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登黄山记(节选)
季羡林
一线天真正是名副其实。
在两个峭壁中,只存一条缝隙,仅容人体,抬眼一看,只见高处露出一线光明,上面是蓝蓝的天。
这一团光明就召唤着我们,奋勇前进,我们也就真地一个个精神抖擞,鼓足了余勇,爬了上去。
低头从我们两条腿中间向后看去,还可以看到悬挂在天都峰上的那一条白练似的蹬道。
过了一线天,再向右一拐就走上了玉屏楼,这里是从温泉到北海去的必由之路。
一般人都是在这里过夜的。
徐霞客时代,这里叫玉屏风,他在《游记》里写道:“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可见徐霞客对此处评价之高。
这里有什么特点呢?这里是万山丛中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好像天造地设,就是一个理想的中途休息的地方。
一转过山角、就能看到峭壁上长着一棵松树。
提起此松,真是大大地有名。
挂在人民大会堂里的那一幅叫做“迎客松”的照片,就是它。
这棵松树的大名就叫做“迎客松”。
你看它伸出双臂,其实是不知道多少臂,仿佛想同来游的人握手、拥抱。
它那青翠的枝头仿佛能说出欢迎的语言。
它仿佛就是黄山好客的象征,不,它实际上成了中国人民好客的象征。
你若问它的高寿,那就很难说。
它干并不粗,也不特别高,看样子它至多也不过几十年至百年,然而据人说,它挺立在这里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这里山高风劲,夏有酷暑,冬有寒冰,然而它却至今巍然屹立,俊秀挺拔,苍翠欲滴,枝头笼烟,仿佛正当妙龄青春。
(1)“名副其实”的意思是________,说“一线天”名副其实的原因是________。
(2)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3)理解“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这句话的意思。
(4)给句子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不改变句子意思。
它仿佛就是黄山好客的象征,不,它实际上成了中国人民好客的象征。
【答案】(1)名实相符;在两个峭壁中,只存一条缝隙,仅容人体,抬眼一看,只见高处露出一线光明,上面是蓝蓝的天
(2)承上启下
(3)四望奇峰杂错排列,道道壑谷,纵横交错,真是黄山景致最美的地方。
(4)不但……而且……;不仅……还……
【解析】【分析】(1)第一问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第二问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在第一自然段找到答案。
(2)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此题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
故选“不但……而且……”或“不仅……还……”
故答案为:(1)名实相符、在两个峭壁中,只存一条缝隙,仅容人体,抬眼一看,只见高处露出一线光明,上面是蓝蓝的天
(2)承上启下(3)四望奇峰杂错排列,道道壑谷,纵横交错,真是黄山景致最美的地方。
(4)不但……而且……;不仅……还……
【点评】(1)第一问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第二问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3)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考时常采用直译。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4)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
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
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1)把黄河治理好的办法是:________。
(2)人们明白的道理是:________。
(3)“随心所欲”的意思是()
A. 心里想的事情,一定能办成。
B. 一切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答案】(1)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2)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3)B
【解析】【分析】(1)、(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故答案为:(1)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2)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3)B
【点评】(1)、(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看尘埃飞舞
在非洲大陆,动物一旦被舌蝇叮咬,就可能因染上“昏睡病”而死亡。
科学家发现,舌蝇的视觉,一般只会被颜色一致的大块面积所吸引,舌蝇从不叮斑马,因为它对斑马一身黑白相间(jiān jiàn)的斑纹,往往视而不见。
然而,斑马身上色彩对比强烈的斑纹,却使它很容易受到狮子之类的捕食性动物的攻击。
又如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尘埃,它污染空气,但又把我们的天空渲(xuān xuàn)染得更蓝。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阳光照进室内,会有许许多多细小的尘埃在反射和散(sǎn sàn)射着阳光,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
尘埃还有过滤光的作用,它滤去太阳的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的是较弱的蓝光,于是,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存在就是合理,天空容纳尘埃,原来是美丽的智慧,而不仅仅是因为有博大胸襟。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chǔchù)的事物,当然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选自《科海故事博览•智慧》2010年第5期)(1)选择正确的读音”。
黑白相间(jiān jiàn)________
渲(xuān xuàn)染________
散(sǎn sàn)射________
一无是处(chǔ chù)________
(2)“黑白相间”的意思是________。
像这样含有反义词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3)尘埃有哪些作用呢?在文中找一找,写出来。
(4)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答案】(1)jiàn;xuàn;sǎn;chù
(2)黑色和白色一个隔着一个地交替出现;举足轻重;左顾右盼
(3)尘埃在反射和散射着阳光,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
尘埃还有过滤光的作用,它滤去太阳的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的是较弱的蓝光,于是,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4)存在就是合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存在之理;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事物,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解析】【分析】(1)结合语境和字义确定其读音。
