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扬州某校历史中考模拟卷五(含答案)03330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江苏扬州某校历史中考模拟卷五试卷
考试总分:48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4 小题 ,每题 1 分 ,共计24分 )
1. 据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材料体现了孔
子倡导的什么思想( )
A.“仁”
B.“制天命而用之”
C.“兼爱”、“非攻”
D.“无为而治”
2. 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是下列哪件事( )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修建都江堰
D.修筑长城
3. 被称为“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和“水手之友”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 )
A.印刷术,造纸术
B.火药、印刷术
C.造纸术、指南针
D.火药、指南针
4. 《宋书》记载的江南之为国盛矣局面最早出现于( )
A.两宋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明清时期
D.魏晋南北朝
5. “其买卖交易,使用七成淡金或银。

中国青瓷盘碗等品……甚爱之,则将淡金换易。

”材料可看出郑
和下西洋( )
A.实现经济交流
B.发展航海技术
C.树立明朝国威
D.促进政治交往
6. 据《晚清史》记载,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
于年超过广州。

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直接相关( )
A.《南京条约》
18431853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 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一些先进分子梦想有西方的政治制度。

下列哪些探索活动是为了实现这一梦想()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 位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镶嵌有八幅浮雕,生动概况出中国人民100多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

下列几组浮雕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金田起义》
②《虎门销烟》
③《五四运动》
④《武昌起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9. 《中国海军史(晚清民国卷)》讲述了中国海军在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发展情况。

下列内容反映了晚清中国海军状况的是( )
①台州九捷﹣戚家军抗倭
②买舰与造舰﹣精练北洋海军
③海上对决﹣黄海海战
④孤岛悲歌﹣﹣威海卫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 “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尘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

”材料中张学良“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是指
()
A.反对台湾地区割让给日本
B.在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C.发动“兵谏”,逼蒋下台
D.要求停止内战,逼蒋抗日
11. “辛亥革命为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国
C.进一步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12. 中新网2016年12月14日电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安峰山14日表示台湾岛内一些顽固坚持“台独”立场与大陆为敌的势力,为了实现所谓的“台独”梦想甘当外部势力制约中国和遏制中国的筹码和棋子,这种心态真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你知道历史上大陆和台湾最早的友好往来是在什么时候吗()
A.221年
B.222年
C.230年
D.266年
13. 在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可以通过将贝壳或石子投于壶中的方式,来对城邦事务进行表决。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城邦()
A.法制严明
B.政治民主
C.经济发达
D.文化繁荣
14. 顾准认为,西方近代两股潮流催生两种风格各异的政治传统:一是经验主义,“一寸一寸前进……‘螺旋上升’”,沉着事功。

二是理想主义,动辄革命,狂飙突起。

“经验主义”“理想主义”的典型国家分别应该是( )
A.英国、法国
B.法国、英国
C.英国、美国
D.美国、法国
15. 19世纪中期,俄、日两国的工业化进程比较缓慢。

从下面两则材料可见,其共同原因是()
材料①19世纪上半叶,俄国盛行农奴制,近代工业企业的劳动者近40%是农奴,农奴没有人身自由,生活贫困,购买力低。

材料②19世纪中期,日本实行幕府制度,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却没有土地所有权,也不能随意发展工商业。

A.缺乏统一的市场
B.缺少自由劳动力
C.缺乏先进的制度
D.缺少充足的资金
16. 美学家蒋勋在评价西方某文化运动时说:“仿佛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沉睡的人文精神重新觉醒了;好像渡过漫长、寒冷、幽暗的冬天,春天再度来临;好像渡过沉滞悠长的停顿死亡,生命再次诞生,喜悦光明重临人间。

”下列属于这场运动代表人物的是()
A.索福克勒斯
B.莎士比亚
C.伏尔泰
D.达尔文
17. 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交战双方争相使用各种新式武器,大战历时四年多,最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下列关于这场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疯狂扩军备战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B.萨拉热窝事件虽然直接导致战争的爆发,但这种为国为民的爱国方式值得提倡
C.战争直接带来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我们应该盛赞战争
D.战争是人类历史的浩劫,它警示我们远离战争,珍惜和平
18.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

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

”材料中的制度指的是()
A.苏维埃制度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19. 下列关于“冷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
②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③德国的分裂是冷战的产物
④冷战囊括了当时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和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

