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平面向量常见题型与解题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平面向量常见题型与解题指导
平面向量常见题型与解题指导
本章主要考察以下内容:
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
2.掌握向量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
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4.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6.掌握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并且能熟练运用;掌握平移公式。
7.掌握正、余弦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斜三角形。
8.通过解三角形的应用的教学,继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章的考查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以选择、填空题型考查本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此类题
一般难度不大,用以解决有关长度、夹角、垂直、判断多边形形状等问题。
2.以解答题考查圆锥曲线中的典型问题。
此类题综合性比
较强,难度大,以解析几何中的常规题为主。
3.向量在空间中的应用。
在空间坐标系下,通过向量的坐
标的表示,运用计算的方法研究三维空间几何图形的性质。
在复过程中,应该抓住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指导方针。
本章考题大多数是课本的变式题,即源于课本。
因此,掌握双基、精通课本是本章关键。
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有关平面向量部分突出考查了向量的基本运算。
对于和解析几何相关的线段的定比分点和平移等交叉内容,作为研究解析几何的基本工具,在相关内容中会进行考查。
本章的另一部分是解斜三角形,它是考查的重点。
总而言之,平面向量这一章的研究应立足基础,强化运算,重视应用。
考查的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复建议:
本章知识分向量与解斜三角形两部分,因此应用本章知识解决的问题也分为两类:
1.根据向量的概念、定理、法则、公式对向量进行运算,并能运用向量知识解决平面几何中的一些计算和证明问题。
2.运用正、余弦定理正确地解斜三角形,并能应用解斜三
角形知识解决测量不可到达的两点间的距离问题。
令k'<得-1<t<1;令k'>得t<-1或t>1.因此,k=f(t)的单调递减区间是(-1,1),单调递增区间是(-∞,-1)和(1,+∞)。
点评:第一问中有两种解法可以解决向量垂直的两种常见方法:一是先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分别求得两个向量的坐标,再利用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二是直接利用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其过程要用到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及求模公式,达到同样的求解目的(但运算过程简化,值得注意)。
第二问中求函数的极值运用的是求导的方法,这是新旧知识交汇点处的综合运用。
例3:已知平面向量a=(3,-1),b=(α-3,β),d=-k*a+(sinα)*b,且c⊥d,试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解:由条件可得:k=(31),若存在不为零的实数k和角α,使向量c=a+(sinα)*b,则|c|=√(139(sinα-1)²+4216)。
而-1≤sinα≤1,因此k的取值范围为[-1,0)∪(0,1]。
当sinα=-1时,k取最大值1;sinα=1时,k取最小值-1/2.
点拨与提示:将例题中的t略加改动,旧题新掘,出现了
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好地考查了向量与三角函数、不等式综合运用能力。
例4:已知向量a=(1,2),b=(-2,1),若正数k和t使得向量
x=a+(t²+1)b与y=-ka+b垂直,求k的最小值。
解:x⊥y⇔x·y=0,即[a+(t²+1)b]·(-ka+b)=t²+12t+1=0.因此,当t=-1±√2时,x⊥y,此时k=3/2t²-1/2.因为t²+1≥2t,所以k≥-
3/2,当t=1时,k取最小值2.
题型三:向量的坐标运算与三角函数的考查
向量与三角函数结合,题目新颖而又精巧,既符合在知识的“交汇处”构题,又加强了对双基的考查。
例7:设函数f(x)=a·b,其中向量a=(2cosx,1),
b=(cosx,3sin²x),x∈R。
1)若f(x)=1-3且x∈[-π/3,π/3],求x;
2)若函数y=2sin²x的图象按向量c=(m,n)(m<0)平移后得到函数y=f(x)的图象,求实数m、n的值。
解:(1)由f(x)=a·b可得f(x)=2cosx+3sin²x,因此f'(x)=-4sinxcosx。
因为x∈[-π/3,π/3],所以sinx≠0,因此f'(x)=0的解为x=π/4.因为f(π/4)=2+3/2=7/2>1-3=-2,所以方程f(x)=1-3在[-π/3,π/3]内无解。
2)因为y=2sin²x的图象按向量c=(m,n)平移后得到函数y=f(x)的图象,所以f(x)=2sin²(x-m)+n。
因为
f(x)=a·b=2cosx+3sin²x,所以2sin²(x-m)+n=2cosx+3sin²x。
化简可得sin(2x-2m)=3/2,因此2x-2m=π/2或5π/2.因为x∈[-
π/3,π/3],所以2x-2m=π/2,因此m=π/4,n=5/2.
