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记 游记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可以分为很多 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 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 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壶口瀑布》属于写景型游记。
一 读一读字音
mí 弥漫
shà 霎时
sǎnɡ 推搡
jìn 寒噤
gǔ 汩汩
萨都剌《过古黄河堤》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登鹳雀楼》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6.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5.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壶口瀑布的?写出了壶口瀑 布的哪些特点? 【答案】通过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来写壶口瀑布。写 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力量,给人以身临其境 的感受,使人震撼。突出了壶口瀑布波涛汹涌,威武雄 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的特点,表现了 黄河奔腾激越的气势。
6.第④段连用动词有什么好处?
三 记一记词义
1.酝酿:比喻做准备工作,如事先考虑、商量、相互 协调等。
2.恭顺:恭敬顺从。 3.豁然:形容开阔或通达。 4.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答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连用多个动 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奔流而下的场景,流露 出作者对其浑厚、壮阔、猛烈、凝重等特点的赞叹、 敬畏之情。
阅读方法解密 动词连用作用分析法。动词的连用,无论是描摹景物 还是刻画人或事物的形象,都能收到淋漓尽致、形神 兼备等独特的表达效果。答题模式:此处连用……几 个动词,写出……一系列的动作,准确而形象地描写 了人物(景物或事物)……的特点,流露(刻画)出 ……的心情(性格)。
山河的情感。
马丽华,山东济南人。1976年开始 发表作品,著有长篇散文《藏北游历》 《 西 行 阿 里 》《 灵 魂 像 风 》 , 报 告 文 学《青藏苍茫》,散文集《终极风景》 《追你到高原》,诗集《我的太阳》, 长篇小说《如意高地》等。被誉为 “西藏的歌者和行者”。
1996年,马丽华从遥远的山东来到西藏,正如三毛痴迷于 撒哈拉大沙漠一样,马丽华深情地眷恋着藏北高原的雪山草地。 西藏这种自然和人文“秘境”,让马丽华产生了“审美眩晕”。 马丽华的足迹几乎走遍了西藏的每一个角落。她曾自豪地写道: 我所能谈及的西藏已被自己的目光注视过,已被自己的双脚接 触过,已被自己的心灵感知过。多年的西藏游历,让马丽华有 机会对自己的所到之处进行观察、欣赏、体验、记录,这段经 历不经意间构成了她个人生命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马丽华说: 从中提取的关键词,全都响亮而光彩。
chán 潺潺
è 怒不可遏
xié 挟而不服
xuán 漩涡
yū 迂回
二 写一写字形
雾ǎi( 霭 ) zhèn( 震 )耳欲聋
驰chěnɡ(骋 )
三 记一记词义
1.迂回:回旋;环绕。 2.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3.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4.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9.“……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赏析 句中“剁”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剁”字准确传神地刻画出了黄河水坚韧不 屈的特点,体现了黄河与命运抗争的坚强意志与不 懈伟力,表现了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10.结尾段有何深意?
【答案】将议论与抒情相结合,借物喻人,通过描 写黄河水宽厚的雄壮之美,抒发对中华民族百折不 挠、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之情。
壶口位置及“我”到过的次数
勇 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壶 口 瀑 布
访问 初识壶口:雄伟壮观 惊心动魄 壶口 再访壶口:气势磅礴 刚柔并济
之 前 百 折
不
由物及人→民族精神
挠
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 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 势。从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 前”的精神中,赋予了黄河一种百折不挠、勇往直 前的民族精神。
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9.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10.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川。——王安石《黄河》 11.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王昌龄的《旅望》 12.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王昌龄 13.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杜甫《黄河二首》
14.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 15.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 16.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17.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 18.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19.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李白 20.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李商隐 21.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白居易
7.“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 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 雪。”品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答案】①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 力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人震撼。突出壶口瀑布波涛汹 涌,威武雄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的特点,表现 了黄河奔腾激越的气势。 ②比喻、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壶口瀑布令人震撼的气势。 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景是为了抒情言志。常见的写法是: 一将赞美之情巧妙地融合在具体的描写之中;二是在写景时加以 联想。课文在描写壶口水势时,寄寓了惊叹之情。表现了河水催 人奋进、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1.多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 作者在写景过程中善于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 了文章语言的情味。如作者再访壶口,对龙槽壶口的描写中写道: “(它们)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 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 缕,……”,这里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河 水纤细、柔和、优美的形态,突出其柔的一面。多种修辞手法的 综合运用,语言新颖、形象,富有表现力。
1.【手法探究】作者为什么在写第二次之前,还要写第一 次来观看壶口瀑布的感受? 【答案】第一次是远观,写壶口瀑布给人惊心动魄的感 觉,为后文具体描写第二次观看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 势起到铺垫和渲染的作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难点探究】通观全文,作者只是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 名胜吗?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部分(⑥):
由物及人,赞美中华民族宁压不弯、勇 往直前的精神。
1.“第一次是雨季……根本来不及上岸。”一句写别 人的劝诫,有什么作用?