这是因为日本在明治维新后()
A.沦为半殖民地
B.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C.开始受到西方的侵略
D.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1. “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

”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
A.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利益
B.导致英美两国走向衰落
C.对各国都是机遇与挑战
D.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2. 历史观点是指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述与看法。

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立在亳
B.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C.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D.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23. 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反映了( )
A.南方经济发展
B.中外文化交流
C.民族交往与交融
D.边疆地区的开发
24. 17世纪,为改变俄国落后面貌,亲自出国考察,回国后推行强军强国治国方略的是( )
A.尼古拉一世
B.彼得一世
C.亚历山大二世
D.亚历山大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6 分,共计24分)
25. 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说:“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材料二:毛泽东是这样评价秦始皇的: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统一六国之后,丧失了进取的方面,志得意满,求神仙,修宫室,残酷地压迫人民,到处游走,消磨岁月,无聊得很。

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中毛泽东是如何评价秦始皇的?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评价人物的方法上有何特点?(3)你能说一说材料三称赞了哪一历史事件吗?“秦王扫六合”有何历史意义?
(4)请用一句总评性的话,客观地评价秦始皇。

26.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周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
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图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

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因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1)据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2)据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有哪?
(3)据材料三,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或区域性组织。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27. 社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常常伴随着危机。

应对危机的方式也体现了各国的智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对俄国的国情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在列宁看来,俄国无产阶级分布相对集中,组织性和革命性较强,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成熟的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列宁还看到,已经进行了三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从国际范围来说,两个帝国主义国家集团在战争中相互厮杀,削弱了彼此的力量,使得俄国无产阶级有可能突破俄国这个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取得革命的胜利。

——摘编自陈之骅《纪念俄国十月革命90周年》材料二:1918年9月2日,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苏维埃共和国为统一的军营,要求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下,把各项工作都转入战时轨道……为了把所有的人力物力都集中起来用于战争,苏维埃政权陆续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材料三:1921年10月28日,(苏俄)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在克里姆林宫正式签署,23岁的阿曼德·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

——摘自《大国崛起》材料四: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1)材料一中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集团”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一系列非常措施”统称什么政策?
(3)材料三中的现象得益于什么政策的实施?这一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
(4)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模式的特点。

(5)中国应从苏联模式中吸取哪些教训?
28. 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提供了宽松、平和的政治环境。

让人们有更大的动力追求自己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18世纪以前,英国的棉织品质地低劣,竞争不过印度、中国的棉织品。

当时穿着中印棉布衣服的风尚风靡一时。

为了促进本国纺织业的发展,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法令,禁止从印度、中国和伊朗输入染色的棉纺织品……英国只有采用新技术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同印度、中国的产品竞争。

正是这个商品竞争的需要,才推动了一系列新发明,进而引发了工业革命。

﹣﹣摘自刘祚昌、光仁洪、韩承文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

其生铁产量1848年为200万吨,1870年时已增长到6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的建立对英国工业革命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最早从哪一行业开始?从材料二中归纳英国促进该行业发展的方法。

(3)请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

哪种交通工具的出现促进了
英国这一地位的形成,加强了生产和市场的联系?这种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谁?(4)结合上述材料,对于我国经济建设有哪些重大启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2年江苏扬州某校历史中考模拟卷五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24 小题,每题 1 分,共计24分)
1.
【答案】
A
【考点】
老子和孔子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孔子思想的知识点。

【解答】
由材料“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可知题干中材料反映的是孔子“仁”的思想。

故选A。

2.
【答案】
B
【考点】
商鞅变法
【解析】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考查根据历史史实提炼历史事件的能力,注意把握商鞅变法的作用.
【解答】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实行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废除了奴隶制,发展了封建经济,军队战斗力加强,秦国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答案】
D
【考点】
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依据题干材料可知,“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是指对封建势力的瓦解和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水手之友”与航海有关,结合所学可知,火药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指南针为新航路开辟提供条件,故D项正确。

故选D。

4.
【答案】
D
【考点】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有关内容。

【解答】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长期战乱,而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他们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5.
【答案】
A
【考点】
郑和下西洋
【解析】
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

