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2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为了规范矿职业危害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危害事故,减轻职业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规定。
一、事故处置
1、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害的生产作业场所,设置职业危害警示牌版、通信报警装置、应急撤离通道、冲洗设备;
2、生产部门及辅助生产部门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生产作业场所要配置满足需要的现场救援设施;
3、当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现场人员要立即向调度室汇报,调度室要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
4、发生事故后,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5、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抢险;
6、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7、对遭受或者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人员,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8、配合上级行政部门,按照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
9、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职业危害事故进行调查并形成事故分析报告;
10、对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部门,矿要根据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处理结果进行通报;
11、职业病防治科要建立职业危害事故台账,事故调查的报告有关资料要存档保存。
二、事故汇报
1、生产现场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调度室接报后应及时向值班领导和矿长汇报,并通知相关部门。
2、接到重伤以上和一级非伤亡事故报告后,在规定的时限内,经职业卫生科研究决定后向上级监管部门报告。
3、事故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类别、伤害程度以及事故简要经过,初步原因或直接原因的判断等。
4、事故报告要真实准确,不得弄虚作假。
对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延迟不报和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一经查清,除责成补报外,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5、凡工作范围内的人身伤害,无论是否构成工伤级别,均应立即报告调度室和安全科。
超过期限的按照故意迟报、瞒报处理。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2)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与报告制度是指针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进行及时处置和报告,并追究相应责任的制度。
职业病是指因长期暴露在特定工作环境中,使得工人患上的一种与工作活动有关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事故是指因职业病因素引起的工人伤亡事故。
对职业
病危害事故的处置与报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加强对职业病危害的防控,保护工人的健康和权益。
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展开,分别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与报告制度进行详细说明。
一、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
1. 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处理
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首先要及时切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源头,保护事故现场的安全。
紧急处理包括疏散人员、采取措施避免进一步扩散和事故扩大化,并根据事故情况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2. 伤亡人员的处理
对于受伤或者患病的人员,应及时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和治疗,确保其得到及时的抢救和治疗。
同时,应对受伤或患病人员的情况进行记录,包括个人身份信息、受伤部位和严重程度等。
3. 事故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调查与分析的结果对于进一步的防控以及责任追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事故责任的追究与处理
根据事故原因的调查与分析结果,对事故责任人进行相应的追究和处理。
责任追究主要包括对单位和个人的责任追究。
对单位,可以采取停产停业、罚款、吊销许可证等措施进行处罚;对个人,可以采取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等。
二、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报告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报告是指事故发生后,相关单位应将事故情况及时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相关管理机构。
报告的目的是提供信
息,以便上级部门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和发生类似事故。
1. 报告的主体
报告的主体通常是事故发生单位,也可以是其他相关单位。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对职业病危害事故进行实事求是的立案报告,详细记录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死伤人数、事故原因等情况。
2. 报告的时限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报告应当在事故发生后的规定时限内进行。
具体的报告时限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地区制定相应的规定,但一般不超过24小时。
对于重大事故,应当立即进行报告。
3. 报告的方式
报告的方式可以采用书面报告、电子报告或者口头报告等。
具体的报告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信息化程度进行选择,但必须确保及时和准确。
4. 报告的内容
报告的内容应当准确全面。
包括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和后果;受伤人员的基本情况;事故处理和救治情况;事故责任的调查和处理情况等。
三、完善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的建议
1. 加强预防和控制
强化预防意识,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管控和监测,减少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控体系,加强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提高应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能力。
2. 加强培训和教育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对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的培训,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并熟悉相关规定。
3. 完善监管和执法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监管和检查机制,加强监督和指导,严格执法,保障职业病防控措施的有效实施。
加大对事故责任人的追究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从而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
4. 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
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交流事故处理与报告的经验和教训。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共同推动职业病防控工作的落实。
综上所述,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与报告制度是保障工人健康和权益的重要措施。
只有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加强预防和控制、加强培训和教育、完善监管和执法、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才能有效地减少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人的健康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