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三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的活动“制作生态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制作生态瓶》说课稿
一、使用教材
本实验是基于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三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的活动“制作生态瓶”的拓展设计。
二、实验器材
小铲子、棉签、3L透明玻璃瓶、感应温度贴、过滤棉、手抄渔网、大烧杯。
陆地生态瓶:洗净河沙、种植土、腐木(树皮或树干)、苔藓、小型植株(连土一起移植,防止伤到根)、小型动物(蚂蚁、蚯蚓、蜗牛)。
淡水生态瓶:洗净的河沙、过滤的河水、小石块、水草、田螺、小鱼。
海洋生态瓶:洗净海沙、过滤海水、海葡萄(海藻)、小贝壳、蛤蜊、钉螺、扇贝。
三、实验创新要求/改进要点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的八年级下册生物书进入到第八单元后,着重介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强调生物依赖一定的环境。
在学完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后,教材提出了“制作生态瓶”的活动,通过制作生态瓶,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学情分析:锡溪学校地处惠来县仙庵镇锡溪村,是一个纯农业山村,学校虽实验条件有限,但仙庵镇全镇属沿海丘陵地形,依山傍水,拥有长达22公里的海岸线,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乡土资源丰富。
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但在进行第一次实验时,学生自主制作的生态瓶主要存在以下三个缺点:
1、生态瓶成分不全,瓶子里只有一根水草和一条金鱼,金鱼很快缺氧;
2、生态瓶里淤泥太多,昆虫没有栖息环境,瓶壁污浊,很难观察瓶内生物的状态;
3、有学生不了解生物的习性,将海螺、海虾放入淡水,造成了生物的死亡。
创新要点:鉴于第一次实验的失败,不少学生提出要对生态瓶做出改进,以达到更好的实验结果。
为了满足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并实施实验“制作不同类型的生态瓶”。
最终经过师生讨论,根据课本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决定制作陆地、淡水、海洋三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瓶,拓展了实验内容。
受第一次实验的影响和启发,学生在第二次实验中,对材料进行了改进,比如淤泥中有太多的微生物,会消耗瓶里的氧气,改成冲洗过的沙子,既能为微生物提供生活环境,又不会造成污染。
海水和河水经过过滤后才加入,减少浮游生物的引入,田螺繁殖能力太强,应控制加入的数量。
不同类型的生态瓶,加入的生物经过多次讨论和筛选,不仅考虑到生态瓶的组成,还考虑到生态瓶的美观性,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
还使用感应温度贴实时监控生态瓶的温度。
有学生提到五年级科学课本也有“制作生态瓶”的活动,于是增加向五年级学生展示和介绍生态瓶的活动,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学习中教学相长的乐趣。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性强,参与度高,积极参与共创最优实验方案。
从发现问题、选取实验材料,设计生态瓶,再到实验观察和实验结果分析等,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运用理性思维,实现了在教材基础上的深度学习。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
(一)实验原理
生态瓶模拟的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瓶子采用透明密封的玻璃瓶,唯一可进入系统的是光线,整个系统也是靠光线作能量推动的。
瓶中包含非生物环境(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等)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中的植物从无机环境中获取水分和二氧化碳,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和制造有机物,供给其他生物。
植食动物以植物为食,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光合作用,粪便被微
生物分解,分解后的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正好是植物的肥料。
这些成分相辅相存,得以长期生存。
(二)小组合作设计并实施实验
学生通过自主分组,分成六小组,每组四人。
自主选择生态瓶的类型,这体现了实验的开放性。
表1 学生分组实验
最终每种生态瓶都有两组学生制作,不仅节约了重复实验的时间,同种生态瓶之间也可以进行对比,这体现了实验的有效性。
学生组内分工,明确责任,组间共享,节约资源,这体现了实验的可操作性。
五、实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依据生态系统的知识,学会设计和制造一个生态瓶。
(二)能力目标:小组合作,准备材料,解决问题,观察记录自制生态瓶中生物的生活情况,尝试分析生态瓶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感目标:响应十九大精神,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追求人类与生存环境共同进化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重点: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教学难点:建立生态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模型。
