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一科 650118;2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
学第三附属医院 650118
【摘要】目的:分析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100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5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探究2组患者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

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40.12±5.3)分,明显低于对
照组(48.72±5.3)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P<0.05)。

结论: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能够减少肺癌化疗
患者的负面情绪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将其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阶段性认知行为;肺癌化疗;情绪;生活质量
行为干预是健康教育的核心,评价健康教育项目和工作的效果,主要是要看其是否使人
们的行为切实发生了改变。

人的行为是指具有认知、思维能力、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在内外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能动反应[1]。

化疗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药物在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也会危及正常细胞,且对患者肠胃刺激较大,易导致患者产生恐
惧等悲观心理,造成生活满意度下降[2]。

阶段性行为干预能对癌症患者的认知,思维起到至
关重要的作用。

对此。

本文为了评价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
影响,对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肺癌化疗患者进行研究,以供临床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
机分为2组/50例。

患者均符合肺癌化疗患者的判定标准。

干预前向患者说明研究目的及方法,医院批准该研究实施,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1.50±3.20)岁。

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患者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3.60±3.80)岁。

两组肺癌化疗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即:对患者环境、饮食、用药、病情观察进行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即常规护理+阶段性认知行
为干预护理。

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认知干预。

化疗前,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和病情,提
供安静舒适的医疗环境,与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态度,对不同
的患者实施不同的干预政策,指导和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困惑和感受,帮助患者排解压力。

力求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定期安排家属探望,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帮助患者增强信心。

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和心理承受范围,引导患者及时治疗。

其次,化疗中,对患者说明化疗
的重要性并告知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给予患者及时的心理准备,转移患者注意力。

最后,化
疗后,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对疗程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安慰其心情,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
的勇气。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肺癌化疗患者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判定标准:90分及以上即满意、60-89分即较满意、60分以下即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用“ ”的形式表示2组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用t检测;并用“%”的
形式表示2组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用卡方进行检验;在用SPSS22.0软件核对后,
当2组肺癌化疗患者指标数据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对照组满意为25例,较满意为15例,不满意为10例,总满意度80.00%。

观察组满意为25例,较满意为20例,不满意为5例,总满意度90.00%。

观察组肺癌化疗患者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

干预前观察组焦虑评分为(59.72±6.3)分,对照组焦虑评分为(60.02±5.9)分。

干预后
观察组焦虑评分(40.12±5.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8.72±5.3)分。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讨论
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是60年代发展出的一种有结构、短程、认知取向的干预方法。


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变患者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
心理问题。

在肺癌的诊治过程中,患者最容易因病情患有抑郁,大多是来自对疾病的恐慌、
疼痛以及对死亡的恐慌,自身的脆弱带来的无力感,使患者心理方面出现疾病,不易于癌症
的治疗[3]。

认知—行为干预模式使患者自身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行为的出现并不单纯取决
于环境刺激或行为后果,而受其自身认识评价系统,也即认知系统的影响。

在患者对自身疾
病各个阶段认知有所了解后,阶段性的行为干预能够改变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肺癌的化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
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上述指标均可发现,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能够减少肺癌化疗
患者的负面情绪并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汪浩,项东阳,孟颖等.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4):2266-2269.
[2]陈丽,任小红,黄伶智.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14-16.
[3]彭亮,谢敬聃,胡毅.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对肺癌患者情绪及免疫状态的影响[J].现代肿
瘤医学,2015,23(20):2953-2956.
[4]林晓红,彭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癌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8):2773-27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