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与外国文学基础(补修)课程教学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与外国文学基础(补修)课程教案要求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案的三门补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是专门为参加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习的专科毕业生准备的,凡非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专科学生和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三年后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学习,并取得相应的成绩和学分。
本课程带有基础和常识性质,既考虑到与电大专科阶段“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课程的主要教案内容,重点强调其常识性的文学史知识点,又考虑到补修课程时间短、学生学习任务重的特点,其教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所文学常识的学习,为本科阶段的正常学习打下基础。
“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内容,在教案中的份量各占1/3。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李平编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和程陵编著的《外国文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本课程共4学分。
二、教案要求
本课程按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教案顺序,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中国现代文学部分3讲,中国当代文学部分4讲,外国文学部分4讲。各讲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从
整体上又考虑到几方面内容的平衡,既有重点作家的介绍,又有文学史常识的介绍。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的常识,并对各自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有所涉猎,并建立起一种文学的整体观。
第一部分:中国现代文学
第1讲“五四时期的文学(1917-1927)”
前五四文学;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文学革命中的斗争;《新青年》作家群;鲁迅的前期杂文和散文;周作人、林语堂与小品文;冰心、朱自清与“五四美文”;胡适、郭沫若与初期白话诗;《雪朝》、繁星体、湖畔诗社与冯至;徐志摩、闻一多与新月诗派;《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人生派小说与乡土小说;郁达夫与艺术派小说;文明戏、问题剧与爱美剧;田汉、郭沫若、欧阳予倩与丁西林。
第2讲“左翼时期的文学(1928-1937)”
“革命文学”;“左联”与左翼文艺运动;东北作家群与“两个口号”;李金发与象征诗派;戴望舒与现代诗派;蒋光慈、殷夫与臧克家;茅盾与左翼小说;施蛰存与新感觉派小说;沈从文与京派小说;巴金、老舍与李劼人;田汉、夏衍与左翼戏剧;曹禺、李健吾与话剧的中国化;鲁迅的后期杂文;小品文的繁荣;京派与开明派散文;游记与报告文学。
第3讲“战争时期的文学(1937-1949)”
“文协”与抗战文艺运动;《讲话》与延安文艺座谈会;讽刺暴露性小说;张爱玲的《传奇》;战争中的文化反思;赵树理与解放区小说;抗战初期的诗歌运动;艾青与七月诗派;穆旦与九叶诗派;民歌与民谣;40年代历史剧的繁荣;现实题材的艺术收获;解放区的戏剧改革;报告文学的崛起;杂文的“鲁迅风”。
第二部分:中国当代文学
第1讲“新中国时期的文学(1949-1965)”
第一次文代会与建国初的批判运动;“双百”方针与“反右”运动;颂歌潮流的兴起;郭小川与颂歌主流;文坛流浪者的潜在写作;巴金与通讯特写;杨朔与模式化散文;邓拓与《三家村札记》;《从文家书》与《傅雷家书》;赵树理与农村小说;吴强与战争小说;梁斌与革命史小说;王蒙与“干预生活”小说;姚雪垠与历史小说;现实剧艺术的普遍下滑;老舍与历史剧的第二次高潮;革命史戏剧的繁荣。
第2讲“文革时期的文学(1966-1976)”
《海瑞罢官》与“文革”的开始;《纪要》与“九·一三事件”;“样板戏”的样板化;“帮派文学”与公开创作;穆旦、丰子恺与潜在写作;张扬、赵振开与地下文学;黄翔、食指与白洋淀诗派;
第3讲“新时期的文学(1976-1984)”
拨乱反正与思想解放;新时期的文学思潮;巴金的《随想录》;徐迟与报告文学的崛起;贾平凹、周涛与西部散文;艾青与
“归来者”;北岛与朦胧诗;刘心武与伤痕文学;王蒙与反思文学;人道主义文学思潮;蒋子龙、高晓声与改革文学;张辛欣与刘索拉;汪曾祺与乡土市井小说;韩少功与寻根文学;沙叶新与话剧改革;高行键与话剧实验。
第4讲“后新时期的文学(1985-1999)”
从启蒙文学到文学启蒙;市场经济与文学读物;诗人的分流和诗坛的混乱;海子、于坚与“新生代”;朱苏进与军旅小说;刘恒与新写实小说;苏童、王朔与世俗小说;莫言与新历史小说;马原、余华与先锋小说;王安忆与女性写作;散文热潮与新散文运动;文人散文与文化散文;探索戏剧的余热;孟京辉与小剧场话剧。
第三部分外国文学
第1讲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中世纪欧洲文学
古代希腊文学简况;古代罗马文学简况;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希腊戏剧。
中世纪欧洲文学简况;英雄史诗;但丁及其《神曲》。
第2讲文艺复兴、17世纪、18世纪欧洲文学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简况;塞万提斯及其《堂吉诃德》;莎士比亚及其《哈姆雷特》。
古典主义;17世纪欧洲文学简况;莫里哀及其《达尔杜弗》。
启蒙运动及其启蒙文学;18世纪欧洲文学简况;歌德及其《浮士德》。
第3讲19世纪外国文学
19世纪初期欧洲文学简况;浪漫主义。19世纪中期欧洲文学简况;现实主义。19世纪后期外国文学简况;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
拜伦及其《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雨果及其《悲惨世界》;普希金及其《叶甫盖尼·奥涅金》;司汤达及其《红与黑》;巴尔扎克及其《人间喜剧》、《高老头》;狄更斯及其《双城记》;果戈理及其《死魂灵》;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罪与罚》;左拉及其《卢贡-马卡尔家族》、《萌芽》;莫伯桑及其《羊脂球》;易卜生及其《玩偶之家》;托尔斯泰及其《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马克·吐温及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第4讲20世纪外国文学
20世纪外国文学简况;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高尔基及其《母亲》;肖洛霍夫及其《静静的顿河》;罗曼·罗兰及其《约翰·克利斯朵夫》;德莱塞及其《美国的悲剧》;卡夫卡及其《城堡》;吴尔夫及其《到灯塔去》;海明威及其《永别了,武器》;加缪及其《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