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清·吴楚材等《古文观止》卷七:魏公十思之 论,剀切深厚,可与三代谟、诰并传。
解读文本
正字音
求木之长( zhǎng ) 殷( yīn )忧 黜( chù)恶 垂拱( gǒng ) 塞( sè )源
浚(jùn ) 谗( chán )邪 谬( miù)赏 壅( yōng )蔽
载( zài )舟
前后对比、引经据典,有 理有据,令人信服,充分 展现了他“能上、善上、 2
思 辨
图治,以国事为重, 能容耿介直言的臣子, 3 所以对于魏征的进谏
敢上”的进谏艺术。
大都能够虚心接受。
整体感悟
魏征以政治家特有的敏锐眼力,抓住了唐 太宗“忘本”“忘危”等根本问题,从生活、 修养、用人、执法四个方面提出了“十思”, 意在以“思”治“忘”。奏议用“思”字贯穿 始终,阐明了国君要“积其德义”“居安思 危”“戒奢以俭”的道理。
克制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得高大,一定要使它的根基牢固;想要泉 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 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要 树木生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 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你这)明智的人呢! 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应当推 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永无止境的美好。不考虑在安逸的环 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 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 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
思考:本文的文眼是哪个字?
人君当思 提出问题

为什么思 分析问题


思些什么 解决问题
研读课文,理清第一段文意
生长,长 主谓之间,取独 得好 使……稳固 树根 泉流 疏通水道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德行和道义 转折 希望 流得长远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
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那么你知道他以谁为镜吗? 魏征究竟做了哪些事,让唐太宗发出这样的感慨?
大唐第一 “直男”
责任担当
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 安国利人,成我今日之功业,为 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 名臣,何以加也。
智者不谏,谏或不智。 智者尽言,国家之利。 郑公达节,才周经济。 太宗用之,子孙长世。
第一层:摆事实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取易守难?
第二层:析原因 竭诚施仁政,吴越为一体; 傲物振严刑,骨肉为行路。
第三层:敲警钟 载舟覆舟,奔车朽索,所宜深慎!
梳理第三段
名作动 统治
自我克制 建造,兴建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
使…安宁
谦虚

骄傲,自满
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
思些什么 诚能十思 垂拱而治 (提出具体做法)
魏征为什么能够说服太宗?
①态度谦恭诚挚,语言委婉得体。他始终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 以政治家的敏锐眼光观察时政。在进谏时,他言辞恳切,语重心 长,又切中要害,令人警醒,极尽忠诚。
②说理透彻,语言简练而
1
③唐太宗是一位英明
生动,特别是正反论述、
的君主。唐太宗励精
君臣相得 一代良臣:敢说;一代圣主:能容
唐太宗和魏征, 一个爱才如命,善于纳谏,是历史上的“明君”; 一个忠心耿耿,敢于直谏,是历史上的“诤臣”。
魏 征
谏:劝谏
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 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 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思: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安定,太平
极愚昧无知的人
递进 明智的人
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
主持,掌握 指帝位
至高无上的皇权
何况
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
之休,喜庆不,念福居禄安思危重,权 戒奢以俭表并,列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
表转折
戒除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敦厚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 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 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文体知识

“疏”通称“奏疏”,是“疏通事理,分条陈述的意 思。奏议文体的一种。奏议类文章是古代官员进呈给帝 王的奏章的统称,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疏的 用途较广,论谏、陈乞、待罪、推荐、辞官等都可以用 “疏”。著名的“疏”类文章有(晁错)《论贵粟疏》、 (贾谊)《论积贮疏》等。
本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 方面进一步论述君王居安思危、厚积德义的重要性。
思 请你分析这一段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取江山 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盖寡 守江山
对比论证 在殷忧 必竭诚以待人 比喻论证 既得志 则纵情以傲物
胡越为一体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骨肉为行路
第二段论证思路
从“为什么思?”展开论证,有三个论证层次:
意动 以…为乐 网三面 留一面
名作动,居于…之下
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
担心(耳目被)堵塞、蒙蔽
以(之)为

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
同“毋” 不要
使动,使……端正
斥退奸恶小人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统治百姓的人,如果真的能够看见想要的东西,就想到知足来 自我克制;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 宁;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就要想到谦虚谨慎来自我修 养;害怕(自己)会骄傲自满,就要想到江海居于百川之下。 喜爱狩猎,就要想到把从三面驱赶,留一面作为限度担心意志 松懈,就要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害怕被蒙蔽,就要想到虚 心采纳臣下的意见;担心说坏话的人,就要想到使自已端正来 排斥小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以致奖赏不 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
【思考探究】
1.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 答:比喻论证。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答:“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比
喻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


