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句50句(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经典名句50句(三)
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篇》
解释: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赏析:此句指人的居住环境当以有仁厚之德为美,以为仁德追求内蕴有审美情趣,表达了古代儒家关于伦理与审美相结合的价值观念。

2、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篇》
解释: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公正地喜爱应当喜爱的人,才能够公正地厌恶应当厌恶的人。

赏析:此句鼓励人们努力成为一个具备仁德的人,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判断力,面对各种人或事物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并且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3、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篇》
解释:居于统治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恭敬,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赏析:此句体现了道德规范和待人处事的标准,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篇》
解释:违反礼的事不看,违反礼的事不听,违反礼的事不说,违反礼的事不做。

赏析:此句体现了“礼”约束人们日常行为的基本准则,符合孔子“克己复礼”的主张。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
解释: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大智慧。

赏析:此句强调了学习中实事求是的精神,孔子认为,求学的人都应该培养实事求是的严谨学风,学习不能有任何的虚假,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敢于正视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以谦虚的态度向别人请教,才能不断地进步。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论语七则》
解释: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立足于世,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赏析:此句是孔子在总结自己的教育活动时,反思自己为学一生,反映了一个人必须经过一个从自律到自觉的学习过程,才能达到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的最高境
界。

7、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篇》
解释: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赏析:此句阐述了治国安邦的基本点,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处理国家事务、恪守信用、勤俭节约、爱护官吏、注重农事。

8、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

——《论语·季氏篇》
解释: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

我见到过这样的人。

赏析:指学善应该很迫切,避恶应该很坚决。

9、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篇》
解释:凡事能就近以自己凡事都能从切近的生活中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可以称为是实行仁道的办法了。

赏析:儒家道德修养中的核心标准是“仁”,是一切美好的道德行为的总和,博大而精深,但达到“仁”的境界并非遥不可及,一切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就可以了。

10、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论语·阳货篇》
解释:恃宠者与小人,他们都很难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难养身、心、性、命,所以与之相处要有远近分寸,太近了容易不恭敬;过于远离,又容易招致怨恨,而不利于儒学的传承。

赏析:孔子的这句话历来争议很大,其实是孔子对无德小人和无德女子的批评,男人和女人都有道德高尚和道德败坏的,对于难以调教的小人,更需要控制尺度,与之交往必须距离合理适中,否则不是无礼就是怨恨。

11、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篇》
解释:心中有怒气不要迁怒他人,也不重犯同样的过错。

赏析:此句说明了做人的道理,展现出一种宽容、谅解和自省的精神,被视为儒家学者修养自身的格言警句,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篇》
解释:一味追求速度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赏析:此句反映了孔子在财政问题上的根本思想,充满了辩证法的智慧,事物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必经过程,如果无视这些规律,事情就会走向反面。

13、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篇》
解释:时光很快地流逝了,岁月是不等人的。

赏析: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无情的道理,提醒人们珍惜时间,引发人们对生命的反思和思考。

14、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论语·子路篇》
解释:国君讲究礼仪,老百姓没有敢不恭敬的;国君的行为正当,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服从;国君诚恳信实,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讲实话。

赏析:此句说明了领导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是有礼貌、有义气、有信用的人,这样才能够赢得老百姓的尊重和信任。

15、君子成人之美——《论语·颜渊篇》
解释:指品德高尚的人乐于帮助别人,成全别人的愿望。

16、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篇》
解释:比喻做一件小事不必动用很大的力量。

1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解释: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是君子应有的风度吗?
赏析:孔子认为,君子不仅要“慎独”,更要尊重他人的见解,君子应当有一颗宽容的心,才能与人长久相处,相得益彰。

18、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论语·季氏篇》
解释:年少时,血气不定,要戒除女色。

19、食不语,寝不言。

——《论语·乡党篇》
解释:嘴里吃着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就按时睡觉。

赏析:此句体现出安静恬淡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孔子注重人的修养和品德教育的思想。

2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篇》
解释:我曾经整日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思考问题,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2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篇》
解释:有了过错而不积极改正,这才是真的过错。

赏析:此句简洁明了、富含哲理,没有人十全十美,从不犯错,一个人能够知错必改是有道德修养的表现,劝勉人们知错能改。

22、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篇》
解释:君子只忧愁自己的为人,不忧愁是否贫穷。

2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十则》
解释: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
赏析:学习的过程中,有志同道合的人非常重要,学友之间只有在交往中才能互相激励,相互补益,使自己的思考、观点得到别人的评价、认可。

