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直线l 经过()()1,1,2,3A B 两点,则l 的斜率为() A.
2
B 。
2
3
C. 43
D 。
12
【答案】A 【解析】 【分析】
直接代入两点的斜率公式2121
y y k x x -=-,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31
221
k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两点的斜率公式,属于基础题. 2。
不等式3
1x x ->-解集为( )
A 。
{x |﹣3<x <1} B. {x |1<x <3}
C. {x |x <1或x >3} D 。
{x |x <﹣3或x >1}
【答案】C 【解析】 【分析】
把不等式3
01x x ->-转化为3010x x ->⎧⎨->⎩或3010x x -<⎧⎨-<⎩,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不等式3
01x x ->-等价于3010x x ->⎧⎨->⎩或3010x x -<⎧⎨-<⎩
,
解得3x >或1x <,即不等式3
01x x ->-的解集为{|3x x 或1}x <。
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不等式的求解,其中解答中熟记分式不等式的解法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运算与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3。
如果
x >0,y >0,且11
1x y +=,则
xy 有( )
A. 最小值4
B. 最大值4 C 。
最大值1
4
D 。
最小值1
4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x >0,y >0,且11
1x y +=,
又11x y
+≥1≤,114xy ≤,
即4xy ≥,当2x y ==时取等号, 则xy 有最小值4,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属于基础题。
4. 已知0a b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
22a b <
B.
2a ab
< C 。
11
a b
> D 。
1b a
<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利用特殊值法和作差比较法比较即得正确选项
【详解】解:对于A 选项,取特殊值5,1a b =-= ,满足0a b <<,但2
2a
b <不满
足,故错误;
对于B 选项,因为0a b <<,所以0a b -<,所以()2
0a ab a a b -=->,故错误;
对于C 选项,因为0a b <<,所以0,0b a ab -><,所以1
1
0b a a b ab --=
<,即11
a b
<,故错误; 对于D 选项,因为0a b <<,所以0b a ->,所以
10b b a
a a --=<,即1
b a
<,故正确。
故选:D.
【点睛】(1)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和实数比较大小,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
(2)比较实数大小,常用包括比差和比商两种方法.比差的一般步骤是:作差→变形(配方、因式分解、通分等)→与零比→下结论;比商的一般步骤是:作商→变形(配方、因式分解、通分等)→与1
比→下结论。
如果两个数都是正数,一般用比商,其它一般用比差。
5。
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异面直线AA 1与BC 1所成的角为 A. 60° B. 45° C 。
30° D. 90°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正方体性质可知,直线∥,
所以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即转化为直线与
所成的角,
那么在中,可知
与
所成的角为
,
所以即异面直线与
所成的角为
.
6. 已知数列{a n }等比数列,若q =2,S 4=1,则S 8=( )
A 。
1
15
-
B. ﹣255 C 。
1
D 。
17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先求得8
4S S -,然后可得8S .
【详解】∵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q =2,S 4=1,
∴4448
4567812344()1216S S a a a a a a a a q S q -=+++=+++==⨯=,
∴8
11617S
=+=.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掌握等比数列的性质解题更加简便,本题利用性质可以避免求1
a .
7.
已知点()1,3A ,动点(),P x y 的坐标满足02x y x x y ≥⎧⎪
≥⎨⎪+≤⎩
,则AP
的最大值为
( ) A 。
B. C 。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由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根据AP 表示平面区域内的点到()1,3A 的距离,结合图形,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画出约束条件02x y x x y ≥⎧⎪
≥⎨⎪+≤⎩
表示的平面区域如下:
因为AP表示平面区域内的点到()1,3
A的距离,过点A作AM x⊥轴于点M,
则(1,0)
M,显然是(0,0)和(2,0)的中点,
因此当点(),
P x y为(0,0)或(2,0)时,AP最大,
且最大值为:22
AP=+=
1310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考查求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属于基础题型.
