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普通小麦6n=42,记为42E;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M,长穗偃麦草中某条染色体含有抗虫基因。

下图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抗虫小麦新品种的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A.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不存在生殖隔离,杂交产生的F1为四倍体
B.①过程目前效果较好的办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数目为3M或4M
D.③过程利用辐射诱发染色体发生易位后即可得到戊
2.如图为某家系遗传系谱图,已知I2患白化病,III3患红绿色盲症,如果IV1两对基因均为显性纯合的频率为9/16,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II4、II5、III1均携带相关致病基因
B.II5、III1均没有携带相关致病基因
C.II4、II5携带白化病基因,III1不携带白化病基因
D.III1携带白化病基因,III2同时携带白化病、红绿色盲症基因
3.下列有关血细胞计数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方法属于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B.血细胞计数板的一个方格网中有九个大方格
C.血细胞计数板上的双线用于区分大方格,单线用于区分中方格
D.用酒精清洗后的血细胞计算板可用绸布轻轻拭干
4.已知果蝇的灰体与黑檀体为一对相对性状,直毛与分叉毛为另一对相对性状,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一只灰体分叉毛雄蝇与一只黑檀体直毛雌蝇杂交,F1为灰体直毛,F1果蝇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灰体直毛:黑檀体直毛:灰体分叉毛:黑檀体分叉毛=9:3:3:1。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直毛对分叉毛为显性
B.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C.控制直毛和分叉毛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D.控制灰体和黑檀体的基因可能仅位于X染色体上
5.下图甲、乙、丙、丁为细胞内某些结构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单层膜结构,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分拣和转运
B.乙中至少含四种色素,分布在其内膜和类囊体膜上
C.丙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核糖体,可以合成部分自身所需的蛋白质
D.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助于某些物质出入细胞
6.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培养基中的U和T,将标记后的碱基用来培养某种生物的细胞,测定其培养过程中这两种碱基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

下列对此结果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在c~e段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B.显微镜下观察时,处于a~f段的细胞数量较多
C.处于e点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处于a点细胞中的两倍
D.用化学药物阻断碱基T的利用,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7.在DNA复制过程中,脱氧核苷酸并不是合成DNA的直接原料,因为DNA复制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所以脱氧核苷酸需先转化为脱氧核苷三磷酸,才能够参与DNA的复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核DNA复制时所需要的DNA聚合酶在细胞核外合成
B.DNA复制时脱氧核苷三磷酸释放能量时产生两个磷酸
C.染色体的双螺旋结构是DNA分子具有稳定性的基础
D.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氢键数量与DNA稳定性有关
8.(10分)遗传信息传递方向可用中心法则表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RNA病毒中发现了有逆转录酶能以蛋白质为模板合成RNA
B.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复制酶可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
C.果蝇体细胞中核DNA分子通过转录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
D.洋葱根尖细胞中DNA聚合酶主要在分裂期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
二、非选择题
9.(10分)已知果蝇的长翅和短翅、红眼和棕眼分别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

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研究小组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短翅红眼:短翅棕眼=3:3:1:1。

请回答:
(1)翅形和眼色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

(2)分析上述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基因的位置还可作出
________________种合理的假设,若理论上分析F1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0,F1代短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则所作的假设为________________。

(3)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共有的特有序列作探针,与亲代雄果蝇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的B、b基因杂交,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可以判断眼色基因的位置。

在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个荧光点,则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个荧光点,则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4)果蝇一种突变体的X染色体上存在ClD区段(用X ClD表示):D基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l基因的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即X ClD X ClD与X ClD Y不能存活),正常果蝇的X染色体无ClD区段(用X+表示)。

让突变体雌果蝇与正常眼雄果蝇杂交,F1代棒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写出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

10.(14分)结合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常用高产三孢布拉霉菌生产胡萝卜素,为获得该菌株的高产性状,可采用紫外线照射,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筛选高产菌株,需选用_____________(填“固体”、“液体”或“半固体”)培养基,并在接种前,用________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以避免杂菌污染。