24、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论语·子张篇》
解释:远远望去庄严可畏,接近他时却温和可亲,听他说话则严厉不苟。

25、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篇》
解释: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26、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论语·雍也篇》
解释:一个人因为正直,所以在人世上能够生存,不正直的人有时也能在人世上生存,那只是因为他侥幸地躲避了灾难罢了。

27、君子不忧不惧。

——《论语·颜渊篇》
解释:君子不忧愁、不害怕。

28、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篇》
解释:整天吃饱了饭,其他什么事情也不放在心上,这真的是太难了!
2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篇》
解释:发愤用功到连吃饭都忘记了,快乐把一切忧虑都忘记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赏析:此句是孔子对自己为人的评价和概括,充分体现出孔子对大道忘我不悔的追求。

30、《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篇》
解释:《关雎》这首诗,欢乐却不放纵,哀怨却不伤感。

赏析:此句是孔子对《关雎》这首诗的评价,反映出孔子论诗持中和之美的观点,强调中和、适度,符合儒家礼义道德。

31、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篇》
解释: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赏析:身居高位的人就像太阳和月亮那样受人瞩目,犯了错误很容易被人觉察,所以,身居高位的人需要谨言慎行,严格要求自己,犯错就要敢于承认,勇于改正,人们依旧会信任你、尊敬你。

32、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篇》
解释:事情做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可取的。

33、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篇》
解释: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国家就难以立住脚了。

34、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篇》
解释:主张行不通了,坐木排到海上漂流去。

35、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篇》
解释: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

赏析:“仁”是儒家思想体系中最高的人生追求,“当仁不让”体现了孔子倡导的自我精神追求,主张通过这种追求实现自己价值。

36、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论语·阳货篇》
解释:在没有得到的时候,总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的时候,又担心失去。

既然担心失去,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赏析:此句演化为成语“患得患失”,孔子认为,官场上患得患失的人,私心极重,品德极差,谄上骄下,无所不为,有害于国家和社会。

37、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乡党篇》
解释:粮食舂得越精越好,鱼肉切得越细越好。

赏析:此句体现出对饮食文化的重视,吃饭不仅仅是果腹之需,也能折射一个人的品位和待人之道,饮食的风格和规矩,能看出一个人的教养以及对待别人的态度。

38、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篇》
解释: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39、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篇》
解释:言语忠实诚信,行为笃厚恭敬。

赏析:此句表示说话要真诚可信、做事要认真恭敬,非常具有教育意义和启示作用。

40、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篇》
解释:君子有三件事必须警惕:年轻时,血气尚未稳定,要警惕美色;壮年时,血气方刚,要警惕逞强好斗;年老时,血气衰退,要警惕贪求名利,有损一世英名。

赏析:孔子认为,修养是人自觉地不断地制约自己的某些自然属性和欲望,使之适合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所以人要善于把握自己,增强道德修养,自觉地追求
人格完美。

41、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篇》
解释:花言巧语,表面伪善,用过分恭敬的态度接近别人,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这么认为。

42、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篇》
解释: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赏析:此句演化为“见义勇为”,鼓励人们要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体现了正义的精神。

43、奢则不孙,俭则固。

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述而篇》
解释:生活奢侈了人就不恭顺,节俭的人生活就简陋,与其不恭顺,宁可过简陋的生活。

44、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篇》
解释:等到老年的时候,血气衰弱了,要戒贪。

45、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篇》
解释: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言行,又怎么去让别人端正呢?
46、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颜渊篇》
解释: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亲如一家。

赏析:此句体现出“天下一家、人人都为兄弟、应当互爱互助”的思想,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47、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宪问篇》
解释:贫穷却不抱怨,是很难做到的,富贵而不骄纵是容易做到的。

赏析:此句说明富人比穷人更容易接受礼仪道德的熏陶,更容易提高自身的修养,人们只有先解决了温饱问题,才能安心学习、提高道德修养。

48、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子张篇》
解释:一个小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总是想办法说出一堆理由,把过错掩盖起来。

赏析:此句言浅意深,警示人们,无论是什么人,都应该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并且追求真正的高尚品德,而不是仅仅追求表面上的虚伪。

49、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篇》
解释:遇事谨慎小心,善于谋划而且能完成任务的人。

50、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论语·子罕篇》
解释:孔子很少(主动)谈论功利,却相信天命、赞许仁德。

赏析:此句体现了孔子修身养性的方法,正因为淡泊名利,重视对仁义道德的修
养,所以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避免与人争斗,时刻保持恬淡的心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