8。
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的条件可以是()
A. α内有无数条直线都与β平行
B. 直线a∥α,a∥β,且直线a不在α内,也不在β内
C. α内的任何直线都与β平行
D。
直线a在α内,直线b在β内,且a∥β,b∥α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对A,若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平行,平面α与平面β不一
定平行,也可能相交,垂直,A 错
对B ,当直线平行于两平面交线时,符合命题叙述,但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B 错
对C ,“α内的任何直线都与β平行”可等价转化为“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C 正确
对D ,当两平面相交,直线a ,直线b 都跟交线平行且符合命题叙述时,得不到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D 错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面面平行的判定:当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平面平行时,则过这两条交线的平面与另一平面平行
9. 直线y =4x ﹣5关于点P (2,1)对称的直线方程是( ) A 。
y =4x +5 B. y =4x ﹣5 C. y =4x ﹣9 D. y =4x +9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设直线45y x =-上的点()00,P x y 关于点()2,1的对称点的坐标为(),x y ,求出
x ,0
y ,再代入直线45y x =-中即可得到对称直线的方程。
【详解】设直线45y x =-上的点()00,P x y 关于点()2,1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x y ,
所以0 22=x x +,021=y y +,所以04x x =-,02y y =-,
将其代入直线45y x =-中,得到()2445y x -=--,化简得49y x =-, 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要点:直线的方程和中点坐标公式,
属于基础题.
10。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已知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53,则h 的值为( )
A 。
3
2
B 。
3
C 。
33
D 。
53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视图还原原几何体,结合锥体的体积公式可求得h 的值. 【详解】根据三视图还原原几何体如下图所示:
该几何体是四棱锥,底面为矩形,
结合图中的数据可得体积1
5610533V h h =⨯⨯⨯==3
h =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三视图计算棱锥的高,考查锥体体积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1. 已知A ,B ,C ,D 是同一球面上的四个点,其中ABC ∆是正三角形,
AD ⊥平面ABC ,212AD AB ==,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A.
643π
B.
96π
C 。
192π
D 。
48π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画出几何体的图形,把A 、B 、C 、D 扩展为三棱柱,上下底面中心连线的中点与A 的距离为球的半径,求出半径即可求解球的表面积.
【详解】
由题意画出几何体的图形如图,
把A 、B 、C 、D 扩展为三棱柱,上下底面中心连线的中点与A 的距离 为球的半径,
212AD AB ==,ABC ∆是正三角形,所以2343AE AO ==,.
所求球的表面积为:2
443192π
π=().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球的表面积的求法,球的内接体问题,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12。
如果一个数列由有限个连续的正整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组成(数列的项数大于2),且所有项数之和为N ,那么称该数列为“N 型标准数列",例如,数列3,4,5,6,7为“25型标准数列”,则“5336型标准数列”的个数为( ) A 。
2 B. 3 C 。
4 D.
5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得出这个有限连续正整数数列的首项与项数的关系,然后分析其所有取值可能性.
【详解】设这连续的正整数有n 个,第一个数为1
a ,则由题意得:
()1153362
n n na -+=,整理得()41211067222329n a n +-==⨯⨯,
因为1
21n a n <+-,且n 与121a n +-一奇一偶,
所以n 与121a n +-的可能值为16与667,与23与464,29与368共三组, 所以“5336型标准数列”有3组。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数列新定义问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及应用,难度一般,理解题目意思是关键。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水平放置的△ABC 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已知A 'C ′=4,B ’C =3
2,则原图中AB 边上中线的实际长度为_____。
【答案】5
2
【解析】
【分析】
由直观图得出原平面图形△ABC是直角三角形,由题意可求出AB 边上的中线长度.
【详解】由直观图得出原平面图形△ABC,如图所示;
,
则直观图中A′C′=4,B′C′=3
2
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C=4,BC=3,所以AB=5,
.
可得AB边上的中线长度为5
2
.
故答案为:5
2
【点睛】本题考查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的应用问题,掌握斜二测画法直观图与原图中的线段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4. 不等式220
-+≥对于任意的实数x恒成立,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x kx k
是_____.
【答案】08
≤≤
k
【解析】
【分析】
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得到判别式小于等于0,进而可求出
结果.