已知函数$f(x)=(2\cos x,1)\cdot(\cos x,3\sin 2x)=2\cos
2x+3\sin 2x=1+2\sin(2x+\frac{\pi}{6})$。
首先,我们可以将$1+2\sin(2x+\frac{\pi}{6})=1-3$,解得$\sin(2x+\frac{\pi}{6})=-\frac{2}{3}$。
由于$-\frac{\pi}{5}\leq x\leq \frac{\pi}{3}$,因此$-\frac{\pi}{3}\leq
2x+\frac{\pi}{6}\leq \frac{\pi}{5}$,所以$2x+\frac{\pi}{6}=-\frac{5\pi}{6}$,即$x=-\frac{5\pi}{12}$。
其次,我们考虑函数$y=2\sin 2x$的图像按向量
$c=(m,n)$平移后得到函数$y=2\sin(2(x-m))+n$的图像,即函数$y=f(x)$的图像。
由上面的计算,我们得到$f(x)=2\sin
2(x+\frac{\pi}{12})+1$,因此$m<\frac{\pi}{2}$,所以$m=-
\frac{\pi}{12}$,$n=1$。
因此,函数$y=f(x)$的图像向左平移$\frac{\pi}{12}$个单位,向上平移1个单位。
最后,已知$a=(\cos\alpha,\sin\alpha)$,
$b=(\cos\beta,\sin\beta)$,$0<\alpha<\beta<\pi$,需要证明
$a+b$与$a-b$互相垂直。
我们可以使用向量的内积来证明。
首先有$a+b=(\cos\alpha+\cos\beta,\sin\alpha+\sin\beta)$,$a-
b=(\cos\alpha-\cos\beta,\sin\alpha-\sin\beta)$,因此$(a+b)\cdot(a-b)=\cos^2\alpha-\cos^2\beta+\sin^2\alpha-\sin^2\beta=0$,即$a+b$与$a-b$互相垂直。
解析:
由已知得 $|ka+b|$ 与 $|a-kb|$,又因为
$|ka+b|^2=(k\cos\alpha+\cos\beta)^2+(k\sin\alpha+\sin\beta)^2=k^ 2+1+2k\cos(\beta-\alpha)$,$|ka+b|^2=(\cos\alpha-
k\cos\beta)^2+(\sin\alpha-k\sin\beta)^2=k^2+1-2k\cos(\beta-
\alpha)$,因此 $2k\cos(\beta-\alpha)=-2k\cos(\beta-\alpha)$。
又因为 $k\neq0$,所以 $\cos(\beta-\alpha)=0$,由于
$0<\alpha<\beta<\pi$,所以 $0<\beta-\alpha<\pi$,因此 $\beta-\alpha=\frac{\pi}{2}$。
注: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有关运算,同时也体现了向量垂直问题的多种证明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根据数量积的定义证明,二是利用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来证明,三是利用向量运算的几何意义来证明。
题型四:向量运算的几何意义与解析几何
由于向量既能体现“形”的直观位置特征,又具有“数”的良好运算性质,是数形结合与转换的桥梁和纽带,文科应重视由向量运算的几何意义求圆的方程和椭圆方程。
例9:设 $G$、$H$ 分别为非等边三角形 $ABC$ 的重心与外心,$A(0,2)$,$B(x,-2)$ 且 $GM=\lambda AB(\lambda\in R)$。
1)求点 $C(x,y)$ 的轨迹 $E$ 的方程;
2)过点 $(2,0)$ 作直线 $L$ 与曲线 $E$ 交于点 $M$、$N$ 两点,设 $OP=OM+ON$,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 $L$,使四边形 $OMPN$ 是矩形?若存在,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思路分析:
1)通过向量的共线关系得到坐标的等量关系。
2)根据矩形应该具备的充要条件,得到向量垂直关系,结合韦达定理,求得 $k$ 的值。
解:
1)由已知得 $G(x_G,y_G)$,又 $GH=\lambda AB$,因此$H(x_H,0)$。
因为 $G$、$H$、$C$ 三点共线,所以
