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态修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生态修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发布时间:2021-12-23T03:31:54.716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6期作者:赵宇辉[导读] 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发展十分快速,矿山行业发展也十分快速。

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36摘要: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发展十分快速,矿山行业发展也十分快速。

现阶段,我国各地区矿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表现越来越明显,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比较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充分重视矿山生态环境破坏性问题。

当前我国各大矿产
环境修复工作中,经常会使用到生态修复工作方案,通过采取栽种植被、废弃物清理以及场地平整等多种方法来进行综合处置,全面保证矿山生态环境得以恢复。

关键词:矿山生态修复;问题;解决策略;加强监管
引言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矿山生态修复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在分析我国矿山生态修复面临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研究发现,矿山生态修复的相关概念名词多样,但内涵具有趋同性,绿色发展是硬道理;受监管机制未落地、对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认识存在误区、新技术推广较难等因素影响,我国矿山生态修复旧账未还、新账又欠,且失败工程屡见不鲜;为推进我国矿山生态修复,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动监管机制落地,在生产矿山推行边开采边修复等新技术。

1矿山生态修复的发展现状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

但是多年来矿产资源的粗放利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生态修复作为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方面,已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举措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主要任务。

矿山生态修复就是矿山领域的生态修复。

矿山生态修复在以往矿山土地复垦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按照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统一考虑,高度重视矿山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恢复。

多数学者认为,矿山生态修复是将因矿山开采活动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接近于采矿前的自然生态环境,或重新建成符合某种特定用途的生态环境,亦或恢复成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的其他生态环境。

矿山生态修复需要贯穿矿山设计-开采-洗选-冶炼-闭库矿-治理-转型的生命周期全过程。

从矿政管理实践和社会认知来看,矿山生态修复不仅包括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的修复,也包括对生产矿山的边采边复活动。

2我国矿山生态修复面临的主要问题 2.1环境因素影响
通常情况下,矿产开采地区的地质条件都比较复杂,很多矿区都处于高原或是山地中,这些区域陡坡较多,也有断层地质,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的作用下,山体容易破碎,引发地质灾害的出现。

此外,部门采矿企业开采过程中不重视环境保护,对矿区植被造成大面积破坏,引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2.2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领域存在误区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大规模展开,使得良莠不齐的施工队伍涌入矿山生态修复领域。

相关工程施工队伍对矿山生态修复的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认识不足,加之知识储备不足、技术水平有限,部分人认为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就是挖挖垫垫的土方工程,如认为在裸露山石上面覆土、在塌陷坑里填土的事情很简单,施工随意,结果修复后又失败的案例很多,经常发生“一年绿、二年黄、三年死光光”的现象。

如果在充填或覆土过程中忽视了土壤重构,就会使得水-土-植被没有形成良好的循环体,植被缺水、缺营养就活不了,1-2年后又重新裸露。

在对排土场、采场等边坡整形时,如果未科学运用仿自然地貌原理,未能与当地自然环境相融合,不仅养护成本较高,还会造成长期稳定性差的结果,从而产生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景观破碎现象。

比如酸性矸石山治理时灭火不准、防火措施不到位,复燃率高达50%。

2.3环保意识差
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给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使企业间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

部分开采企业为获得更高经济效益,思想意识出现了偏差,忽视了开采工作对周边环境造成的破坏,一味强调经济效益,不顾生态效益。

此外,部分监督管理部门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未对采矿工作进行全过程的监管,导致环境破坏严重,地质灾害频发。

部分开采企业在进行矿产开采前,并未对地质进行全面勘查,也没有指定地质问题的针对性措施,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未得到及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加剧。

3我国矿山生态修复的应对之策
3.1完善监管机制并落地实施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等均对矿山生态修复的监测监管提出了要求,但由于涉及矿山企业、民众、修复企业等多方利益,至今落地实施不到位。

2021年自然资源部拟完成全国废弃矿山损毁图斑核查,核查后将制定生态修复规划,并每年监测治理结果;同时,结合矿业权改革等拟加强生产矿山生态修复监督管理,将年报制度常态化。

部分省市在尝试建立矿山生态修复监管大数据平台,以逐步落实监管机制。

若机制正常运转,生态修复的旧账会逐年完成,新账争取不增或少增,而借助大数据平台实现矿山生态修复的监测监管是切实可行的办法。

因此,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中,要求自省至县建立数据库,将生态修复工作落到图斑,其中包括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3.2基质改良、土地重构及地貌重塑
为了能够实现矿山废弃地区域生态功能的良好发展,要创造更多适宜植被生长的生态环境,还要加强水资源、生物资源等之间的相互关联,以此构建生态环境修复技术。

