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2023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讲练测(部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2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知识梳理
一、提问方式
1.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示?
2.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答题思路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
在阅读中,能概括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我们必备的语文素养。
◆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常用的方法。
★要准确概括文章的主旨,前提是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看看下面提供
的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
(1)分析题目,理解意图。
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中心思想的体现,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如:《滴水穿石的启示》
(2)抓住重点句,理解意图。
第一,从过渡段、中心句、反复语句入手。
第二,从作者的抒情句、议论句入手。
第三,从文章的总起句入手。
第四,从文章的总结句入手。
(3)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意图。
先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然后领会写作目的。
3.归纳中心思想的技巧:中心思想=主要内容+主旨(感情/道理/品质)
文章体裁基本句式
写人的文章“表现(表达)了……品质”或“赞扬(歌颂)……精神”
记事的文章“表达……思想感情”或“表现(赞颂)……新风尚”或“说明了……道理”
状物的文章“表达……思想感情”或“说明……道理”或“说明(赞扬)……品质(精神)”写景的文章“表达(表现)……思想感情”
题型解决方案
精选练习
一、(2021·福建福州·统考小升初真题)阅读短文。
天鹅守护神
①2017年10月我应邀参加乌镇戏剧节。
在乌镇,听朋友贾安宜谈到老袁和天鹅的故事:“天鹅一次只睡45秒,45秒睁一次眼再睡45秒,这样连起来一天也可睡8个小时。
为什么?它要随时保持警觉性,以防天敌,而人类是其最大的天敌。
”这是天鹅卫士学顺说的。
袁学顺住威海荣成,他20岁开始保护、照顾伤残的天鹅,42年来从不懈怠,我听后深受感动,决定去山东拜访他。
②老袁谈到最心爱的天鹅,眼睛都发光,他懂得天鹅的语言,如数家珍地说大天鹅有喇叭天鹅、咳声天和啸声天鹅。
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从西伯利亚飞到荣成,翌年3月左右返回,飞程一个月,在天上最久是6个多小时,一个月的飞行会瘦5公斤。
经过42年亲密的接触和观窕,救助了上千只受伤的天鹅,相邻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天鹅。
听说他画了一张地图,是有关天鹅飞行、休息和觅食的湿地、这些知识特别珍贵,我鼓励他写出来,流传下去。
③他记述着,有时为救一只落在水中受伤的天鹅,他会两只脚泡在水里近两个小时,从离天鹅100米的距离一边和它说话,一边10米10米地接近,直到天鹅信任他,接受他的救助。
他又叹息说,他每次抱着痊愈的天鹅放回大自然的时候,都会伤感地掉眼泪,因为他不知道天鹅这一飞走,路途中会不会再遇到险阻,还能不能再活着回来。
说到那只名叫盲盲的瞎眼天鹅,他又笑着用四字成语“亭亭玉立”来形容。
他把天鹅人性化了,他说:“天鹅生来高雅,绝不下跪,即使是死也得坐着死。
”要跟老袁谟天鹅可能谟到天亮都谈不完,我们约好第二天去看天鹅。
④零下5摄氏度,虽然是午时,太阳的热度还是抵不住寒风的吹袭,我们一行人顶着凛冽的寒风,走入空旷的湿地。
天鹅见到我们有的张开大翅膀飞起,有的游走了。
远处湿地和水面上镶着一层高高低低的白边,老袁说那是三千多只大天鹅。
上世纪90年代大约有六千
只,后来开发建屋,现在自然的湿地只剩三分之一。
他非常忧心将来土地开发到那儿,就会破坏这里的生态环境,那时天鹅就不来了。
⑤天鹅康复中心的小木屋里面放着一张单人床,没有暖气,天寒地冻的。
老袁待在那儿照顾天鹅一点不以为苦,他说只要听到天鹅美妙的歌声他就满足了。
屋旁一个木栏杆围成个小方块,瞎眼天鹅盲盲亭亭玉立的,单脚站在里面。
脖子好长,我用手指轻轻滑过它的脖子,羽毛柔软而丰密,难怪天鹅在低温下还能长期待在户外。
老袁心疼地揉搓着盲盲另外一只受伤的黑脚板。
他把天鹅都当成自己的儿女看待,绝不私自占有它们,一旦它们可以自由飞翔,他就放手。
⑥老袁为他的梦想努力奋战着,保住那三分之一的自然湿地不受污染,说服政府和企业家不要征用那块净土。
老袁守住的那块原始湿地,右边长着高高的芦苇草,湿地是海水和河水混合成的湖水,一眼望去,湖水和地面交错着延伸,看不见尽头。
午后见到天鹅翱翔在大自然的空间里、自在地觅食玩耍、又不时站立着拍打翅膀,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老袁用尽生命每一份力,希望将这些画面永远保留下去。
他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天鹅将会陪着人类走完全程。
”我望着他消瘦的面颊、闪烁着光芒的坚定的眼神,心里赞叹道,这真是天鹅的守护神,也是大自然的艺术家。
(选自《意林)2021年第7期,林青霞,有删改)
1.以下对第②自然段“如数家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老袁在数家里的天鹅B.老袁对天鹅十分熟悉
C.老袁在谈天鹅的价值D.老袁听懂天鹅的语言
2.“亭亭玉立”常常用来形容女人身材细长,文中用来形容()
A.喇叭天鹅B.咳声天鹅C.受伤天鹅D.瞎眼天鹅
3.第⑥自然段中老袁的梦想指的是()
A.接触和观察救助受伤的天鹅B.画天鹅飞行、休息和觅食图
C.改善天鹅康复中心救助条件D.保住那三分之一的自然湿地
4.关于第⑥自然段中“天鹅将会陪着人类走完全程”这句话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受伤天鹅将会得到人们一直照顾B.人类将会一直与天鹅和睦相处
C.受伤的天鹅将会和人类一起死亡D.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天鹅的陪伴
5.关于本文的中心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篇文章具体地描写了天鹅的美丽可爱,表现了天鹅是一种很有灵性的鸟。
B.这篇文章讲述袁学顺创建天鹅康复中心,说明了天鹅一直受到人们的照顾。
C.这篇文章描写了袁学顺对天鹅无私的爱,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真挚的情感。
D.这篇文章描写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告诉了人类要精心保护生态环境。
6.有读者认为,文中画“”的句子不厌其烦地罗列具体数字,语言显得啰嗦,应该删除,你认为呢?请你选择其中一处说明理由。
7.文章第⑤自然段“天鹅康复中心的小木屋里面一张单人床,没有暖气,天寒地冻的,老袁待在那儿照顾天鹅一点不以为苦,他说只要听到天鹅美妙的歌声他就满足了”这句话运
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1.B2.D3.D4.B5.C
6.不啰嗦。
(1)文中第一处划线,三个“45”秒和“8”个小时,说明老袁对天鹅很熟悉(或者说明天鹅就具有很高的警觉性);