(2)用上述霉菌生产的胡萝卜素可用___________法鉴定。

(3)有一种细菌,它无需阳光,只要存在空气即可生存。

若要长期保存该菌种,常采用_____法。

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与该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相似的有________和_______。

11.(14分)豌豆的紫花和白花、半无叶型和普通叶型、种子有麻点和无麻点是三对相对性状,分别受等位基因A/a、B/b和D/d的控制。

让紫花半无叶型有麻点豌豆植株和白花普通叶型无麻点植株杂交,F1植株都表现为紫花普通叶型有麻点。

让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普通叶型有麻点:紫花半无叶型有麻点:白花普通叶型无麻点:白花半无叶型无麻点=107:35:37:1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中,花粉成熟前对花进行___________处理。

豌豆常用于杂交实验,其优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2)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_。

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可推测基因A/a、B/b和D/d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_。

12.科技人员发现了某种兔的两个野生种群,一个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长,另一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短,为确定控制后肢长、短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显隐性关系及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性染色体的Ⅰ、Ⅱ1、Ⅱ2区段(如图),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分析和实验(Ⅰ区段为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此区段中有等位基因;Ⅱ1区段为Y染色体上特有区段,Ⅱ2区段为X染色体上特有区段,控制相应性状的基因用B、b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兔的种群中Ⅱ2区段是否有等位基因: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首先同学们认为可以确定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不位于Ⅱ1区段,理由是____________。

(3)同学们分别从两种群中选多对亲本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
甲组:♂后肢长×后肢短♀→F1后肢短;乙组:♀后肢长×后肢短♂→F1后肢短。

从两组实验中可以确定后肢短对后肢长为显性,且基因不位于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确定基因的位置,同学们准备分别用乙组的F1与亲代个体进行两组回交实验:丙组:F1雌×亲代雄;丁组:F1雄×亲代雌,以确定基因位于Ⅰ区段还是位于常染色体。

在两组回交实验中,能确定基因位置的是____________(填“丙组”或“丁组”),并预测该基因位于Ⅰ区段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D
【解析】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物变异及其应用,分析题图:图示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抗虫小麦新品种的过程.先将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得到F1,①表示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甲;再将甲和普通小麦杂交获得乙,乙再和普通小麦杂交获得丙,经过选择获得丁,最终获得染色体组成为42E的戊。

【详解】
A、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杂交产生的后代F1不育,存在生殖隔离,不是同一个物种,A错误;
B、F1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可育,因此①过程目前效果较好的办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不能处理萌发的种子,B 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乙中来自燕麦草的染色体组是一个,因此乙中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不能联会,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是21+0~7M,因此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数目为0~7M,C错误;
D、③过程利用辐射诱发染色体发生易位和数目变异后可得到戊,D正确。

故选D。

2、B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则Ⅱ4的基因型为AaX B X b,Ⅱ5的基因型为A_X B Y。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Ⅱ4的基因型为AaX B X b,Ⅱ5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即其基因型为AAX B Y,则他与Ⅱ4(AaX B X b)所生Ⅲ2的基因型为1/4AAX B X B、1/4AAX B X b、1/4AaX B X B、1/4AaX B X b.在此基础上,如果Ⅲ1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AAX B Y),则他与Ⅲ2所生Ⅳ1的基因型为9/16AAX B X B、3/16AAX B X b、3/16AaX B X B、1/16AaX B X b,因此Ⅳ1两对基因均为显性纯合的概率是9/16时,需满足的条件是Ⅱ5、Ⅲ1均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

故选B。

【点睛】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图中信息推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再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

3、C
【解析】
血细胞计数板被用以对人体内血细胞进行显微计数之用,也常用于计算一些细菌、真菌、酵母等微生物的数量,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工具。

血细胞计数板是由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制成的。

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

方格网上刻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供微生物计数用。

这一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体积为0.1mm1.计数室通常有两种规格。

一种是大方格内分为16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25小格;另一种是大方格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

但是不管计数室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每一大方格都是由16×25=25×16=400 个小方格组成。

