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名师教学设计(3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烛之武退秦师》名师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1.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等文言实词的意义;掌握文言虚词“以、因、其”的意义和用法。
2. 学习烛之武劝说秦伯的议论技巧。
(二)文化传承与理解: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三)思维发展与提升:
1.能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厘清情节,分析人物对话中的隐在信息,赏析人物形象。
3.把握《左传》“虚实互藏”的特点,理解课文主旨的深刻内涵。
(四)审美鉴赏与创造:
1.体会“《左氏》森严,文赡而义明,人之尽也”的行文风格。
2.体会《左传》“虚实互藏,两在不测”的叙事特点。
(一)学情分析
本文为高中学习第一篇文言文,学生在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中已经形成了对老师和参考资料的依赖,多数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甚至还有部分学生不具备自主读译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要学生一开始就以高中的步调和要求进行文言文学习是明显不合适的;当然,老师也不能一手包办,那就仍停留在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层次上。
因此老师在教学中须要带读带译,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并掌握文言文学习的规律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疏通字词大意。
识记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掌握文言虚词“之”“而”的用法,词类活用和所字结构的用法,了解并学会辨析状语后置句和省略句等特殊句式,学会补充省略成分。
2.体会“《左氏》森严,文赡而义明,人之尽也”的行文风格。
烛之武的说辞进行解析,让学生初步接触论证方法。
3.挖掘课文第二段中人物对话的隐在意义,学习分析文本“隐秀”。
4.分析全文主旨,理解《左传》“微而显,文见于此而起义在彼”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这是最基本的教学法,讲述文体知识,讲解文本切入,讲读重点语段,讲演文本透视,因此,可以说,不管哪种教学法,大多伴之以讲授法。
[拟用于文体知识,以及学生经过讨论和点拨之后,仍无法理透的文本内容。
]
2.问答法: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以此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拟用于教学过程中,对重难点的突破]
3.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主要疑难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通常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进行讨论或辩论,让学生思维发生碰撞,累积多人的智慧,生成答案,实现教学目标。
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都得到提高。
[拟用于教学过程中,对重难点的突破]
4.演绎法: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演绎法非常重要且实用。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抛出以下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如:
(1)如果说郑国是因为烛之武的功劳而得以保全,假如烛之武拒绝了郑伯的请求,或者游说失败,郑国会不会灭国
(2)秦伯执意灭掉郑国,事态会如何发展
(3)晋文公一念之差攻击秦军,事态又会如何发展
老师和学生在演绎推理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
5.练习法:学练结合,力争学以致用。
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课前(预习检测)、课中(当堂达标)和课后(教学反馈)练习,学生运用相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拟用于基础知识检测、句子的赏析及简单的(人物)特写练习。
]
6.自读法:只有通过学生独立阅读才能掌握读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将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切换到书本中,对当今一线教师来说,可谓迫在眉睫的。
学生掌握知识,固然有赖于教师的讲授,但还必须靠他们自己去阅读、领会,才能消化、巩固和扩大知识。
[拟用于拓展延伸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大量阅读]
(四)设计课时:3课时
(五)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
课前预习
1.查询资料:
(1)查询《左传》相关资料
(2)查询“晋文公”“郑国”“城濮之战”“崤之战”等四个关键词的内容。
2.学生课前自读课文三遍。
速读一遍,扫除字音障碍;速读第二遍,把握课文内容;细读第三遍,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课堂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熟读并翻译第一、二段,掌握文中的文言字词知识。
2.梳理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学习如何通过文本细节分析文本的隐在信息。
3.掌握《左传》的文学常识。
教学重点:
熟读并翻译第一、二段,掌握文中的文言字词知识。
教学难点:
学习如何通过文本细节分析文本的隐在信息。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子路曾经对孔子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作为一介莽夫的子路说的话明显夸大了自己的能力,但“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的情况在春秋是很常见的。
郑国就是这样一个千乘强国,或者说它曾经强大过:天下诸侯,莫非郑党——出自《吕氏春秋》。
然而,这样的千乘强国夹在三个万乘强国的中间,还面临着其中两个大国的围攻,又是如何脱险的呢我们今天就来通过《烛之武退秦师》来看看郑国的退敌之策。
2.内容概括
请学生按照故事情节发展自主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老师相机指导、更正和补充。
3.问题探究:
(1)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出重要的、关键的信息。