(2)第二处划线,“20岁”“42年”说明老袁对天鹅无私的爱(执着地守护,或坚定的信念……);(3)第三处划线,表示时间(时长)的数字、“5”公斤说明老袁对天鹅很熟悉(或特别关爱天鹅)/“42”年、“上千”只说明老袁对天鹅无私的爱(执着地守护、或坚定的信念……);(4)第四处划线,“两”个小时、“100”米、“10”米说明老袁对天鹅深深的爱(很有耐心,或很爱护……)。
7.描写方法:(1)环境描写、人物描写;(2)正面描写、侧面描写;(3)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作用:(1)表现老袁对天鹅深深的爱;(2)表达作者对袁学顺的崇敬之情。
【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解释。
这类题首先可以运用串字成句的方法或拆分组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然后结合上下文运用语境
联系的方法进行检验。
“老袁谈到最心爱的天鹅,眼睛都发光,他懂得天鹅的语言,如数家珍地说大天鹅有喇叭天鹅、咳声天和啸声天鹅。
”中的“如数家珍”指的是老袁对天鹅十分熟悉。
2.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解释。
这类题首先可以运用串字成句的方法或拆分组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然后结合上下文运用语境
联系的方法进行检验。
“说到那只名叫盲盲的瞎眼天鹅,他又笑着用四字成语‘亭亭玉立’来形容。
”文中用来形容瞎眼天鹅。
3.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老袁为他的梦想努力奋战着,保住那三分之一的自然湿地不受污染,说服政府和企业家不要征用那块净土。
”
4.本题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语言表达要准确,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天鹅将会陪着人类走完全程”联系上下文知道,人类将会一直与天鹅和睦相处。
5.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
这篇文章描写了袁学顺对天鹅无私的爱,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真挚的情感。
赞美了小孩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故答案为C。
6.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与赏析。
在赏析语句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②从关键词的角度赏析。
③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
④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
7.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判断和运用。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
动作描写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
外貌描写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
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
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做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2020·湖北武汉·校考小升初真题)课外阅读。
我长大了
①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②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
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
③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④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逗,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
⑤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遗忘、淡忘)。
⑥后来,搬了家。
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
一段。
⑦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
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
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
我终于(意识、认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婆婆。
⑧许多人围了过来。
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婆婆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
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⑨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⑩我把老婆婆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在家,老婆婆是独居,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
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⑪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⑫我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⑬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
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
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⑭如今我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长大了,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⑮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8.根据语境,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A.淡忘、认识B.遗忘、认识C.淡忘、意识D.淡忘、意识
9.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①逃之夭夭:
②语重心长:
10.文中⑦画线句子是_____描写,作用是
1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文中⑫⑬节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吃饭时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我”想象中的气氛是______,我会这么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篇文章略写的情节是:“照顾老奶奶”,详写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_,这样写能
