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双股DNA病毒-痘病毒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 2、昆虫痘病毒亚科 ➢禽痘病毒属
➢正痘病毒属:天花病毒及豆 苗病毒 ➢猪痘病毒属 ➢山羊痘病毒属 ➢兔痘病毒属 ➢副痘病毒属 ➢软疣病毒属:对人有致病性 ➢雅塔痘病毒属
二、各属的关系
1、各种禽痘病毒之间在抗原性上 存在抗原交叉; 2、各种哺乳动物的痘病毒之间也 存在抗原交叉; 3、禽痘病毒和哺乳动物的痘病毒 之间不存在交叉。
5、粘液瘤病毒(Myxima virus)
野兔、家兔都非常易感。 兔感染48h后出现临床症状,首先眼结膜炎, 接着头部广泛肿胀,呈特征性的“狮子头”, 严重者体温升高到42℃,多在48h死亡。
6、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
痘苗病毒一直作为痘病毒的模型,同时广泛 用作疫苗预防天花。 分布广泛,而且宿主谱宽,在自然条件下能 引致牛乳头感染。
(1)基因组——单分子的线状双股DNA, 约200kb; (2)细胞浆内复制
(3)通过胞浆膜胞吐方式,出芽释放 并获得囊膜;
(4)能在上皮细胞浆中形成胞浆包涵 体。
3、抵抗力
怕热:55℃,20min或37℃,24h 丧失感染力; 怕日光和紫外线: 可迅速灭活; 抗冷,抗干燥;冷冻干燥可保存3 年。病灶干痘痂,毒力可保存几个 月。
3、绵羊痘病毒(Sheep pox virus)
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绵羊,致全身性疱 疹,肺常出现特征性干酪性结节。 预防:定期接种疫苗,常用羊痘氢氧 化铝苗或鸡胚化羊痘弱毒疫苗。
4、山羊痘病毒(Goat pox virus)
该病毒与绵羊痘病毒之间存在共同抗 原。 在自然条件下仅感染山羊,表现为发 热、有粘液性、脓性鼻漏及全身性皮 肤丘疹
遍及全世界,主要危害鸡,引起鸡痘,有 皮肤型、白喉型(黏膜型)。
吸血虫机械传播、皮肤伤口感染 目前主要采用鸡痘疫苗进行预防。皮肤型ຫໍສະໝຸດ 白喉型2、口疮病毒
(Orf virus)
副痘病毒属的代表种
羊口疮,又名綿羊接触性传染性脓疱炎。 病毒感染绵羊及山羊,主要是羔羊,羚羊 感染后发生乳头状瘤,人与羊接触也可感染。 广泛分布于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养羊地区。 抵抗力:强。 防控 用含毒的悬液或细胞培养的弱毒, 在母羊产羔前数周在腿内侧刺种,可使羔羊 获得有效的被动免疫。
五、诊断
1、病毒分离:采取无菌的清朗庖液或 取痘斑研磨后,加双抗处理后,鸡胚 绒毛尿囊膜接种,在37℃ 孵育5~7d, 可见绒尿膜上形成痘斑。
2、将绒尿膜固定制作切片,用苏木素 和伊红染色,在上皮细胞的胞浆内可 以见到嗜酸性包涵体
六、常见痘病毒
1、鸡痘病毒
(Fowlpox virus)
禽痘病毒属的代表
第一节 痘病毒科(Poxviridae)
Jenner(1798)描述的用牛痘病毒预防天花, 是病毒免疫的里程碑。
目前痘苗病毒及其他痘病毒作为基因工程疫 苗载体广泛应用
鸡痘、羊痘及羊口疮危害较严重,牛痘病毒 具有公共卫生意义,黏液瘤病毒及皮肤疙瘩病 病毒是检疫对象。
一、痘病毒科的分类
痘病毒科可分为2个亚科。
4、培养:10~12日龄
✓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多数可在 膜上形成痘斑。 ✓痘病毒的种类不同,痘斑的形态、 颜色、大小以及形成时间也不同。
产生CPE,并形成空斑
鸡胚成纤维细胞
四、传播与致病
✓传播途径:皮肤伤口感染,直接或间接 传染。还可通过呼吸道、昆虫叮咬感染。 痘病毒感染宿主谱较窄。 ✓痘病毒可引起各种动物的急性和热性传 染病,特征是皮肤和粘膜发生特殊的丘 疹和疱疹。
第一章 双股DNA病毒
双股DNA病毒是指:基因组核酸为双股 DNA的病毒。
主要包括以下病毒:
痘病毒科 非洲猪瘟病毒科与虹彩病毒科 疱疹病毒科 腺病毒科 多瘤病毒科、乳头瘤病毒科线头 病毒
杆状病毒科:为昆虫及甲壳动物 的病毒
其中痘病毒科、非 洲猪瘟病毒科、疱 疹病毒科、腺病毒 科包含了兽医学上 重要的病毒病原
三、生物学特性 1、形态:
•多为砖状(250nm×250nm×200nm);少数为纺锤状 (260nm×160nm) —副痘; •核衣壳复合对称,含DNA及蛋白质。 •有囊膜,含宿主细胞类脂成分及某些病毒特殊 蛋白。