(2)黑白相间的意思是黑色和白色一个隔着一个地交替出现。
然后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与它相同词语即可。
(3)仔细阅读文章,本题可以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到答案。
(4)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主旨进行解答。
故答案为:⑴jiàn;xuàn;sǎn;chù;⑵黑色和白色一个隔着一个地交替出现;示例:举足轻重;左顾右盼;⑶尘埃在反射和散射着阳光,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
尘埃还有过滤光的作用,它滤去太阳的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的是较弱的蓝光,于是,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⑷存在就是合理,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存在之理;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事物,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辨别能力。
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
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境。
(2)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进行填写。
(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
做题时要根据题意并结合语段内容进行筛选。
(4)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感悟。
做题时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解答。
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你不能施舍给我翅膀(节选)
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名叫“帝王蛾”。
帝王蛾的幼虫时期是在一个洞口极其狭小的茧中度过的。
当它的生命要发生质的飞跃时,这天定的狭小通道对它来讲无疑成了“鬼门关”。
那娇嫩的身躯必须拼尽全力才可以破茧而出。
太多太多的幼虫在往外冲杀的时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
有人怀了悲悯恻隐之心,企图将那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
他们拿来剪刀,把茧子的洞口剪大。
这样一来,茧中的幼虫不必费多大的力气,轻易就从那个牢笼里钻了出来。
但是,所有因得到了救助而见到天日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洞恰是帮助帝王蛾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所在,穿越的时候,通过用力挤压,血液才能顺利送到蛾翼的组织中去;唯有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飞翔。
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充血的机会,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绝缘。
(选自《蝴蝶的一个吻触》,作家出版社)(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宽大—________ 困难—________ 灵巧—________
(2)破折号的作用有:①表示解释说明;②表示意思的递进;③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④表示语音的延长;⑤表分项列举。
画横线的句子中应该是________的用法。
(3)“鬼门关”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这里把狭小的通道比喻成“鬼门关”,表示________。
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答案】(1)狭小;轻易;笨拙
(2)①
(3)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帝王蛾破茧成蛾的危险;进一步说明了帝王蛾破茧成蛾的危险,与“鬼门关”一词相互呼应(4)我们不能强行干涉自然的法则,帝王蛾必须经过痛苦的挣扎才能扬起帝王的翅膀。
【解析】【分析】(1)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从文章中找出和它意思相同的词语。
(2)本题给出了破折号的作用,做题时结合句意进行理解。
(3)理解词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句子的作用时要结合上下文。
(4)解答本题要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故答案为:⑴狭小;轻易;笨拙;⑵①;⑶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帝王蛾破茧成蛾的危险;进一步说明了帝王蛾破茧成蛾的危险,与“鬼门关”一词相互呼应;⑷我们不能强行干涉自然的法则,帝王蛾必须经过痛苦的挣扎才能扬起帝王的翅膀。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反义词的理解能力。
做题时要先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和它意思相反的词语。
(2)本题主要考查的破折号的作用,不同的语境作用也不相同,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解答。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句子作用的理解能力。
做题时要先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再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理解。
(4)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感悟能力。
做题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主旨。
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X射线的发现(节选)
1895年11月8日晚上,伦琴离开实验室回家时想起忘了关电源,便转身回实验室。
忽然,他看到桌上有什么东西在闪光,走近一瞧,原来是一张感光纸。
伦琴知道,感光纸()受到光照时,()能放出幽幽的冷光。
可是,房间里没有开灯,哪里来的光呢?他的目光停留在放电管上。
伦琴注意到放电管外面包着厚厚的黑纸。
“就算是放电管发光,也不会穿透黑纸呀!”伦琴感到疑惑,“难道说,放电管放出了能穿透黑纸的射线?”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
从那以后,伦琴整天守在实验室中,白天黑夜地反复试验。
他终于发现,放电管确实能放出一种神奇的射线。
这种射线()能穿透黑纸,()能穿透厚厚的书,穿透木头,穿透玻璃,穿透铁,穿透铜……它有着极强的穿透力!
