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自控仪表工程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河北田原化工集团有限
公司
75T+35T锅炉及辅机系统安装
号:007 至:河北田原化工集团有限
公司(监理单位)我方已根据施工合
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河北田原化工集
团有限公司
75T+35T 锅炉及辅
机仪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
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承包单位
(章):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
公司
项目经
理:
日期:201 4年10月
21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
查意见:
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监理工程师审核意
目监理机构:
监理工程
师:
日期:
曲阳田原化工厂自控仪表工程施工方案
1、自控仪表专业安装工程执行标准
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6
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1.3《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BJ93-86
1.4《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1-90
1.5设计院施工图、设计文件规定及制造厂随机说明书及技术文件
2、自控仪表工程施工原则
2.1均衡施工的原则:仪表施工全过程受相关专业制约的情况比较突出,在整个施工周期内均衡生产问题显得较重要,管理不好往往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工期紧张等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应该通过精心策划、周密的安排、充分的施工准备,去抬升施工的低谷,削弱施工的高峰,以力求仪表施工全过程的均衡、有序。
2.2程序施工的原则:仪表工程是主体工程的配套辅助工程,在仪表安装全过程必须坚持先主体、后辅助的原则,主体工程为仪表施工创造条件,仪表跟随主体施工。
在试车阶段坚持先辅助、后主体,试车前仪表要先行启动、投运,为主体工程启动提供保证。
以上两项是仪表施工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在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从各个方面都应贯彻遵循,这样才能把仪表施工作业搞好。
3、施工准备阶段
3.1施工准备包括技术准备和物资准备。
技术准备为全体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施工方案和施工规范,特别是仪表本身资料、特殊仪表资料应先消化吸收,再给班组交底,了解工程情况和具体要求,并根据施工需要组织好作业人员。
物资准备为根据施工材料计划核实材料到货情况;落实施工机具,并按排好进场时间待用。
3.2注意建筑物上的预埋件、预留洞是否正确和过马路、墙体的保护套管。
套管在土建施工前埋设。
过马路的埋地深度为管顶距地面1.2米,管子两端延伸出路基外1米以上。
套管制作时先必须内壁清理干净,两端做好喇叭口,喇叭口处镀锌层被破坏的地方要重新补刷沥青漆。
套管放置好后在回填土前必须用破布将两端口堵好,并作好隐蔽工程记录。
3.3仪表设备、材料开箱、检验
3.3.1仪表设备在搬运、开箱和入库时要小心谨慎,并根据随机文件要求用清洁、通风良好、安全的库房保存。
3.3.2仪表设备开箱后检查外观是否良好,仪表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各种附件是否齐全。
仪表开箱时各种资料,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出厂校验单等必须收集好,统一保管,严禁乱丢乱扔。
