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气的有效药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核气的有效药方
梅核气多为痰气郁结所致,现代医学认为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多数患者主诉咽喉不利、干咳,如有一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的感觉,病程长,且多见于青年女性。
治疗宜行气解郁,清热化湿,活血利咽,下方可治:香附15克、川芎12克、栀子10克、神曲6克、苍术9克、威灵仙15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射干15克、马勃10克、甘草9克、枳壳9克。
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0。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杨少山
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曾担任浙江省中医内科学会理事,是全国第二批师承制教育导师。
杨少山行医60余载,精于医理,勤于临床,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证,尤精于脾胃病、老年病和肺癌的治疗。
学术上推崇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遵循“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后天之本”的观点,遣方运药处处顾护脾胃之气,用药轻灵,精纯不杂,平淡中富有哲理,常起沉疴。
他提出的养阴清热和胃法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卓著,深得病家颂扬。
处方李女士,50岁。
患胃病10年,反复发作,中脘隐痛,嘈杂不舒,嗳气纳呆,口干不欲饮,脉弦细,舌红苔少。
胃镜报告萎缩性胃炎,中度肠化。
证属胃阴不足,挟有郁热,治宜养阴清热和胃。
太子参15克,吴萸2克,川楝子10克,绿梅10克,炒白芍15克,炒川连3克,佩兰10克,川石斛15克,生甘草5克,炒延胡10克,蒲公英15克,炒鸡金10克。
共七剂。
湖南省安化县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为该院第一任院长。
从事中医内科及妇儿科逾50年,编著有《神经系统疾病的中医辨治》等10部著作,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研制新药5个。
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
【处方】
黄女士,43岁,已婚。
近两月来眩晕不已,其症状颇于异常,卧床闭眼即加重,起坐张目反可稍安,深以为苦。
刻下面色无华,神疲肢倦,心神、寐不安,纳少便溏,舌淡苔白,此为《内经》所谓“上虚则眩”之证。
属气血两虚,不能濡养元神之府所致。
治宜健脾益气,养血安神。
西党参20克,北黄芪30克,焦白术10克,仙鹤草50克,龙眼肉30克,炒枣仁10克,抱茯神10克,广陈皮7克,炙甘草7克,共7剂。
五日后复诊,眩晕已止,心宁寐安,纳增便实,唯乃稍感乏力,不耐劳作,予归脾养心丸以竟全功。
【处方分析】
本方以参术、芪草健脾益气,仙鹤草、龙眼肉、炒枣仁、茯神以养血安神,佐陈皮助化升清。
气血既充,元神得养,则眩晕自宁。
(中华中医药学会推荐)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干祖望用药有“价贱、味少、量轻”三个特点。
[处方]
刘铁华,男,15岁,海南海口市人。
初诊见上颌、前额、筛、蝶全窦之炎,于兹四年。
症状典型,傍证X线显示,殊符脑漏诊断,即《素问》之鼻渊。
考败津腐液之脓性分泌浊涕潴积窦腔者,正是中医目为痰也脓也。
治当化之消之排之泄之,应取全生二陈汤。
同时宗胆热移脑学说,更需龙胆泻肝汤以资助其力。
方从两汤中选撷。
药似苦寒,但接受者纯阳童子,何虑之有。
柴胡3克,白芥子3克,苍耳子10克,龙胆草 3克,陈皮6克,辛荑6克,黄芩3克,法半夏6克,白芷6克。
(中华中医药学会推荐)
邓铁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医近70年。
1990年被选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指导教师,2005年6月被科技部聘为973计划“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出版《邓铁涛医学文集》等论著20余部。
主持“重症肌无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处方]
姚少辛先生,76岁。
经检查确诊为腹腔大动脉瘤,瘤如鸭蛋大,不能手术。
诊见腹部时觉不适余无所苦。
诊其舌胖嫩、苔薄白,脉虚,此乃气虚痰瘀之证。