伦琴把这种奇妙的射线叫做X射线。
其实,早在伦琴发现X射线的17年前,法国的克鲁克斯就注意到,照相底片放在放电管旁边会变模糊。
他以为是底片没有包好而漏了光,把这个现象放过去了。
美国的古兹皮德也曾看到,使用放电管后照相底片会发黑,他也没有理会这个现象。
后来,德国的勒纳德观察到在放电管附近出现了冷光,但是他也懒得去理它。
所以,他们都错过了发现X射线的机会。
(选自《重大发现见证人类前进足迹》,光明日报出版社)(1).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①伦琴知道,感光纸________受到光照时,________能放出幽幽的冷光。
可是,房间里没有开灯,哪里来的光呢?他的目光停留在放电管上。
②这种射线________能穿透黑纸,________能穿透厚厚的书,穿透木头,穿透玻璃,穿透铁,穿透铜……它有着极强的穿透力!
(2).“水落石出”的意思是________。
(3).文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A. 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B. 表示列举同类事物词语的省略
C. 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4).仔细读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穿透”后面的事物能换一下顺序吗?为什么?
(5).除了伦琴之外,还有谁差点发现了X射线?他们为什么和X射线的发现擦肩而过?
【答案】(1)只有;才;不仅;还
(2)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3)B
(4)“穿透”后面的事物不能换顺序,因为后面的事物是按照从薄到厚的顺序来写的,这样排序能显示出X射线的威力很大。
(5)除了伦琴之外,还有克鲁克斯、古兹皮德、勒纳德差点发现了X射线,他们是因为粗心才和X射线擦肩而过的。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①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
故选“只有……才……”;②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
故选“不仅……还……”;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了解省略号的作用,做题多读,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依据句意进步去分析句子。
(4)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
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
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⑴只有;才;不仅;还;⑵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⑶B;
⑷“穿透”后面的事物不能换顺序,因为后面的事物是按照从薄到厚的顺序来写的,这样排序能显示出X射线的威力很大。
⑸除了伦琴之外,还有克鲁克斯、古兹皮德、勒纳德差点发现了X射线,他们是因为粗心才和X射线擦肩而过的。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3)此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次旅行。
人们总是忙于奔赴目的地,却往往忽略了路边的风景。
”你是否注意到深秋的长沙有怎样的变化?前几日的连绵秋雨又营造了怎样的美景?
