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流理论-流体理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x
l2 v1t v2t l1
故集散波从第一辆车传到第二辆
V1t t
车所需时间为:
t l2 l1 v2 v1
图5-3 车队前三辆车运行轨迹
(5-5)
又因x l1+v1t,于是有 波速:
W
x t
l1 t
v1
l1(v2 v1) l2 l1
v1
l2v1 l2
l1v2 l1
v1 v2
单向不可压缩流体
单车道不可压缩车流分子车辆质量 M密度 k
速度 V
车速 u
压力 p
流量 q
MV
ku
P=CMT
q=ku
运动方程
是一种宏观模型,它假定车流(哪种车流)中各个车辆的 行驶状态与它前面的车辆完全一样,这与实际是不相符。
尽管如此,在分析交通流流体状态比较明显的场合,比如 在分析瓶颈路段的车辆拥挤问题时,还比较实用。
车辆波动图
三、车流波动理论的应用
例1:知某快速干道上车流速度(KM/h)与密度(辆/KM) 具有:u0.103 1.547 0.00256K 之关系。现知一列 u1=50KM/h的车流中插入一u2=12KM/h的低速车,并不能超 车而集结形成速度为u2拥挤车流。此低速车在行驶2KM后 离去,拥挤车队随之离散形成具有速度u3=30KM/h的状态。 试求:
第四章 交通流理论
第五节 交通流的流体力学模拟理论
第五节 交通流的流体力学模拟理论
一、引言
1、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
1955年,英国学者莱脱希尔和惠特汉将交通流比拟为一 种流体,对一条很长的公路隧道,研究了在车流密度高的情 况下的交通流规律,提出了流体动力学模拟理论。
该理论运用流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模拟流体的连续性 方程,建立车流的连续性方程。把车流密度的变化,比拟成 水波的起伏而抽象为车流波。
= l1 l2 k1v1 k2v2 Q1 Q2
11
k1 k2
k1 k2
l1 l2
(5-6)
t
V2t
t
x
V1t t
若车流前后两行驶状态的流量和密度非常接近,
则:
W dQ
dk
(5-7)
集散波总是从前车向后车传播的,把单位时间内集散波所掠过的
车辆数称为波流量。
3600 Qw t
3600 l2 l1
二、车流波动理论
交通车流和一般的流体一样,当道路具有瓶颈形 式路段,车流发生紊乱拥挤现象,会产生一种与车流 方向相反的波,好像水波碰到障碍物时的反射一样, 阻止车流前进,降低车速。如图5-1。
图5-1 交通流回波现象
第五节 交通流的流体力学模拟理论
1、集散波的定义 列队行驶的车辆在信号灯交叉口遇到红灯后,即陆 续停车排队而集结成密度高的队列; 绿灯启亮后,排队的车辆又陆续起动而疏散成一列 具有适当密度的车队。 车流中密度经过了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两个过程, 车流中两种不同密度部分的分界面经过一辆辆车向车队 后部传播的现象,称为车流的波动。 车流波动沿道路移动的速度,称为波速。
9
车队运行状态变化图为在时间-空 间坐标系下表示的一队n 辆车的运行 状态变化图。
图中每根曲线表示一辆车运行的 时间-空间轨迹。曲线间的水平距离 表示车头时距,垂直距离表示车头间 距,两条虚线分隔出I、II和III三个 时间—空间区域。
在区域I内,车速最高而密度最低。 进入区域II后,车速明显降低而密 度明显升高。 进入区域III后,速度有所回升而 密度有所下降。
图5-2 车队运行状态变化图
10
虚线与运行轨迹的交点是车队密度不 同的两部分的分界线(对某一确定时 刻而言),虚线表示此分界线既沿车 队向后一辆辆地传播下去,又沿着道 路移动,虚线的斜率就是波速。
虚线AB是低密度状态向高密度状态转 变的分界,它所体现的车流波称为集 结波;
虚线AC是高密度状态向低密度状态转 变的分界,它所体现的车流波称为疏 (消)散波。
当车流因道路或交通状况的改变而引起密度的改变时, 在车流中产生车流波的传播,通过分析车流波的传播速度, 以寻求车流流量和密度、速度之间的关系,并描述车流的拥 挤—消散过程。因此,该理论又可称为车流波动理论。
物理特性 连续体
离散元素
变量
动量 状态方程 连续性方程
交通流与流体的比较
流体动力学系统
交通流系统
1.拥挤车队消散的时间ts; 2.拥挤车队持续的时间tj; 3.拥挤车队最长时的车辆数Nm; 4.拥挤车辆的总数N;
5.拥挤车辆所占用过的道路总长度L;
两种不同的车流波可统称为集散波。
图5-2 车队运行状态变化图
2、波速(集散波集结和消散的速度)
这个车队从速度V1、密度K1,(对应 于车头间距l1)转变到速度V2、密度K2(对 应于车头间距l2)。 O为第一辆车的变速点,A为第二辆车
的变速点、虚线OA的斜率就是集散波
t
的波速。
V2t
设变速点A的时刻为t,位置为x,则:
第五节 交通流的流体力学模拟理论
2、车流连续性方程的建立
假设车辆顺次通过断面I和II的时间间隔为Δt,两断 面的间距为Δx。
q,k Δx
I
II
车流在断面I的流入量为q,密度为k。车流在断面II 的流出量为(q+Δq),密度为(k-Δk)。 Δk前面加一负 号,表示在拥挤状态,车流密度随车流量的增加而减小。
根据物质守恒定律:流入量-流出量=Δx内车辆数
的变化,即:
[q (q q)]t [k (k k)]x
(5-1)
或: k q 0
t x
取极限可得: k q 0 t x
(5-2) (5-3)
又: q ku
故:
k (ku ) 0 t x
(5-4)
上式表明,当车流量随距离而降低时,车流密度则 随时间而增大。
3600(v2 v1) V2 V1
l2 l1
1 1
v2 v1
k2 k1
(5-8)
在流量—密度相关曲线上, 集散波的波速就是割线的斜率、 微弱波(流量和密度非常接近) 的波速就是切线的斜率。如图所 示,当车流从低密度低流量的A状 态转变的高密度高流量的B状态时, 集散波的波速是正的,即波沿道 路前进。 当车流从低流量高密度的C状态转 变到高流量而密度较低的B状态时, 集散波的波速是负的,即波沿道 路后退。 从A状态到B状态的波是集结波。 而从B状态到A状态的波是消散波, 两者都是前进波。 从B状态到C状态的波是集结波, 从C状态到B状态的波为消散波, 两者都是后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