【详解】
A、显微镜直接计数是测定细菌数量的常用方法,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方法属于显微镜直接计数法,A正确;
B、血细胞计数板的一个方格网中有九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供微生物计数用,B正确;
C、血细胞计数板上的双线用于区分中方格,单线用于区分小方格,C错误;
D、用酒精清洗后的血细胞计算板可用绸布轻轻拭干,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血细胞计数板的构造及使用方法,考生需要掌握血细胞计数板的结构。

4、D
【解析】
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可判断子代出现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隐性性状的雌性和显性性状的雄性杂交,若子代雌性均为显性性状,雄性均为隐性性状,则可判断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详解】
A、因为灰体分叉毛雄蝇与黑檀体直毛雌蝇杂交,F1表现为灰体直毛,因此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直毛对分叉毛为显性,A正确;
B、F1果蝇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灰体直毛:黑檀体直毛:灰体分叉毛:黑檀体分叉毛=9:3:3:1,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单独分析毛型这对表现型,分叉毛雄蝇×直毛雌蝇,F1全为直毛,F2中直毛与分叉毛的比例为3:1,仅根据以上数据我们不能准确判断出控制果蝇毛型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分叉毛个体的性别比例,C正确;
D、单独分析体色这对表现型,若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灰体雄蝇×黑檀体雌蝇,后代雌蝇应全为灰体,雄蝇应全为黑檀体,这与实验结果不符,因此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不可能仅位于X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伴性遗传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的理解,根据子代表现型在雌雄个体间的比
例判断性状遗传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性染色体的遗传的方法的掌握程度,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遗传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

5、B
【解析】
分析题图:甲是高尔基体,乙是叶绿体,丙是线粒体,丁的一侧有糖蛋白,是细胞膜。

【详解】
A、甲是高尔基体,具有单层膜,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分拣和转运,A正确;
B、乙是叶绿体,含有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B错误;
C、丙是线粒体,含有少量的DNA和核糖体,可以合成部分自身所需的蛋白质,C正确;
D、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助于某些物质出入细胞,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种类和作用,解题关键是根据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分析图中各细胞器的种类及相应的功能,识记细胞膜的结构和结构特点。

6、C
【解析】
分析曲线图:碱基U是合成RNA的成分,a~c阶段,细胞在大量利用碱基U,说明细胞正在大量合成RNA;碱基T 是合成DNA的成分,c~e阶段,细胞在大量利用碱基T,说明该阶段细胞正在大量合成DNA。

【详解】
A、在c~e段碱基T的利用速率增加,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A正确;
B、a~f段表示细胞中DNA的复制和基因的转录,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细胞分裂间期时间较长,显微镜下观察时该阶段的细胞数量较多,B正确;
C、e点的细胞处于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完成复制,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C错误;
D、碱基T是合成DNA的成分,用化学药物阻断碱基T的利用,可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使其不能增殖,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曲线图的分析,首先要求学生明确碱基T、U分别是合成DNA、RNA的成分,再结合有丝分裂过程特点,准确判断图中各阶段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答题。

7、C
【解析】
1、DNA复制过程为:
(1)解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3)形成子代DNA分子: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详解】
A、核DNA复制时需要的DNA聚合酶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然后进入细胞核催化DNA的复制,A正确;
B、脱氧核苷三磷酸转化为脱氧核苷酸需脱掉两个磷酸,并释放能量,B正确;
C、DNA具有双螺旋结构而不是染色体,C错误;
D、DNA分子中氢键越多,DNA越稳定,D正确。