请你以“长沙的秋雨”为题,写一段景物描写。
要求:(1)点明长沙秋雨的特点,后面所写内容均要围绕这一个特点;(2)至少使用一种修辞;(3)字数150~200字。
【答案】示例:秋雨绵绵,一直在下着,没有丝毫放晴的意思。
望着窗外的杨树,泛黄的叶子飘然落下,“一叶知秋”。
凉风从门外吹进来,不觉让人打了个寒噤,既然这样,不如索性依着它,去欣赏这雨中景吧。
走到门外,看
到天空低沉着,往日的秋高气爽已不在。
“一蓑秋雨任生平,也无风雨也无晴”,万事由着他去,处处都有景致,且是美景。
想着昨日的春华,已经变成年前真实存在的“秋实”,心中不觉平添了风分的暖意。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景物描写能力。
作答时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如缠绵、忧伤、凄冷、愁意、冰冷、萧瑟、温柔等)来写,语言流畅,描写要具体生动,同时注意字数的要求。
首先确定自己要写的秋雨的特点,然后仔细观察,分析其美在何处;可以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感染力。
最后在描写过程中适当抒情议论,自然流露情感。
【点睛】
景物描写要做到景中有物:写什么景物,将特征写具体,有所侧重,不可面面俱到。
景中有序:如时间顺序、移步换景、由总到分,由面到点,由物到人,由实到虚。
景中有变:山水结合、动静结合、人物结合,花草结合。
景中有情:在描写过程中适当抒情议论,自然流露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7.命题作文:那一瞬间让我感动
要求:发挥想象,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答案】那一瞬间让我感动
一个春天,一场雨,一对父子,一个瞬间,让我深深感动。
那天的雨来得特别突然。
还好我经常备着伞,因此并不太慌乱。
我躲到一个电话亭下边,想等雨小些再走。
这时,我看到了一对父子──被雨堵在了这个电话亭里的父子。
他们依偎在电话亭里,显得非常焦虑。
父亲跟我父亲的年龄差不多,脸上已经有了些沧桑。
头发很乱,发尖上都滴着水。
孩子却比我小得多,矮,有点儿瘦弱,脸上也湿漉漉的。
这时,小男孩打了个喷嚏,一下子扑到爸爸怀里开始哭闹──他要回家,非要回家。
那位父亲看了看亭外的瓢泼大雨,又看了看怀里哭着嚷着的儿子,想了想,无奈地抱起了孩子。
他迟疑了一下,要往前冲。
可还没走一步,又退了回来。
雨太大了,出去就必然是落汤鸡。
正当我想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时,我看到了动人的一幕:那位父亲毫不犹豫地脱下了自己的外套,披在了小男孩的身上。
然后又麻利地抱起了他,毅然地冲入雨中。
走了两步,父亲停了下来,又将那件大外套更加认真地整理了一番,把孩子完全地裹在了衣服当中。
大雨依旧肆虐。
父子俩瞬间便被雨水吞没了。
父亲很快就成为了“水人”。
我见他微微佝偻着身体,步履沉重地向前奔跑。
雨像石头一样地砸下来,就连我躲在亭子下,都能感觉到那种疼痛和寒冷。
那位父亲,他不冷吗?不累吗?
我似乎看到了那被父亲裹在怀中的小孩子:此刻,他在干什么呢?是在数父亲“咚咚咚”的心跳?是在紧张着父亲越来越迟缓笨重的呼吸?或者,哭闹之后,已经很快沉沉睡去……我突然有些心动,似乎我小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类似的场景:趴在爸爸的背上……骑在爸爸的肩上……藏在爸爸的怀里……那一瞬间,我很感动。
抬起头来,父子俩已经消失在了风雨中。
雨还在下……
【解析】
【详解】
作文标题“那一瞬间让我感动”。
人自生下来,情感、情绪就受到客观坏境的影响,受到偶发事件的牵动,“感动”就是人的感情受到冲击时的一种反应。
考生要想写好这篇文章,就需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回忆曾让我们为之感动的人或事,景或情,力求从中选取内蕴丰富,值得我们咀嚼、玩味的材料,把它们组织到文章中来。
此外在充分领会“感动”的内涵基础上,还要从全新的角度,选择一个新视角,去抒写真情。
生活中处处涌动着令人感动的“瞬间”,只要善于用心捕捉,就能找到写作的切入点。
内容上,我们既可以写伟人的壮举,也可以写凡人小事;还可以写造化奇观,鬼斧神工。
但切记,所写的这些都必须是令你感动的,能与读者用心交流的。
要让读者感动,让生活感动,让世界感动。
同时一定要注意“那一瞬间”这一时间限制。
写法上,要读好题干要求,写一篇记叙文。
【点睛】
中考命题作文写作技巧。
第一: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
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
第二: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
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
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
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
第三: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
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