开箱检验合格的仪表送计检中心进行单体检验,各种调节阀、切断阀校验时必须按要求做强度和泄漏量试验,校验合格的仪表才能交付使用,开箱不合格品要退货,并作好记录。
注意,从计检中心领回校验合格的仪表必须看附件是否齐全,以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扯皮现象。
3.3.3仪表施工材料领取后检验外观是否良好,有无合格证、质保书,尤其是防爆件更应注意检查。
仪表施工材料领取后要分类别摆放好。
仪表专业使用材料种类多,其中有许多小型加工件和附件容易混乱和遗失,因此无论是在材料库房还是在班组临时摆放材料的工具箱内材料都要摆放整齐,并上好标志,做到清晰明了,以便于施工时取用方便。
建议调校好仪表应有专用仪表库房,防止被其它专业混用。
3.3.4仪表根部件阀门100%进行压力和严密性试验。
试验介质用纯净的清水,试验后经自然干燥,方可安装。
检验合格后填写阀门试验报告。
4、集散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4.1集散控自系统(DCS)现场控制站、操作站(OPS)、UPS等设备的安装。
这些设备是DCS系统的重要设备,安装时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4.1.1主控室安装前,会同甲方代表一起验收控制室。
控制室内土建和装饰工作应完毕,不需再作挖沟打洞等易产生灰尘、振动的工作。
地面清洁干净,空调系统投用并经过考核,可以满足机柜所要求的温、湿度。
照明施工完毕。
4.1.2制定DCS系统的设备运输和吊装方案,盘柜运抵施工现场,进入室内后,用与基础槽钢等高的滚杠移动就位。
搬运过程中盘柜的垂直位置、方向、吊点等符合产品外包装箱标志,搬运时要做到慢、稳,避免碰撞。
盘柜外包装箱宜在控制室内打开,开箱后检查盘柜有无掉漆、变形等情况,并作好记录。
盘柜安装顺序从中间柜开始向两边依次摆放在基础上就位。
4.1.3会同甲方代表共同对DCS控制系统进行检验。
检验后甲乙双方代表共同签字确认。
4.1.4DCS系统控制柜、操作台的安装就位除常规的横、平竖、直及固定牢固的要求外,要特别注意机柜于基础间的绝缘。
DCS机柜安装时,底部应垫10mm厚橡皮垫,使DCS机柜与电气的地(PE 或PEN)可靠隔离。
4.1.5UPS安装要求严格按厂商的产品指导书进行。
在安装蓄电池时,要正确判定电池的极性,检查绝缘,防止蓄电池短路。
UPS安装后,根据产品指导书进行调试。
4.2DCS接地系统正确、合理的安装接地系统是自动控制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保证。
集散控制系统(DCS)接地系统分为安全地ACG和逻辑地MRG。
接地系统在安装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4.2.1DCS系统各独立的两个接地系统之间及各接地极之间的距离应大于3米。
4.2.2DCS系统的两个独立接地系统之间不得直通。
4.2.3接地系统的接地极、接地网的金属材料应用同一材质(接地极:L70*70*7角钢,L=1100mm;接地扁钢:-40*4、,以免不同材质与大地之间产生电池效应,造成独立得两个接地系统间存在电势。
4.2.4接地系统在安装过程中要边安装边测量接地电阻,使接地系统的电阻达到集散控制系统(DCS)的要求,要求R≤5Ω。
4.3集散控制系统的调试
在DCS安装结束之后,给系统上电。
自控系统上电原则是按总电源至各分电源,依次给控制系统上电。
集散控制系统调试分为通讯系统测试、卡件冗余测试、各I/O口通道测试、控制方案调试。
4.3.1通讯系统是自控系统正常运行的系生命线,在系统故障诊断画面下,观察操作站与控制站、主控制卡与I/O卡之间的通讯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可查系统硬件地址是否与组态一致及通讯线安装是否正常。
4.3.2卡件冗余测试,可通过热插拔方式,判断卡件在故障时其是否可无扰切换。
4.3.3用信号发生器给每个I/O口通道加4~20mA信号或挂接标准电阻箱,改变各信号值,观察操作画面是否与输入值相同,并做好记录。
4.3.4在锅炉控制系统中,复杂控制方案较多,如汽包水位三冲量控制、过热蒸汽串级控制等,而且联锁控制需要通过程序来完成。
如:燃烧控制等。
其调试方法可在端子后加变信号,测量输出通道是否正确输出。
5、敏感元件和取源部件的安装
除设备本身已做好取源部件的测量位置或预留孔外,锅炉及除氧给水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分析、物位等取源孔应在管道专业预制时,仪表专业应会同管道预制人员一起将取源位置定好,并焊接好取源短管,用胶带封好。
