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在冷战结束后的亚太地区,俄罗斯国力锐减,日本综合国力下降,与此同时,东盟、印度的力量迅速壮大,成为冷战后亚太政治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反映出冷战结束()
A.有利于遏制大国的霸权主义
B.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健康发展
C.为区域力量发展提供了机遇
D.对亚太地区的发展更为有利
2.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的世界》中认为:“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这里的“群雄竞起”()
A.冲击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B.促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C.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
3.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
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
这种变化表明()
A.国际政治经济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
B.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得到普遍支持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国际社会很大的遏制
D.主权国家或国家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4.中国倡议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为新兴国家争取了
更多权利。
德国支持并愿意积极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东欧、中亚等地区将更好地融入全球体系中。
若从政治史角度来阐释该材料,最恰当的是()
A.新兴国家将极大冲击旧的世界殖民体系
B.中国是改变世界政治格局的主导力量
C.政治多极化将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D.区域经济合作增强世界多极化趋势
5.经济区域一体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深刻影响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版图,欧盟被认为是当今一体化程度最高者,但在应对欧债危机问题上,它却没有进行内部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依据和民意基础。
这说明()
A.欧盟缺少应对经济发展困境的能力
B.欧盟政治经济一体化出现断层
C.欧盟各成员国间经济水平存在差异
D.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存在缺陷
6.有学者认为,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虽然不可能是封闭的,但对于集团外国家的限制是不可避免的。
这表明区域经济集团化()
A.消除了成员国内部矛盾
B.导致世界贸易保护主义迅速兴起
C.排斥发展中国家的参与
D.具有阻碍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因素
7.“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
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
”这反映了()
A.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括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B.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C.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D.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定
8.理论界通常称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
这一“交替”主要是指()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冲突发展
D.由意识形态的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9.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其根源是()
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B.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
C.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
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10.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导,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
由此可见,20世纪()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11.推动下表中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发展中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12.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增长非常迅速,大大促进了国际资本的流动,把各国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
此外,跨国公司在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全球贸易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由此可见,跨国公司()
A.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B.缩小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
C.消除了各国间的贸易壁垒
D.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
13.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经济水平差距过大,很难结成经济集团。
突破这一传统经济理论的是()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B.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C.联合国的成立
D.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立
14.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在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的今天()
A.世界不会再有动荡不安的局势
B.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
C.发达国家主导着当今世界一切事务
D.发展中国家完全处于不利地位
15.多极化的政治更加有利于世界的发展与和平,各国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想,可以平等地交流意见和建议,可以进行良好的合作。
材料表明()
A.和平已经成为世界永恒的主题
B.多极化下各国利益达成了一致
C.多极化的发展消除了战争威胁
D.多极化助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16.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这表明当今中国()
A.致力于加强与周边邻国合作
B.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D.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17.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正在不断突破既有的新自由主义理论框架,在全球治理中,‘中国方案’致力于‘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着中国智慧。
”材料说明中国()
A.已经完全走上市场经济道路
B.已经确立计划经济指导市场经济
C.开始打破计划经济模式束缚
D.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18.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协定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建立尊重主权和国情、国家自主决定贡献力度的全球行动模式。
这说明《巴黎协定》()
A.体现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
B.促使区域经济集团不断走向开放
C.坚持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导
D.探索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新模式
19.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虽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职能的共同之处是()
A.促进社会与文化交流
B.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C.对抗特定的国家集团
D.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
20.2019年10月26日,“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开幕。
习近平主席强调,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各国利益日益交融、命运更加休戚与共是大势所趋,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
上述材料强调的是,20世纪()
A.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D.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开始了。
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
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三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
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邓小平文选》第3卷
(1)材料一反映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导致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6分)
(2)西方国家针对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进行“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的?(4分)
(3)上述材料中“国际形势的变化”的表现是什么?指出变化的原因及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
