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周考语文试题(4.11)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下学期语文周考(四)
考试时间:4.10 20:15—21:45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笔墨不仅是技法,而且是一种精神,一种中国传统的精神。

明代的雕刻与西安的霍去病的雕刻相比则又差了。

汉代艺术造型古朴、大气、雄厚、不做作,很自然,墨色、朱砂等颜色也很庄重,审美眼界很开阔。

越往后,随着商业的发展,人的功利心越来越强,使审美的眼光和格调不断向低处走。

看清代的艺术品会觉得越来越小气,你们看清东陵的雕刻与明代相比就差远了。

中国艺术的传统绝对不止是元明清以来的传统,在这之前的汉、魏、六朝,以及这之前的先秦,先秦之前的青铜时代、石器时代,艺术都非常的纯朴沉厚。

那时候,人是把艺术与生存放在了一起,艺术上功利色彩不多,仅仅是为了美的需要。

人类最初的审美追求就是“天地恢宏,宇宙无限”,体现了这么一种精神,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博大深厚是传统艺术最本质的精神特征。

由于博大深厚才产生出了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中国艺术的基本观念。

由于这种天人合一观把天地万物作为有生命的景致,到宋人提出“格物穷理”,由“格物穷理”到“物我两忘”,把人完全带入到了大自然中。

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是两个背景支撑下的艺术现象,两种哲学背景,两种美学背景。

欧洲的绘画非常好,它是一个高峰,中国绘画也是一个高峰,但是这两个高峰只能远远的看着,要想融合起来非常困难。

如果要融合,双方都要从山上走下来,走到山谷才能见面,山谷又是浅层次的东西。

这个谷底现象是东西方文化交流面临的普遍现象。

中国的方块字对于外国人来说太难了。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世界,就是一首诗。

中国的汉字和艺术结下了最早的关系,中国汉字的象形是中国艺术最早的发端。

西方则没有方块字的概念,它是由拼音组成的,因而也就没有字可以象形的概念。

汉字本身有很多微妙的意义,这种微妙的意义构成了汉字最本质的东西。

汉字组成了诗,但是中国的诗是很难翻译成英文的,比如“关关雎鸠”怎么翻?《诗经》翻成散文大打折扣。

这也是艺术的不可解读性的一个方面,所以阐释学是二十一世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十世纪在认识论上有一个大误区,就是以经济状况推断文化状况,以经济价值观判断文化价值观。

因此欧美文化中心论就成为外国人看待文化的参照系。

老外常常用唐人街的标准来推断中国文化,以为中国到处都是敬财神、拜关公的烟火,到处都是崇金尚银的饰物,
到处都是行画,对中国的认识非常肤浅。

现在我们有些人价值判断体系西方化了,把欧洲的文化判断标准搬到中国来。

这肯定是不行的,于中西文化交流毫无益处。

中国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独立于欧美文化体系之外的又一个体系。

中国的文化观、哲学观引导中国艺术的发展,形成中国艺术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一整套创作的规律,中国画形成了从哲学到技法的一整套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本身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其发展的动力就是传统文化的精神。

我们不能推翻和再造,但是我们可以推动它、发展它,用我们新的知识不断地将其补充和完善。

我今天没有讲技法,但是希望大家能从认识论的高度来看待技法,认识多了自然会解决技法的问题,认识论决定方法论。

眼高手才能高,眼高手低是讲不通的,眼低了手不可能高。

(摘自程大利《笔墨精神与中国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秦之前的艺术纯朴沉厚,与生存结合一起,它仅仅是为了美的需要,没有功利色彩,体现为“天地恢宏,宇宙无限”的艺术追求。

B.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是两种艺术现象,是两种哲学背景和美学背景支撑的高峰,它们互相独立,只能远远的看着,难以融合起来。

C.中国的方块字是一种象形文字,不同于西方的拼音文字,它是中国艺术最早的发端,可以独字成诗, 这也正是汉字最本质的东西。

D.中国文化独立于欧美文化体系之外,中国画形成了从哲学到技法的完整系统,这个系统只能不断补充和完善,不能推翻和再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将明代雕刻与汉代雕刻作对比,论证了审美眼光和格调随着商业发展和功利心的加强不断走低的观点。

B.第二段运用“高峰”“山谷”“谷底”等比喻,意在说明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理解东西方的艺术,站在低处只能作浅层次的交流。

