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失踪事件报道中的伦理失范问题——以胡鑫宇失踪事件报道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失踪事件报道中的伦理失范问题——以胡鑫宇失踪事件报道为例
□ 石广洁
摘 要:2022年,江西省铅山县致远中学胡鑫宇失踪事件引发社会极大关注。
本文以此为例,关注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在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失范问题——制造新闻连续剧、宣传阴谋论调、消费灾难等,指出信息传播者应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注重青少年隐私保护,以实际行动呵护青少年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失踪;伦理失范;新闻专业主义
2022年10月发生的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致远中学15岁高一学生胡鑫宇失踪事件,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
下面以胡鑫宇失踪事件为例,对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在报道青少年失踪事件中出现的伦理失范问题进行分析。
放大细节,制造新闻连续剧
(一)追求流量,触碰伦理底线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六条第三款明确规定:维护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合法权益,注意保护其身心健康。
在对青少年失踪事件进行报道时,不仅要遵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更重要的是体现人道主义的关怀、同理心与爱,这也是新闻伦理报道的底线问题。
关于胡鑫宇失踪事件的报道中,某些自媒体为了追求流量,任意放大某些细节,发布各种猎奇性的报道。
如在《江西上饶致远中学高一男生失踪案件分析》《胡鑫宇失踪案又爆料:学校化粪池发现碎骨,难道是案中案?》等推文中提出诸多疑点:学校建设地图上标有的下水道和地下室是否搜查过?为何警犬在那里发现了带有血迹的床单?为何化学老师要阻止他们查看并恢复监控?……为抓人眼球,自媒体不断公布最新“疑点”,打造一场自媒体与受众集体参与的推理游戏和新闻连续剧“盛宴”。
(二)媒介逼视产生二次伤害
媒介逼视是指公共媒体对于私人领域的僭越,是新闻媒体社会角色的错位。
媒介逼视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媒体通过偷拍、偷录的方式,过度挖掘当事人隐私;二是在报道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尺度,使当事人深陷
舆论场漩涡之中。
[1]青少年失踪事件报道过程中,媒
体凭借社会公众赋予的传播权力,极易对社会个体产生
媒介逼视行为,从而导致二次伤害。
胡鑫宇失踪事件中,自媒体纷纷联系其父母、舅舅、姑姑、表妹等家人及其同学等,将他们的言论传递给公众。
同时,将矛头指向化学老师,称其为校长的亲戚,曝光其职业经历、家庭住址、家属信息等。
在警方尚未
通报胡鑫宇案件的相关情况时,网络中对于化学老师的
谴责已经甚嚣尘上。
宣扬阴谋论调,制造恐慌情绪
(一)碎片化建构媒介事实
融媒体时代,新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日益丰富,与
之而来的新闻伦理失范现象也频频发生。
为了吸引眼球,总有人不惜炮制虚假新闻。
部分自媒体抓住一些碎片化
的线索,根据自己的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拼接、演绎出一幕幕令人瞠目的“事实”。
在胡鑫宇失踪事件的报道过程中,逐渐分化出“阴
谋论”并且愈演愈烈。
如《“致远中学不止有胡鑫宇”,三年内3人失踪,1人坠楼,细思极恐》中细数致远中
学的离奇案件,未有任何辅证和可靠信源,其真实性不
得而知。
自媒体文章中屡屡提到的“密室”“下水道”“带
血迹的床单”“后山上报废的白车”等将矛头直指学校
内部,分析阻拦看监控的化学老师、校长和7月份跳楼
自杀的女学生之间的疑点,编造具有校园霸凌、校园性侵、录音反抗等情节的故事。
2023年7月号 全媒体探索 105
(二)谣言反复,制造恐慌情绪
胡鑫宇失踪事件发生在新冠疫情期间,人们对于谣言极为敏感。
媒体融合时代,自媒体平台的审核机制还不够健全,工作者职业素养参差不齐,在谣言的传播中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胡鑫宇事件报道过程中,部分自媒体梳理了2022年8月到12月全国各地13-18岁青少年失踪事件,然后将其与器官贩卖论相联系。