(2)自读课文后,学生讨论:
①你觉得秦晋围攻郑国的理由合理不
②佚之狐、郑伯、烛之武之间分别是什么关系佚之狐在故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请分别说明理由。
③他们三人间的对话,有哪些信息是心里明白却没说出来的请说说你的判断思路。
明确:
①对侯而言,是很合理的,毕竟晋侯在郑国确实受过屈辱,在外交上来说有损晋国的大国威严,同时郑国和楚国保持亲密关系,对晋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对秦伯而言,郑国和秦国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因为秦郑之间隔着晋楚,两国并未接壤,而且这次行动是晋国拉着秦国参与的,两家是翁婿关系,秦国亦不便拒绝;此外,秦国和楚国历来处于敌对状态,郑国和楚国交好,对秦国而言也有一定威胁——郑国历来是拱卫周天子都城的国家,国家不大但地位很高——天下诸侯,莫非郑党(《吕氏春秋》),除掉郑国也相当于剪掉楚国的羽翼。
因此秦国参与围郑也是合理的了。
② A.佚之狐是郑伯的近臣,“公从之”三字含有以下信息:
a.郑国是千乘之国,面对两个万乘大国的围攻,郑伯无计可施,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b.佚之狐敢于向郑伯推荐烛之武,而且用到“必退”二字,说明佚之狐是成竹在胸,而从后文看,佚之狐并没有过多地介绍烛之武,选择让郑伯与烛之武直接对话,参看郑伯的态度可见郑伯对烛之武有相当的期待,这些细节就从侧面反映出郑伯对佚之狐是相当信任的,佚之狐和郑伯的亲密关系可见一斑。
B.郑伯是决策者,是郑国的领导人。
C.烛之武是佚之狐的擅于外交的门客,佚之狐敢于对郑伯说出“必退”二字,说明烛之武曾经完成过类似任务,对于烛之武的外交能力,佚之狐有极高的评价并有相当的信任感。
③A.佚之狐:烛之武是我信赖的人,并且外交能力和口才出众。
B.烛之武:我知道你是没办法了才想到用我,我不去,你会如何;我成功了,你又会如何——“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实际上是对郑伯态度的试探。
C.郑伯:郑伯对烛之武是先利诱再威逼:
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我以前没用你是我的错,但我现在不是改错了吗而且我现在是重用你,只要你好好干,绝不会亏待你,高官厚禄等着你。
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绝不是表示“国破则家亡”的意思,春秋时期,兼并战争是非常寻常的。
郑国灭亡,作为门客的烛之武不过另投明主而已,说不定秦晋两国君主灭掉郑国后还
能慧眼识才,起用烛之武。
郑伯和佚之狐就不一样了,对于这一点,郑伯是很清楚的。
根据上文分析,“不利”二字的内涵是很丰富的:不接受这任务就是不合作,不合作的结局你是知道的(不会让你好过);以前没用你,现在你接受这任务并且办好了,我不仅会用你,更会重用你。
注:学生可能质疑:烛之武就不能直接投秦、投晋或者投楚吗
老师可解答:a.郑伯可能会以控制烛之武的家人对其进行威胁。
c.春秋时期的门客又被称作“死士”,他们对自己的主人是相当忠诚的。
烛之武是佚之狐的门客,他可能不会忠诚于郑国、郑伯,但他对佚之狐是有绝对的忠诚。
佚之狐之所以信任他,忠诚度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参考条件。
4.小结:
(1)从课文前两段可知,在这个事件中,不管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他们的决策都是围绕着什么因素而行
明确:利益。
(2)由我们这堂课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思路,大家学到了读书的什么方法
明确:①注意隐在信息。
②隐在信息是通过对文本的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分析而来。
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左传》“微而显,文见于此而起义在彼”,由此文观之,然也!至于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军,他的辩才有多高超,且听下回分解。
5.文学常识梳理
(1)《烛之武退秦师》载于《左传·僖公三十年》(《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题目为后人所加。
(2)《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左传》《国语》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尤其具有重要启发。
从这个意义讲,左丘明堪为中国传统史学的鼻祖之一,后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3)我国史书体例主要有六种:
①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②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③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
首创于南宋的袁枢。
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④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
如《战国策》。
⑤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⑥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六种史书体例是按不同标准划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可能同时属于多个不同史书体例。
如《史记》属于纪传体、通史;《三国志》属于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6.课时作业:
(1)下列各句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氾.南(fàn)失其所与.(yù)亡郑以陪.邻(péi)舍.郑(shě)
B.夜缒.而出(zhuì)佚.之狐(yì)焦、瑕.(xiá)秦伯说.(yuè)
C.共.其乏困(ɡōnɡ)夫.晋(fú)朝济
..(zhāo jì)杞.子(qǐ)
D.逢.孙(pánɡ)以鄙.远(bǐ)阙.秦(quē)肆.其西封(sì)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与”读yǔ。
【解题思路】题目是要求选出四个选项中有误的一组,A项“失其所与”的“与”读yǔ,故选A。
(2)指出省略内容及其句子成份或词性。
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②()辞曰:“臣之壮也……”
③()许君焦、瑕④敢以()烦执事
⑤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答案】①烛之武,主语。
②烛之武,主语。
③晋君,主语。
④省略“之”字,代词,代指灭亡郑国。
⑤省略介词“于”,在。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词语的省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
