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二高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阜蒙县第二高中2017-2018学年度(上)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150分)
考生注意:请将1、2、3、4、7、10、11、12、17、18、19题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上,其余各题写在答题纸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读小说除了注意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外,还要注意到纵向和横向的情况。

所谓纵向,指中国古典小说的历史传统是什么,这个传统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所谓横向,即考察我国古典小说与西方小说有哪些明显差异,我们从鉴赏的角度出发,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差异。

具有文学史常识的人都知道,神话传说是文学和历史的起源。

而在中国,神话传说既发展为用散文写成优秀的史传文学如《左传》和《史记》,也同时发展为被前人称之为“稗官野史”的小说。

换句话说,我国的古典小说同史传文学有密切的血缘关系。

唐代传奇小说如《柳毅传》《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等,从体裁到表现手法,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固然是十分明显的了;就连元明以来的长篇小说,也同史传文学一脉相承。

《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它跟历史的关系血肉相连自不消说,就是在《水浒传》里,作者着重描写了若干主要的英雄人物如鲁智深、林冲、武松等,无不具有史书中人物传记的特点。

《西游记》是连缀了若干个取经故事而成的,每个故事从开端到结束,无不有头有尾,都属于我国传统史书中“纪事本末”体的类型。

中国封建时代的史学家撰写历史著作时讲究“史笔”,即语言要求精练,事实要求详备,同时还要通过细节描写来体现作者的爱憎是非感。

古典小说继承了这一传统,刻画人物要求尽量全面,要“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史通》中的观点),并能做到“戚而能谐,婉而多讽”(鲁迅语,下同),特别是对于反面人物,高明的作者更要达到“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的艺术水平。

这在《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中都可以找出不少的具体例证。

这是我国古典小说从优秀的历史著作中继承下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传统。

除了继承史学著作的这一优良传统之外,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中国古典小说是继承了自唐宋以来即已广泛流行的说唱文艺而逐渐发展下来的。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长篇小说,最初都是民间艺人的口头说唱,经过长期积累而内容日益丰富,最后才写定为书面语言,成为杰出的文学作品的。

所谓“章回小说”的“回”,就是说书艺人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所讲述的故事内容。

除了长篇巨著外,还有一些短篇故事,从宋元直到明清,在文学史上被称为“话本小说”和“拟话本小说”。

唐宋人所谓的“说话人”,就是指讲故事的艺人;而说话人所用的故事底本,就叫“话本”。

如果有人摹拟这种“话本”的体裁来写故事,就叫“拟话本”。

比如《错斩崔宁》是宋元话本,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就是明代的拟话本,至于《快嘴李翠莲记》,则是宋元时代比较原始的说唱体故事了。

这种从民间口头文学发展过来而形成的小说传统,无论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都同封建士大夫只靠用书面语言写成的作品有极为明显的差别。

明清以来,凡是第一流的小说,像《聊斋志异》这种用古汉语写成的故事,以及《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纯属文人笔下的创作,其所以能长久流传并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可以说都是从说唱文学的传统中汲取了丰富营养的结果。

从神话传说演进为稗官野史,再通过民间的说唱体的艺术形式,最后经过文人的加工写定,并发展为文学家个人的创作,就是我国古典小说形成和发展的整个历程。

1.下列关于“中国古典小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典小说同史传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柳毅传》《莺莺传》就是由《左传》《史记》中的故事演化而来。

B.中国古典小说继承了史学著作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唐代传奇,还是元明以来的长篇小说,都同史传文学一脉相承。

C.中国古典小说深受史学家撰写历史著作时讲究“史笔”的传统的影响,刻画人物力求全面,要“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D.中国古典小说经历了从神话传说到稗官野史,继承史学和民间说唱文艺,经文人加工,发展为文学家个人创作的发展过程。

2.下面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读小说既要注意中国古典小说的历史传统和它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又要注意古典小说和西方小说之间的差异。

B.在施耐庵对鲁智深、林冲、武松等若干主要英雄人物的描写中,我们都能看到史书中人物传记的特点。

C.中国古典小说是运用传统史书中的纪事本末体的方式进行创作的,如《西游记》连缀若干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头有尾。

