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赏析】 深林见鹿海蓝见鲸全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赏析】深林见鹿海蓝见鲸全诗
【诗句】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出处】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意思】野竹分开了如纱的青霭,飞泉如练挂在碧绿的山峰。
谁也不知道士何处去,我独自倚靠着松树,排遣那无端的愁情。
【全诗】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解题】
此诗约作于开元七年(719),时李白十九岁,隐于戴天山读书。
为现存李白最早诗篇之一。
戴天山:又名大匡山、大康山,在今四川江油。
全诗以时间为线索,写出诗人等待之久。
“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贺贻孙《诗筏》),诗中写山中幽丽景色,“水声”、“飞泉”,“树”、“松”,“桃”、“竹”,不避犯重,信手拈来,无斧凿痕,而平仄粘对都合律诗规则,中间两联尤属工对,足见诗人早年于律诗甚下功夫。
【注释】
①青霭:山中云气。
【赏析】
这是今存的李白最早诗作之一,作于十八、九岁隐居蜀中戴天山(又名大匡山、大康山,今四川省江油县)大明寺读书时期。
本诗是一首工整的五言律诗。
首联写进访初途,“带露”暗点时间是清早。
上句写所闻,溪水潺潺,时传犬吠,着笔于听觉;下句叙所见,放眼望去,夹路桃花,带露争妍,艳丽夺目,着眼于视觉。
此联“犬吠”、“桃花”,暗逗山前村庄之景。
颔联“树深”二句,乃入深山所见之景,时间已至中午。
上句,丛林深处,野鹿出没,“时见鹿”反衬不见人,状深山之幽;下句,以“不闻钟”复写山中之静,暗示道士外出无人打钟报时,为尾联“不遇”伏笔。
颈联,诗人宕开一笔,杳渺入深,继写山行所见之景,笔致灵动舒转。
顾盼四野,苍竹森森,青霭夹道而分;山峰碧绿,中悬飞瀑,空谷传响。
置身其间,如入画境。
至此,诗人跳过至道院等一系列情节,而于尾联直接“不遇”。
诗人等待道士已久,却不见人影。
诗以“无人知所去”,从侧面道出往访不遇。
又以“愁倚两三松”的典型动作,传出诗人造访不遇时的无限怅惘,言外寓悠然不尽之意。
全篇紧扣“访”和“不遇”。
前三联写景,重在写“访”。
通过景色的变换写出山行的进程,通过犬、鹿、竹、树、桃、露、霭、溪、泉、峰的意象组合,描绘了一幅戴天山幽美的长轴山水画,设色谐和,动静相间,渲染出山的深幽静谧,衬托出山中人(道士)的淡泊情怀,表现了青年李白对方外隐逸生活的神往。
结联正写“不遇”,点题。
全诗合律,却又信手写来,无斧凿痕,足见李白早年在律诗上下过很深功夫。
前人赞此诗说:“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
”(吴大受《诗筏》)正道出此诗之神妙。
【拓展】
《绵州图经》云:“戴天山在县(按,指彰明县) 北五十里,有大明寺。
开元中李白读书于此寺。
又名大康山,即杜甫所谓‘康山读书处’也。
” 《一统志》云:“大匡山,在成都府( 《彰明县志》引作绵州) 彰明县北三十里,一名康山,唐杜甫寄李白诗:‘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亦名戴天山。
” 雍正版《江油县志》云:“戴天山在太华、天仓二山之顶。
” 光绪版《江油县志》云:“戴天山在大匡山顶,上有饲鹤池故迹,即李白访道士不遇处,瓦砾累累皆是,其为当时寺观可知。
旧志谓‘在太华、天仓二山之顶’,似误。
”
戴天山当在今四川省江油市北大匡山后,农民讹呼为盖天山。
其实,山是不能“盖” 天的,以“戴” 为“盖”,显属字音错讹。
历来注家将戴天山与大匡山混为一谈,皆从《绵州图经》和《一统志》、《彰明县志》等处来。
“旧志” 谓“戴天山” “在太华、天仓二山之顶”,语言模糊不清。
是二山共同“之顶”,还是或在太华山顶,或在天仓山顶呢?前者则不可思议,因为太华山在大匡山顶靠北二十多里处,天仓山在大匡山顶向南四十里许,太华、天仓二山相距数十里。
戴天山怎么会横跨“二山之顶” 呢?如果说是后者,则模棱两可,使读者无所适从。
光绪版《江油县志》“在大匡山顶” 的说法较符合实际。
大匡山因避宋太祖赵匡胤之讳,改“匡” 为“康”,故又名大康山。
而戴天山则是因为它山势巍峨高耸,上出层霄,且与大匡山相去既远且高,故有“戴天” 之名。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本诗写于开元六七年(718、719) 李白十八九岁时。
” 又云:“ ‘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即杜甫《不见》诗中‘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的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
李白幼年时曾在山中的大明寺读书。
”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