故选C。

8、B
【解析】
中心法则的内容包括DNA分子的复制、转录、翻译、RNA分子的复制和逆转录过程。

【详解】
A、逆转录酶催化的是RNA逆转录形成DNA的过程,A错误;
B、烟草花叶病毒为RNA复制病毒,其RNA可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B正确;
C、果蝇体细胞中核DNA分子通过DNA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C错误;
D、洋葱根尖细胞中DNA聚合酶主要在G1期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以便催化S期DNA的复制,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9、自由组合长翅对短翅显性6种翅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显性4 2 1/3
【解析】
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短翅红眼:短翅棕眼=3:3:1:1,F1长翅∶短翅=3∶1,红眼∶棕眼=1∶1,可知长翅和短翅的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且长翅为显性,红眼和棕眼的显隐性及基因(B和b)的位置未知,可能有6种情况,亲本的基因型为(关于红眼和棕眼):①翅形常染色体、眼色X染色体且红眼为显性:长翅红眼雌性(AaX B X b)×长翅棕眼雄性(AaX b Y);②翅形常染色体、眼色X染色体且红眼为隐性:长翅红眼雌性(AaX b X b)×长翅棕眼雄性(AaX B Y);③翅形X染色体、眼色常染色体且红眼为显性:长翅红眼雌性(BbX A X a)×长翅棕眼雄性(bbX A Y);④翅形X染色体、眼色常染色体且红眼为隐性:长翅红眼雌性(bbX A X a)×长翅棕眼雄性(BbX A Y);⑤翅形常染色体、眼色常染色体且红眼为显性:长翅红眼雌性(AaBb)×长翅棕眼雄性(Aabb);⑥翅形常染色体、眼色常染色体且红眼为隐性:长翅红眼雌性(Aabb)×长翅棕眼雄性(AaBb)。

【详解】
(1)果蝇的长翅和短翅、红眼和棕眼分别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因此翅形和眼色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亲本均为长翅,F1出现短翅,长翅为显性,短翅为隐性。

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基因的位置还可作出6种合理的假设。

若理论上分析F1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0,则控制红眼和棕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棕眼为显性,亲本的基因型为:长翅红眼(AaX b X b)×长翅棕眼(AaX B Y),F1代短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aaX b Y)所占的比例为1。

(3)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共有的特有序列作探针,与亲代雄果蝇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的B、b基因杂交,亲代棕眼雄果蝇细胞的基因型为X B Y或X b Y或Bb或b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基因数量是体细胞的两倍,若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观察到4个荧光点(BBbb或bbbb),则;若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复制后会观察到2个荧光点。

(4)让突变体雌果蝇(X ClD X+)与正常眼雄果蝇(X+Y)杂交,F1代果蝇为:X ClD X+(棒眼雌性)、X ClD Y(致死)、X+ X+(正常眼雌性)、X+Y(正常眼雄性),棒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1/3。

遗传图解如下,注意表现型中要有性别,各种符号需正确。

【点睛】
熟悉显隐性的判断及基因位置的判断,要学会从子代的表现型推测亲本的基因型,还有注意遗传中的致死问题。

10、诱导其发生基因突变固体高压蒸汽灭菌纸层析甘油管藏醋酸杆菌(或“醋酸菌”)乳酸菌
【解析】
1、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培养基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型的细胞核。

【详解】
(1)工业上常用高产三孢布拉霉菌生产胡萝卜素,为获得该菌株的高产性状,可采用紫外线照射,其目的是诱导其发生基因突变。

为了筛选高产菌株,需选用固体培养基,并在接种前,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以避免杂菌污染。

(2)用上述霉菌生产的胡萝卜素可用纸层析法鉴定。

(3)若要长期保存该菌种,常采用甘油管藏法。

该细菌为原核生物,生产果酒的菌种主要是酵母菌,为真核生物,生产果醋的菌种主要为醋酸杆菌,为原核生物,生产腐乳的菌种主要是毛霉,为真核生物,生产泡菜的菌种主要是乳酸菌,为原核生物,所以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与该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相似的有醋酸杆菌和乳酸菌。

【点睛】
本题结合产胡萝卜素的菌株的筛选,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不同培养基的用途、灭菌方式,识记菌种保存的方法、色素的鉴定方法等,难度不大。

11、去雄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花较大易操作、性状易区分AAbbDD和aaBBdd 基因A/a与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A/a(D/d)与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解析】
紫花半无叶型有麻点豌豆植株和白花普通叶型无麻点植株杂交,F1植株都表现为紫花普通叶型有麻点,可判断紫花、普通叶型、有麻点均为显性性状。