D.中国古典小说,如《聊斋志异》中,可以找到作者在诙谐中表现悲戚,在委婉中予以鞭挞的具体例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典小说对于人物的描写细致、详备,对于反面人物,高明的作者已经能达到无一贬词却又针砭透彻的艺术水平了。

B.继承唐宋以来广泛流行的说唱文艺之后,中国古典小说出现了《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红楼梦》等这些纯属文人笔下的作品。

C.“说话人”讲话的底本叫“话本”,用“话本”的方式写成的短篇故事叫“话本小说”,“拟话本”是在“话本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正因为汲取了说唱文学的丰富营养,《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一流的小说才能长久地流传,并为广大读者所喜欢。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无人捡拾的柴禾
①一到秋天,一见落叶,柴禾就映现在脑子里。

②柴禾点燃,升起一团火焰,让人在温暖中无限欢喜。

火焰之上,是满满一铁锅沸腾的小米粥,依次放入南瓜、红薯、豆角、面条,然后是盐,起锅前再烹些葱蒜。

一锅和子饭,便洋溢在冬日的夜里。

吱呀一声,将漆黑与寒冷关在门外。

一家几代围在燃着柴禾的灶台边,就着明明灭灭的火焰,吃饭,闲话,间或孩子央大人说些故事。

③柴禾像小山,整齐地码在不住人的窑洞里,有些就堆靠在院中墙边。

小山般的柴禾安放在眼前,踏实了整个冬天。

④秋叶落下,秋假来临。

刚刚放学的孩子,进门扔下书包便三个一群,两个一伙,一人一只箩头撒丫跑进大大小小的树林里。

一时间,满沟满岭撒满了孩子。

他们不再俏皮,顾不得淘气,仔细拨开厚厚薄薄的枯叶,拨拉出一根根行走到生命极限的枯枝。

秋日的假期,孩子们最累,要帮家里收秋,更要完成学校的任务——拣柴禾。

学校会按年级给每个学生分配,谁五斤,谁十斤,一杆秤公平地不偏不倚。

冬日的教室只有极少的煤,要保暖,就得自己动手,依赖一摞摞柴禾熬过漫长冬季。

⑤在拣柴禾的问题上,孩子们从不偷懒应对。

在完成任务之前,连睡个懒觉也小心翼翼。

大人们一掀被子,便打着哈欠乖乖坐起。

箩头就等在门口。

迅速扒几口饭,提起箩头,一边出门一边呼唤心仪的伙伴。

而被唤的人,也在慌乱地做着出门的准备。

一阵风过后,两只箩头,两个或搭肩或牵手的伙伴,便直奔村中树林而去。

连续几天的不松懈,学校的柴禾像小山一样坚守在各自的教室外边,井水不犯河水。

⑥冬天里的每个家庭也需要柴禾。

于是提起刚刚在学校倒空的箩头,再次跨过田野,跑向林间。

没了硬性任务,孩子们有些松懈。

累坏了的他们让自己舒展在落叶里,望着高高在上的
树枝。

一帮牺牲了玩耍时间的小孩子们,总是期待更多的树枝死去。

急了便爬树,把要落不落的枝条折下来,悄悄压在箩头底。

每一根枝条被不同的箩头,提回不同的院落迎接冬天,等待燃烧的时刻。

⑦多年后,在城市里偶尔会看到落地的枯枝,怦然心动,然而此时已不再需要华丽的火焰。

无人拣拾的枯枝,如同被倒掉的黄灿灿的小米,是一场奢侈的浪费。

没有去到一个院子,没有经历一场燃烧,枯枝便失了存在的意义。

⑧去年秋季,我回到故乡,回到小时候一到秋天就漫山遍野寻找枯枝的村庄,路过学校门外的一排枣树,横七竖八的枝丫落满地。

村人说,漫山遍野拣柴禾的岁月,早已成了过去,现在人们都是用电、用煤气了。

更重要的是,人少了。

⑨村庄,已经不再是曾经的村庄。

那时候,每个门里都住满了人,每个炕上都挤满了大人孩子,每个院子都鸡鸣狗叫,人声喧闹。

满村的人,满屋的嘴,要吃饭,要取暖,要度过漫长的冬季。

每个或精致或粗陋的灶台上,都要热烈地燃起跃动的火焰。

火焰逼去严寒,让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

有火焰的冬天,不再冰冷不再漫长,火焰会让人从头暖到脚,从前心暖到后背。

因此,冬天的柴禾总是不够用,孩子们会在长长的秋季跑遍每一个有树的角落,拣回每一根脱落的枝丫。

第一场雪来临时,孩子们跪在窗台边,脸挤脸贴在玻璃上,看雪一层层落在堆起的柴禾上。

有时候,他们的母亲会跑进雪中,匆匆抱一捆柴禾进屋。

带着雪的柴禾,在火里燃烧得更加欢快。

⑩如今,学校还在那里,只是没了念书的孩子。

许多院落空空,或者只剩了老人。

老人们的冬天,单是脱了玉米粒的棒芯也烧不完。