C.第二段段末举“《诗经》翻成散文大打折扣”的例子,旨在说明汉字有微妙的意义和艺术的不可解读性,进而说明阐释学的重要。

D.第三段先批评价值判断体系西方化的错误,再阐释对待中国文化应有的态度,最后交代本次演讲只讲认识论而未讲方法论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艺术以天人合一宇宙观为基本观念,人们把艺术与生存放在了一起,视天地万物为有生命的景致,这种观点突出了美的需要。

B、东西方文化只能在浅层次上交流,因为中国的方块字对于外国人来说太难了,西方没有方块字的概念,也就没有字可以象形的概念。

C、在经济建设领域,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某些手段,但是不能用经济状况来推断文化状况,也不能以经济价值观来判断文化价值观。

D、认识论决定方法论,中国的文化观、哲学观引导中国艺术的发展,从认识论的高度来看待技
法,认识多了自然会解决技法的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今天,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在深入调研、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遴选部分高校开展试点。

2020 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据悉,“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据了解,在计划起步阶段,教育部将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

其中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

相关高校可向教育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

教育部组织专家综合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

据悉,高校根据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方案。

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

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

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 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有关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在招生简章中
提前向社会公布。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叶雨婷《教育部推出“强基计划”》)
材料二:
强基计划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已经跳出招生的狭隘范畴,着眼于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要,贯通国家急需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两阶段。

在这一点上,强基计划显然比原来的自主招生站位更高。

限定于基础学科专业:强基计划更着眼于国家对战略人才的需要,而不仅仅是高校个体的需要。

自主招生的初衷就是为有学科特长的学生开辟一条特别通道。

高考分数录取有点像招收十项全能选手,著名高校更是需要每科都强或者没有短板。

但是对于那些有某些专长的学生来说,高考显然不够科学合理,甚至会埋没这些专门人才,于是,自主招生政策推出了。

但长期以来,自主招生政策更着眼于招生,这部分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获得的更多是降分照顾,而在其就读专业上并没有过多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自主招生的出发点。

新出台的强基计划则完全聚焦于基础学科。

基础学科人才的强弱对关键技术的突破有着基础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日前,华为负责人任正非就多次谈到,华为能在 5G 等关键通信技术上取得突破,主要就是靠华为的“700 多位数学家,800 多位物理学家以及 120 位化学家”。

近年,华为从全球大规模引进了基础科学领域的一流人才,为华为在关键技术上的领先奠定了重要基础。

日前,科技部联合教育部等部委还专门出台了加强数学科学研究的专门文件,目的也在此。

此次强基计划明确限定了招生专业,以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为主,也是响应国家号召,从培养国家急需人才的角度出发。

正因为此,入围强基计划的考生基本上都需要在其擅长的领域从事基础学科学习,而不是把个人专长作为一个进入名校的跳板,转而就读其他热门应用专业,比如金融。

限定于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缩小招生数量,强调拔尖创新人才从选拔到培养的整个贯通培养,而不仅仅是招生。

新的强基计划鼓励支持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编班,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并与原有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统筹考虑,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同时也鼓励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国家重点技术攻关单位吸纳这些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研究,探索建立一种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

也正是基于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强基计划第一批试点高校限定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这和过去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 90 余所高校数量相比,显然有大幅缩减。

但作为一项重大改革的起步阶段,从小范围开始试点是非常积极稳妥的,也体现了高等教育为国选
材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摘编自中国教育部官网,陈志文《“强基计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
材料三:
1 月 15 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即“强基计划”。

这也意味着本轮以义务教育阶段坚决减负、新高考改革这一首一尾相向而行、共同驱动的教育综合改革,完成了又一项标志性的顶层设计,整体架构更为清晰,导向更为明确。

其政策要点有三:一是从 2020 年起,原有的高校自主招生方式彻底终结。

二是业已探索多年的综合评价录取方式得以保留,但在细节流程上做了重大调整。

三是该计划初步试点的范围限制在国家“双一流计划”中的部分“一流高校”,后续走向及开放性值得进一步观察。

应该说,改革走到这一步是漫长教育链条传导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逻辑自身的演进使然。

大学怎么招生,说到底还是指挥棒,小学、初高中的教育改革结果,还是要落实在高招中。

上游搞素质教育,就要减少耗费在题海战术中的低水平重复性劳动。

中游的高中阶段,就必须建立完备的学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为每个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的全面发展情况画像。