【详解】因为不等式2
20x kx k -+≥对于任意的实数x 恒成立,
所以只需2
80k
k ∆=-≤,
解得:08k ≤≤. 故答案为:08k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的问题,属于基础题型.
15. 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11,1,31n n a a S n +=≥=则
n a =____________
.
【答案】21,1
34,2n n n a n -=⎧=⎨⋅≥⎩
.
【解析】 【详解】()13,1n n a S n N n ++=∈∴=时,23,2a n =≥时,13n n a S -=,可得13n n n a a a +-=,
即1
4,n n a
a +=∴数列{}n a 从第二项起为等比数列,2n ≥时,=n a 234n -⋅,故答
案为21,134,2n n n a n -=⎧=⎨⋅≥⎩
.
【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列通项与前n 项和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式1(2)n
n n a
S S n -=-≥的应用,属于难题.已知n S 求n a 的一般步骤:(1)当1
n =时,由1
1a
S =求1a 的值;(2)当2n ≥时,由1n n n a S S -=-,求得n a 的表达式;(3)
检验1
a 的值是否满足(2)中的表达式,若不满足则分段表示n
a ;(4)写出n
a 的完整表达式.
16。
已知
a >1,
b >1,ab =8,则22210g 10g 10g (4)a b
a ⋅的最大值为_____。
【答案】7-【解析】
【分析】
由已知把b 用a 表示,然后用换元法,设2
log
2a t +=,(25t <<),化为关于
t 的函数式,用基本不等式求得最值.
【详解】由8ab =得2
2
2log ()log
log 3ab a b =+=,22log 3log b a =-,2(1log 3)a <<,
22222210g 10g log (3log )
10g (4)log 2
a a a
b a a ⋅-=+,设2log 2a t +=,则25t <<,
222210g 10g (2)(5)71010710g (4)t t t t y t b t a a t t ⋅---+-⎛⎫
====-++ ⎪⎝
⎭,
∵25t <<
,10t t +
≥=10t t =
,即t ,
∴10
t t +
的最小值是,∴1010y t t ⎛⎫
=-++ ⎪⎝
⎭
的最大值为7-
故答案为:7-
【点睛】本题考查对数的运算法则,解题方法是换元法,首先由已知条件消元,然后换元,把函数式变得更加简单易求解.还考查了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属于中档.
三、解答题:(17—22题为必做题,23题为选做题,解答题应写岀必要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直线l 1:x +y +2=0;l 2:mx +2y +n =0。
(1)若l 1⊥l 2,求m 的值; (2)若l 1//l 2,且他们
m ,n 的值。
【答案】(1)2m =-;(2)2m =
,4n =±.
【解析】 【分析】
(1)由垂直得斜率互为负倒数,可求得m ; (2)由平行求得m ,再由距离求得n .
【详解】(1)1l 的斜率为11k =-,∵l 1⊥l 2,∴直线2l 的斜率为212
m
k =-=,∴2m =-;
(2)∵12l l //,∴
2
11
m =,2m =(4n 时两直线平行),
2l 的方程化为02
n
x y ++=
,∴两平行间的距离为d ==
4n =±.
【点睛】本题考查两直线垂直与平行的条件,考查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属于基础题.
18. △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ABC 的面积
1
tan 4
S ac B =
⋅。
(Ⅰ)求B ;
(Ⅱ)若a ,b ,c 成等差数列,△ABC
求b 。
【答案】(Ⅰ)=3
B π
;
(Ⅱ)b =
【解析】 【分析】
(Ⅰ)直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化简得到答案;
(Ⅱ)根据a ,b ,c 成等差数列和△ABC 的面积求出2ac =,再利用余弦定理化简求出答案。
【详解】(Ⅰ)∵11
tan =sin 42
S ac B ac B =⋅⋅, ∴1
cos =
2
B , 又∵0B π<<, ∴=3B π
;
(Ⅱ)∵a ,b ,c 成等差数列 ∴2a c b +=
∵11
=sin =22
S ac B ac ⋅, ∴2ac =,
∵()()2
2
2
22222241cos =2442
a c ac b
b b a
c b B ac +----+-===,
∴b =
b =。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其中涉及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等差数列,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常见的基础题型。
19。
已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公差d >0,且a 1a 4=4,S 4=10.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令
b n =1
1n n a a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T n 。
【答案】(1)n
a n =;(2)1
n n
T n =
+。
【解析】 【分析】
(1)直接利用数列的递推关系式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2)利用(1)的结论,进一步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出数列的和. 【详解】(1)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公差0d >,且14
4a a
=,410S =,
整理得()1113=4
43
4=102a a d a d ⎧+⎪
⎨⨯+⎪⎩
,解得11a =,1d =, 所以n
a
n =。
(2)由(1)得()111=111=
=1
n n n b a a n n n n +-++⋅,
所以11111=1=11=231211
n n T n n n n -+-+⋯+--+++。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及应用,裂项相消法在数列求和中的应用,属于基础性题.
