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语言差异精选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语言差异精选三篇
【篇1】中西方语言差异总结
一、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1思维立足他方与己方的差异。
中国人善于换位思考,习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注重对方的感受。
出于礼貌,或者想跟人套近乎,中国人总是愿意说些关心人的话,如“你一定累了,好好休息一下吧
(Youmustbetired.Haveagoodres)t”。
然而,这却可能让西方人误解为你对其身体状况表示担忧。
西方人很喜欢别人夸自己年轻、强壮,如果质疑其健康状况,他们是会很介意的。
西方人思维一般都是立足自身,直接谈自己的意愿或感受。
好多英语国家的服务员招呼顾客时,经常用u CanIhe1pyou?(我能为你做点什么?)”,这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2.思维方向顺序与逆序的差异。
中国人偏重顺序思维,汉语对与时间和空间有关的各因素排列,一般都是由大到小、由整体到个体,句子以时间和事理为线索,按照实际的“时序”及“事序”来安排。
而西方人习惯逆序思维,英语句子虽然也可遵循时间先后顺序,但不总是如此。
它可以打破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有着丰富的形态变化,句子呈句尾开放式。
3.思维表达婉转与直接的差异。
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西方人习惯于逻辑思维。
在语言上,中国人在说明问题时会运用比喻、暗示的方法,让人们产生联想,以达到
某种寓意。
而英语正相反,它比较直接,直奔主题,然后加上修饰成分,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后面,状语一般放在动词之后,尽管偶尔也可以状语前置。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日常用语的影响
1.在称呼方面
中国人比较注重礼节,会根据对方的身份、与自己的亲疏关系以及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称谓,以示敬意。
但是在西方,不管是在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都喜欢用名字称呼别人。
2.在致谢方面
中国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中国人认为对家里人或者好朋友的帮助是one'
sownobIigation,noneedtothankorbethanked,彼此根本不必说谢谢,说了反而显得生分。
而西方人对家人或者朋友的帮忙都习惯说“谢谢",''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在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
在西方,对于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you”;而中国人却常常以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如当别人说“你的衣服真漂亮”时,往往会谦虚地说“哪里,哪里"。
3.在介绍方面。
西方人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1am...”,然后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
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name,PIeaSe?"或“MayIhaveyourname,p1ease?"等,鲜有仁爱版英语七年级教材中出
现的“What'syourname”这样的问句。
如果使用"What'SyoUrname",对方会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中国人打电话时的用语与平时讲话用语没有多少差异,如“喂,您好!麻烦您叫王伟接电话”“我是李萍,请问您是谁”而西方人打电话时用语与平时差别很大,他们一般会先自我介绍,报自己的电话号码或工作单位等,让对方明白有无挂错,如"H 明白,exten—sion9232,thisisJim v
He11o,thisisJohnspeak-ing,"o要某人接电话,要说
u Cou1dIspeaktoTom,p1ease^,不确定对方是谁时,要问“ISthatMaryspeaking,∖而不是“He11o,whoareyou,p1ease”,根据中西文化的差异,在称呼语、致谢、赞扬、表示关心等方面,可将西方人谈话的禁忌归纳为“七不问”,用四个词I(代表income),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
re1igion),M(代表mar-riage),即不问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
【篇2】中西方语言差异总结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操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
常常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使听者捧腹大笑.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通过
各种渠道,我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语言与文化方面的知识。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外国演讲的人经常发现听众对他讲的某个笑话毫无反映。
然而在国内同一个笑话会使听众笑的人仰马翻。
一个中国青年到附近游泳池游泳,一会儿就回来了,一个外国人问为什么,他解释说:“游泳池里人太多,水太脏,早该换了。
像芝麻酱煮饺子。
”另一个中国青年笑了,而那个外国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芝麻酱和煮饺子。
根本感觉不到丝毫幽默。