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5.1取源中的测点开孔位置应按设计或制造厂规定进行。
如无规定,可根据工艺流程系统图中测点和设备、管道、阀门等的相对位置,按下列规定选择:
5.1.1测孔应选择在管道的直线段上。
测量孔应避开阀门、弯头、三通、大小头入孔、手孔及对介质流速有影响或会造成泄露的地方。
5.1.2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
5.1.3取源部件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管道外径,但不小于200mm。
压力和温度测量孔在同一地点时,压力测孔应开凿在温度测孔的前面(按介质流动方向而言)。
5.1.4在同一处的压力或温度测孔中,用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测孔应选择在前面(按介质流动方向而
言)。
5.1.5测量与自动控制用仪表的测点一般不合用一个测孔。
5.1.6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应安装在便于维修的地方。
5.2测量元件应安装在能真实反映被控工艺参数的直线段,并需要避开可能产生流量突变,测温死区,避开装在阀门、弯头及管道和设备的死角附近。
5.3取压件安装用以摄取容器或管道的静压处,其端头应与内壁齐平,不得伸入内壁,且均无毛刺。
否则会使介质产生阻力,形成涡流,并受冲压影响而产生测量误差。
5.4烟道的取压、取样点引出时要向上引出。
5.5锅炉烟道、热风道、冷风道的铠装热电偶在安装时,应保证保护套管相对的严密性,必要时加装法兰连接,以维护锅炉的严密性和测量的真实性。
5.6对于压力变化大或易产生振动的部位,如锅炉烟道的温度计应根据插入深度长短安装相应的支架或托架,并严禁敲打温度计。
5.7在装入温度计时,垫片材质一定要符合规范要求,内外丝扣间应涂抹高温研磨粉,并一次拧紧。
6、仪表管路的安装
6.1导压管在安装时除了要执行《SDJ279-90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地规范要求外,还应遵守《DL5031-9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和《DL5007-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焊接篇)》的有关要求。
6.2导压管和管件在安装前,应遵照下列程序和方法进行检查:
6.2.1管道材质和规格的检查。
6.2.2外观检查,导管外表应无裂纹、伤痕和严重腐蚀等缺陷。
6.3导压管的弯制应用冷弯法,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6.4油管路敷设应离开热表面,不能平行布置在热表面上方,油管路与热表面交叉时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一般应大于150mm,必要时还应采用隔热措施。
6.5管路在敷设时,还需考虑热膨胀问题,特别是悬吊式锅炉膨胀值有时高达200~300mm,为消除管路产生的应力,在敷设时应留有一定弯曲余度或加膨胀弯。
从锅炉顶和本体下到变送器室的导压管束必要时应加保温或伴热。
6.6导压管的敷设应用拆卸的卡子,用螺丝固定在支架上或排敷设,使导压管间的净距应保持均匀,一般为导压管本身的外径。
6.7冷凝器液位测量管路上、变送器下严禁装排污阀。
6.8锅炉水压试验时,所有相关的仪表管路都应一起跟随进行压力强度试验,并在泄压时进行管道冲洗,在锅炉酸洗时,相关的仪表管路一次阀门都要提前关严。
7、仪表线路的安装
7.1电缆桥架安装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安装。
托架安装前应先定位、弹粉线。
安装时先点焊作临时固定,待一整排支架全安装完毕校正好后,方可全部进行焊接。
电缆桥架安装应横平竖直,垂直
误差不得超过其长度的3mm,水平误差不得大于5mm,支架间的水平误差不得大于±2mm,做到整齐美观。
7.2电缆保护管在敷设时,保护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所穿入电缆弯曲半径的规定,保护管的弯曲度不应大于90°。
几根管子排列在一起时,高度应一致。