20. 已知AB 是底部B 不可到达的建筑物,A 是建筑物的最高点,为测量建筑物AB 的高度,先把高度为1.5米的测角仪放置在CD 位置,测得A 的仰角为45°,再把测角仪放置在EF 位置,测得A 的仰角为75°,已知DF =4米,D ,F ,B 在同一水平线上,求建筑物
AB 的高度。
【答案】约为16。
43米. 【解析】 【分析】
利用正切值求得AG 后可得.
【详解】设AG h =,∵45,75ACG AEG ∠=︒∠=︒,
3
1tan 45tan 303tan 75tan(4530)231tan 45tan 303
11+
︒+︒︒=︒+︒===+-︒︒-⨯
则CG AG h ==,(23)tan 7523
AG EG h =
==︒+,
∴(23)4CG EG h h -=-=,4(23)23
h =
=-,
∴ 1.54(23) 1.516.43AB h =+=++≈.
∴AB 的高度约为16.43米.
【点睛】本题考查解三角形的应用,解题时要善于从图形中发现规律,确定利用什么公式求解,本题只要应用直角三角形中的正切函数定义即可求解.
21.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平面ABCD ,PD =DC =
BC =1,AB //DC ,AB =2CD ,∠BCD =90°.
(Ⅰ)求证:PB ⊥AD ;
(Ⅱ)求点C 到平面PAB 的距离。
【答案】(1)见证明;(2)2
2
【解析】 【分析】
(1)取AB 中点为M ,通过勾股定理证明AD BD ⊥,再得到AD ⊥平面PDB ,从而证明AD PB ⊥.
(2)根据三棱锥C PAB -等体积转化,以
ABC 为底,PD 为高,求出三棱锥
C PAB
-的体积,再求出PAB △的面积,以PAB △为底,C 到平面PAB 的距
离为高,从而得到C 到平面PAB 的距离.
【详解】如图,取AB 中点为M ,连接,,PM DM BD
因为2,,1,//,90AB CD AM MB DC BC CD AB BCD ︒
====∠=
所以四边形BCDM 为正方形. 所以1DM BC AM MB ==== 所以2,2,2AD BD AB ===。
所以2
22AB
BD AD =+
所以AD BD ⊥
因为PD ⊥平面ABCD ,AD ⊂平面ABCD ,所以PD AD ⊥. 又因为BD
PD D =
所以AD ⊥平面PDB , 而PB ⊂平面PDB ,所以AD PB ⊥
(2)连接AC ,设点C 到平面PAB 的距离为h ,
则11121132
63
1
C PAB P ABC V V AB BC P
D --==⨯⨯⨯⨯=⨯⨯⨯= 因为,,AB PD AB DM ⊥⊥且PD DM D ⋂= 所以AB ⊥平面PDM ,所以AB PM ⊥。
在Rt
PDM
中2
222,PM
PD DM =+=即2PM =
所以11
22222
PAB
S AB PM ⨯⨯==
⨯. 所以12
3C PAB
PAB V
S h -=⨯⨯=。
所以12
33h =,所以22
h =。
所以点C 到平面PAB 的距离为
2
2
. 【点睛】本题考查通过证明线面垂直证明异面直线互相垂直,通过三
棱锥等体积转化,求出点到面的距离,属于中档题. 22. 已知2()2
221x
x f x a a =⋅-⋅+-,x ∈R ,a R ∈。
(1)解关于x 的方程()(1)4x f x a =-⋅; (2)设()2()x
h x f x -=,12
a ≥
时,对任意1x ,2[1,1]x ∈-总有12
1
()()2a h x h x +-≤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见解析;(2)15
24
a ≤≤. 【解析】 【分析】
(1)利用换元法得到含参数a 的一元二次方程,再对a 分类讨论,分析方程解的情况;
(2)题中任意1x ,
2[1,1]x ∈-总有121
()()2
a h x h x +-≤可以看作区间内函数最大值与函数最小值的差值问题,然后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确定函数在区间上的单调性,从而确定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值,再根据不等式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1)由题知()(1)4x f x a =-⋅, 代入()f x 有22221(1)4x x