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普通叶型有麻点∶紫花半无叶型有麻点∶白花普通叶型无麻点∶白花半无叶型无麻点=107∶35∶37∶12,即紫花∶白花=(107+35)∶(37+12)≈3∶1,普通叶型∶半无叶型=(107+37)∶(35+12)≈3∶1,有麻点∶无麻点=(107+35)∶(37+12)≈3∶1,107∶35∶37∶12≈9∶3∶3∶1,即每对基因都遵循分离定律,但三对基因中只有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说明有两对基因为连锁。

【详解】
(1)在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中,花粉成熟前需对母本的花进行去雄处理,防止其自花受粉。

豌豆为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植物、花较大易操作、性状易区分,常用其做杂交实验材料。

(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紫花、普通叶型、有麻点均为显性性状,紫花半无叶型有麻点豌豆植株和白花普通叶型无麻
点植株杂交,F1植株都表现为紫花普通叶型有麻点,说明两亲本均为纯合子,故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DD
和aaBBdd。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普通叶型∶紫花半无叶型∶白花普通叶型∶白花半无叶型
=107∶35∶37∶12≈9∶3∶3∶1,说明控制花色和叶形的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而F2中只有紫花有麻点和白花无麻点,没有出现控制花色和种子有、无麻点的重组性状,所以控制花色的基因和控制种子有无麻点的基因为连锁基因,即基因A/a与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A/a(D/d)与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点睛】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遗传的实质,意在考查考生对遗传定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2、是不论雌、雄后肢长度表现都一致,不随雄性遗传Ⅱ1区段乙组实验F1没有出现交叉遗传现象(或若基因位于Ⅱ2区段,乙组亲本基因型为X b X b×X B Y,子代雄性都是后肢长,与实验结果不符)丁组回交后代雄性都表现后肢短,雌性都表现后肢长
【解析】
题图分析:图示为兔性染色体组成情况,其中Ⅰ区段为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此区段中有等位基因;Ⅱ1区段为Y染色体上特有区段,Ⅱ2区段为X染色体上特有区段。

【详解】
(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Ⅱ2区段为X染色体上特有区段,而在兔的种群中,雌兔含有两条相同的X染色体,所以Ⅱ2片段可能有等位基因存在。

(2)由于不论雌、雄后肢长度表现都一致,不随雄性遗传,而Ⅱ1为Y染色体上特有区段,所以可以确定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不位于Ⅱ1。

(3)根据两组实验的结果,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都只有后肢短,说明后肢短对后肢长为显性。

由于乙组实验
F1没有出现交叉遗传现象,所以可以确定基因不位于Ⅱ2上(或若基因位于Ⅱ2区段,乙组亲本基因型为X b X b×X B Y,子代雄性都应是后肢长,与实验结果不符)。

(4)结合对(2)和(3)的分析,已经排除了基因位于Ⅱ1片段与Ⅱ2片段上的可能性,因此分别用乙组的F1与亲代个体进行两组回交实验的目的是为进一步确定基因是位于I区段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由于已经确定后肢短对后肢长为显性,假设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位于Ⅰ片段,则(3)中乙组杂交亲本,♀基因型为X b X b,♂基因型为X B Y B,F1的基因型为X B X b、X b Y B,在两组回交实验中,丙组:F1雌(X B X b)与亲代雄(X B Y B)杂交,其后代无论雌雄,均表现型为后肢短(X B X B、X B X b、X B Y B、X b Y B);丁组:F1雄(X b Y B)与亲代雌(X b X b)杂交,其后代雌性表现型为后肢长(X b X b),雄性表现型为后肢短(X b Y B)。

假设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3)中乙组杂交亲本,♀基因型为bbXX,♂基因型为BBXY,F1的基因型为BbXX、BbXY。

在两组回交实验中,丙组:F1雌(BbXX)与亲代雄(BBXY)杂交,其后代无论雌雄,均表现为后肢短(BBXX、BbXX、BBXY、BbXY);丁组:F1雄(BbXY )与亲代雌(bbXX)杂交,其后代雌性表现型为后肢短(BbXX )、后肢长(bbXX),雄性表现型为后肢短(BbXY )、后肢长(bbXY)。

综上分析,在两组回交实验中,能确定基因位置的是丁组;如果回交后代雄性都表现后肢短,雌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