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3《真菌》精选练习(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3《真菌》精选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真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A.都是单细胞生物
B.有细胞壁
C.需要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
D.有成形的细胞核
2.香菇是一种可食用的真菌,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十分喜爱的美味佳肴.下列有关香
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单细胞生物
B.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
C.能进行光合作用
D.不属于微生物
3.下列属于真菌的生物是()
A.青霉
B.枯草杆菌
C.肺炎双球菌
D.烟草花叶病毒
4.将成熟的新鲜蘑菇放在白纸上,几天后移开,结果会在白纸上发现许多褐色的小颗粒这些小
颗粒是蘑菇( )
A.细胞
B.芽孢
C.孢子
D.种子
5.下列哪些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A.蘑菇
B.蓝藻
C.炭疽杆菌
D.枯草杆菌
6.下列对植物、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没有线粒体
B.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C.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D.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7.真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不具有()
A.细胞壁
B.细胞核
C.细胞质
D.叶绿体
8.依据图①~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②③作为分解者,它们在自然界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B.①③的共同点是细胞中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
C.④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营寄生生活
D.把①放在高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细胞会失水,甚至死亡
9.下列不属于真菌的共同特征的是( )
A.用孢子繁殖后代
B.有真正的细胞核
C.属于多细胞生物
D.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10.真菌被称为真核生物是因为()
A.有细胞壁
B.进行孢子生殖
C.有真正成形的细胞核
D.种类多,分布广
11.在培养细菌和真菌时,在接种前对培养皿和培养基必须高温处理,这是因为()
A、高温是细菌和真菌生存的适宜条件之一
B、细菌和真菌在高温环境中生命力旺盛
C、需杀死培养基和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D、高温处理可使培养基营养丰富
12.下列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①大肠杆菌②木耳③乳酸菌④酵母菌⑤灵芝⑥曲霉⑦螺旋菌⑧青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⑦
C.②④⑥⑧
D.⑤⑥⑦⑧
13.下列不属于真菌的共同特征的是()
A.用孢子繁殖后代
B.有真正的细胞核
C.属于多细胞生物
D.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二、综合题
14.下图是蘑菇形态结构示意图。
请根据该图思考有关的问题:
(1)蘑菇的身体都是由构成的。
它的每个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按从外到内的顺序)。
所以蘑菇属于核生物。
(2)⑤是从[ ]中散落开来的,它的功能是。
(3)④的作用是,所以蘑菇的营养方式是。
15.怎样设计实验证明细菌和真菌对植物的残枝败叶有分解作用?
某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细菌和真菌对植物的残枝败叶有分解作用,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
三种实验方案的共同特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
实验过程中都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1: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2: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和真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请分析:
(1)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为什么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并保持树叶的湿润?
(2)请找出三个实验设计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是哪个,并分析哪个方案更加严密,更能说明问题?
参考答案
1.答案为:A
2.答案为:B
3.答案为:A
4.答案为:C
5.答案为:B
6.答案为:D
7.答案为:D
8.答案为:B
9.答案为:C
10.答案为:C
11.答案为:C
12.答案为:C
13.答案为:C
14.答案为:
(1)菌丝细胞壁细胞核真;
(2)②孢子繁殖后代;
(3)吸收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异养。
15.答案为:
(1)细菌和真菌因为这个实验方案是验证细菌和真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
即除了有无细菌和真菌外,其他条件都应当相同,因此要用相同的树叶。
保持树叶湿润是因为细菌和真菌容易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和繁殖。
(2)三个方案中,甲组都是对照组,乙组都是实验组。
方案3更能说明问题。
因为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所处的条件完全相同;在实验中,除了单一变量(接种与不接种)外,对照组与实验组又处于相同的条件下。
可见,只有方案3的设计排除了除变量外其他所有因素的干扰。
所以,与前两个设计相比,方案3更加严密,更能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