(2分) 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形成了“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
显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误入了歧途,充其量也只能称其为“半球化”。
材料二实际上,反全球化是另一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产物。
相对而言,它是弱势与受害群体对全球化黑暗面的微弱抗争,是对全球化的所谓不可规避性的挑战……2000年9月下旬,捷克首都布拉格,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在这里召开。
来自世界各地的反全球化分子跟踪而来……示威者
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全球资本主义的工具,因为它们竭尽所能控制第三世界,使这些国家更加贫穷……他们认为地球环境将因全球化而不堪重负,地球环境将因为全球化而受到最后的致命一击。
——摘编自庞中英《另一种全球化——对
“反全球化”现象的调查与思考》材料三目前,反移民浪潮也成为反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约有三分之一的移民从发展中国家前往发达国家。
非法移民会抢走工作,消耗税收,增加犯罪,改变民族认同。
有分析人士指出,英国之所
以选择“脱欧”,就与这种担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
济全球化充其量只能被称为“半球化”?指出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及这一局面结束的标志。
(6分) (2)“反全球化是另一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产物”,运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
(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10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0—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史知识,对上表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分)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D
解析:“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形成中,反映了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对抗之后,各国都从中感受到了战争和冷战都无益于各国的发展,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所以谋求磨合与协调是各国或者国家集团针对以往的经验教训所做的外交政策调整,而这些调整是务实有效的,故选D项。
4.答案:D
解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反映出区域经济合作程度的加强。
题干材料说明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了新兴国家以及东欧、中亚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故D项正确。
旧的世界殖民体系已经瓦解,故A项错误。
B项说法错误。
题目要求从政治史的角度分析,故C项错误。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欧盟“在应对欧债危机问题上……没有进行内部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依据和民意基础”,可知欧盟在处理欧债危机问题上缺乏相应的政策法律依据及民意的认同,表明欧盟政治一体化滞后于经济一体化,政治经济一体化出现断层,因此B项正确。
6.答案:D
解析: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对集团内的国家是开放的,但是对于集团外国家的限制是不可避免的,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故选D项。
7.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可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定,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故选D项。
8.答案:B
解析:世界格局指的是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旧格局即美苏两极格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旧格局瓦解了,新格局正在形成中,总趋势是多极化。
故选B项。
9.答案:D
10.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可知强调的是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故选C项。
11.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涉及的是有关农产品和石油资源的经济组织,这些经济组织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组织,是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必要举措,故B项正确,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开始于新航路开辟,此后不断在生产领域扩展,C项错误;题干材料所列国际组织涉及的是单项生产合作,不属于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D项错误。
12.答案:A
13.答案:B
14.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总体趋势趋于缓和,但局部冲突和矛盾依然存在,A项错误;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趋向缓和,B项正确;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发达国家不可能主导当今世界一切事务,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C、D两项错误。
15.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多极化的政治作用,没有体现和平成为世界永恒的主题,故A项错误;各国利益因各国实际情况不同而不同,不能达成一致,故B项错误;多极化的发展消除战争威胁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多极化趋势下各国可平等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良好的合作,故D 项正确。
16.答案:D
17.答案:D
18.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反映了在环境治理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探索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新模式,故选D项;题干材料反映出全球应对环境问题中的合作,没有体现出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排除A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排除B项;题干材料强调全球应对环境问题的合作,并非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导,排除C项。
19.答案:A
20.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各国利益日益交融、命运更加休戚与共是大势所趋”,可知当今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A、B、C三项,故排除。
21.参考答案:(1)因素:日本和欧共体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壮大;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以“政治民主化”和“人权”作为经济合作前提,向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压力,试图在民主化和人权旗帜下,以西方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使这些国家内部发生演变。
(3)表现:两极格局结束后,一方面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另一方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世界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原因: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或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特点: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22.参考答案:(1)“半球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根本原因:两极格局的存在(或美苏冷战)。
结束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
(2)反全球化浪潮客观上有助于解决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全球化良性发展,所以它是另一种全球化。
反全球化浪潮是在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是全球化所产生的社会问题的集中体现。
经济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达国家内部经济利益的冲突。
大量移民涌入发达国家,影响发达国家的就业,消耗税收,增加犯罪,改变民族认同等。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范围内不同文明和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冲突。
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
上述经济全球化产生的问题导致世界上出现了各种反全球化声音。
23.参考答案:示例
看法: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发达国家。
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渐瓦解,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赢得了民族独立。
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不断加强,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倡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这些都有利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苏联解体使俄罗斯经济元气大伤,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大打折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
总之,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观点,如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弱化,发达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等,可酌情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