7.3敷设电缆时应检查敷设电缆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7.4电缆敷设路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7.4.1按最短路径集中敷设。
7.4.2电缆应集中敷设,使电缆排列整齐。
7.4.3电缆敷设应避开高温、机械损伤、躲开人孔、设备起吊孔、窥视孔等。
敷设在主设备附近的电缆不影响设备和管路的拆装。
7.5电缆敷设应尽量做到横看成线,纵看成行,引出方向一致,弯度一致,余度一致,松紧适当,相互间距一致,挂牌位置一致。
7.6导线敷设应尽可能远离电磁干扰源,导线穿管时,应一端有人拉有人送,两者动作协调。
穿入同一跟管内的数据导线,应平行并拢一次进入,不相互缠绕。
7.7由于仪表信号是弱电信号,为防止强电干扰,220V AC电源线沿桥架外敷设。
7.8穿线管与仪表之间采用挠性管作为过渡保护管。
7.9控制室所有表盘电缆穿孔在电缆敷设完后,用防火材料分度,去现场电缆出口处加电缆头套,引出线部分加蛇皮管或塑料管。
进仪表盘的电缆,电线安装完毕后,用木板加盖,上面再敷一层橡胶板。
8、现场仪表设备安装与调试
8.1现场仪表和设备的安装应符合制造厂规定和规范的要求。
仪表安装在利于观察、维护和操作的地方,周围应干燥和无腐蚀气体。
8.2直接安装在工艺管道上的仪表和设备,宜在工艺管道吹扫后压力试验前安装。
当必须与工艺管道同时安装时,在工艺管道吹扫时应将仪表拆下。
8.3为提高现场仪表的测量精度,在同一批智能变送器的安装前,应根据现场工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量程比,即测量范围上限URL(UpperrangeLimit)和测量范围下限LRL(LowrangeLimit)之比,合理编排仪表位号和安装位置。
8.4仪表和电气设备标牌上的文字及端子编号等应书写正确、清楚。
仪表及电气设备接线盒的引入孔不应朝上,以避免油、水及灰尘进入接线盒,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密封措施
8.5压力变送器和差压变送器的安装应避开强烈振动源和电磁场,环境温度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8.6锅炉水位、除氧器、疏水箱水位等变送器要在负压管上加装平衡容器,并要将变送器进行负迁移。
其迁移方案如图所示。
图差压变送器迁移方案及计算公式
8.7本工程调节阀大多选用了直行程电子式精小型套筒调节阀。
这种调节接收4~20mA信号伺放安装与阀体控制箱内,其安装过程与其它调节阀类同,但调试与其它调节阀不同。
调试时要先用内六角扳手调整阀芯开关,然后调整阀体控制箱内的限位开关,控制全开或全关,调试时,要注意工艺控制要求,调整好其正反作用。
8.8现场仪表单体调校应在安装前进行,调校所用电源应稳定,其电压波动不应超过产品的要求范围。
仪表调校所用气源应清洁、干燥,露点至少比最低环境温度地10℃,气源压力应稳定。
8.9YOKOGAWA——EJA智能差压变送器调校时,将编程器挂在被校差压变送器的+、-两根线上,然后编入变送器的安装位号、测量范围、迁移范围即可。
系统调试时应送入压力、差压信号进行传感部件的检查,但此时调校不应作为精度检查。
其连接如图4所示。
8.10调校所用标准仪器、仪表应具备有效的签字合格证书,其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宜超过被校仪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3。
仪表的调校应在全刻度范围均匀选取,数量为:单体调校时不少于5点,系统调校不少于3点。
8.11仪表系统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应首先检查系统的接线是否正确,管路的连接应正确可靠,电源和气源应符合系统仪表要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系统校验。
校验时整个系统应满足:
8.11.1系统误差不应超过系统内单元仪表允许误差平方和的平方根值,即:
δ系≤(N12+N22+……….+Ni2)1/2
δ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回路误差
Ni_____________各单元仪表允许误差
8.11.2执行器从始点到终点的全部动作(包括阀门定位器)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8.11.3调节系统的动作方向应满足工艺要求。