曾经稀少的玉米棒芯,堆了半院,等待幻化成细细的炊烟。

拣柴禾的年代,一去不复返。

⑪枯枝无人拣拾,寂寞成了镜头里的风景。

柴禾,是不是比我们更想念从前?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柴禾不仅可以用来煮饭,还可以逼去严寒,让人熬过漫长的冬季,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脉脉。

B.家里、学校过冬的时候都需要孩子们拣柴禾,这使得他们睡个懒觉也小心翼翼,可看出孩子们对这件事很看重。

C.文章第④段写孩子放学后相约捡柴禾运用了细节描写,生动细致地刻画了孩子们成群结伙、满沟满岭捡枯枝的情形。

D.结尾富有意蕴,“柴禾,是不是比我们更想念从前”用反问、拟人手法表达出作者对无人拣拾柴禾的遗憾和痛心。

5.文章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简要分析。

(5分)
6.本文标题是“无人拣拾的柴禾”,文章却又用大量的篇幅写了过去拣柴禾的事情,请结合全文探究写“拣柴禾”的效果。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赢得高收视高关注诗和远方唤你去读书
文/莫斯其格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巅峰对决”,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比拼,近来圈粉无数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经过个人追逐赛、飞花令攻擂资格争夺以及攻擂战三轮比拼,最终战胜擂主彭敏获得年度总冠军。

网友表示通过节目受益良多。

“感谢诗词大会使我体会到了现代语言难以描绘的情感。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

”“快餐时代,网络段子流行多了,优秀诗句传播少了;以功利心阅读的人多了,以诗词提升素养的人少了;生硬刻板的诗
词教育多了,教学生懂得欣赏诗词的少了。

”“唤醒传统文化基因需不懈努力,即便走得再快,也请勿忘‘诗和远方’!”
“繁华落幕,速去读书!”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幕后,不少观众感慨,通过节目感觉自己知识储备还是欠缺很多,激发了读书的兴趣。

“看过比赛,马上捧起诗集背诗去?”“诗词大会终究是节目,看完节目,是洗洗睡了,还是秉烛夜读?这是个重大的问题。

”“‘你的问题是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

’杨绛先生的这句话,送给大家,也用来自勉。


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则认为:“尽管时空相隔,但古诗文中蕴含的情感是贴近当下的。

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对美好的事物有向往之情,当人们遇到挫折和烦恼时,心灵也同样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


观众对中华古诗词的日渐关注和喜爱,让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李定广欣慰,但他表示,目前大部分人学习古诗词还是基于实用主义,尽管中小学教材中古诗词比重较以往有所增加,但教学仍以应试为主。

李定广认为,需要加强古诗词的审美教育,引导学生自然地、自发地体会诗词中的温暖和情意。

对于武亦妹的获胜,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王白云则认为,“在诗词大会上,比的并不是对诗词美的感受和品味,而是九宫格、干扰项,在熟稔中高考套路的语文教师眼里,简直是一场标准化考试。

古诗词或传统文化复兴的端倪,在这样的诗词大会上,能看到几何?实事求是地说,不多。


有的网友则认为:“作为一个中学生,武亦妹的才华和形象都令人喜爱和佩服。

但我始终不赞成以这种方式来接触和理解古诗词,诗词这玩意儿说白了还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审美体现,是心灵与自然借助传统文化的对话,它没有那么功利,那么直接,那么紧张,那么剑拔弩张。

