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案)《司马光》课文
一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
一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巩固汉语拼音。
(3)了解课文中的历史人物司马光,了解他的聪明才智。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通过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与尊重。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司马光》是一篇古代儿童故事,讲述了司马光小时候聪明勇敢的故事。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理解司马光的聪明才智。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吗?(2)简介司马光,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
4.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4.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
4.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点评。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
4.5 小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作业内容(1)朗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掌握。
(2)抄写生字词,巩固汉字书写能力。
(3)思考问题:为什么说司马光聪明勇敢?你从哪里看出来?5.2 作业要求(1)按时完成作业,家长签字确认。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
《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司马光》。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和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感受他的聪明才智和品德。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司马光》。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文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对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品德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司马光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司马光》,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司马光是谁吗?”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解读。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探究学习:(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和分享。
5. 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 抄写课文《司马光》两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司马光的小作文。
五、教学反思: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角色扮演等方式,营造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教学法:以司马光的生平事迹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司马光·教案(精选14篇)
司马光·教案(精选14篇)司马光· 篇1教学目标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
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借助课文插图学习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会书写要求写的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你们知道司马光吗?谁知道?给大家讲一讲好吗?(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课题:司马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3.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③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师检查读文情况。
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②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
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课文第一段。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2.学习课文第二段:(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指的是谁?(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5)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缸里的水多不多?从课文中措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学习课文第三、四段。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2)看见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别的小朋友怎么样?(指导用着急的语气读第四段。
司马光教学设计教学教案7篇
司马光教学设计教学教案7篇司马光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自主学会本课生字。
二、理解句子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一讲。
三、能联系实际,说说学习课文后的体会。
四、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句子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一讲。
教学难点:从司马光救友的故事中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激情导入简单介绍文言文的知识。
板书课题29.古文两篇板书“司马光救友”,让学生说说看了课题你会想些什么? 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一、准确、通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的意思,了解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三、背诵课文。
第一关:朗读课文关闯关提示:一、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分钟可以吗?)学生自主学习,学习后学生读书,相互评价,老师相机指导。
二、语速适中,停顿恰当。
(2分钟)司马光救友元《宋史》光/生七岁,与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老师范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生齐读。
第二关:理解文意关闯关宝典:一、先自己借助解释、工具书或图文对照等方式理解课文的意思,然后小组合作交流,不懂的问题组长做好记录。
(5分钟可以吗?)老师提醒学生注意按要求,先怎么,然后怎么,注意组长的作用。
对刚才的学习你还有疑问吗?交流,生问生答,教师相机点拨。
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生回答,生板书。
带着你的理解再读一遍古文,提醒注意根据故事的情节,选择恰当的语气、语速。
教师再次相机指导朗读。
二、展开想象,在小组内讲讲这个故事。
注意加上动作和表情。
(3分钟后各小组派代表讲一讲。
)提醒不要受书上的文字限制。
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课文,读出古文的韵味。
通过这个故事你认为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也在场你会怎么做?(急中生智)第三关:背诵课文关过关要求:正确流利的背诵课文。
(提示:可以自由背,同桌比赛背,小组合作背等)(4分钟后比比谁最棒!)指名背诵,齐诵。
《司马光》教学设计(优秀14篇)
《司马光》教学设计(优秀14篇)《司马光》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司马光》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
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
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同时,也能突出本单元课文的主题:遇到困难怎么办?动动脑筋就能想出办法。
设计理念: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首先我定位于这是一堂一年级的阅读课文,而从文本中大量的识字和学会写一些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每一课必定要多认识几个生字,必定要写写字,我们的学生才能得到语文元素的积累,才能为他们以后的大量的阅读和学习提供帮助。
然后在学习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发展语言,感悟文本的精神内涵。
教学目标: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
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带拼音的词语:假山、水缸、别慌、吓哭了、喊叫、一块、使劲、砸破、得救2、去掉拼音的词语3、留下生字4、别、到的田字格5、小朋友花园玩耍图6、带文字的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激趣导入。
1、师板书:司马光。
同学们听过这个名字吗?(生答)2、识记司。
3、介绍司马光。
我们今天要学习20课《司马光》就是讲述了他小时侯的一个故事。
请同学们翻开书。
二、识记生字。
1、自由的读读课文,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把生字圈出来,读一读,认一认。
2、生读课文,圈生字、读生字。
3、老师把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都打在了屏幕上,请同学们读一读。
(齐读)4、等会,老师就要去掉拼音,请你们读,没有了拼音,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记住呢?你打算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生答)5、去掉拼音,学生小老师带读。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司马光》原文及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司马光》原文及教案【原文】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一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儿。
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儿,一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儿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
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借助课文插图学习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会书写要求写的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案例(一)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你们知道司马光吗?谁知道?给大家讲一讲好吗?(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课题:司马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3.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③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师检查读文情况。