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中心思想。
13.下面的说法哪一项正确的,请把对应的序号填入括号()
A.文中的“我”小时候想长大,是希望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B.此时,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是因为我的没有同邻家的孩子一起跑掉。
C.父母没有责怪,还准备了我喜欢的小菜,是因为我从车上重重掉下来受伤了,不忍心责怪我,给我增加营养,疗伤。
D.吃饭时父亲的问话,父母临睡前对“我”说的话,让我明白了父母希望我做个“乖宝宝”。
14.“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案】
8.B
9.逃跑得无影无踪、不知去向。
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
形容对人真诚的劝告或忠告。
10.环境为下文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
11.“我”做好被责骂的准备,可是家人并没有责备。
会被爸爸责骂被惩
罚父亲亲眼看到“我”闯了祸,而闯祸是要受惩罚的。
12.撞人吃晚饭被父母承认长大了
13.A
14.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长大”不在于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成熟,而是意味着能够承担责任。
【分析】
8.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淡忘:指的是稍微有点不记得,但是还是记得。
结合语境“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可知,这里填淡忘。
遗忘:指的是完全不记得,甚至再次见到都可能想不起来。
认识:能够确定某一人或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
意识: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
结合语境,“我终于到发生了什么事”可知,这里填意识。
9.本题主要考查解释词语的能力。
逃之夭夭:原形容桃花茂盛艳丽。
后表示逃跑得无影无踪、不知去向。
语重心长: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
形容对人真诚的劝告或忠告。
10.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的考查。
结合句子“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这句话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清晨的景物特征,渲染了氛围,为下文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
11.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
”可知,文中⑫⑬节主要写了“我”做好被责骂的准备,可是家人并没有责备。
从“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可知,吃饭时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我”想象中的气氛是父亲会责备“我”,从“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
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
”可知,我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父亲亲眼看到“我”闯了祸,而闯祸是要受惩罚的。
12.本题考查对详略安排的分析。
文中略写“我”照顾老太太的内容,详写“我”回家后的内容,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本文的中心意思是“被父母承认长大了”,详写回家后父母的夸赞,突出了中心,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想表达的意思。
13.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A.说法正确。
文中的“我”小时候想长大,是希望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B.说法错误。
此时,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是因为“我”坐的车子撞了人,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C.说法错误。
父母没有责怪,还准备了我喜欢的小菜,是因为“我”长大了,学会了承担责任。
D.说法错误。
吃饭时父亲的问话,父母临睡前对“我”说的话,让我明白了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14.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
从上文“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的语句可知,真正的“长大”不在于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成熟,而是意味着能够承担责任。
可据此解释该语句。
示例:长大并不在于年龄,更在于心理。
年龄大并不等于“长大”,年龄小也未必是没有“长大”,“长大”的标准是有责任感。
三、(2021春·河北衡水·六年级统考小升初模拟)读短文,回答问题。
鲜血换来的升旗式
同学们,每当你庄严地敬礼,在国歌声中凝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你们是否知道:在一座孤岛上,曾经有56名烈士用宝贵的生命,有109名战士用青春热血换来一次仅90
分钟的升旗。
1952年,美国侵略军在济州岛修建了集中营,这里关押着六千多名中国志愿军战俘。
这六千多名中华儿女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因为负伤、疾病或饥饿,失去战斗能力而被美军俘虏的。
集中营的美军对这里的难友们进行了疯狂的迫害。
忠诚于祖国的炎黄子孙在敌人的淫威面前誓死不屈,他们决定:在10月1日红日升出海面的时候,在集中营里同时升起十面五星红旗。
9月30日夜,在狂风暴雨掩护下,难友们分外忙碌。
他们把军用雨布蒙在烧得滚烫的油桶上,烤化雨布上的胶,再把胶刮掉、擦净,这样军用雨布就变成了一块块白色绸布。
他们再用红药水把绸布染红,做成一面面红旗。
又用奎宁溶液染黄绸布,把它剪成五角星。
在帐篷里昏暗的灯光下,难友们围成一圈,把五星缝在红旗上。
一针一线一滴泪,针针线线连着心,缝进中华儿女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另一些难友用帐篷的支架做成10根15米长的旗杆,还挖好了10个3米深的坑,把旗杆埋牢。
护旗敢死队员披着御寒用的破军毯,围坐在10
根旗杆四周,彻夜守卫着,防止敌人破坏。
10月1日的黎明到了,这是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周年的日子。
狂风暴雨已经停息,绚丽的朝霞像是节日里的盛装和彩色的花束。
六千多名中华儿女早已分别站立在10根旗杆下,脸上闪着晶莹的泪花,他们面向北京的方向,高唱起了国歌。
在国歌声中,十面光彩夺目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呀!