以益气除痰稍加活血之法为治。
党参24克,云苓15克,白术15克,法夏10克,陈皮3克,丹参15克,积壳6克,北芪15克,炙甘草6克。
半年后姚先生之女告知,姚先生一直服该方至今,其腹腔大动脉瘤已由鸭蛋大缩小至鸡蛋大,求为改方。
处方如下:北芪30克,云苓15克,白术15克,法夏10克,橘红5克,橘络10克,枳壳6克,丹参15克,炙草6克,浙贝15克,大刺3枚去核。
注:姚先生后来移居加拿大,故未来诊。
服上方至80岁乃卒。
张琪
1922年12月生,成长于中医世家,曾任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副所长,黑龙江省中医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兼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等。
张琪从事中医临床研究教学60余年,为黑龙江省中医肾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主持完成慢性肾功能不全及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成果奖多项。
其代表著作有《脉学刍议》、《临床经验集》、《张琪临床经验荟要》、《张琪临床经验辑要》、《著名中医临床家张琪》等。
[处方]
谷某,男,52岁。
体素健康,嗜烟酒。
近年来由于事务繁冗,身心过劳,出现全身倦怠,精力不振,性欲减退,尤以性交精中带血,两年余不愈。
经京哈有关医院系统检查,诊断为精囊炎,治疗无效,来本院门诊求治。
除上述症状外,观其面容疲惫,舌质红苔薄,脉象沉细数。
证属肾阴亏耗,相火妄动,精室血络为之所扰,妄行外溢。
宜大补肾阴,清相火,宁络止血法治疗。
熟地30克,山芋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丹皮15克,泽泻15克,盐柏10克,知母10克,龟板15克,女贞15克,旱莲15克,茜草15克,地榆15克,侧柏叶15克,甘草10克,阿胶10克(冲),水煎,日服二次。
病人后来三次复诊,共服药28剂。
药后自感精力明显好转,腰脊痛减轻,精液经医院二次镜检红细胞全无,脉象沉滑,舌正红薄苔,从而痊愈。
(中华中医药学会推荐)
朱良春生于1917年,江苏镇江人。
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事章次公。
历任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暨江苏省分会副会长,南通市中医院首席技术顾问、主任医师。
198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杰
出高级专家”,同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被国家确认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朱良春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学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先后研制了“益肾蠲痹丸”、“复肝丸”、“痛风冲剂”等中药新药。
主要学术著作有《虫类药的应用》、《章次公医案》、《现代中医临床新选》等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
曾先后应邀赴日本、新加坡、法国、马来西亚等国作学术演讲。
[处方]
夏先生,45岁,素嗜杜康,形体丰腴,三年前左足拇趾内侧经常肿痛,因工作繁忙未曾介意。
嗣后每于饮酒或劳累受寒,即在夜间突然发作,肿痛剧烈难以忍受,服药可以缓解,迄未根治。
血尿酸高,苔黄腻,脉弦数。
此浊之瘀阻络之痛风也。
治宜泄化浊瘀,蠲痹通络,并应戒酒慎食为是。
土茯苓60克,萆薢20克,泽兰、泽泻各20克,生苡仁40克,虎杖20克,地鳖虫10克,威灵仙30克,葎草20克,广地龙15克,三妙丸10克,包入煎,七帖,每日一帖煎服。
药后肿痛即行缓解,连续间日服一帖,以巩固之。
三周后复查,血尿正常,观察半年,未曾复发。
(中华中医药学会推荐)
李今庸
湖北枣阳人,湖北中医学院教授。
幼承家业,在家乡行医,通晓中医内、外、妇、儿及五官等科,尤以治疗内、妇科疾病见长。
后调至湖北中医学院任教,讲授中医经典著作。
临床医疗中,李今庸主张
用药不尚稀奇贵重,他说“方不在大,对证则效;药不在贵,中病即灵”。
著作有《李今庸临床经验辑要》和《古医书研究》等。
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9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医楷模”奖牌,2003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成就奖”并被聘为“终身理事”。
[处方]
李女士,38岁,已婚。
两年前发病,居处伤湿,湿流关节,阻遏阳气,郁而化热,四肢关节疼痛重滞,口渴,尿黄,舌苔薄白,脉濡数,每以气候变化发作,此热痹也,治宜祛湿清热,通痹止痛。
