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化学平衡状态课件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且等于零。( )(4)可逆反应存在平
衡状态。( )
(5)化学平衡状态是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最大限度的结果。( ) (6)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 (7)合成氨反应中,如果N2过量,则可以使H2完全消耗。( )
止”状态,但实际反应并未停止,一直在进行中。
2. 化学平衡状态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与逆 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改变,即 体系的组成不随时间而改变,这表明该反应中物质的转化达到 了“限度”,这时的状态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 衡。
对象 条件 实质 结果
v v 可逆反应 一定
正= 逆 C (B)不变
3.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研究的对 象为可逆
反应
平衡时,正反 应和逆反应的 速率相等(对 同 一物质, 消耗速率和生
成速率相等)
化学平衡是 动态平衡, 化学反应仍 在进行,并
未停止
平衡时,反应 混合物中各组 成成分的百分 含量保持一定 (即不再发生
最大
0
H 2
N 2
转化
减小
减小
增大
终态
不再改 不再改 不再改



NH 3
t0
浓度—时间图
t/min
2.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
思考与讨论
逆反应:2NH3高温催、化高剂压 N2 + 3H2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如何变化?
c(N2) c(H2) c(NH3 )
浓 度
H2
开始 转化
终态
0
0
最大
增大
不再改 变
增大
不再改 变
减小
不再改 变
NH3
0 N2
浓度—时间图
时间
任何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存在反应的 限度。达到限度时,反应就停止了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
从反应物投料:N2
+
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速率—时间(vt)图像
v(H2)/mol L-1 min-1
v(正)
v(逆)
t0
速率—时间图
改变)
一定条件下的平 衡,当反应条件 改变时,反应速 率和各组分百分 含量会发生改变 而使平衡被破坏
练习巩固
(1)2H2+O2=====2H2O与2H2O=====2H2↑+O2↑互为可逆反应。( )(2)
对于可逆反应点燃2SO2+O2
电2S解O3,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足够长
时间后,18O原子存在于SO2、O2和SO3中。( )(3)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
正、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
反应物不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 即反应物的转化率小于100%
3.典型的可逆反应有: 写出SO2 转化为SO3、工业合成氨、形成氯水的三个化学方程式。
催化剂
2SO2+ O2
2SO3
N2+3H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
二、化学平衡状态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 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 而导致的饥饿问题,原理如下:
直到19世纪下半叶,法国科学家勒·夏特列终将谜底揭开:C (焦炭)+CO2=2CO (吸收热量)是一个可逆反应,并且自下而 上发生在高炉中有焦炭的地方。
一、可逆反应
1.定义: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 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2.特征:
双向性
可逆反应分为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
双同性 共存性
高温、高压
N2 + 3H2 催化剂 2NH3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我们除了考虑提高化学反应速率问题,还应该考虑转化 程度问题。
2.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
思考与讨论
正反应:N2
+
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如何变化?
c/mol L-1
c(N2) c(H2) c(NH3 )
开始
最大
t/min
开始 转化
v正
最大 减小
v逆
0 增大
终态
υ正=υ逆≠0
2.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
从逆应物投料:2NH3高温催、化高剂压 N2 + 3H2 速率—时间(vt)图像
v υ逆
υ正
t0
t
速率—时间图
开始 转化
v正
0 增大
v逆
最大 减小
终态 υ正=υ逆≠0
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达到看似不变的“表面静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二节 化学平衡
第1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
高炉炼铁: C(焦炭)+O2(空气)=CO2 C(焦炭)+CO2=2CO
Fe2O3+3CO=2Fe+3CO2
从炼铁炉口排出的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CO。100多年前,人们 曾认为这是由于 CO与铁矿石接触时间不够的缘故。曾耗巨资改建 高炉,以延长CO和Fe2O3的接触时间,结果尾气中CO的含量并未 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