衣壳中含DNA及若干蛋白质,称为DNA 芯髓,芯髓之旁为两个侧体,具有囊膜。
2、主要特性:
➢正痘病毒属:天花病毒及豆 苗病毒 ➢猪痘病毒属 ➢山羊痘病毒属 ➢兔痘病毒属 ➢副痘病毒属 ➢软疣病毒属:对人有致病性 ➢雅塔痘病毒属
二、各属的关系
1、各种禽痘病毒之间在抗原性上 存在抗原交叉; 2、各种哺乳动物的痘病毒之间也 存在抗原交叉; 3、禽痘病毒和哺乳动物的痘病毒 之间不存在交叉。
5、粘液瘤病毒(Myxima virus)
野兔、家兔都非常易感。 兔感染48h后出现临床症状,首先眼结膜炎, 接着头部广泛肿胀,呈特征性的“狮子头”, 严重者体温升高到42℃,多在48h死亡。
6、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
痘苗病毒一直作为痘病毒的模型,同时广泛 用作疫苗预防天花。 分布广泛,而且宿主谱宽,在自然条件下能 引致牛乳头感染。
(1)基因组——单分子的线状双股DNA, 约200kb; (2)细胞浆内复制
(3)通过胞浆膜胞吐方式,出芽释放 并获得囊膜;
(4)能在上皮细胞浆中形成胞浆包涵 体。
3、抵抗力
怕热:55℃,20min或37℃,24h 丧失感染力; 怕日光和紫外线: 可迅速灭活; 抗冷,抗干燥;冷冻干燥可保存3 年。病灶干痘痂,毒力可保存几个 月。
3、绵羊痘病毒(Sheep pox virus)
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绵羊,致全身性疱 疹,肺常出现特征性干酪性结节。 预防:定期接种疫苗,常用羊痘氢氧 化铝苗或鸡胚化羊痘弱毒疫苗。
4、山羊痘病毒(Goat pox virus)
该病毒与绵羊痘病毒之间存在共同抗 原。 在自然条件下仅感染山羊,表现为发 热、有粘液性、脓性鼻漏及全身性皮 肤丘疹
遍及全世界,主要危害鸡,引起鸡痘,有 皮肤型、白喉型(黏膜型)。
吸血虫机械传播、皮肤伤口感染 目前主要采用鸡痘疫苗进行预防。皮肤型ຫໍສະໝຸດ 白喉型2、口疮病毒
(Orf virus)
副痘病毒属的代表种
羊口疮,又名綿羊接触性传染性脓疱炎。 病毒感染绵羊及山羊,主要是羔羊,羚羊 感染后发生乳头状瘤,人与羊接触也可感染。 广泛分布于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养羊地区。 抵抗力:强。 防控 用含毒的悬液或细胞培养的弱毒, 在母羊产羔前数周在腿内侧刺种,可使羔羊 获得有效的被动免疫。
五、诊断
1、病毒分离:采取无菌的清朗庖液或 取痘斑研磨后,加双抗处理后,鸡胚 绒毛尿囊膜接种,在37℃ 孵育5~7d, 可见绒尿膜上形成痘斑。
2、将绒尿膜固定制作切片,用苏木素 和伊红染色,在上皮细胞的胞浆内可 以见到嗜酸性包涵体
六、常见痘病毒
1、鸡痘病毒
(Fowlpox virus)
禽痘病毒属的代表
第一节 痘病毒科(Poxviridae)
Jenner(1798)描述的用牛痘病毒预防天花, 是病毒免疫的里程碑。
目前痘苗病毒及其他痘病毒作为基因工程疫 苗载体广泛应用
鸡痘、羊痘及羊口疮危害较严重,牛痘病毒 具有公共卫生意义,黏液瘤病毒及皮肤疙瘩病 病毒是检疫对象。
一、痘病毒科的分类
痘病毒科可分为2个亚科。
4、培养:10~12日龄
✓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多数可在 膜上形成痘斑。 ✓痘病毒的种类不同,痘斑的形态、 颜色、大小以及形成时间也不同。
产生CPE,并形成空斑
鸡胚成纤维细胞
四、传播与致病
✓传播途径:皮肤伤口感染,直接或间接 传染。还可通过呼吸道、昆虫叮咬感染。 痘病毒感染宿主谱较窄。 ✓痘病毒可引起各种动物的急性和热性传 染病,特征是皮肤和粘膜发生特殊的丘 疹和疱疹。
第一章 双股DNA病毒
双股DNA病毒是指:基因组核酸为双股 DNA的病毒。
主要包括以下病毒:
痘病毒科 非洲猪瘟病毒科与虹彩病毒科 疱疹病毒科 腺病毒科 多瘤病毒科、乳头瘤病毒科线头 病毒
杆状病毒科:为昆虫及甲壳动物 的病毒
其中痘病毒科、非 洲猪瘟病毒科、疱 疹病毒科、腺病毒 科包含了兽医学上 重要的病毒病原
三、生物学特性 1、形态:
•多为砖状(250nm×250nm×200nm);少数为纺锤状 (260nm×160nm) —副痘; •核衣壳复合对称,含DNA及蛋白质。 •有囊膜,含宿主细胞类脂成分及某些病毒特殊 蛋白。
衣壳中含DNA及若干蛋白质,称为DNA 芯髓,芯髓之旁为两个侧体,具有囊膜。
2、主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