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抓住质疑的星星之火,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抓住质疑的星星之火,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清朝的陈宪章也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
质疑是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积极表现。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
在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
”而重视能力培养,尤其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材与旧教材最大的区别。
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后的思考练习,新教材都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问质疑,独立思考,培养思考习惯,质疑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操作技能,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占有一定的训练比例。
如何凭借教材提供的条件,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只有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才能激发学生对疑难问题探究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
那么,如何凭借教材提供的条件,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呢?在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摸索中,我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逐渐由教师设疑向学生质疑转变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抓住课文重难点“自我”设疑,通过“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把知识“喂”给学生。
不可否认,这种牵着学生鼻子走路的教学方式曾经一度培养出了“师云亦云”的所谓的“听话、高分”的学生。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环境的转变,这种教学方式也暴露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弱点:第一,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思考老师的问题,然后再被动地接受答案,围着老师转,不利于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成了学习的局外人,自主学习能力低弱。
第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教师设疑,无形中将他们的思路纳入了教师铺设的轨道,造成学生只会盲目跟从附和,没有独到见解。
第三,不利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未经这方面训练的学生,要他们对一篇新课文质疑,往往会产生以下几种情况:(1)提不出问题;(2)提出的问题单一化;(3)提出的问题肤浅;(4)提出的问题杂乱而没有价值。
这些情况说明:未经训练的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质疑能力是混乱肤浅的。
所以,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语文教学中变教师的自我设疑为学生的主动质疑,大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因而教师实行民主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敢于议论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起点,也是引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创新思维的基本训练。
二、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问”、“乐问”。
乐学是善学的前提,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兴趣及其它非智力因素始终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这些作用,对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平淡的教学氛围激发不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应想方设法创设良好的质疑氛围,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兴趣,让不会思考的学生爱思、会思,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深思。
1.师生和谐,好问敢疑。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异常活跃。
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先知先觉的朋友”或“服务生”的身体出现,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流的气氛,学生才敢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文章的各种感觉、怀疑带到课堂上来。
对于提了问题的学生,教师都应给予表扬。
不管所提的问题是有思维价值的,还是幼稚可笑的,都应肯定学生动了脑、在思考,维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然后再给予其正确的引导,平时向学生强化这样的观念:能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是爱动脑的孩子。
对每一个有思维价值的疑问给予奖励,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封以美名,让学生以能问、善问为荣,从而乐之爱之。
我班有个孩子,学习能力较差,虽然一直很努力,但是成绩却总是在及格边缘徘徊。
但是难能可贵的是,他上课非常积极地回答问题,虽然他经常答非所问。
后来,我鼓励孩子多问,想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敢问的胆量。
他又积极地起来提问问题,有时提问的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有时又是简单的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学生甚至流露出嘲笑的表情。
于是,我先表扬了这个孩子,不是因为他的问题,而是因为他的勇气,他有很多同学身上没有的勇气,一种越挫越勇的毅力!可能是看到这个孩子的提问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其他同学也不应该嘲笑他,所以,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课上能果断地起立,勇敢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2.情境感染,激情促疑。
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
”采用录像、投影、图片、实物等可以把较为真实的形象引入课堂,通过声、光、形、色的传递,化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具体,增强文章感染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遵循“创设情境引疑,积极感知尝试,诱导形成认识”的认知原则,进行新授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选择适合的方式创设情境,以吸引学生。
在创设情境、激情促疑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兴趣是在学习中得到强化的,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应体现在根据认识规律组织和引导好学生的认识活动上,其次,应体现在调动学生的需要、兴趣情绪等非智力因素上。
3.集思广益,存疑促疑。
学习过程是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由学生提出,最终还应由学生自己解答,教师不应包办代替,全盘端出,而应“疏”、“引”、“拨”,用不同的方法启发和激