8.11.4联锁报警系统的动作参数及报警参数应符合设计工艺要求。
9、集散控制系统DCS系统联调
做好集散控制系统联调工作是本工程正常投运的有力保证。
在完成安装和接线之后,可进行DCS 与现场联调工作。
9.1回路联调:通过在现场加信号源,观察现场信号点是否与监控画面一一对应,如果回路出错,可通过查组态及接线回路来解决。
9.2复杂控制回路调试:通过加改变干扰源,观察现场是否按要求动作。
9.3联锁控制回路调试:锅炉水位联锁保护控制、汽机联锁保护控制等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由于本部分通过复杂继电器及跨专业工作,故要与电气专业配合做好此部分工作。
10、仪表(台﹑箱﹑柜)安装
10.1检查
﹑完好
10.2仪表盘柜安装
1、垂直偏差(每米)﹤1.5mm
2、水平倾斜偏差相邻两盘顶﹤2mm
3、水平倾斜偏差成列盘顶﹤5mm
4、盘面偏差相邻两盘边﹤1mm
5、盘面偏差成列盘面﹤5mm
6、盘间接缝﹤2mm
﹑完好﹑美观
10.3、导压管敷设安装方案
A、导管在安装前核对钢号、尺寸,并进行外观检查和内部清洗。
B、管路应按设计规定位置敷设,若设计未做规定时,可按下列原则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而定。
C、导管应尽量以最短的路径进行敷设,以减少测量仪表的时滞,提高灵敏度。
但对于蒸汽测量管路,为了使导管内有足够的凝结水,管路又不应太短。
D、导管避免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潮湿、腐蚀或有振动的场所,应敷设在便于维护的地方。
E、导管应敷设在环境温度为+5~50℃的范围内,否则应有防冻或隔热措施。
F、油管路敷设时应离开热表面,严禁平行布置在热表面的上部。
G、差压测量管路(特别是水位测量)不应靠近热表面,其正负压管路的环境温度一致。
H、管路敷设时,应考虑主设备的热膨胀,防止因主设备有膨胀使一些敷设好的仪表管路受到一定的拉力,甚至使管子断裂。
如必须在膨胀体上装设取源装置时,其引出管需加补偿装置,如“Ω”弯头等。
I、管路应集中敷设,其线路一般应与主体结构相平行
J、导管设线路应选择在不影响主体设备检修的地点。
K、导管不应直接敷设在地面上,如必须敷设时,应设有专门沟道。
导管在穿地板或砖墙时,应有保护管保护。
L、管路水平敷设时,应保持一定坡度,一般应大于1:100,差压管路应大于1:12。
其倾斜方向应能保证测量管内不存测量的气体或凝结水,并在管路的最高或最低点装设排汽或排水窗口或阀门。
M、管路敷设应整齐、美观、固定牢固,尽量减少弯曲和交叉,不允许有急剧和复杂的弯曲。
N、管路敷设完毕后,用水或空气进行冲洗,并应无漏焊、堵塞和错焊等现象。
O、管路应严密无泄漏。
被测介质为液体或蒸汽时,一次阀门及其前面的取源装置应参加主设备的严密性试验。
被测介质为气体管路,要单独进行严密性试验。
P、管路敷设完毕后,在所有管路两端应挂上标明编号、名称及用途的标志牌。
10.4、取源部件安装
测点开孔位置应按设计或制造厂的规定进行。
如无规定时根据测点系统图和本体设备、阀门等相对位置,按下列规定选择:
测孔的开凿,一般在热力设备和管道正式安装前或封闭前进行,禁止在已冲洗完毕的设备和管道上开孔,如必须在已冲洗完毕的管道上开孔时,需证实其没有介质,并应有防金属屑粒掉入管内措施。
根据被测介质和参数的不同,金属壁测孔的开凿可用下述方法:
插座与本体的固定,以及密封采用电焊,安装时应遵照焊接与热处理的有关规定及规范要求。
a、温度取源在高温、高压(主)蒸汽管道工程通径等于或小于250mm时,插入深度宜为70mm,大于250mm时,插入深度100mm。
b、一般流体介质管道外径等于或小于500mm时,插入深度宜为管径的1/2;大于500mm,插入深度宜为300mm。
c、烟风及风粉混合物介质管道插入深度宜为管外径的1/3-2/3。
d、回油管道测温元件测量端必须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
e、测量粉仓煤粉温度宜从粉仓顶部垂直插入,其插入深度分上、中、下测量不同断面煤粉温度。
a、测量管道压力的测点应设置在流速稳定的直管段。
b、水平或倾斜管道上压力测点的安装方位应符合以下条件:
c、测量气体压力时,测点在管道的上半部。
d、测量液体压力时,测点在管道的下半部与管道的水平中心线成45°夹角范围内。
e、测量蒸汽压力时,测点在管道的上半部及下半部与管道的水平中心线成45°夹角范围内。