第四: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
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
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
8.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丽的雕像,有人问他:“你是怎样完成这座美丽的雕像的?”雕塑家回答:“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
”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美丽的自我。
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请以“成长”为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 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例文:
成长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题记
不知何时,发现自己早已不复从前,曾经的懵懂少年,已是再寻不回的了……
犹记得,那年的那些人,那些事。
杭州的记忆多少有些久远了,但不知为何,还是能够清楚地记得那些美
好。
游乐园的门前,两个天真烂漫的小男孩正摆着令人啼笑皆非的姿势合影作为留念。
这,就是我儿时最要好的玩伴。
虽然有许多我们不能参与的项目,但对于我们来说,观看,也不失为一种特别的乐趣。
在听到他人的大声尖叫时,我们总是没心没肺地忍俊不禁。
当父亲叫着我跑慢点的时候,我不知当时是故意作对,还是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迫不及待地冲进了将要开始万圣节特别演出的剧场。
一进门便觉昏暗的光线,仿佛墨鱼喷出的墨水一般,混浊了视线,在昏暗的灯光中,两具白惨惨的骷髅骨架映入眼帘。
顿时,只听一声“啊”的惨叫,我们俩就犹如受惊的兔子一般,直往父亲怀里扑去。
父母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他们一看到骷髅时,就掩不住脸上的笑意了,我们也脸红着低下了头。
成长是一场必经的旅途,它既是一段过程,也是最终的目的地:成长是一场无需解释的蜕变,这蜕变必然打破幸福,经历痛楚,百转千回之后,萦绕在心头成为少年时的渴求:成长是一场愈演愈烈的话剧,这话剧徐徐拉开帷幕,主人公也一一登台,亦步亦趋地走向岁月深处:成长是一场无悔的征程,征程的起点是家,终点却漂泊不定。
其实成长就在每一个人的身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珍惜当下那来之不易的时光,告别那一去不复返的时光,憧憬那未来,未知的时光。
若有歧路,定有明星相伴:若有失望,定有希望常在。
希望之树常青,人生历久弥新,生命因此升华。
成长,我们孤独过,但是,一路走来,我们并不孤独……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首先审题。
审读导语,抓住关键词句,“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美丽的自我。
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这句话指人要把自己的一些名利的追求抛弃,把身上的不足逐渐改掉,那么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审读题目,“成长”是词语类题目,本身就是题眼,写自己的成长类故事,范围比较广,只要是内心获得成长即可。
体裁必须是记叙文。
其次,选材。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选材必须从自己的生活出发,选取自己生命中的能够体现成长性的素材,可以从学习、生活、家庭、对社会历史自我认识等角度选材,要具有独特性,典型性,具有反思价值、回味价值、留恋价值,才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才能更好的突出主题。
第三,思路。
成长的具体事件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我是怎么成长的?我在哪方面获得了成长?围绕这几个问题来行文。
第四,语言。
本文的题目较简单,若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在事件的叙述上更有特点,或者语言优美,有很强的文学色彩;或者语言比较幽默;或者描写非常细致,打动人心。
同时在结构上可以做一些巧妙的设计,倒叙,插叙,小标题式,悬念式等结构方式。
第五,主题。
本文主题比较明显就是成长,但是若想突出,则要把这份成长写的更细致,是哪一方面的成长,勇敢、自信、回馈、耐心等等。
9.作文。
如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拍下一张照片是最容易不过的事。
照片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自拍照、毕业照、旅游照、新闻照等,比比皆是。
照片记录了生活点滴,照片呈现了大千世界,有的令人喜悦、感动,有的令人痛苦、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