2014年西安初中生杨锦烨遭绑架事件、2018年淄博4岁女童张煜涵失踪事件等新闻中,也都出现了“孩子内脏被挖”谣言。
[2]器官贩卖谣言屡屡死灰复燃,根源在于人们心中对于器官贩卖现象的极度恐惧。
在社会焦虑心理的作用下,人们过度关注此类信息,成为不良自媒体获取流量的法宝。
消费灾难,过度渲染悲伤情绪
(一)娱乐化狂欢暴露自媒体乱象
有些自媒体在报道青少年失踪事件时,往往会刻意挑选青少年失踪过程中惊悚、悬疑的细节进行描述,以增加更多的“趣味性”,这其实是对灾难的一种变相消费,打造的是一切为了流量的娱乐化狂欢。
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中对于胡鑫宇事件的关联词条多是“灵异事件”“风水周易”“八字”“血型”等,无良自媒体吃着“人血馒头”,念着生意经。
自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将青少年失踪的悲情因素、悬疑情节、隐私细节等部分突出处理,在直播中为了赚取流量向公众进行“揭秘”,引导受众进行阴谋论想象和猜测,对受害者家属进行人肉搜索甚至实施网络暴力。
(二)向善议题中操纵公众情绪
失踪青少年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声、痛苦崩溃的状态,都成为某些媒体争相追逐的报道内容。
当骨肉分离的痛楚和疑点重重的悬疑交织在同一篇新闻报道中,对青少年失踪事件的报道就会被反复炒作和消费,使得本应是一场向善的议题变了味。
[3]
在胡鑫宇事件中,部分自媒体为了增加卖点将情感因素放大,具体表现在对受害者家属的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状态的特写。
在《泪目!胡鑫宇全家仍在坚定寻找宝贝下落,胡妈妈神态显木讷太心酸》等报道中,配发胡鑫宇母亲手举“还我孩子”牌子哭倒的照片,并作以下描述:“胡妈妈自己要亲自去致远中学高中部的门口,就是天王老子也挡不住她的步伐!宁愿拼死一搏!”自媒体运用煽情手法,渲染失踪青少年家人的无助、焦虑和绝望,通过情感催化达到操纵公众情绪的目的。
媒体应杜绝伦理失范,呵护青少年成长
(一)加强隐私保护,防止新闻失焦
对于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保障,在新闻实践中需要格外注意。
胡鑫宇失踪事件中,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对其姓名、照片、在学校的人际关系、过往经历等进行了全方位报道。
同时,对于胡鑫宇家人、化学老师、班主任、学校校长等相关者私人信息都进行了曝光。
青少年失踪事件报道过程中,无论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都应遵循新闻专业主义相关原则,关注青少年群体的隐私保护,只报道对搜寻工作有用的必要信息,减少对失踪青少年其他隐私信息的挖掘以及大规模传播报道。
同时,对失踪者家属以及相关者的信息应减少报道的频率,防止媒介逼视和新闻失焦现象的发生。
(二)以真实性为生命,警惕谣言传播
在后真相时代,情绪的传播重于事实真相。
部分自媒体为了赚取流量,在青少年失踪事件中进行添油加醋、移花接木式的剪辑和传播,添加悬疑、恐怖、惊悚的情节,以期获得高关注度。
经过部分自媒体的歪曲传播,在舆论愈演愈烈的狂欢浪潮中,事实被彻底扭曲,各种谣言盛行,同时也加剧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和恐慌情绪。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和基础。
青少年失踪事件报道,应该更加注重对事件细节的核实。
自媒体信息发布者应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必要时接受专门的未成年人报道培训,严格遵守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真实传播信息,加强对青少年隐私信息的保护,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诗涵.新媒体语境下自媒体媒介伦理失范问题及对策[J].今传媒,2023,31(03):18-20.
[2]郝玲. 儿童失踪事件报道失范研究[D].山东大学,2017.
[3]杨阳.涉警网络舆情主题图谱构建及传播分析——以“女子深夜离奇失踪”为例[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21(04):90-95.
(作者为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106 全媒体探索 2023年7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