x a a a ⋅-⋅+-=-⋅,
整理得22
2210x
x a -⋅+-=,
令2x
t =,()0,t ∈+∞, 即2
210t
t a -+-=,()4414a a ∆=--=,
当0a <时,方程无解,
当0a =时,方程有一个解,解得10t x =⇒=, 当01a <<时,方程有两个解,
(
111log 1t x =
==+,
(
2221log 12
t x =
==,
当1a ≥时,方程仅有一个根,
(2
1log 12
t x +=
==; (2)()2()x h x f x -=,代入()f x , 有()
()22
2()2222211x
x x x x h x a a a a --⋅-⋅+-=⋅-+-=,
令2x
t =,1,22t ⎡⎤
∈⎢⎥⎣⎦
,设()2(1)a at g t t --+=, ①当1a ≥时,易知函数()g t 在区间1
,22⎡⎤⎢⎥⎣⎦
单调递增, 又因为1
2
1
2
max min 1
()()()()2
a h x h x g t g t g
g +-=-≤-≤
, 即()max min 13123222a g g g g a +⎛⎫
-=-=-≤ ⎪
⎝⎭
, 解得4
5a ≤,舍去,
②当112a ≤<时,函数()g t 在t =
当451a ≤<12≤,
即函数()g t 在区间1,22⎡⎤
⎢
⎥⎣⎦
单调递增, 又因为1212max min 1
()()()()2
a h x h x g t g t g g +-=-≤-≤
, 即()max min 13123222a g
g g g a +⎛⎫
-=-=-≤ ⎪
⎝⎭
, 解得4
5a ≤
, 所以45a =,
当14
25≤<a 时,1
12
<≤,
即函数()h x 在区间12⎡⎢⎣单调递减,
在区间2⎤
⎥⎦
单调递增,
又因为()()1312302222g g a g g ⎛⎫⎛⎫-=-≥⇒≥ ⎪ ⎪⎝⎭⎝⎭,
即
()()max min 32122g g g g a -=-=--, 因为当14
25≤<a 时,()311222a a +--≤恒成立, 所以1425
≤<a ,
综上14
25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含有参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解的问题,对勾函数的性质,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值,考查较为综合,属于难题。
23。
已知点()5,0P 和圆2
2:4430C x
y x y +--+=。
(Ⅰ)写出圆C 的标准方程,并指出圆心C 的坐标和半径; (Ⅱ)设Q 为C 上的点,求PQ 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
()2
2
225
x y -+-=;圆心()2,2C ,半径为r =
;(Ⅱ)。
【解析】 【分析】
(Ⅰ)将圆的普通方程配方整理,即可得出标准方程;进而可得出圆心坐标和半径;
(Ⅱ)先求出圆心到定点的距离,进而可得出范围。
【详解】(Ⅰ)由2
24430x
y x y +--+=得()()2
2
225x y -+-=,
因此其圆心坐标:()2,2C ,半径为
r =
(Ⅱ)因为点()5,0P ,所以
PC =
>,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即点()5,0
P在圆()()
22
-+-=外,
x y
225
又Q为C上的点,
所以PC r PQ PC r
-≤≤+,
PQ≤
即
PQ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的标准方程,以及圆上的点到定点距离的范围,属于常考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