看守集中营的敌人像潮水般涌来,敌人的坦克也隆隆地开过来,直升机在难友们的头上盘旋。
他们狂叫着:“降旗!降旗!”回答敌人的是六千多双仇恨的眼睛,是更激越的歌声。
敌人向难友们扔出了大批毒气弹。
敢死队员用事先准备好的石头、石灰包还击敌人,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四次进攻。
砰、砰、砰……敌人瞄准护旗敢死队员开枪了。
这悲壮的时刻,勇士们倒下之前喊出了生命最强音:“祖国万岁!”眼看敌人包围了旗杆,两名中弹的敢死队员不顾受伤,迅速降下国旗,把国旗烧成了灰烬,然后,他俩含笑倒下。
他们不能让国旗落到敌人手中,不能让国旗受辱。
祖国呀,您看见了吗?在孤立无依的小岛上,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在直冲九霄的悲壮歌声和呼号的伴奏下,在血肉的搏斗中,您光荣的象征——十面光辉灿烂的五星红旗,整整飘扬了90分钟!这是六千多名可爱的英雄儿女献给您的爱心和一片忠诚。
15.给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外难友看守俘虏
16.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①誓死不屈:
②枪林弹雨:
③直冲九霄: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________句,把________比喻成________。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个________句,请试着写出一个这样的句子________。
18.这次升旗仪式的时间是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地点是在________,参加人员是________。
升旗仪式历时________分钟。
19.为了这次升旗,志愿军战士们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20.敌人是怎样疯狂而又凶残地阻止这次升旗仪式的?
21.把短文第2~7自然段按事情发展顺序分为三层(用“‖”标出),并概括层意及全文中心思想。
22.短文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是以第几人称来写的?人称对象一样吗?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
15.fèn;nàn;kān;lǔ
16.宁愿死也不向敌人屈服。
形容枪弹密集或形容激战的战场。
形容勇士们的歌声和呼声非常响亮。
17.比喻;朝霞;节日里的盛装和彩色的花束;排比;如:手捧奖杯,我深深明白,我今天的成绩,离不开队友们的热情鼓励,离不开父母的严格要求,离不开教练科学有效的训
练
18.1952;10;1;济州岛上的集中营里;六千多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90
19.战士们为升旗作的准备工作:①用军用雨布做成十面五星红旗;②用帐篷支架做成旗杆并挖坑埋牢;③护旗敢死队员彻夜守卫旗杆,防止敌人破坏。
20.敌人像潮水般涌来,还开来了坦克、直升机,向难友们扔出大量毒气弹,还向护旗敢死队员开枪,打死56名,打伤109名战士。
21.第2,3自然段为第一层:难友们决定10月1日在集中营同时升起十面五星红旗;第4自然段为第二层:难友们为升旗作准备工作;第5,6,7自然段为第三层:集中营里悲壮的升旗仪式。
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1952年10月1日,在济州岛集中营里的一次悲壮的升旗仪式,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及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22.短文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都是以第二人称来写的。
第1自然段以第二人称开头,人称对象是“同学们”,从而使读者感觉亲切、自然、真实,引起阅读兴趣。
最后一自然段以第二人称来写,人称对象是祖国母亲,以向祖国母亲倾诉的语气,更深切地表达出战士们对祖国的挚爱与忠诚。
四、(2022秋·河北石家庄·六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粽子里的乡愁
①异乡客地,越是没有年节的气氛,越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②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
想到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③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是专为供佛的素粽。
荤的豆沙粽、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谓“子孙粽”。
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
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
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
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
④我最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
那是用旱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
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
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
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
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
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
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
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
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
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旱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⑤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
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
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
明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