【答案】写别人的告诫,侧面描写壶口瀑布,写 出了壶口瀑布之险。
2.“果然……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一句运用 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比喻作用分析法。运用了比喻的 修辞手法,将涛声比作雷声,把河水比作沸水,生 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之水在雨季时水势浩大、上下 翻滚的凶猛景象。
3.品析“冲进去,冲进去”的表达效果。
【答案】“冲进去,冲进去”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 法,意思上形成递进关系,将沟里的水势大和急的 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去掉一个“冲进去”, 这种水势特点就无法表现出来了。
4.“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心还在不住地 跳……”这句话是否多余?为什么?
【答案】不多余。第一次看壶口瀑布的感受初步勾勒 了其壮阔的气势和雄伟的形象,为下文详写第二次观 看壶口瀑布作铺垫,也给读者留下了悬念。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散 文
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图片,你是否会被它的神奇 美丽所震撼?这儿就是长江源头,今天,我们就走进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探寻这美丽的圣地。
1. 理清文章思路,感知课文内容。(重点) 2. 品味课文重点语句的表达效果,领会作者议论抒
情表达的情感。(难点) 3. 理解作者对壮美山河的赞美,增强热爱祖国壮丽
2. 多感官写景。 在初识壶口时,作者运用多种感官来描写壶口瀑布。 听觉,如:在半山腰“涛声隐隐如雷”,近处涛声 “震耳欲聋”。视觉,如:“雾气弥漫”“像一锅正 沸着的水”“ 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听觉、视觉 等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把雨季中的壶口瀑布惊心动 魄、气势磅礴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
1.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 2.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元代诗人
(难点) 3. 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
韧刚强、百折不回的民族精神。
梁衡,山西人,著名学者、新闻理论 家、作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 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主要 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 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 《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 散文《红毛线、蓝毛线》。
【答案】作者写黄河不仅将它作为一条河来写,还赋予它一种无 坚不摧、坚忍刚强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 象征。黄河的美,在于充满阳刚之气的惊涛拍岸的过程中,在于 惊雷行空般的咆哮声中,显示出祖国山河的粗犷雄伟,壮丽浩渺 ——显示祖国壮丽山河;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又以它博大 宽厚,柔中有刚的自然品格,孕育出中华民族挟而不服,压而不 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勇往直前的伟大品格——歌颂中华民 族;黄河,千百年来生生不息,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继往开来 ——希望中华民族永远保持、发扬这种民族精神。
一 读一读字音
lí léng 黧黑 棱角
qī
huò páng bó
凄凉 豁然 磅 礴
niàng lì quán xiè dài wān yán 酝酿 砾石 蜷卧 懈 怠 蜿 蜒
xū 气喘吁吁
zhǒnɡ 接踵而至
yì shuò 熠熠烁烁
二 写一写字形
dūn( 敦 )实 qián(虔 )诚
演yì(绎 )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壶口瀑布》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第一部分(①—⑤): 描写两次到壶口,感受到壶口瀑布的不 同特点。
重难点小结
本段文字重点写第二次到壶口瀑布的情景,运 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连用多个动词,生动 形象地写出黄河奔流而下的场景,写出了壶口瀑布 气势磅礴、刚中带柔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雄浑、 壮阔、猛烈特点的赞叹、敬畏之情。
8.“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奋力抗争。” 这句话有什么深意? 【答案】以水喻人,赋予水以人的情感,生动地写 出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
二访壶口
导思1.作者描述了 自己几次到壶口的 情形?
景物特点
导思2.比较一下 壶口瀑布在雨季和 枯水季节有哪些方 面的不同?
关键词: 美景 浓情
修辞手法
导思3.作者在描写枯 水季节的壶口景象时, 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找出一处加以赏析。
两种情感
导思4.文章在介绍壶 口瀑布这一风景名胜 中,表达了怎样的思 想感情?
17 壶口瀑布
散 文
同学们见过黄河吗?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黄河, 你会用哪个词?那么当代作家梁衡站在壶口观看黄河 的时候,他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 写的《壶口瀑布》,去一探究竟。
1. 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感受黄河刚柔相济的特点。 (重点)
2. 品位文章写景寄情的方法和形象可感的语言特点。
震耳欲聋、振聋发聩辨析 同:都有声音很大的意思。 异:“震耳欲聋”只强调声音大。“振聋发聩”除指声音 很大外,通常用于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 他们清醒过来。含义更深。 例:(1)建筑工地上震耳欲聋的声音让周围居民有苦难言。 (2)“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言论真是振聋发聩。
5.怒不可遏: 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文中形容水势 不可阻挡的样子。 例句:他知道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顿时怒不可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