那么,在下游的大学招生和录取环节有所呼应,建立配套的制度支撑,显然是有必要的。

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录取,是十余年来在大学招生改革探索的两条路径。

应当承认,两个探索方向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但也像文件所说的出现了“招生学科过于宽泛、重点不集中、招生与培养衔接不够、个别高校考核评价不够科学规范、个别考生提供不真实的学科特长材料等”问题,这些偏向需要纠正。

如何泼掉洗澡水的同时保住孩子?在教育部本轮出台的文件中明确规定: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

这意味着高考成绩在综合评价录取中的比重回升,高校对学生的“合法”选择权的比重有所回落,其实是一次“再平衡”。

取消“自主招生”,不是“倒退”,在以空间换时间、循序渐进地协同推动大中小学一体化联动发展,在素质教育开弓没有回头箭之后,再以招录政策改革的组合拳反向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梗阻。

强基计划就是改革的2.0,用来巩固基于高考成绩的、公平公正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改革成果。

(摘编自“澎湃新闻”,《强基计划:用改革巩固高考改革的成果》)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强基计划取代了原先的高校自主招生,只限于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
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B.“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首先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试点。

C.材料二在材料一基础上,分析了“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的区别,指出“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完全不同。

D.材料三认为“强基计划”是本轮教育综合改革所完成的又一项标志性的顶层设计,分析角度与材料二非常相似。

5.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强基计划从选拔定位、试点学校范围、招生专业、报考条件到入围高校考核方式、录取方式及培养模式等,进行了系统性重塑。


B.“强基计划是高校人才选拔培养迎来的又一重大变革,作为新高考在新时代的新突破,集中体现了新高考的改革方向。


C.“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


D.“强基计划取消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积极探索建立基于能力考查的笔试、面试,
增强选才的科学性。


6.“强基计划”取代“自主招生”,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庙里的男人
林扶宵
清朝年间,江南杨桥县爆发了瘟疫,县令见疫情严重,便请南塘县名医杨福亭前来救急。

杨福亭带着徒弟阿世来到杨桥县,见过县令后,便去浮螺山采药。

两人从山腰一直采到山顶,药材足足装了一箩筐。

此时,两人觉得有些累,见山顶建有一座庙,便进去休息。

刚进大门,只见院子里烧着一堆火,两人正纳闷,一个蓬头垢面的中年男子抱着一捆干柴,从屋里走了出来。

那男子的注意力全在那堆火上,根本没发现杨福亭师徒二人。

然而杨福亭的神色却变了,一种恐惧与惊慌从他的眼睛里流露出来。

阿世刚想问他怎么回事,杨福亭便拉着阿世,匆匆走了出去。

阿世从没见过师父有如此狼狈的神色,就算面临传染性极强的瘟疫,师父都是那样从容不迫,怎么见了庙里的这个男人,却害怕成这样?因此一到外面,阿世便好奇地问道:“师父,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认识那个男人?”
杨福亭有些气急败坏地说道:“我不认识,你不要多嘴。

我们采药的任务已经完成,赶紧下山去吧。

”就这样,阿世稀里糊涂地被师父拉下了山,然而那庙里的男人,还有师父反常的举止,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几天后,他们采来的药材眼看就要用完,而杨福亭因为诊务缠身,又走不开,阿世便自告奋勇地提出由他去采药。

杨福亭点点头,又叮嘱道:“你去也行,不过快去快回,不要耽搁。


阿世重新来到了浮螺山,不过他没心思采药,因为他想先到山顶的那座庙里去看看。

还没走到庙中,一股香味便已扑鼻而来。

进去一看,原来是庙里的那个男人在烤野兔。

阿世也没理他,自顾自地往里走,先在庙中供奉的神像前磕了几个头,接着便在旁边的凳子上坐了下来,不时看着那男人的动静。

男人转头看看阿世,突然问道:“你是大夫?”阿世浑身一激灵,回道:“你怎么知道的?”
男人笑了笑说:“不是大夫,背着药筐干吗?”阿世不服气地说:“也有可能是采药夫啊。


男人笑道:“采药夫可没你这么细皮嫩肉的。


阿世被他说得哑口无言,沉默了一会儿,问:“你是干吗的?怎么一直在这庙里住着?”
男人苦笑道:“我从外地来,想去南塘县。

因为翻过浮螺山后,从杨桥县进入南塘县,是最近的道路,便跋山涉水来到这里。

之所以在这里住下嘛,是因为我身上一文钱也没了,只好先在浮螺山采几天药,等卖药赚了钱,再继续赶路。


阿世点点头,劝道:“那你可要小心点,杨桥县正闹瘟疫呢。


一听到“瘟疫”两个字,男人的脸上突然显出兴奋的神采,也没兴趣烤兔子了,他径直来到阿世的身边,神秘地往四处看看,确定没人之后,这才重新问阿世:“你真的是大夫吗?”
阿世有些生气道:“这有什么可怀疑的?我之所以来杨桥县,就是为了消灭这场瘟疫的。