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解题思路】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A.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
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
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名词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
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
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
a.承前省。
如: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b.蒙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c.对话省。
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鸿门宴》)
B.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是比较少的。
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其中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
有时省略的谓语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句子的表达,如承上文谓语而省略。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鸿门宴》)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六则)
C.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
a.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和良,具告(之)以事。
(《鸿门宴》)
b.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上题中的“敢以(之)烦执事”。
D.省略兼语。
“使”“命”“令”之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
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文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
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E.省略介词。
文言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
a.省略介词“于”。
如上题中“晋军(于)函陵”。
b.省略介词“以”。
如:赐之彘肩。
(《鸿门宴》)
(3)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答案】因为它(曾经)对晋国无礼并且依附于晋国的同时依附于楚国。
【解析】此句翻译重点在状语后置句“无礼于晋”“贰于楚”。
【解题思路】翻译文言文一要“信”“达”“雅”,意即准确、通顺、形象;二要补出文中省略
的成分;三要注意文中的句式结构,倒装句要把句序调整为现代汉语的顺序。
此处“无礼于晋”和“贰于楚”都是状语后置句,所以翻译的时候要把语序调换为“于晋无礼”“于楚贰”。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答案】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做什么了。
【解析】此句主要考查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和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的用法。
【解题思路】虚词“之”在此句中位于主谓之间,故用作取消句子独立性;“壮”本为形容词,在这里成了谓语,故活用为名词性短语“年轻的时候”。
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答案】我没有早点起用你,现在因为(情况)紧急来求助于你,这是我的过错。
【解析】此句翻译重点在虚词“而”和代词“是”。
【解题思路】“今急”是“求子”的原因,故“而”在这里表因果关系,“是”表“这是”。
尤其要给学生强调古代汉语中的“是”一般表示代词“这”,这一点和现代汉语不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并翻译第三、四段,掌握文中的文言字词知识。
2.暗示并逐步树立学生的训诂意识。
3梳理第三、四段内容、情节。
4积累文中与爵位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
教学重点:
1.熟读并翻译第三、四段,掌握文中的文言字词知识。
2.梳理第三、四段内容、情节。
教学难点:
掌握文中的文言字词知识。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1)背诵第三、四段。
(2)简要讲评作业情况。
2.自读梳理
(1)自读第三、四段,勾画重要信息,圈出自己翻译不好的难点字词句。
(2)小组合作,用三分钟翻译第三段,重点标注出仍翻译不好的字词句。
(3)学生提出翻译难点,老师解答。
附:三、四段知识梳理:
夜缒而出:用绳子拴住身体向下放。
郑既知亡矣:已经。
文言文中,“既”普遍表示副词“已经”。
敢以烦执事:谦词,冒昧(课文注释有误)。
越国以鄙远:边邑。
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多。
常引申为“好”“善”。
薄(bó),少。
另指两墙无隙,引申为接近,接触,如“日薄西山”,“潜弱年薄官”(宋书·隐逸列传)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合成词,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借代,带着行李的人,指商人、使者等。
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同舟共济)。
版,本义为城墙,这里泛指防御工事。
何厌之有:满足。
又欲肆其西封:扩张,扩大。
若不阙秦:同“缺”,减少。
唯君图之:语气助词,表祈使语气,此处译为“希望”。
图,图谋,谋取。
因人之力而敝之:因,依靠。
“因”在文言文中有诸多义项,常见用法有:
(1)表原因(名,介)(2)表“依靠”“凭借”(3)表“趁机”(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4)表“沿着”“沿袭”(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5)顺应(因其固然《庖丁解牛》)(6)于是,就(因以讽谏《张衡传》)
敝:有害;伤害,此处引申为“攻打”。
失其所与:结交,同“游”。
以乱易整:代替;交换(以物易物)。
通假字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增加。