由于土壤是植被、微生物等生长的主要基质,限制矿区植物生长,对于基质结构及其养分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基质改性主要方法包含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法。

其中,物理方法主要是借助将地表土进行回填实现。

按照矿山修复的相关技术规范内容,在堆场、矿山和尾矿库等专用矿山区域建设之前,需要按照规范施工,防止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

在修复之前,生态修复区域表现为:地表裸露、土层缺失、地势陡峭、坡度不稳等,区域内几乎没有植被。

因此,生态修复可采用覆盖废弃矿山(矿区和渣场)的方式,其覆盖的土壤主要为建筑垃圾、施工废土及湖泊清淤等。

对于建筑垃圾产生的混凝土及湖底淤泥进行有效的疏浚施工管理,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还能够不断改善和优化土壤结构,进而为植物生态环境改善提供良好基础。

3.3边坡绿化工程设计
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各种垃圾渣土以及建筑垃圾进行彻底清除,通过使用网格法进行定位放线工作,然后进行刨坑工作。

刨坑工作质量必须要保证符合植被的生长习性,需要对刨坑的土球大小、土质条件情况以及坑底部的直径大小进行确认。

需要在开挖完成之后的坑底浇入2/3的水量将坑底部完全浸透,在树苗的选择方面需要尽可能选择长势比较旺盛、没有明显病虫害、没有明显机械损伤、树形比较端正以及根系比较发达的苗木。

苗木选定之后需要进行挂牌标记,在挖苗工作过程中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即发掘工作,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提出解决措施来加以解决。

挖掘完成之后的树苗根部需要进行包装处理,避免出现根部损坏然后进行后续的运输工作。

植被栽种完成之后需要保证植被处于正常的生长状态,要做好后期的枝干枝叶修剪,有效做好后期的植被养护处理包含松土除草,整形、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多项工作。

3.4土壤重构和植被重建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矿山生态修复需要土壤重构和植被重建才能恢复并稳定矿山生态系统功能。

土壤重构可以改善土壤质量。

植被重建是指在重构的土壤上进行植被的筛选和模式配置。

土壤质量和植被类型都直接作用于修复后的生态系统,不同修复模式决定其碳汇能力的高低。

首先,不同措施影响着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如:复垦时沙土掺入粘土可以有效固存有机质;表土剥离后直接覆表土不仅有利于表土中有机碳保护,而且可以对修复后土壤有机碳的累积起到加速作用。

其次,植被类型不同,植被储碳密度不同。

废弃地生态修复区常见的植被储碳密度存在明显差异:圆柏>油松>水曲柳>红柳>驼绒藜>柠条>沙木蓼>草本植物。

再次,植被类型不仅影响着植被碳库,还会通过影响土壤因子而影响土壤碳库。

如,煤炭废弃地经植被修复后土壤有机碳含量:侧柏林>火炬树林。

最后,修复后时间越长,生态系统储碳能力越强。

3.5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
为降低矿产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实现各相关利益方的协调和平衡,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共同完成对开采活动的动态监测。

各利益相关方可根据开采工作实际情况组建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小组,依法赋予这个组织一定的执法权,从而实现从矿产开采到闭坑全过程的监督,严格管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情况,确保地质灾害及生态环境修复的各项措施能够落实到位,提升执行力。

此外,相关部门应当选用科学的技术和设备开展不定期的监测,监测重点在于矿上周边土壤、地下水等地质环境指标情况,一旦发现存在污染物超标问题时,必须要进行及时的整改,并依法进行惩处,从源头上提升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水平,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结语
我国是矿产资源开发大国,矿山生态问题十分突出,在国家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矿山生态修复势在必行。

在分析我国矿山生态修复面临的主要问题基础上,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推动矿山生态修复进入碳交易体系,可充实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的资金来源,为企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提高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修复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旭东,尹峰.废弃矿山市场化生态修复实践与探索-以安徽省为例[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1(8)57-63.
[2]姜月华,倪化勇,周权平,等.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示范关键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地质,(2021-06-30)〔2021-07-13〕.
[3]韩璐,郭珂存,姜嘉和.工业遗址的景观生态修复设计-以徐州淮海战役景观遗址为例[J].设计,2021,34(12):148-151.
[4]程素珍,张怡婧,颜东旭.济南市钢城区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0):139-1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