅酶作用。
维生素B1在尿中排出量与其摄入量成正比。
1.5 维生素
1.5.2 水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B1(硫胺素) 3)缺乏与过量
1.维生素B1(硫胺素) 又称硫胺素,也称抗脚气病因子或抗神经炎因子。 在酸性溶液中比较稳定,一般烹调温度下破坏较少。
在碱性溶液中极不稳定。紫外线可使之分解。铜离子 可加快它的破坏。在干燥情况下不被空气氧化。
在体内80%以焦磷酸硫胺素(TPP)形式贮存。
1.5 维生素
1.5.2 水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B1(硫胺素)
1.5 维生素
1.5.2 水溶性维生素 2.维生素B2(核黄素) 3)缺乏与过量 摄入不足和酗酒是其缺乏最主要的原因。 缺乏症状:唇炎、口角炎、舌炎、阴囊皮炎、脂溢性皮炎。 由于核黄素缺乏影响铁的吸收,易出现继发缺铁性贫血。 一般来说,核黄素不会引起过量中毒。 4)参考摄入量与来源 每日膳食推荐摄入量为:成人男性1.4 mg,女性1.2mg。 膳食来源:动物性食品中含量较高,特别是内脏、奶类和蛋类 含量较多,植物性食品中以豆类和绿叶蔬菜含量较多,谷类和 一般蔬菜含量较少。
富,肉、鱼、禽、乳中也都含维生素E。 维生素E常用做食品加 工的抗氧化剂。
1.5 维生素
1.5.2 水溶性维生素
共同特点: 溶解于水,在体内仅有少量储存,较易从尿中排出; 绝大多数以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加各种酶系统,在中 间代谢的很多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缺乏症出现较快;毒性很小。
1.5 维生素
1.5.2 水溶性维生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