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浅显的问题个别点悟;普通性的难题组织集体研讨,教师当众点拨讲解;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急于表态,让学生各抒已见;答案需具体分析概括的,可把一个大问题分为几个问题,层层剥笋,启发学生一步一步思考,逐渐揭开谜底。
教师不是
“万事通”,对于知识的掌握总是有限的。
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疑难问题自己一时不能解决时,必须鼓励他们大胆存疑,带着问题到课外去请教更多的“老师”。
这有很多途径,可以指导学生到课外书籍中寻找答案,也可以请教专业人士,还可以参观博物馆、植物园等。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集体中形成质疑的风尚,有助于个体培养质疑的兴趣和习惯。
三.授之以法,让学生“善问”、“会问”。
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不难,但要使他们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而善于提问质疑是需要反复训练,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心理学家弗雷得和施瓦茨曾说过;“学生提出高水平的问题会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保持也更为牢固,但如果不经过教学指导,即只能提出低水平的问题。
”因此,教师正确地加以引导点拨并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则十分重要。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质疑,不能一疑就问,每疑必问,避免提的问题过于肤浅或流于表面化,要明确启发学生质疑的目的,促使学生养成大胆质疑的好习惯。
国外有研究表明,学生提问喜欢模仿老师的行为方式,因此,教师要致力于提出高水平的问题作示范,这样,学生就以教师为榜样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例如,我在教学《半截蜡烛》一文时,我采取了让学生猜老师会问什么问题的方法,在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猜测后,我再提出问题:“你认为是谁保护了装有秘密文件的半截蜡烛?”以促使学生去分析、探究,将思维引向纵深,同时让学生比较老师的问题和同学们的问题的差别,引领学生积累提问的技巧和方法。
其次,教师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过程中,要帮助他们总结质疑的方法并从中找寻规律。
1.抓“文题”
学生每学一篇新课文,首先接触到的便是课题。
课题往往是文章中心的浓缩,在文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可为新课的学习作“认知准备”。
“认知准备”指学生在教师的刺激下明确本教学过程的课题,初知所要学习的问题,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产生求知需要并形成悬念。
故训练学生结合课题提出问题是了解文章的第一步,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环,如对《冬阳·童年·骆驼队》这一课题进行质疑,一开始,学生就对课题产生了兴趣,提问“为什么题目中要用间隔号?”“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什么关系?三个词能不能交换顺序?”……学生通过对内涵丰富的题眼质疑,较快了解了文章,阅读能力也得以提高了。
2.抓“文眼”
在初步学习了课文后,学生基本掌握了新知识的结构,完成了教学内容的初步识记,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抓住语言凝练的关键词语(即文眼)进行质疑深入讨论,能帮助学生准确地感知课文描述的情情境,理解人物的品格情操,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抓“文惑”
有的课文中会出现一些看起来似乎矛盾,其实却合情合理的内容。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遇上这些内容常常会迷惑不解,造成思维的障碍。
教师应启迪学生抓住“矛盾”之处发问,促使他们去思考,从而领会文章意思。
在学习《半截蜡烛》时,学生提出:“课文前面说小女孩杰奎琳讨厌德国军官,为什么后面又写她对军官笑呢?”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品读,大家明白了这里并不矛盾,而恰恰是小女孩机智勇敢的表现。
我适时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不能光停留与字词表面,要多疑多思,透过表面深入内里,把知识彻底领悟。
4.抓“文线”
“文线”即文章的线索,是作者写作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
在教学中,可以把抓住文线作为教学突破口,指导学生对文线质疑,这有助于学生学习安排文章结构的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并能减少教学中费时多、收益少的弊端。
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时,可指导学生从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标志式语言以及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方面寻找线索,为学生质疑指明方向。
除了以上四种质疑途径外,还可以从句子之间的关系、段落之间的关系、修辞手法等许多方面发问。
四.精备教材、精备学生。
学生生疑、质疑、善疑的能力是逐渐培养出来的,这对教师的要求也将提高。
要求教师要知识广博,备课充分,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还要着重备问题,要预知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备在先。
尽管如此,仍会遇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实事求是,妥善解决。
如在学习《落花生》一课时,在研读课文时,我发现课文在介绍父亲时用了一个“难得回来”,于是查阅资料了解到:“许地山的父亲叫许南英,曾是清朝政府驻台湾筹防局统领。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许南英率部奋起抗击侵略军,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终因寡不敌众,台湾遭致陷落,并沦为日本殖民地。
许南英出于爱国之心,毅然抛弃全部家产,携带家眷在福建龙溪定居,过着清贫的生活。
许地山小时,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要求子女们为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不求虚荣,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
”了解到这一点,我非常庆幸,幸亏我发现了这个问题,否则就不能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
上课时,刘祥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为什么说父亲难得回来?”在学生讨论之后,我适时地将这段故事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受到了极大地震撼,更加深刻理解了父亲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
总之,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就必先让其拥有问题,要使我们的教学具有创新的意义,那就必须由过去“为问题而教”转变为今天的“教而生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
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应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勇于探索,抓住“质疑”的星星之火,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并为他们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
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让学生“善问”、“好问”,是我们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方法和追求的目标。
学生动脑、爱思考的习惯一旦养成,将终生受益。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