【解答】
依据题干“其买卖交易,使用七成淡金或银。

中国青瓷盘碗等品……甚爱之,则将淡金换易”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时期,国力强大,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船队到达各国,大都受到热烈的欢迎,船上装载着大量金银宝货,以丝绸和瓷器最受当地人喜爱,他们从各国换回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实现了经济的交流,故A符合题意;
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6.
【答案】
A
【考点】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解析】
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知道《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逐步上升并超过广州.
【解答】
《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为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只开放广州对外通商,《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逐步上升并超过广州。

7.
【答案】
B
【考点】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解析】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

【解答】
据所学知,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一些先进分子梦想有西方的政治制度。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为了实现这一梦想,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技术,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和文化。

故选B。

8.
【答案】
C
【考点】
林则徐虎门销烟
五四运动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9.
【答案】
B
【考点】
甲午中日战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晚清中国海军状况的相关史实。

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

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

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黄海海战后,日本很快占领辽东半岛,占领旅顺后,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接着又夹击山东威海卫,结果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

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台州九捷﹣戚家军抗倭体现了明朝中国海军状况;北洋海军、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反映了晚清中国海军状况。

10.
【答案】
D
【考点】
西安事变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

【解答】
与题干材料中“张学良‘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有关的事件指的是西安事变。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

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为“双十二事变”。

因此,材料中张学良“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是指要求停止内战,逼蒋抗日,故D项正确;
ABC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故选D。

11.
【答案】
B
【考点】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对辛亥革命影响的认识。

【解答】
题目所给材料“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反映的是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故选B。

12.
【答案】
C
【考点】
祖国统一大业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3.
【答案】
B
【考点】
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
本题考查了雅典民主政治。

【解答】
在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可以通过将贝壳或石子投于壶中的方式,来对城邦事务进行表决。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城邦政治民主。

B 项符合题意。

故选B。

14.
【答案】
A
【考点】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据材料“一是经验主义,一寸一寸前进……‘螺旋上升’”,沉着事功”可知,“经验主义”的典型国家是英国;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据材料“二是理想主义,动辄革命,狂飙突起”可知,“理想主义”的典型国家是法国。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由此爆发,它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是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

1789年8月,法国资产阶级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度,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不久,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以罗伯斯比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掌握了国家政权,一度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1794年7月27日的“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派的统治,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

15.
【答案】
C
【考点】
日本明治维新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解析】
本题考查俄、日工业化进程缓慢的原因。

【解答】
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俄国工业化进程缓慢是受制于农奴制,日本工业化进程缓慢是受制于落后的土地制度,说明俄、日两国工业化进程缓慢的共同原因是因为缺乏先进的制度,故选C;
表格信息中没有体现市场和劳动力的问题,排除AB;
根据“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可知日本并不是缺少充足的资金,排除D。

故选C。

16.
【答案】
B
【考点】
文艺复兴运动
【解析】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解答】
材料描述的这场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其代表人物是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他的代表作有《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故选B。

17.
【答案】
D
【考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影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大战的影响。

【解答】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1914年6月爆发的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直接导致了战争的爆发,但萨拉热窝事件属于恐怖刺杀事件,不值得提倡;
虽然战争直接带来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但我们应反对战争,盛赞和平。

由此可以排除A、B、C三项。

故选D。

18.
【答案】
C
【考点】
苏联模式
苏联的工业化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题述内容“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

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可判断,为了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发展为先进工业国,苏联形成了政治经济权力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虽然充满压制、极其缺乏效率,但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经济却推动了工业化建设。

故选C。

19.
【答案】
A
【考点】
美国的冷战政策及措施
【解析】
本题考查冷战。

【解答】
根据所学可知,二战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两极格局下的冷战并未囊括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一些国家和地区始终处于两个竞争集团之外,因此①②③正确,④表述不正确。

故选A。

20.
【答案】
D
【考点】
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
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都是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此后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9世纪后期,日本已成为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则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故选D。

21.
【答案】
C
【考点】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点。

【解答】
材料中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对各国都是机遇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但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境地。

经济全球化把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把国际经济风险传递给发展中国家。

故C正确。

故选C。

22.
【答案】
C
【考点】
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什么是历史事实,什么是历史观点的相关史实。

注意掌握区别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的方法。

【解答】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选项C不是描述某个历史事件,属于历史观点。

23.
【答案】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