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思想反映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之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思想反映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这个是儒家提出来的,首先明白儒家的思想是中庸积极用事的。
他们可以是那种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
提出这个也就是人要作到以天下为己任的境界需要走过的路程。
而且先后顺序不能改变,要平天下就要有治国的才能。
而才能当然包括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重要的还有自己的修养,所以有修身齐家。
这些的前提则是对世界有个正确或者是客观的认识这样提出了格物致知之说。
按照这样来修养,人的确会是很杰出优秀的人,对社会也有很大的助益。
这个问题很大,可以说很多的,这里提示一二出自《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被朱熹列为“四书(《论语》、《孟子》、《中庸》)之首”。
朱熹认为《大学》是儒家思想的精髓。
“大学”之义为“大人之学也”,是治国安邦的高深道理。
《大学》共十一章,分为“经”一章,“传”十章。
“经”是基本的观点,“传”是对“经”的解释和论述。
《大学》的核心思想是“仁政”,围绕“仁政”阐述了“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大学》开篇就提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实现这个根本目标,要经过八个方面的努力: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八个步骤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能有所遗弃,也不能有所跨越?“修身”是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体现了儒家关于道德修养与政治之间的逻辑顺序。
【知心小语】儒家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个体,选择离群索居是不可取的。
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价值逐渐实现的过程,而不是外在强加给人的义务。
鲁滨逊与世隔绝的生活之所以对我们许多人来说令人兴奋,并不在于他的孤立无援,而在于他表现了希望和坚毅。
儒家可以对这种值得尊敬的人类品格表示高度赞赏,不过,儒者们又坚信:人格的尊严、自律和独立不倚,无须以个人主义为基础。
通过与他人的关联来实现我们的人格或自我,并不会削弱我们的个体性,反而认可了这样一种自明的真理:人是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和共同参与而实现其最高的潜能的。
所以说,儒家的学说是积极入世,而不是消极遁世。
即使在天下不治的情况下,孔子也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
因为在儒家思想中,自我始终被理解为各种关系的中心。
这种开放的同心圆指向一个无线伸展的界域。
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绝不应当被看做一种单枪匹马的奋斗,因为这种奋斗涉及到了在一个巨大人际关连脉络中的参与行为。
此外,这一学做人的过程并不仅仅是自我相关于其家庭、邻居、社群或国家的展开,它同时还是一个自我体知与觉悟不断深化的过程。
对于通过儒家教育来塑造一种道德生命来说,其出发点首先是修身。
构成儒家教育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均可以被视为修身的各种形式。
教导年轻的未成年人(经常从八岁开始)学习如何行为,并不是件无关紧要的琐碎之事。
以礼仪为例,教导未成年人以恰当的方式言行举止,是极为复杂的。
在行为的礼仪化过程中,年轻人最终学会了礼仪的语言以表达自我,这种礼仪化的过程使得他们能够参于到更为广阔的人类社群之中,使他们除了语言和观念之外,还能够通过行为举止来进行有意义的沟通。
身教的观念,其字面的意思是“身体的教育”,即通过以身作则而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
通过人格的典范作用,教师引导学生仿效自己,以之为灵感的准则而非机械的模型。
《论语》中包含了许多这一类的有趣的范例。
有关孔子如何进礼、施教、饮食、观庙,或者如何履行简单的世俗行为,对于现代读者来说,或许会发现难以欣赏其中的某些描述。
对许多人来说,这些似乎是对日常行为的习俗性描述,但是,《论语》所传达的信息,尤其对那些心领神会的聆听者来说,却在人际关连的脉络中以及在使自身礼仪化的过程中,将孔子呈现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物。
简单
地说: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求理的方法。
要求“理”,就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格物致知是诚意,正心的前提,诚意正心则是修身的前提,也就是说,做人首先要修身,使自己符合“理”的要求,对治家,能够使家庭和睦,大到治国,平天下。
总之,这是儒家给每个人立的规矩。
修己安人,可以顾名思义。
修己,是修身,使自己的行为,言论符合“礼”,符合自己的身份,举止得体;安人,使别人能够安心和睦相处,讲求和谐。
复杂的说: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一个人内在的德智修养,到外发的事业完成,构成一贯不断开展的过程。
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即其内在的德智修养,就是大学三纲领中“明明德”的功夫。
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为管理者外发的事业完成,便是第二纲领“亲民”的发扬。
而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表示每一阶段调整得恰到好处的状态,即系第三纲领“止于至善”的境界。
原文: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事物的原理一一推究明白,然后才会拥有渊博的知识,彻底了解事物。
拥有渊博的知识,彻底了解事物,然后意念才会诚实。
意念诚实,内心才会端正而无邪念。
内心端正,然后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自身的品德提高了,家庭才会整顿好。
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才会治理好。
国家治理好了,推而广之,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注释:从“物格而后知至”到“国治而后天下平”,则是反向逆推。
指出在一个前提得以实现的情况下会产生的结果。
天下的万事万物,如果能够推究出其内在的“理”,就会真正地丰富人的知识,人的知识得到丰富了,就套使得意思所发,自然诚实无欺章思诚实了,心便有了主干,也就不会偏颇邪僻了。
心志端正而不受外物诱惑,身子自然便会修洁。
“物格”意即得到“圣人的教化”,此即“读圣贤书”。
南宋文天祥在《正气歌》里提到:“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最后又在《绝笔
文》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孰几无愧!”读圣贤书,就是要学作圣人,这就是《大学》的意旨啊!要学作圣人,就要接受圣人的教化。
接受圣人的教化,即可获得致善恶是非的标准。
懂得善恶是非的标准,才能真诚地看待自己心思的正邪,学做圣人的过程,就在于秉持圣人之教,以遏恶意之既萌,以扬善念之未生。
未生已生,则心无偏邪。
心无偏邪,才能明见自己的“明德”。
明见自己的“明德”,就是“身修”。
本节所说的是从“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到“致知在格物”,再从“物格而后知至”开始的循环往复的文字。
这种将上一节话的反复说明,迭相诠释,极堪玩味。
《周易·咸彖》上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周易·咸象》又说:“咸,君子以虚受人。
”《孟子》则说:“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这些话的意思是说只有虚才能通,通则感,感则善。
圣人之所以和平天下者,能感人心而已。
身修之后,足以为一家表率,这样家庭便自然而然地会治理好。
在家齐的基础上,国治与天下平也扰不是难事了。
这便是古人幻想的治平道路。
即全从自身做起,从而推己及人,以道德的力量、教化的力量去影响他人,感化他人,从而达到最高的治平政治理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用功修身的人所必经的自修阶段。
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身修之后所产生的良好效果。
所以作者坚信在八条目中,修身是最关键的一环,是普天之下,不分贵贱都应遵守的真理。
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有赖于明明德于一己之身,一己之身尚且昏暗而不能自主,又如何要求他人明其明德呢?其他人不能明其明德,不要说治国、平天下,连齐家都起不了。
所以下文要接着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