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秦伯说:说通悦,高兴,愉快。
词类活用
晋军.函陵: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
夜.缒而出:名词活用为状语,在夜里。
焉用亡郑以陪.邻:使动用法,使……增加。
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活用为状语,在早上,在傍晚。
东封
..郑:东,名词活用为状语,在东边;封,名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使(它)成为疆界。
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减少。
所字结构
君亦无所害:你也没有什么坏处(受害的事情)
君之所知也:这是你所知道的(事情)
失去所与:失去和他(秦国)的交好
3.问题探究
(1)烛之武说服秦王退兵的理由有哪些
①越国以鄙远——难。
②亡郑陪邻——邻之厚,君之薄。
③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还可以供给乏困。
④晋无信、无厌,必阙秦——阙秦利晋
(2)晋侯(晋文公)说的“三不”理由是否合理请谈谈你的看法。
①“不仁”是托辞,从子犯的反应来看,晋军一直防备着秦军,而且烛之武也说过“越国以鄙远”是不可能的,晋文公在约秦围郑的时候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事成之后即使将郑国土地分一部分给秦国,秦国也无法下咽。
由此看来,晋国正如烛之武所言是无信无厌之国,所谓“不仁”只是给自己退兵找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②“不知”和“不武”是晋文公在综合考虑全局形势后作出的准确判断,在秦国背叛、秦郑两军联合的情况下,晋国仍然一意孤行只能自讨没趣,还会伤害秦晋之好,所以就此打住才是晋文公最佳选择。
由此可知,孟子所言“春秋无义战”是对诸侯战争何等精辟的评价。
(3)假如秦王拒不撤军,郑国的结局又会如何
秦王拒不撤军,郑国并不会被灭国,理由有三:
①根据烛之武对晋国的分析可知,假如郑国被打败,秦晋在瓜分郑国的问题上定会起矛盾,郑国就能在矛盾中找到一线生机。
②郑国是拱卫周天子都城的国家,其地位是其他诸侯国无法相比的。
秦晋当真灭郑国就是对
周天子的无礼,其他诸侯国必定会以此为借口合而击之,这一点秦晋两国国君应该是很清楚的。
因此,郑国最坏的结果就是臣服于秦晋,脱离与楚国的关系。
③楚国更不会坐视秦晋将郑国吞并,所以楚国亦会发兵救郑,最终这场闹剧也会不了了之。
4.课堂小结
由此看来,课文中的各个势力都是围绕着“利益”二字在进行博弈,所以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利益的取舍。
那么,烛之武的说辞何以能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能解郑国之围呢我们下节课再来了解演绎推理的力量。
5.古代文化常识
五等爵位: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先秦文献中有关爵制的记载,主要见于《孟子·万章下》。
所举周代爵称,有公、侯、伯、子、男五等。
西周春秋爵称,可大致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级。
春秋五霸:霸,政之名,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挟天子以令诸侯。
《史记》的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而《荀子·王霸》则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它代表的是一种政治上的联姻,是国家之间的联合,晋文公(晋侯)重耳流亡时途经秦国,秦伯(秦穆公)将五位女儿嫁给重耳,希望由此控制晋国。
秦晋联姻史称“秦晋之好”,后来渐渐被用于称作男女之间的婚姻。
6.课时作业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指出其所通何字。
①无能为也已()
②共其乏困()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
④失其所与,不知()
【答案】①“已”通“矣”;②“共”通“供”;③“说”通“悦”;④“知”通“智”。
【解析】本题考查通假字。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错别字)。
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
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
【解题思路】题中(1)“已”通“矣”,是句末语气词;(2)“共”通“供”,提供;(3)“说”通“悦”,高兴,满意;(4)“知”通“智”,明智。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①以为东道主
...(古:今:)
②行李
..之往来(古:今:)
③今急而求子.(古:今:)
④敢以烦执事
..(古:今:)
⑤微夫人
...之力(古:今:)(古:今:)
【答案】①古: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请客的主人,活动的举办者。
②古:出使的人。
今:出门所携带的东西。
③古:您。
尊称。
今:儿子。
④古:敬称。
管事的人。
今:从事工作,主管其事。
⑤微:古:无;今:小。
夫人:古:那个人读作阳平。
今:对男性配偶的礼貌称呼,读作阴平。
【解析】本题考查古今异义。
【解题思路】古今异义指古汉语中存在的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
古今异义主要分五种情况:词义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借代。
“东道主”古义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为请客的主人、活动的举办者,意思发生了转移。
“行李”本来指出游时带的衣物财帛,在这里用来代指带着行李的人。
“子”本义是子女的意思,也用于对人的尊称,后来词义缩小,今义一般用作指子女。
“执事”指掌管事务,此处借以代指掌管事务的人,是借代。
“夫人”古义指那个人,今义发生了偏移,专门指男子的配偶。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词义。
①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与郑人盟.
②A.越国以鄙远. B.共其乏困
..
③A.既东封.郑 B.阙.秦以利晋 C.烛之武退.秦师
④A.夜.缒而出 B.朝.济而夕.设版焉
【答案】①A.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
B.名词活用为动词,结盟。
②A.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地,代指郑国。
B.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乏的东西。
③A.使动用法。
使郑国成为封地。
B.使动用法。
使晋国得利。
③使动用法。
使退却。
④A.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B.名词作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