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②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
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课文第一段。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2.学习课文第二段:(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指的是谁?(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司马光》教案(优秀8篇
《司马光》教案(优秀8篇一、教学内容《司马光》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本课内容包括:课文诵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以及通过故事了解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司马光的品质,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助人为乐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诵读,生字词学习和课文理解。
难点:理解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助人为乐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课文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司马光的品质。
5. 随堂练习: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教师进行辅导。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司马光》2. 重点生字词:聪明、才智、助人为乐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课内容,写一篇关于助人为乐的作文。
2. 课后练习: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关于司马光的故事,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中的课文结构和重点生字词展示。
5. 作业设计中的作文题目和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着重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一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附反思
一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司马光》,使学生了解司马光的人物形象,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司马光的勇敢和智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司马光的品质,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司马光的勇敢和智慧。
2.教学难点:理解司马光砸缸的动机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司马光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板书课题《司马光》,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理解课文大意。
3.精讲细读(1)教师讲解课文第一段,引导学生了解司马光的背景。
(2)教师讲解课文第二段,引导学生感受司马光的勇敢和智慧。
(3)教师讲解课文第三段,引导学生理解司马光砸缸的动机和意义。
4.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5.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的勇敢和智慧,写一篇小作文。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
2.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在讲解课文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司马光的勇敢和智慧。
4.作业布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勇敢和智慧。
不足之处:1.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不积极,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2.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语速稍快,可能影响学生的理解。
改进措施:1.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引导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
2.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适当调整语速,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一年级语文《司马光》公开课教案
一年级语文《司马光》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认读生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理解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品质。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司马光的勇敢和聪明。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司马光》是一篇关于中国古代著名历史人物司马光的传记故事。
故事讲述了司马光小时候的聪明才智和勇敢行为。
2.2 生词学习:学生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如“司马光”、“聪明”、“勇敢”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认读生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品质。
学生能够通过讨论和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信息。
使用实物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进入学习状态。
5.2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5.3 生词学习:教师呈现生词,引导学生认读和学习。
学生通过实际运用生词,巩固记忆并提高运用能力。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互动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6.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情节。
学生通过表演,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性格。
第七章:作业布置7.1 朗读作业:学生回家后朗读课文,巩固记忆并提高朗读能力。
《司马光》教案15篇
《司马光》教案15篇《司马光》教案1课前透视:司马光是我国宋代伟大的史学家。
这篇课文讲的是他七岁的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
全文情节生动,叙事性强,利于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沉着、机智、勇敢、聪明的小司马光形象,对学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榜样感召作用。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课文内容相对熟悉,但是城乡学生会存在差别,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课文故事性强的特点,突出以读为主的线索,促使学生在读中熟悉,读中感悟,读中思考,进而体会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同时应结合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增进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1、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3、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挂图或课文故事的VCD、课件等。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谈话:这节课我们来拜访一位古人,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这个人你了解吗?相机教认生字“司”,介绍复姓“司马”以及司马光。
(创设谈话情境,引发提问,组织学生谈话交流,了解学生对人物及课文内容的感知,为新课展开做铺垫。
)2、观察: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把观察与谈话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质疑,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对话平台:自读:(扫清字词障碍,打下读悟基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培养自我读书能力,确保读书活动有效,应该从一点一滴抓起。
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识字(多种方法巩固识字,促进学生记忆。
)1、同桌利用字卡,互读检测。
借助“我会认”和“我会写”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换偏旁、猜字谜、组词识字等。
《司马光》教案
《司马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别、慌、砸、破、迸”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能沉着、冷静,想出救人的办法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能沉着、冷静,想出救人的办法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体会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能沉着、冷静,想出救人的办法的品质。
2.了解古代文言文的语言表达方式。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及有关司马光的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有关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司马光》的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言文《司马光》。
(板书课题)简介文言文的特点。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表达方式,它言简意赅,常省略很多修饰词语。
通过学习简单的文言文,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智慧)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注意“庭、瓮”的读音。
3.齐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4.交流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解决预习中的问题。
教师随即板书: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5.过渡:文中还有很多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让我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1.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每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并划出相关的词语。
