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景区详细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面平区园部中 区景堂香远 区景园杷枇
中区水面积平面图
见山楼景区
一池三山景区
小飞虹景区
远香堂
远香堂既是中园 的主体建筑,又 是拙政园的主建 筑,园林中各种 各样的景观都是 围绕这个建筑而 展开的。远香堂 是一座四面厅, 建于原“若墅堂” 的旧址上,为清 乾隆时所建,青 石屋基是当时的 原物。
正立面
在船头,四周开敞明亮,满园
秀色,令人心爽。烈日酷暑,
此地却荷风阵阵,举目清凉。
北
香洲船头上悬有文徵明写的题 额,后人还专门为之题跋。
东
西
香洲
南
香洲顶层平面
小飞虹
小飞虹作为架空的廊桥,既有 分割空间的作用,又可使两侧空间 相互渗透,从而加强了空间的层次 感。半通半隔,意境悠远。
自松风亭透过小飞虹看香洲,前者为近景,后者为远景。 自香洲透过小飞虹看松风亭,原来作为近景的松风亭则变为远景。
THE END
对景1
远香堂平面
对景实际上就是通过特意设 置的门洞或窗口去看某一景物, 从而使景物若似一幅图画嵌与框 中,因为是隔着层次看,所以会 显得含蓄深远,常可使两个景物 互成对景。
横剖面
线轴主北南
枇杷园
由海棠春坞、听雨轩、嘉 实亭三组院落组合而成,主要 建筑为玲珑馆。
枇杷园景观
对景2
枇杷园剖面图
水平空间划分的元素 主要有围墙、廊架、建筑 小品、山石、水体、植物 等,运用不同的分割的手 段把空间特性展现得淋漓 尽致。此处用云墙来划分 空间,曲线的运用给空间 增添了一些情趣。
亭香云蔚亭
荷风四面亭
“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 山”。此联是仿山东济南大明湖小沧浪亭 的一副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 半城湖”,该联由清朝著名的文人刘凤诰 所撰。拙政园中的这幅对联巧妙地点出了 在这里可观赏到的四季之景,说出了春夏 秋冬四季。
待霜亭
取唐韦应物《故人重九日求 桔》诗歌中的“书后欲题三百颗, 洞庭须待满林霜”诗意。洞庭山 产橘,待霜降始红。此地原植柑 桔数本,王右军《黄柑帖》亦云 “霜未降,未可多得”。以“待 霜”名亭,含蓄而发人暇思。本 意点出橘红时的佳境,霜降橘始 红,所以必须“待”之。
小沧浪
小沧浪位于拙政园西部,面积约占 600平方米, 约占中部面积的 1/20 ,曲折变化丰富,小沧浪水院在 整个境域组织中属于幽深屈曲,利用建筑和水景域的 典型,
图面平浪沧小
拙政园造园艺术
拙政园的不同历史阶段, 园林布局有着一定区别,特别 是早期拙政园与今日现状并不 完全一样。正是这种差异,逐 步形成了拙政园独具个性的特 点,主要有: (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
见山楼的游廊分别通往一二楼,其中二 楼的爬山廊随山势高低转折,极富变化与情 趣。
柳阴曲路
柳阴曲路空廊起到了导游的作 用,而且是贯穿在两个景区之间的 线索。
别有洞天
“别有洞天” 有“前后风景不同、 此处别有一番风景” 之意, 是园林“起、 承、转、合”造景 手法中的“转”手 法中的特殊造景主 题之一。借“别有 洞天”营造“转” 空间的造景手法 , 如框景提示转折空 间、 加强空间序 列的收放对比、起 伏对比、转折对比 等。
(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 中部的建筑 密度达到了 16.3 %。
其次是建筑趋向群体组合,庭院空间 变幻曲折。由小飞虹、得真亭、志清 意远、小沧浪、听松风处等轩亭廊桥 依水围合而成,独具特色。水庭之东 还有一组庭园,即枇杷园,由海棠春 坞、听雨轩、嘉实亭三组院落组合而 成,主要建筑为玲珑馆。在园林山水 和住宅之间,穿插了这两组庭院,较 好地解决了住宅与园林之间的过渡。 同时,对山水景观而言,由于这些大 小不等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主体 空间显得更加疏朗、开阔。
中区现有面积约为18.5 亩, 水面面积约占全园面积1/3 ,水 面有分有聚,是全园的纽带和灵 魂。
为了在有限的面积内构成富 于变化的风景,江南私家园林在 布局上,采取划景区和空间的办 法。层次为景区,主要依据水体、 路径、廊架和主体建筑来分割空 间,拙政园共分为5个景区。
中部与东部用一条复廊隔开, 透过每一个窗户看去有“移步换 景”的效果。
荷风四面亭
见山楼
此楼三面环水,两侧傍山,底层被称作“藕香榭”, 从西部可通过平坦的廊桥进入底层,而上楼则要经过爬 山廊或假山石级。重檐卷棚,歇山顶,坡度平缓,粉墙 黛瓦,色彩淡雅,楼上的明瓦窗,保持了古朴之风。上 层为见山楼,陶渊明有名句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此楼高敞,可将中园美景尽收眼底。见山楼高 而不危,耸而平稳,与周围的景物构成均衡的图画。
私家园林
—拙政园中部景区
园林文化 拙政园 拙政园中区分析
概况 景区分析
拙政造园艺术
园林文化
园林与京剧、烹饪、山水画并 称为中国的“文化四绝”。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 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变地形 (如筑山、叠石、理水等)、种植 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径等途径 创作而成的休闲与游憩境域。中国 园林一般划分为自然园林、宗教园 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又称“府宅园林”, 是供皇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 贾等休闲的园林。
私家园林最大的特点是,善于 把有限的空间巧妙地组合成千变万 化的园林景色,利用咫尺山林,再 现大自然的美景。规模较小,所以 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 其淡雅素净的色彩。整个园林显得 十分秀丽、雅致、幽静。如果用一 个字来概括,即“秀”。
(4)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拙政园向以“林木绝胜”著