男人一拍大腿道:“太好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你听着,我现在有一条发财的好门路,你走不走?”阿世坦白道:“谁不想发财?到底是什么门路,你说来听听?”
男人小声地说,他想跟阿世合作,让阿世利用大夫的身份,在治疗瘟疫的药中做手脚,使得瘟疫无法在短时间内被消灭。

而他呢,因为认识某位道教宗师,所以可以从宗师那里弄到一批符咒。

等到符咒一到手,他就去杨桥县附近的各府县兜售。

他相信,到时那些府县一定陷入了瘟疫蔓延的恐慌之中,那么,号称有驱邪消灾作用的道家符咒,定能卖出高价,绝对可以狠狠发一笔横财。

而阿世要做的,无非是不要过早使用有疗效的方子罢了。

最后所得
的钱财,两人一概平分。

男人说完了他的计划,得意地看着阿世,问阿世意下如何。

阿世气得脸都红了,当场表示自己做不出这种卑鄙无耻的事来,并警告对方,小心天打雷劈。

说完,他起身想走,不料却被男人叫住了。

男人还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嬉皮笑脸地说:“你装什么清高?这年头谁不爱钱?我问你,你可听说过南塘县的名医杨福亭啊?”
阿世心中一惊,不知男人提到师父作甚,便含糊道:“杨福亭的大名自然听过,怎么了?”
男人冷笑道:“五年前,寿湖县大疫,我与杨福亭联手,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要不是我这几年染上赌瘾,我还是富人一个。

不瞒你说,我此去南塘县,就是为了找杨福亭要点钱来花花。

如果你愿意与我合作,我也不用跑去南塘县了。

怎么样,心动了吗?连杨福亭这样的名医都不拒绝这种赚钱的捷径,你一个小大夫还装什么?”
阿世彻底震惊了,也终于知道师父为什么害怕见庙里的这个男人了,原来是有把柄落在他的手里。

男人見阿世迟迟不动弹,便催促道:“怎么样,考虑清楚了吗?”
阿世不屑地白了他一眼道:“你还是去找杨福亭要钱吧,他就在杨桥县。

我就不奉陪了。

”说完,阿世头也不回地拂袖而去。

刚一出门,却迎头撞见了杨福亭。

阿世也不打招呼,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径自往前走,直到杨福亭喊了声“站住”,他才停下脚步。

杨福亭淡淡地问:“你知道‘非人不传’是什么意思吗?”
阿世没好气地答道:“如果一个人品行不良,那么,就不要把技艺传给他。


杨福亭微笑着说:“过去三年中,我只教了你一些简单的药学知识。

但从今天起,我打算教你真正的医术。

过来,先见过你的师叔。


阿世惊讶地转过头,只见庙里的那个男人正笑嘻嘻地看着他。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9年11期)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首段写杨桥县县令请南塘县名医杨福亭出山帮忙消灭瘟疫,这不只是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也侧面烘托了杨福亭高超的医术,对人物形象的勾勒极为简练精当。

B. 杨福亭看见庙里的男人之后一系列反常的神态举止引起了阿世的好奇心,接着作者却迟迟不揭示原因,这种引而不发的写法能成功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C. 庙里的男人动员阿世在药里做手脚,先是晓之以“利”,遭严词拒绝后,又动之以“例”用杨福庭举例来诱惑他。

在这里作者以对话的形式推动情节向前发展,颇为引人入胜。

D. 小说在最后写到“庙里的男人正笑嘻嘻地看着他”就戛然而止了,阿世是不是后来又改变心意答应了他在药里做手脚,我们不知道,这是一种开放式的结尾。

8.这篇小说悬念迭生,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设置悬念?
9.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是谁?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

父徙代。

汉兴徙安陵。

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
..。

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

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

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

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

”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

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

”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

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
..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

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

此非虚言也。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

当是之时,赵几霸。

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

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

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虏曾一入,
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

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

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

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

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

是日令
冯唐持节
..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

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

唐时年九十馀,不能复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