2.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随即点拨。
3.汇报交流,逐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重点指导以下句子的理解:(1)“群儿戏于庭”是说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
(省略了主语“群儿”)(2)“一儿登瓮”是说其中一个小孩爬上了水瓮。
(补充出动作“爬上了”)(3)“足跌没水中”是说孩子失足跌落在了水中。
(补充出结果“失足跌落”)(4)“众皆弃去”是说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都跑了。
《司马光》教案(优秀8篇)
《司马光》教案(优秀8篇)《司马光》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
会写“别、到”等6 个生字。
2、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3、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会观察课文中插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品读课文、学习拓展)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物1、导言: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一位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光,这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事。
2、板书课题,读题。
(1)知道“司马”是复姓。
(2)识记“司”,组词。
3、简介司马光。
(学生或教师)(设计意图:创设谈话情境,引发提问,组织学生谈话交流,了解学生对人物及课文内容的感知,为新课展开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生词。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3.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读着,听对方读得对不对?不对请给以纠正。
4.汇报。
指名读字音,如有不对的及时纠正。
玩:音wán但是读课文时一般带有儿化音。
读词语卡片:古时候孩子朋友跑去叫有一回(设计意图:识字和识字能力的培养是一二年级语文教育的重点。
多形式的识字与交流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5.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1)学生自己学习。
(2)同桌交流学习情况。
(3)指名汇报自学和同桌交流情况。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识记生字时,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记生字,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牢固的记住生字。
)6、指导学生看图。
(1)通过初读课文,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图上有个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知道哪个孩子是司马光?(2)学生简述画面的内容。
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
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6篇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1教学目的: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生字。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指导学习两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听说过司马光的故事吗?司马光小时候很聪明,有一次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
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注意读准司、光。
二、整体感知放课文录音。
学生看课文中的字。
自由练习读,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画出来。
学生质疑。
初识生字。
三、再读课文。
自由练读,比一比哪些同学能把课文通顺,读流利。
指名读,评议中多功能指出学生的优点。
,再评不足。
全班齐读。
四、认记生字抽生字卡开火车认读。
交流。
五、学习第1自然段。
出示多媒体课件:小朋友掉进水缸前的情景。
观察画面,想一想:花园里除了几个小朋友在玩,还有些什么?课文是怎么写的呢?画的旁边出示名子: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有一只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自由读读这一句,试试能不能背下来。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学生评读。
六、教师范写。
学生练习写,教师巡回检查,纠正写字姿势。
七、教学后记:学生会将园和圆混淆。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2学习目标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4.想出新办法,发展创新思维。
课前准备教师:教学挂图或多媒体,生字卡片,小黑板。
学生:读课文,标注生字、自然段;收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
第一课时谈话引入,揭题激趣1.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2.认读生字“司”。
齐读课题。
3.简介司马光。
整体感知,认识生字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小黑板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学生自由读,抽读检查。
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课文《司马光》教案
课文《司马光》教案课文《司马光》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巩固字词。
(二)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内容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且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巩固字词。
1、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边读课文边注意生字在句子中组成的词的写法。
2、听写。
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并且同桌听写完后,互相看是否正确。
这也是进一步强化记忆的一种好方法。
有一回,古时候,小朋友,跑去,孩子,叫。
(二)小声读全文,想一想每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能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大家。
提醒按上节课告诉同学们的句式来说。
段意:1、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2、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假山、有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
4、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哭着,喊着,去叫大人。
5、司马光举起石头砸破大水缸。
6、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帮助学生组织语言,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能看着插图,把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1、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练习讲故事。
2、同桌互相讲一讲,强调不是背课文。
按自己的理解,照课文内容讲故事。
3、出示投影插图,指名让同学讲故事。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向他学习什么?(五)你学习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谈学习这一课的收获。
1、字词方面:学会了哪些字词,或者是在识记生字过程中,学会了哪种识字方法。
2、本课语文知识方面:比如按句式说话,学习课文的四步方法。
3、受到的思想教育方面:这是最重要的,要学会做人。
教师根据学生谈的,进行总结、深化,表扬好的,使大家都有所启发。
【板书设计】基础训练教学目标1、复习两拼音节及声调,掌握轻声的读法。
小学一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上册第四章,详细内容为《司马光》一文。
文章讲述了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童年时期的一段趣事,通过故事展现了司马光的机智和勇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理解词语,流畅地朗读课文。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学习司马光的勇敢和智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正确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2. 教学重点:流畅地朗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大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作业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历史人物故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课堂讲解:(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认读并理解。
(3)分析文章内容,提炼关键信息,概括文章大意。
3. 例题讲解:(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2)从故事中体会司马光的勇敢和智慧。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进行课堂提问,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5.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历史人物故事。
(2)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课文故事。
六、板书设计1. 《司马光》2. 内容:(1)生字词(2)文章大意(3)司马光的勇敢和智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认读生字。
1)司马光是谁?2)文章讲述了司马光的一个什么趣事?3)从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2. 答案:(1)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2)文章讲述了司马光童年时期砸缸救人的趣事。
(3)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关于司马光的其他故事,进行分享。
(2)引导学生学习其他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一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司马光》。
文章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历史人物司马光小时候聪明机智、勇敢救人的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1. 生字词:司马光、缸、裂、涌、跌、弃、持、破、水、退、走、信、勇敢、机智。