称。早期王氏拙政园三十一景中,三 分之二景观取自植物题材,至今,拙 政园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观取胜的传 统,荷花、山茶、杜鹃为著名的三大 特色花卉。仅中部二十三处景观,百 分之八十是以植物为主景的景观。如 远香堂、荷风四面亭的荷(“香远益 清”,“荷风来四面”);倚玉轩、 玲珑馆的竹(“倚楹碧玉万竿长”, “月光穿竹翠玲珑”);待霜亭的桔 (“洞庭须待满林霜”);听雨轩的 竹、荷、芭蕉(“听雨入秋竹”, “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 声”);玉兰堂的玉兰(“此生当如 玉兰洁”);雪香云蔚亭的梅(“遥 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听松风 处的松(“风入寒松声自古”),以 及海棠春坞的海棠,柳荫路曲的柳, 枇杷园、嘉实亭的枇杷,得真亭的松、 竹、柏等等。
一池三山
B A
景观较平淡、 优雅、宁静。
利用山石把水面划分为南北两部分
利用假山石分割 的空间相互连绵、延 伸、渗透,找不出一 条明确的分界线。
景观较集中, 而富变化。
一池三山景区
译意:白梅飘香树木葱茂。 雪香云蔚亭草书匾额“山花野鸟之 间”富有山林野趣的山花和野鸟, 充满了春的活力,雪香云蔚亭南柱 楹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以声显静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创造 出一个幽静、深邃、富有情趣的自 然景色,描绘世界的静止和安谧, 颇富佛教禅意。
透过枇杷园的门洞看雪香云蔚婷
绣绮亭
荷花池
பைடு நூலகம்
远香堂
绣绮亭三面开敞,北可 俯看大荷花池之沧浪,西可 远眺远香堂之红裳,南可近 望枇杷园之晚翠。亭柱有 “生平直且勤,处世和而厚” 之劝世联文,亭墙窗额复有 “晓丹晚翠”之匾,两侧还 有“露香红玉树,风绽紫蟠 桃”这样的应景之对。
绣绮亭平面图 枇杷园
海棠春坞
园中园、多空间 的庭院组合以及 空间的分割渗透”、对比衬托 ;空间 的隐显结合、虚实相间 空间的婉蜒曲 折、藏露掩映;空间的 欲放先收、欲 扬先抑 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 间的局限,收到 小中见大 的效果,从 而取得丰富的园林景观。这种处理手 法,在苏州园林中带有普遍意义,也 是苏州园林共同的特征。
清高之士,此处以荷花景观来
喻意香草。在中国古典园林众 多的石舫中,拙政园香洲大概
香洲底层平面
称得上是造型最为美观的一个。
船头是台,前舱是亭,中舱为
榭,船尾是阁,阁上起楼,线
条柔和起伏,比例大小得当。
香洲位于水边,正当东、西水
流和南北向河道的交汇处,三
面环水,一面依岸,由三块石
条所组成的跳板登“船”,站
拙政园中部现有 水面近六 亩,约 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 , “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 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 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 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
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 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 之三。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 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 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这 种布局虽然在明代尚未形成, 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园的风范。
海棠春坞平面图
连廊与墙 体形成小院, 延廊看过去直 到小院底部, 是空间产生一 种延伸感。
梧竹幽居
框景1
梧竹幽居亭四面均为园洞 门,透过门洞可以看到拙政园 中部园景,空间层次极富变化 。
框景2
框景3
在别有洞天远望梧竹幽居
对景3 东西次轴线
绿漪亭
绿漪亭平面图
绿漪亭又名“劝耕亭”,是 分割中部与东部的端头。亭子突 出水中,点染端头,静影沉璧, 颇费心机,是园中的死角起死回 生,情趣盎然。
园林的骨髓—山石 园林的五官—建筑
园林的血脉—水系 园林的毛发—花木
私家园林之拙政园
拙政园始建于1509年明朝 正德年间,是中国一座著名的 园林。拙政园是王献臣弃官回 乡后拓建而成,四百多年来拙 政园屡换园主,曾一分为三 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 一,恢复初名“拙政园”。拙 政园为中国的四大名园之一, 与北京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 庄,苏州的留园齐名。作为苏 州园林中的经典作品,被誉为 “中国园林之母”,也是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 化遗产。今拙政园辖地面积约 83.5 亩,其中开放面积约73亩。 73亩开放面积中,仅38亩为晚 清建筑园林遗产。
别有洞天平面图 别有洞天剖面图
别有洞天横剖面
玉兰堂
玉兰堂是一处独立封闭的幽静庭院,玉 兰堂高大宽敞,院落小巧精致。 玉兰堂曾 名“笔花堂”,与文徵明故居中的“笔花堂” 同名。 “梦笔生花”也是古时文人对创作 灵感的一种追寻。
香洲
为“舫”式结构,有两层
楼舱,香洲寄托了文人的理想
与情操。古时常以香草来比喻
拙政园
拙政园平面图 (拙政园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
西区
(原“补园”)
N
中区
(原“拙政园”)
现园大体为清末规模,经修复扩建, 分为东区(原“归田园居”)、中区(原 “拙政园”)、西区(原“补园”)三部 分。总体布局特点,东疏西密,绿水环绕。
东区
(原“归田园居”)
中区
—原“拙政园”
中区概况
中部部分为全园精华之所在, 以水为主,池中堆山,环池布置 堂、榭、亭、轩,基本上延续了 明代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