$\frac{y_G+y_H}{2}=\frac{y_G+y}{2}=\frac{y_H}{2}$,解得$y=\frac{y_G+y_H}{2}-\frac{x}{3}$。
又因为 $H$ 为外心,所以 $AH=CH$,即 $(x-
x_H)^2+y^2=(x-0)^2+(y-2)^2$,代入上式得 $x^2+y^2-
\frac{4}{3}x-\frac{1}{3}y-4=0$,即 $x^2+y^2-\frac{4}{3}x-\frac{1}{3}y=4$,所以点 $C$ 的轨迹方程为 $x^2+y^2-
\frac{4}{3}x-\frac{1}{3}y=4$。
2)设直线 $L$ 方程为 $y=k(x-2)$,代入曲线 $E$ 得$(3k^2+1)x^2-12k^2x+12(k^2-1)=0$。
因为 $OMPN$ 是矩形,所以 $ON\perp OM$,即
$k_1k_2=-1$,其中 $k_1$、$k_2$ 分别为 $OM$、$ON$ 的斜率。
由于 $OM$ 的斜率为 $k_1=k$,$ON$ 的斜率为
$k_2=\frac{y_1-0}{x_1-2}=\frac{y_1}{x_1-2}$,因此
$k\cdot\frac{y_1}{x_1-2}=-1$。
又因为 $OP=OM+ON$,所以 $(x_1+x_2)=4$,
$(x_1x_2)=\frac{3k+1}{3k^2+1}$,因此 $x_2=4-x_1$,代入$k\cdot\frac{y_1}{x_1-2}=-1$ 中得 $y_1=-\frac{k(x_1-
2)}{k^2+3}$。
由 $OP=OM+ON$ 得 $y_1+y_2=0$,因此
$y_2=\frac{k(x_1-2)}{k^2+3}$。
因为 $OMPN$ 是矩形,所以 $OP^2=OM^2+ON^2$,即$(x_1+x_2)^2+(y_1+y_2)^2=x_1^2+y_1^2+(x_2-2)^2+y_2^2$。
代入上式并化简得 $3x_1^2+2x_1-3k^2x_1+k^2-1=0$,因此 $x_1=\frac{3k^2-2}{3}$。
当 $k=3$ 或 $k=-3$ 时,$x_1=\pm1$,代入 $y_1=-
\frac{k(x_1-2)}{k^2+3}$ 中得 $y_1=\pm1$,因此直线 $L$ 的方程为 $y=\pm3(x-2)$。
当 $k\neq3$ 且 $k\neq-3$ 时,$x_1=\frac{3k^2-2}{3}$,代入 $y_1=-\frac{k(x_1-2)}{k^2+3}$ 中得 $y_1=-\frac{2k^3-
9k}{3k^2+3}$,因此直线 $L$ 的方程为 $y=-\frac{2k^3-
9k}{3k^2+3}(x-2)$。
因此存在直线 $L$,使四边形 $OMPN$ 是矩形的充要条件是 $k=\pm3$,此时直线 $L$ 的方程为 $y=\pm3(x-2)$。
本题考查向量的基础知识和动点轨迹,以及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我们可以采用向量和解析几何的方法,将几何问题代数化,并按照求轨迹方程的步骤进行求解。
⑴设点C的坐标为(x,y),则点G的坐标为(x/3,y/3)。
由于GM=λAB(λ∈R),所以GM与AB平行。
又因为|MA|=|MC|,且点M在x轴上,所以点M的坐标为(x/2,0)。
将这些信息代入公式,得到曲线C的方程为x^2/4+y^2/9=1(x≠0)。
⑵当k=0时,直线l与椭圆C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和Q,且根据椭圆的对称性,有|AP|=|AQ|。
当k≠0时,直线l的方程为y=kx+m。
联立方程组,消去y并整理得到二次方程
(1+3k^2)x^2+6kmx+3(m^2-1)=0(*)。
由于直线l和椭圆C有两
个不同的交点,所以判别式△=(6km)^2-4(1+3k^2)(m^2-1)>0,
即1+3k^2-m^2>0.设交点P(x1,y1)和Q(x2,y2),则x1和x2是
方程(*)的两个相异实根。
根据韦达定理,有x1+x2=-
6km/(1+3k^2),所以PQ的中点N的坐标是x=-3km/(1+3k^2),y=kx+m/(1+3k^2)。
由于|AP|=|AQ|,所以AN⊥PQ,即
k^2+1/(1+3k^2)^2=1,解得m=±2/(1+3k^2)。
将m代入
1+3k^2-m^2>0的不等式中,得到-1<k<1.因此,k的取值范围
是(-1,1)。
综上所述,本题的解题思路比较巧妙,需要运用向量和解析几何的知识,同时也考查了基础的几何知识。
难度适中,需要有一定的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