”“一部手机在手,哪首唐诗查不到?干嘛还要背?”
(摘编自《广州日报》) 材料二
昨天,一位专家表示,《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饱受关注和喜爱,正在于它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这些国人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激发了大家心中的情怀。

此外,古意盎然的诗词,也将观众不知不觉地带入到古风意韵之中,让人体会到流落在当下焦躁忙碌的生存环境缝隙中的一丝优雅和浪漫。

这使得很多人开始怀念旧时的诗意生活,选手陈更曾说,“诗歌与其他学问不同的一点是,它与技能无关,所以接近它,被它吸引,被感动,让人觉得心不死。

一字一词里见乾坤,滴水映月般表现大千世界。

”由此可见,诗词——这属于中华文明的语言文字,反映的正是我们东方人内心的丰富情思,正是这种文化造就了独特的东方诗意,也使得《中国诗词大会》一播即热。

(摘自《扬子晚报》报道《诗词大会为何能引发如潮思考》) 材料三
是我们这个民族缺乏文化素养和文化基因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恰恰说明了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愿意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诗和远方”。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选手们对古诗词的熟悉程度令人惊叹,学者嘉宾对诗词内涵、创作背景等内容的解读,更是一场文化大餐,让人如痴如醉。

然而不可回避的话题是:既然每个人身上都有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但这样的基因为何常常被压抑,而不是被唤醒呢?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快餐时代,浮躁的气息似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即便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许多人依然缺乏耐心与沉静,不愿去品味诗词歌赋带来的美好意境。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上,我们走了弯路。

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教育曾经被挤到了边缘,近些年才再获重视。

课堂中的诗词教育,往往抛却诗词的绝妙词句和美好意境,专注于反复咀嚼诗词的中心思想,专注于由此衍生的各种试题。

这样的传授方式,往往让学生
瞬间对诗词失去兴趣。

另一方面,在许多家长的内心中,过度专注于对孩子“一技之长”的培养,让诗词歌赋等浸润心灵的知识不知不觉间受到冷落。

在这样一个节奏明快、资讯发达的时代,坐下来聊聊诗歌、品味人生无疑是奢侈的。

然而,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除了奋斗的力量,还需要“诗和远方”。

中国的人均GDP已达8000美元左右,内心的精彩将会成为更多人的追求。

希望《中国诗词大会》引起的这股风潮,能够一路走下去,让古老的诗词歌赋再度焕发青春,也让“腹有诗书气自华”成为更多人的追求。

(摘自央广评论《生活中不能没有“诗和远方”》)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指出,"快餐时代"人们功利心作崇,使现代语言干瘪苍白,很难表达现代人丰富的情感,也使诗词教育越来越枯燥无趣。

B.材料一中,李定广和王白云均对当下中学古诗词教学表示不满,认为古诗词教学仍以应试教育、标准化考试为主,而缺少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C.材料二中,选手陈更不仅提到了诗歌的不足,而且指出了诗歌的优点,它既可以感动读者,也可以反映纷繁变幻的外部世界。

D.材料三指出,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人们逐渐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二者都是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追求后者的人将会越来越多。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为合理的两项是(5分)
A.三则材料来源不同,但都对央视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发表评论,大家都一致认为该节目办得非常成功。

B.材料一和材料三写作目的不同,但都反思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都认为基于实用、应试、技能的古诗词教学难以浸润学生心灵。

C.材料一呈现了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不同意见,材料二、三则主要是一家之言,相比之下材料一的评论更客观、更全面、更深刻。

D.三则材料均以小见大,通过对于《中国诗词大会》的评论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期引起读者更深入的思考。

E.三则材料的语言风格各有特色。

材料一诙谐幽默,材料二典雅生动,材料三则以充沛的说理见长。

9.《中国诗词大会》产生了哪些积极的社会影响?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王罕字师言,以荫知宜兴县。

