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9.2 溶解度 第二课时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9.2 溶解度第二课时教案
一、课程内容概述
本课时主要内容是关于溶解度的学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溶解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与溶解度有关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掌握溶解度与温度、溶质量之间的关系;
3.能够应用溶解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1.溶解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溶解度与温度、溶质量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1.教材《化学》九年级下册;
2.PowerPoint课件。
五、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
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溶解的概念和溶解过程中的吸热现象。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溶解度。
步骤二:概念讲解
1.提出问题:什么是溶解度?学生进行讨论,然后老师给出定义: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单位体积溶液中所溶解的物质的质量。
2.通过实例讲解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例如:某溶质在20℃下,每100g水溶解30g,那么其溶解度为:溶解度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100% 溶解度 = 30g / 100g × 100% = 30%
3.通过讲解溶解度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溶解度是用质量比例表示的,并可用百分数表示。
步骤三: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1.引导学生思考:在相同条件下,溶解度是否与温度有关?为什么?
2.通过实验讲解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教师可准备一些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并让学生观察并比较。
3.结果分析: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
可以通过分子动力理论解释,温度的增加会增加溶剂分子的动能,从而有利于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的碰撞和相互作用,溶解度增大。
步骤四:溶解度与溶质质量的关系
1.引导学生思考:在相同条件下,溶解度是否与溶质质量有关?为什么?
2.通过实验讲解溶解度与溶质质量的关系。
可以选取相同温度下不同质量的溶质与相同质量的溶剂进行实验,并观察并比较。
3.结果分析:溶质质量的增加将增加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的碰撞机会,从而溶解度增大。
此时需要告诉学生溶解度是与单位质量的溶剂有关的。
步骤五:应用实例解决问题
1.给出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某种化合物在20℃下每100g水仅能溶解20g,
求该化合物的溶解度。
2.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并给出答案,梳理计算步骤:溶解度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100% = 20g / 100g × 100% = 20%。
步骤六: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溶解度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与温度、溶质质量的关系。
六、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上的练习题;
2.预习下节课的内容:溶解度曲线和饱和溶液的制备方法。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引发学生思考、实验讲解和应用实例解决问题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溶解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实践,增强了他们对溶解度与温度、溶质质量之间关系的理解。
唯一的不足之处是实验条件的准备工作较为繁琐,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和材料。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深化学生对溶解度知识的理解,并引导他们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提高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