排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比
积十 德思
第 一 段
梳理第二段
督查
通“震” 恐吓
苟且免于刑罚 怀念 名作状 貌:表面上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颠覆,使……倾覆
应该
名作状 在内心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
译为“大小”
忽乎?
深切பைடு நூலகம்戒慎 疾驶的马车 难道
轻视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查百姓,用威风怒气来吓唬百姓, 他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却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德, 表面上恭敬,但在内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 的只是民众;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 这是应当深切警惕的事情。奔驰的马车却用着腐朽的绳索, 难道可以轻视吗?
梳理第三段
使…光大 这
选拔
形作名 好的意见
形作动 想尽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
仁爱,宽厚 诚信的人 献出
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
颐养
轻而易举就能治理好天下
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
为什么一定
管理
役使,劳损
毁坏,减损
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
哉?
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九德”的修养。选拔 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选择好的意见而采纳它,那么有智慧的人 就能充分献出他们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的力量;仁 爱的人就能洒播他的恩惠,诚信的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 争着做好自己的事情,君臣就没有多少烦扰的事,国君就可以尽 情享受出巡游玩的快乐,享有神仙一样的长寿。或演奏琴瑟,或 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必多说,百姓就可得到教化。为什 么一定自己劳神费思,代替百官管理职事,劳损自己的耳目,毁 坏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呢?
已经,在….之后
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
放纵情感 (今:尽情)
路人
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看不起别人 物:人
所有的帝王,都承担着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没有谁不 (因为)深切地忧虑而治国之道显著的,功业建成后却德 行衰减。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就 很少了,难道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困难吗?当初取得 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天下却力量不足,为什么呢? (因为)处在深重忧患当中,一定能竭尽诚意对待臣民, 已经实现了志愿,就会放纵自己的性情,看不起别人。竭 尽诚心,胡越之人也将同心同德,傲视别人,至亲骨肉也 会成为不相干的路人。
思三驱以为度(三面为限)
戒纵欲过度 思慎始而敬终(慎始慎终) (处事)
思虚心以纳下(虚心纳谏)
戒轻信人言 思正身以黜恶(端身黜恶) (用人)
思无因喜以谬赏(奖赏得当)
戒赏罚不公 思无因怒而滥刑(用刑有度) (执法)
课堂回顾
提出问题
思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本文论证思路
人君当思 为什么思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以“固本思源”为喻)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总结历史教训)
十 思
(


第么

三 段
想 到


)
1.见可欲 2.将有作 3.念高危 4.惧满溢 5.乐盘游 6.忧懈怠 7.虑雍蔽 8.惧谗邪 9.恩所加 10.罚所及
思知足以自戒(克制欲望)
戒奢侈扰民 思知止以安人(适可而止) (生活)
思谦冲以自牧(谦虚自养)
戒骄傲自满 思江海下百川(广开言路) (待人/修养)
写作特点
⑴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 ⑵ 正反对比论证,加强说服力。 ⑶ 语言朴实雄健。 ⑷富有强大的逻辑力量。
语言特点:骈散结合,语言华美流畅
“十思疏”是一篇骈文。唐代奏疏都习惯用骈文 写作,但此文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在形式上 它利用骈文的排比、对偶、表达真情实感,但又 不拘于形式,既有骈文的华美,整齐,又有散文 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
• 著有《隋书》的绪论,《梁书》《陈书》《齐书》 的总论,主编有《群书治要》,名篇有《_谏___太__宗__十__思__疏__》_、 __《__十__渐__不__克___终__疏__》。
写作背景
【背景】贞观十一年(637),经过十几年的治理,唐朝 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 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 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 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于是“频上四 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的第二疏。
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对比
义的 ”出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比 喻 、 排

的发 重点 要 性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梳理第二段
泛指所有帝王

深深忧虑
显著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
坚持到底 表示推断,大概
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
表原因,因为
• 少时孤贫,出家为道士。隋末参加瓦岗起义军,李 密败,降唐。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前后陈谏二 百余事。贞观三年(629)任秘书监,主持校定秘府 图籍。后封郑国公,谥号__文__贞__。提出 “兼___听__则__明__,__偏___信__则__暗_”,多次劝唐太宗以隋亡为鉴,认 为君好比舟,民好比水,“_水__能__载__舟___,__亦__能__覆__舟___”,必 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薄赋敛,轻租税”。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 《文心雕龙·章表》
学习目标
1. 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文言活动现象、特殊句式。 2. 了解本文论证思路,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的方法。 3. 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在 今天的借鉴意义。
观人知世
• 魏征(580 — 643),字_玄__成___,巨鹿(今属河北) 人,唐代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 本文作为封建时代臣子向帝王的劝谏之文,在当今社会是否还有 现实意义?清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结构分析】
(1)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__善__始_者__实__繁__,_能__克__终__者__盖__寡___。
(2)以_设__问___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 的不同心态说明:能__否__竭__诚__待__人__是__事__业__成__败__的__关__键__。
(3)以_水__和__舟_的关系比对_民__和__君_的关系,切中要害, 令人警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