测量带有灰尘或汽粉混合物的介质时,采用具有防堵或吹扫结构的取压装置;
f、在炉墙和垂直管道上取压应倾斜向上安装,与水平线成夹角大于30°。
g、在水平管道上取压管应在管道上方,顺流速成锐角安装。
物位测量需介质工况稳定,并满足仪表测量范围:
a、平衡容器安装前应符合制造尺寸,检查内部管路的严密性。
b、平衡容器要垂直安装,汽包水位测量平衡容器应使其零水位标志与汽包零水位线在同一水平上。
c、平衡容器至插压仪表的正负压管应水平引出400mm厚,再向下并列敷设。
a、分析仪表的取样部件应按设计和制造厂的要求装在有代表性并能灵敏反应介质真实情况的位置。
b、氧化锆探头安装位置应符合制造厂规定,烟气分析取样装置引出端,其与水平成仰角一般大于15°。
一次阀门一般与插座直接连接,如操作不便,允许用导管适当延长,但尽量靠近插座。
连接方式根据不同的阀门型号多采用不同连接方法。
如焊接、丝接法兰等。
一次阀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一次阀门安装前应按规定标准进行水压试验,必要时进行解体研磨。
b、安装一次阀门时,应使被测介质的流向由阀芯下部导向阀芯上部,不得反装。
c、安装一次阀门时,应安装在便于维护的操作的地点,一次阀门(包括法兰接头等)应露出保温层。
d、安装一次阀门时,其门杆应列在水平线以上位置,以便于操作的维修。
e、当焊接阀门直接杆在加强型插座时,阀门可不安装支架固定。
否则,阀门必须用包扎固定在阀门支架上或将阀门两端的管子用管卡固定在支架上。
a、为了保证流量的准确,安装前需对节流件及其管道装设进行检查和验收。
b、孔板入口边缘应尖锐,无伤痕。
当孔洞孔径大于150mm时,其它边缘上不得具有肉眼能辩认的钝口,其径小于150mm的孔板,当光线落在入口边缘上时,不应有反射。
c、喷嘴的出口边缘应尖锐,无毛刺及伤痕。
d、节流件的安装方向为孔板的圆柱形锐边应迎着介质流速方向,喷嘴曲面大口应迎着介质流速方向。
e、节流件在管道中的安装与管道轴线垂直,其偏差不超过±10,并应同心。
f、节流件与环室或法兰间的垫圈,应根据规范规定进行选择,垫圈应尽量薄,一般为0.5~2mm,内径应较管道内径大2~3mm,使之在压紧后不致突入管内,避免液体在进入节流件前产生收缩而影响测量。
g、前后环室开孔直径口应相等,并高于管道内径D1,即D1=D允许1D≤D1≤1.02D,但不允许D >D1环室安装后不能使其边缘突入管道内。
h、在水平或倾斜敷设的管道上安装节流装置时,环室或带环室法兰上的取压孔应根据所测介质的性质而选取不同的方向;测量蒸汽流量时,取压孔应在水平线以上的45°范围内,测量液体流量时,取压孔应在水平线以下45°范围内,测量气体流量时,取压孔应位于管内上方垂直45°范围内。
i、节流件的安装应在管道冲洗后进行(冲洗管道时,可用同样厚度的垫圈代替)。
a、就在仪表应安装在光线充足、操作、维修方便和振动影响不大的地方。
b、差压仪表或变送器宜设置在低于取源部件的地方;测量气体压力或流量时,差压仪表或变送器宜设置在高于取源部件的地方,否则应采取放气或排水措施。
c、测量真空指示仪表或变送器,应设置在高于取源部件的地方。
d、变送器宜布置在靠近取源部件和便于维修的地方,并适当集中。
e、开关量仪表安装要牢固,接点动作应灵活可靠;轴承润滑油压力开关,应与轴承中心标高一致,否则整定时考虑液柱高度的修正值。
f、执行器安装必须牢固,操作时列晃动,其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和检修,不防碍通行,不受汽水浸蚀和雨淋,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的操作手轮中心距地面应为900mm。
g、连接执行机构与调节机构的连杆长度应可调且不宜大于5m和有弯,其丝扣连接处应有压紧螺母。
11、电缆敷设安装方案
11.1电缆保护管的加工及敷设
电缆保护管和管材规格符合设计要求,电缆管不得有穿孔、裂缝和显着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金属电缆管镀层应符合设计要求,不能有严重锈蚀。
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钢材。
电缆管管口应无尖锐棱角,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显着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能大于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