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连接社交媒体可供性与青年群体的持续使用意愿——线上社会资本与感知价值的链式中介效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中国青少年研究会2023年重点课题(2023A03)

作者简介:杨 雅(1988—),女,天津人,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舆论学研究;

张晨跃(2002—),男,北京人,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认知传播实验室研究助理,主要从事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舆论学研究。

2023 7

No 7,2023

学 术 探 索

AcademicExploration2023年7月

Jul.,2023

弱连接社交媒体可供性与青年群体的持续使用意愿

———线上社会资本与感知价值的链式中介效应

杨 雅,张晨跃

(北京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0875)

摘要:当前弱连接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一种新兴媒介。研究用户对弱连接社交媒体产生接触的机制以及持续使用的意愿,在深度媒介化时代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以可供性理论作为基础,以弱连接社交媒体Tape提问箱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青年群体样本。结果表明,线上社会资本与感知价值在弱连接社交媒体可供性与持续使用意愿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同时,匿名可供性对于桥接型和粘连型两类线上社会资本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因此,弱连接社交媒体满足了用户预期,成为青年人舒缓媒介社交压力、寻求他人理解和认同的情感场域。

关键词:可供性;弱连接社交媒体;持续使用意愿;线上社会资本;感知价值

中图分类号:G206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3)7-0049-09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人的互动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据C

NNIC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12月,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10 38亿,占

网民整体的97 2%。[1]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和社交

壁垒被逐渐打破,网民获取信息、互联互通的能

力加强,彰显出更多个性化的需求。

[2]

以弱连接为特征、以匿名作为主要特点的新兴小众圈层社交媒体应运而生,吸引了青年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的兴

趣,形成了新的社交媒介使用趋势和特征。[3]

Tape

(轻盐)提问箱便是属于其中的典型代表。

已有研究发现,弱连接社交媒体如提问箱,除去一般社交媒体具有的信息获取、社交互动和

形象塑造的功能,

[4][5]

更具有情感补偿的功能。[6]

在弱连接社交媒体的使用过程中,当用户

某些生活背景、价值观念、爱好等与其他用户产生一致时,通常能够激发自身交流兴趣,加强其

平台使用意愿。

[7]

提问箱通过朋友圈、微信群聊等强关系网络进行传播,回答者将提问箱链接分享给自己的朋友,让自己的朋友参与到这一场匿

名的讨论当中。提问者通过链接进行具有针对的、匿名的提问。收到提问后,回答者对于一系列提问进行无差别地回复。在群体问答的过程中,提问者与回答者都会展露出自己的价值和观念偏好,以此加强彼此之间的情感连接,共享独特的感知价值。此外,提问箱为用户提供了匿名交流的可能性。社交媒体平台的匿名性能促使

人们产生去个人化的感觉和去抑制化的行为,[8]

导致用户更有意愿开展信息分享行为,[9]

也让这

款软件被用户持续使用。情感和匿名都是弱连接社交媒介可供性的表现。

因此,本研究旨在以Tape提问箱作为研究对象切入,借助可供性这一理论视角探究弱连接社交媒体可供性对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弱连接社交媒体可供性1 可供性

可供性这一概念缘起于生态心理学领域。1986年,Gibson在研究动物行为与感知周围环境

4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的关系中提出了“可供性”的概念,他认为可供性是环境或某样物体提供的内容,是一种动物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10]自“可供性”这一概念提出后,学者们将这一概念延伸至不同领域。Well man认为传播技术的可供性是人的使用权力,以及人在技术面前所处的绝对主导地位,而技术则是影响人们生活的一种可能性。[11]Lucas将可供性带入到文化语境,以博客媒介与民主协商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感知形成在认知之前,技术发展的漫长过程既塑造了社会、经济和政治力量,同样也受到了社会文化的形塑。[12]Markus将可供性这一概念引入信息技术领域,提出可供性是指特定技术向人群提供面向目标行动的可能性。[13]Norman将其引入设计学领域,之后在人机关系范畴快速发展应用。[14]Gillespie等学者提出强调关系性的框架模型,认为技术的可供性能够拓展或者限制人的行为,并推动社会规制等要素的重新配置,人们使用技术进行互动和传播之时,实践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和发展。[15]2017年,学者潘忠党在国内期刊访谈中提出,新媒体可供性可分为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移动可供性,[16]也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供力”,[17]以及“示能”[18]的概念。亦有学者认为社交媒体固续、复制、延伸、检索的可供性,助推了网络化公众的形成。[19]总之,可供性是使用者与技术之间的一种互构关系,与人的能动主体、技术以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最终意指主体与环境的关联性、互惠性、协调性。[20]本研究沿用Treem等人提出的可供性定义,将可供性分为可视性、可编辑性、可连接性、可持续性。[21]可视性是指平台能够让用户能够知觉到之前意识不到的知识、行为、偏好等;可编辑性是指对于平台内容进行修改、添加、删除等行为;可连接性给用户之间的交流提供关联性与可能性,包含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与内容的联系两种形式;持久性指用户能够访问以前创建和发布的内容,形成回溯机制。就弱连接社交媒体而言,有学者提出匿名可供性,[22]也被称为可识别性,指用户感知到自己的身份信息被隐藏的程度。

2 强连接和弱连接的社交媒体

1973年,Granovetter发表《弱关系的力量》一文,首次指出了“强关系”和“弱关系”这对概念。[23]强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经常接触的一种较亲密关系,具有稳定性;而弱关系则是交往频率较低、情感连接较少的关系,具有广泛性。[24]目前的研究表明,不同的社会关系强度在社会结构与信息共享行为间发挥着不同作用。[25]相较于强关系,人们更有可能从弱关系中获取新的信息。[26]同时,弱连接更有可能增加个体幸福感,减少社会负面情绪。[27]弱连接社交媒体是指用户之间的情感交流程度较低,同时用户之间进行意见、观点、态度互动的线上场域。其突出的特点是身份匿名化,用户使用社交媒体的动机主要包括隐私保护、重塑人际关系、获取信息、加强思考等。[28]用户在弱连接社交媒体上发布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内容、对于某社会热点事件的思考,以此丰富自己在媒体上的形象。同时,因为弱连接关系,用户之间的虚拟身份地位差距缩小或者不可见,人们更加愿意袒露自己内心的想法,呈现出更加真实的状态。

目前对于弱连接社交媒体平台可供性与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实证研究较少。相较于强连接社交媒体平台上较多社会规范、实名制的约束,有研究表明,弱连接社交媒体平台提供了匿名替代、娱乐消遣、情感宣泄的功能,[29]人们更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因而能够发展流行起来。

3 社交媒体的持续使用意愿

目前对于社交媒体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广泛。根据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感知有用性、社交媒介满意度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起到直接预测作用;[30]网络外部性特征、感知娱乐性等因素则起到间接预测效应;而搜索成本、可替代的平台吸引力,则在满意度与持续使用意愿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31]有研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发现,社交媒体平台的系统、功能、信息质量是影响用户满意度和持续使用的重要因素。[32]因此,研究认为弱连接社交媒体平台所提供的享乐、社交、匿名等功能,能够影响用户的行为方式。这种可供性便利了用户间的沟通、分享和协作,同时满足了情感需求,促进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

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提问箱平台的可供性与持续使用意愿显著正相关。

(二)线上社会资本与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

1 线上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与他人互动而产生联系,从而形成的一种资源合集。[33]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生活中。人们依托线上社交媒体平台来获得社会资本,从而形成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