县多湖田,岁诉水,轻重失其平。

罕躬至田处,列高下为图,明
年诉牒至,按图示之,某户可免,某户不可免,
,皆愿如常州法。

累迁户部判官。

修太宗别庙,中贵人大虑材,将一新之。

罕白是特岁久丹漆黯暗,但当致饰耳,榱栌皆如故,唯易一楹,省缗钱十万。

出为广东转运使。

侬智高入寇,罕行部在潮,广州守仲简自围中遣书邀罕,罕报曰:“吾家亦受困,非不欲归,顾独归无益,当求所以相济者。

”遂还惠州。

州之恶少年正相率为盗,惠人要罕出城,及郊,遮道求救护者数千计。

罕择父老可语者问以策,曰:“吾属皆有田客,欲给以兵,使相保聚。

”罕曰:“有田客者如是,得矣,无者奈何?”乃呼耆长发里民,补壮丁。

募有方略者,许以官秩、金帛,使为甲首。

久之,无至者。

有妇人诉为仆夺钗珥,捕得之,并执夺攘者十八辈,皆枭首决口置道左,传曰:“此耆长发为壮丁不肯行者也。

”观者始有怖色。

乃简卒三千,顺流而下。

将至广,悉众登岸,营于南门。

智高临观,相去三十步,见已严备,不敢犯。

罕徐开门而入,智高遂解去。

徙知潭州。

为政务适人情,不加威罚。

有狂妇数诉事,出言无章,却之则勃骂,前守每叱逐之。

罕独引至前,委曲徐问,久稍可晓。

乃本为人妻,无子,夫死,妾有子,遂逐妇而据家资,屡诉不得直,因愤恚发狂。

罕为治妾而反其资,妇良愈,郡人传为神明。

监司上治状,敕书褒谕,赐绢三百。

徙知明州,以光禄卿卒,年八十。

兄之子珪少孤,罕教养有恩,后珪贵,每予书,必以盛满为戒云。

(节选自《宋史·王罕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方用兵仍年/科箭羽于东南/价踊贵/富室至豫/贮以待鬻/罕白郡守/倍其直市之/而令民输钱/
B.西方用兵/仍年科箭羽于东南/价踊贵/富室至豫贮以待鬻/罕白郡守/倍其直市之/而令民输钱/
C.西方用兵仍年/科箭羽于东南/价踊贵/富室至豫贮以待鬻/罕白郡守倍其直/市之而令民输钱/
D.西方用兵/仍年科箭羽于东南/价踊贵/富室至豫/贮以待鬻/罕白郡守倍其直/市之而令民输钱/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荫,即庇荫。

指在封建时代时子孙后代因为先世有卓越的功勋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B.太宗,庙号。

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开国第一位君主多称呼太宗。

C.中贵人,是指受宠显贵的近臣或宦官,而宦官是中国古代侍奉君王及其家属的官员。

D.枭首,古代酷刑。

古代酷刑种类众多,如车裂、腰斩等。

枭首为斩头并悬挂示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罕亲历亲为,深受众人信服。

百姓每年声诉湖田遭受水灾,租赋轻重有失公平。

王罕亲自到田间标出田地高下形成地图,使以后赋税征收有了依据。

B.王罕善理政事,为国节省财力。

为太宗修建别庙时中贵人提出木材要全部换新,王罕说这只是年久丹漆黯淡,加以粉饰即可,最终只更换了一根楹柱。

C.王罕真诚为民,治政得到褒奖。

王罕面对狂妇委婉地慢慢加以询问,花了很长时间渐渐明白事情原委并做出了公正判决,狂妇精神状况最终恢复清醒。

D.王罕教养晚辈,怀有深挚期望。

王罕对王珪教养有恩德,王珪后来显贵每次给王罕写信,一定在信里把骄傲自满作为警戒,以不辜负王罕的殷切期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州之恶少年正相率为盗,惠人要罕出城,及郊,遮道求救护者数千计。

(5分)
(2)有狂妇数诉事,出言无章,却之则勃骂,前守每叱逐之。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4-15题。

客中闻雁
黄仲则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成感物华。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14.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营造了一幅明亮澄丽但又萧瑟凄凉的画面。

B.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

C.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

D.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紧承颔联的雁鸣叙述,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

E.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