中国人见面互相打招呼时,常说:“你吃了吗?”而外国人会以为这种招呼是说:“我也没有吃,我们一起走吃点东西吧!”这种招呼以为只邀请别人来吃坂。
也曾经一位刚到中国的外国学者结巴巴地用汉语说:“你们为什么老问我吃了没有?我有钱。
”
英语中有GOOdnIOrning,Goodaftenoon,Goodevening⅜β相当于汉语中的“您好"。
但GOOdnOon,GoOdnight都是告别时说的话。
在美国,常会听到美国妇女谈她丈夫工作如何努力,干得这样出色,得到奖励等。
也会夸自己的子女多么聪明等。
然而在中国就会认为这样俗气。
一所美国大学开办汉语口语训练班,有两位教师来教,他们的本族语言都不是汉语。
上课时,男老师指指自己说:“这是东西吗?”女教师摇摇头说:“你不是东西。
”男教师又问:“你是东西吗?"女教师回答:“不,我不是东西。
”
中国人也许会猜得出aba1Iinashop(瓷店里的公牛)但想象不出
说英语人心目中的形象:一头牛喷着鼻息,怒气冲冲地公牛闯进摆满景致瓷器的店里。
然而,这种说法的意思是:在一个需要举止灵巧得体,细致周密的场合闯进一个行为粗鲁的人。
在中国文化中,龟有两种意义:一方面象征长寿,另一方面则是骂人。
但是在西方文化中没有这样联想,乌龟不过是行动缓慢,其貌不扬的动物而已。
对于中国来说,蝙蝠是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
这些联想可能来字蝙蝠的名称一一蝠与福同音。
在外国,人们提到蝙蝠,就想到丑陋凶恶的形象。
因此在我们与外国人交流中,我们应该时时刻刻的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应该在到达某国家旅游或学习前,了解对方的各种语言以及文化方面的各种事情,以免在外国人面前闹笑话。
【篇3】中西方语言差异总结
中西方国家本身因为地理位置和地域环境、民族之间不同,就促使了语言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也就形成了中西方各国都自有文化上的差异,对于人文环境、语言文字等来说都是属于文化的一些因素,但是就单指语言的文字来讲,对语言的文化是具有制约作用、暗示作用、引导作用的。
一、文字的渊源、起因和发展就促使中西语言方面的差异
不论是我们中国,还是西方的国家,对于远古时候的一些文字起
源都是像一些形近于国画形式的字体,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渐渐的都形成了各国独有的文字形式,例如我们中国,国画文字形式到象形的文字,再从繁体字体到简体字体。
但目前为止,还能够看到一些形似于象形的文字,这是属于一种视觉和意向之间的转化。
而一些西方的国家,从开始的国画形汉字到流线型的文字,之后在演变到符号形文字,这是强调一种运行的轨迹,这是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转化联系,是文字语言的另外表现的形式,也就是说只要文字的发展不一样,就肯定会促使语言之间带有差异,这是无法避免的现象的,甚至还是会形成巨大的差异的,其中对于语言习惯来讲,中西方就是存在差异的,西方的国家一般习惯是将名字放在前面,将自身的姓氏放在后面,在写书信的过程中先写收件人,后写接收人地址,但是我们中国的习惯是在称呼对方时,是习惯先将对方的姓在名字的前面,是不允许填到的,在写信时也是先写地址,后写收信人的,在西方是可以直呼长辈的姓名的,他们认为这样的称呼更为亲切,而我们中国在一般收稿i不允许直呼长辈的姓名的,那样会认为是没有礼貌的行为的,严重的还可能认为是不孝和大逆不道了,由此可见,由于语言文化体现的不同就会直接的制约了价值观、
二、语言的语音、语义、形、语法等方面都是存在差异的
(一)语音的存在的差异
语音实际上还分为语调和音调,在中国的母语汉语是有语调的,包括感叹、疑问和陈述等方面,就从语调上就可以很清楚的分辨出是陈述还是感叹,还是问话,音调包括一、二、三、四声、轻声、在读起来之后抑扬顿挫,很响亮也很好听,有规则,、音节的吧,就是有单音节,
并没有存在任何的闭音节,如果是ha再加上t,那就只能是英文了,成了hat,在西方的语言文字中是讲究开和闭音节的,之中又包括请音节和中音节,单音节、多音节等,这些的种种特征都早就了在根本上的差异。
另外,中西方双方的诗句是最能够体现语言差异所带来的不同效果的,中国的诗句是讲究押韵的,押韵到艺术效果就会更好、感染力就会更强,而英文中的一些诗歌在相比之下押韵的数量很少,会出现一些间行韵、轻韵,例如西文有些诗有ababcdcd等韵式,韵脚的不断变化,使得诗歌、艺术效果相对减弱,感染性不强,音乐感降低。
(二)在语形方面的差异
一说到语形上,我们立马就会想要我们国家的象形文字,例如“火”和“人”等。
一看就会明白,各个方面都可以联想到自然的形象,联系起来就是一幅魅力的图画。
还有像现在的一些书法,特点是非常鲜明的,意境是非常深远的,在字体的结构上也是上下和左右包围、就像是建筑的结构一样,立体互通的,自然就会融入到自然界,而西方的文字是非立体性的结构的,只是一些流线型的符号化了的字母文字,并没有向中国的象形文字,那些曲曲折折、玩玩画画的符号,人文性强,有逻辑联系,强调的是一种智力的运行规律、轨迹。
这种外形、结构上的差别无疑产生的效果、效应不同,其主导暗示了某种潜在因素。
比如:“大漠晚霞映碧空,黄沙浩瀚动乾坤”。
写景诗文美中有境界,一年就气贯长虹,直入肺腑,再如:“明月别枝惊鹊”就是一副镜头而且是特写镜头,一下就放大了景物至少一个点,中国文字的优点使然。
用外国
文字就很难达到这种意境,尤其用外国文字翻译的中国古诗,美都给翻译没了。
只剩下字面的意思和一些弯曲的符号,五味至极,这是西方文字的缺陷,也是语形的差异
(三)语义的差异
西方文字很精确,表达什么,表述什么都有确定的词。
词的分类比较多,意多义少。
中国文字则一音多义,并且很多,多一次比比皆是表意模糊,可有多种解释,使得中国文字的概括性高,综合性强表达简化,甚至一个字能释放一个境界,如“妙”。
西方文字,表达精确,定义性强,讲求真,要分出第一第二。
西方文化也就走精确求真的路,因此,寓意的区别也暗示了中西万户的差异
(四)语法的差异
西方文字在词法方面有前缀、后缀、时态等严格规定的同时有着机械、死板的弊端,例如拉丁语,词的词态、词性都用符号表示并标注在每个词后面,没有丝毫自由灵活。
中国文字后安排就行对自由灵活得多,前后颠倒词的顺序,灵活多变,甚有像“上海自来水来自上海”的句子。
反、正法意义不变,称“回文句”,运用相当灵活自如。
创造、创新性提高,但语法结构、词法结构不太发达,一些介词运用也相对少许多。
语形、语音及时补足遗憾。
字形的生动含义、语形的多姿多彩弥补缺失,即自然万物、万事都有其组织结构并自行调节的功用,弥补短缺。
中西文化也不例外,从最初的起源到发展,长亦发展,短亦补足,各有其发展的轨迹。
也就形成了语法的差异,导致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