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呈现形式
——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由于学科的特点,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类似历史这样的边缘学科,只有45分钟的课堂教学的时间,有时甚至还没有45分钟。
那么,教师怎样在45分钟内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呢?个人觉得课堂知识的呈现形式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最常见的知识呈现形式:
平平的铺陈,散架的内容,强扭的逻辑,走偏的思路……
究其原因:1.繁杂散乱,缺乏逻辑布局。
2.课堂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多元刺激,或者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
3.教学缺乏立意,为教材而教。
课堂教学知识的呈现至少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的处理
1.内容取舍要合理
内容的取舍要基于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内容。
取舍为了更好的整合教材,为了更好的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现行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取什么?舍什么?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
如果知识教学要点的取舍存在随意性,势必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和重复,这就要求教师做到知识要点的合理取舍。
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史实概念,教材没有体现的教师可以做适当补充。
而那些无损于教学目标实现的内容完全可以舍弃,没有必要面面俱到,或者说教材出现的内容都要提到。
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我取的是:适当补充了战争的简要概况,补充的目的就是想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概念。
把凡尔登战役作为战争的一个重点进行介绍,采用播放凡尔登战役的视频片段,通过观看视频加深对凡
尔登战役的了解,用直观形象的材料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凡尔登战役又被称为绞肉机?”,从而生成战争的残酷性的认识,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的。
教学目标已然达到,一战其他的战例自然可以舍弃了。
2.布局要有逻辑性
历史教学的逻辑性很强,每个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都有前因后果,要科学的把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因此,教师课堂教学时要有合理时空观和因果观。
时空观是时间观念与空间观念的有机融合,按历史事件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可以分为点时段的是事件、中时段的是局势和长时段的是趋势。
采用怎样的时空观,取决于教师对历史事件理解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自然有不同的时空观。
合理的时空观可以使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的脉络,如果没有时空观,就无从分析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时,就必须以长时段的时空观的角度去分析。
19世纪70年代美德率先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英法俄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由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因此各帝国主义国家矛盾重重,以至疯狂扩军备战,最终爆发战争。
通过这样一个跨度四五十年的时空观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战争爆发的因果关系。
从而得出要平衡发展的认识。
(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也是因为东西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
二.文本的多样
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始终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尝试采用形式多样,多种呈现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目的就是通过直观形象的素材对学生感观上
进行多元方式的刺激,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要的手段:可以采用顺序、倒叙、插叙等形式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知识框架,以文献资料、视频片段、音频资料、图片图表、示意图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整合是否到位体现了教师备课、磨课的情况,其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照本宣科的课终究会被学生遗弃。
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我采用倒叙的形式整合教材。
根据现阶段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先现象后原因的认知规律,以案件的形式先介绍战争导火索、爆发、经过、结果、影响,再探究原因。
三.价值的取向
出于中考的功利性目的,学科存在主次之分。
历史学科是被忽视甚至被歧视的对象。
然而,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的学生健全的人格。
蔡元培先生说过: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历史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每堂课应至少让学生学会一个历史认识。
其实也就是这节课所体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也是课魂所在。
学习历史为了借鉴历史,为了从历史经验教训中得到认识和启发,使学生在心灵上得到共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中,通过设置“一战中大量的使用新式武器,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请你谈谈对科技的认识?”“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如何才能拒绝战争?”“案件短评”等问题提升学生的情感认识。
一节课如果没有产生认识,就如通没有课的灵魂。
所以有灵魂的课堂才是我们需要的课堂。
如果没有课魂,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无法体现,教学就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