六、实验教学内容
(一)收集和保存材料
学生分组,组内分工,组间合作,在课前一起准备实验材料。
陆地组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走访了附近较为茂盛的草地和灌木丛,寻找小型健壮的植株和成片的苔藓,用小铲子连根带土地挖起,放在盒中带回实验室。
在寻找蚂蚁时发现因为连日大雨,蚂蚁已经搬离地面,较难获得。
便有学生制作出简易捕蚁装置。
寻找蚯蚓的同学用在纸盒里给蚯蚓铺了一层潮湿的土壤,并将纸盒避光放置。
淡水组的学生将收集到的河沙和小石块冲洗后晾干备用,将水草、螺蛳、小鱼放置透明烧杯中,加入河水。
在寻找蝌蚪时发现蝌蚪都已经发育成小青蛙,不能放在淡水瓶中,也不能放在陆地瓶中,故将小青蛙放生。
海洋组的学生在教师的陪同下,来到海边收集海水、海沙,海葡萄(海藻),捡贝壳和海螺。
(二)实验操作过程
学生分别按照陆地、淡水、海洋的顺序就坐后,各个小组检查实验器材和材料。
每个小组的成员在实验开始之前,先在组内进行沟通和交流,明确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操作要点,并进行初步的分工。
陆地生态瓶
瓶子里先用河沙铺底,再加入种植土,选取几株健壮的小型植株,小心种入土中。
将露土的地方用苔藓铺满,用小木勺将苔藓和土壤压实,放入彩砂,然后小心放入蚯蚓,蜗牛。
洒少量的水,确认所有材料都加完后,用棉签将瓶壁擦干净,才放入蚂蚁。
最后封瓶,贴上感应温度贴,并将实验台打扫干净。
淡水生态瓶
瓶子里先加入已经洗净晾干的河沙和小石子,然后将水草种入。
将河水用过滤棉过滤到大烧杯中,再将河水加入到瓶子中,加水的速度尽量放慢,避免将水草冲走,河水加至瓶子的四分之三即可。
待河水中的一些浑浊物沉淀下来后,再加入螺蛳和小鱼。
最后封瓶,贴感应温度贴,打扫实验台。
海洋生态瓶
瓶子里先铺上洗净晾干的海沙,种入海草,加入过滤好的海水,再将贝壳、蛤蜊、钉螺放入,封瓶,贴感应温度贴,打扫实验台。
(四)分析生态瓶
对比三种不同生态瓶的组成,尝试就不同生态瓶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进行分析。
对比上次失败的生态瓶,分析失败原因,得出生物必须依赖一定的环境,要爱护生物多样性,爱护环境。
分析惠来县封山育林、一年一度的禁渔期等政策对当地生态环境有什么积极影响,响应十九大精神,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追求人类与生存环境共同进化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尝试为当地环保部门出谋献策等,明白保护环境不仅是国家、政府的事,更是每个公民身负的责任,应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并完成实验报告。
(五)表达与交流
制作完生态瓶后,教师带领学生来到五年级的教学层,趁着大课间休息时间,将制作好的生态瓶与五年级的学生一起分享和交流。
(六)实验观察与实验记录
将制作好的生态瓶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每天的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对瓶中的生物进行观察和记录生活状态。
为下节课《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做好认知准备。
七、实验教学过程
八、实验效果评价
学生受第一次制作生态瓶失败的影响和启发,提出改进的想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合作设计解决方法。
从实验设计到实施,班级成员汇聚集体的理解、努力和分工来寻求问题的解决。
总的来说,本实验的创新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善用资源
农村学校缺乏实验器材和实验条件,很多实验无法开展。
但农村学校拥有丰富的乡土资源,“制作生态瓶”的实验所需的材料恰好是学生日常生活经常接触到的,所以学生能从身边的田野,池塘,草地,海边收集到实验材料,并能在收集和保存材料时运用到之前所学的知识,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拓展深度
生态系统的类型拓展到陆地、淡水、海洋三种类型,大大增加了实验内容。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小组合作、充分运用理性思维共同完成实验的设计、实施、分析和交流,并进一步深刻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深度学习正是学生成长所需要的。
(三)能力提升
从实验方案的确定,实验材料的收集,生态瓶的制作,实验结果的共享和交流,对实验成果的展示和解读,学生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实验探究能力,更加强了与人交流,表达的能力,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感悟责任
通过对本实验的探究过程,学生直接观察到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现象,感悟到生物必须依赖一定的环境。
通过分析惠来县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响应十九大精神,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追求人类与生存环境共同进化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通过尝试为当地环保部门出谋献策的活动,明白保护环境不仅是国家、政府的事,更是每个公民身负的责任,应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由此增进学生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