2. 课文理解: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司马光救人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读写;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司马光的勇敢和机智,激发学生学习古人智慧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理解司马光救人的勇敢和机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勇敢救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检查掌握情况。
3.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技巧。
4. 理解课文:通过提问、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重点句子,分析司马光的勇敢和机智。
6.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司马光生字词:缸、裂、涌、跌、弃、持、破、水、退、走、信、勇敢、机智课文内容:司马光救人的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朗读课文,给家长讲述司马光救人的故事。
(3)思考:如果你是司马光,你会怎么做?2. 答案:(1)见作业本。
(2)见作业本。
(3)见作业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感受了司马光的勇敢和机智。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关于司马光的故事,了解他的生平事迹,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一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五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五篇【导语】《司马光》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落水小朋友的事。
全文共有三个自然段,从落水到得救,情节扣人心弦。
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一个小朋友掉入水缸,司马光与别的小朋友不同的举动。
可用来帮助学生想像当时情形,培养学生视察、联想的能力。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五篇》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缸”3个生字,会写“别”、“到”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通过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为后面感悟司马光大胆、机灵的品行埋下伏笔。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为后面感悟司马光大胆、机灵的品行埋下伏笔。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题激趣1、教师:小朋友,你知道老师姓什么吗?那你知道后面那位老师姓什么吗?(师回答)那你能向后面的老师介绍下你姓什么呢?我们的姓只有一个字,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古时候的小朋友,他的姓和我们有些不同,他姓——司马(板书),像这样有两个字组成的姓我们把它叫作复姓。
司马这个姓非常特别,马这个字我们早就学过了,那你能给“司”这个字找个朋友吗?他的名字叫“光”。
(板书)谁愿意和他打个招呼呢?(叫几个学生。
)让我们一齐来读读课题吧!(20、司马光)2、教师:瞧,这个就是司马光,他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呢?让我们读读课文,去认识一下他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85页,看看读书要求。
出示读文要求:(1)边看插图边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长句子。
(2)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号。
2、教师:老师看到大家读课文的时候非常认真,有的同学都已经读了好几遍了,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这篇课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啊?(6个)老师想听听你们读得怎么样了?三、细读感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请大家看课文插图。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案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司马光》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学习用课文中的句子造句,了解司马光的人物形象和故事背景,培养勇敢、机智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会用课文中的句子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学习兴趣,培养勇敢、机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用课文中的句子造句。
难点:理解司马光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勇敢、机智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司马光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他的名字,进而引出课题。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讲解生字词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
4. 精读课文a. 司马光遇到了什么问题?b. 司马光是如何解决问题的?c. 你从故事中感受到了司马光的哪些品质?5. 例题讲解a. 利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造句。
b. 分析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6. 随堂练习a. 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b. 学生分享对司马光人物形象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司马光》2. 生字词:机智、勇敢、问题、解决3. 司马光人物形象:勇敢、机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司马光的故事。
2. 答案:要求学生语言流畅,表达清楚,能体现出司马光的勇敢、机智品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培养对历史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运用3. 司马光人物形象的分析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跟读,提高认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司马光》
小学语文教案《司马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司马光》一课,详细内容为课文第一至三段,围绕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司马光的机智和勇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学生勇敢、机智的品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以及故事背后的道理提炼。
教学重点:课文生字词的学习,故事的阅读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语文课本、字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入实践情景,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如何解决问题的经历,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问题解决方法。
(1)让学生讲述自己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司马光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3. 课文解析: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做好笔记。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一段内容,进行详细解析,引导学生分析司马光的勇敢和机智。
(1)司马光遇到了什么问题?(2)司马光是如何解决问题的?(3)从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司马光》2. 生字词:砸、缸、机智、勇敢等。
3. 主要内容: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
2. 答案:(1)见作业要求。
(2)故事复述要求语言通顺,表达清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关于勇敢、机智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司马光》这篇课文,使学生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解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2.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及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感受到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古代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的朗读与表达。
3. 司马光的机智勇敢品质的感悟。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对课文大意的把握。
3. 学生朗读、表达的训练。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运用多媒体展示司马光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3. 课文朗读:分组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技巧,学生互相评价。
4. 课文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大意,引导学生理解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课外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讲解课文大意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内容。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注重适量,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总体来说,本节课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读课文,掌握教学内容;准备教学课件、生字词卡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马光》课文
一年级语文教案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苏教版第二册课文]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别的小朋友
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
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语文S版第一册课文]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一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儿。
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儿,一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儿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