茅山苍术10克,粉黄柏10克,川牛膝10克,薏苡仁15克,川木瓜15克,嫩桑枝15克,老鹳草10克,黄射干10克,川升麻10克,威灵仙10克。
水煎服,7剂。
(中华中医药学会推荐)
任继学生于1926年,吉林省扶余人,长春中医学院终身教授。
历任长春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研究室顾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中医药专业教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级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
1990年被国家确认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白求恩奖章获得者。
临床以急诊为主,兼顾内科疑难杂证。
“六五”期间,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建立中医急诊科室和脑病疗区。
“六五”至“九五”,先后承担了国家科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医药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临床及实验研
究”等重大攻关课题;曾应邀赴朝鲜、泰国、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和澳门、香港地区讲学及学术交流;共培养内科硕士25名,博士3名,师带徒8名;主编我国第1部规划教材《中医急诊学》,并主编《全国名老中医经验集萃》、《汉英双解中医大辞典》、《建国四十年中医药科技成就》等,著有《悬壶漫录》、《任继学经验集》等专著;“七五”获国家科委三等奖,“八五”获国家科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证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等奖。
【处方】
高女士,48岁,已婚,长春市人。
患感冒20余日,经西医抗生素治疗效罔。
接诊时,咳嗽频仍,痰色黄白相间而少,咽喉赤痛、咽干喉痒,痒即作咳,胸腔内干涩燥热,舌质淡少津,苔薄黄,六脉虚数。
此病系因表邪未除暑湿未解,由皮毛经络之道内浸于肺络于咽喉,致使营气不从,陷于肺之腠理,腠理障碍则肺之玄府气液代谢失常,则肺燥,咽喉毛脉,血络内瘀生红肿、疼痛。
法宜宣肺清热、散结解毒,佐以渗湿化浊。
药用:金银花30克(后下),连翘15克,桑白皮10克,炒枳壳15克,苦杏仁15克,桔梗10克,金荞麦25克,紫荆皮15克,大力子15克,扁豆花15克,广藿香15克。
四剂。
每日一剂,6小时一次,饭后服之。
二诊:用药后,咳呛咽痒十减有六,咽中有润,胸中已舒,时有喉痒干咳、少痰。
舌质淡红,苔薄白,六脉虚数沉取肺部之脉有涩之象,邪经上法之药,证候已缓,但上焦仍有伏邪未净。
法宜清上,通宣利肺,通络解毒为要。
药用:桑白皮15克,炒枳壳15克,糖瓜蒌15克,甜杏仁15克,桔梗10克,平地木15克,天冬15克,柿霜5克,金荞麦25克,生地15克,防风3克,藿香梗15克。
费开扬1925年3月生于上海。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曾任广安门医院院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临证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认为“证”的动态研究,最能集中体现中医的诊治特色。
遣方经时并用,喜用“对药”。
【处方】
王女士,54岁。
脘腹胀满早轻暮重已年余,放松腰带或排矢气仍如故。
纳尚可,大便先干后软,有排不尽感。
久服香砂理气之品乏效。
细寻病由生闷气而得。
脉弦而细,舌淡红苔薄腻,口不渴。
证属肝强脾弱,木横侮土。
拟仿叶天士抑木扶土治之。
生白术20克,炒白芍12克,木瓜9克,香橼15克,麸枳壳15克,吴茱萸6克,青皮10克,麦芽15克。
服七剂后,胀满减轻,排便爽畅,继服七剂,腹胀明显消失,嘱其调整心态,勿生闷气,要学会难得糊涂,病可告愈。
【处方分析】
按肝病的证治,我最钦佩清代名医王旭高所著《西溪书屋夜话录》中残存的“肝病证治”一篇,可谓探幽发微,论述精详。
一般肝失条达,多用逍遥散柴胡配归芍。
肝阴不足肝火上炎之胁痛,多用魏玉璜一贯煎川楝子配滋肝阴之品。
肝火犯胃之吞酸胁痛,多用丹溪左归丸黄连配吴茱萸法。
此患者属于肝气横逆,木横侮土,故其腹胀久服香
砂理气之剂乏效。
仿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扶土抑木旨意,用对药白术配枳壳,即洁古枳术丸健脾以助运,每用对药吴茱萸配白芍、青皮配木瓜,辛泄酸软以抑木而扶土,香橼入肝经理气消长为佐,再加炒麦芽者,乃仿张锡纯《衷中参西录》中所述,麦芽不仅有消食作用,还有疏泄肝气之功也。
我自己愧无高招,到老才知自己是中医的小学生。
仅偷前贤之点滴学术经验,加以心悟化裁,组成“对药”而获效,深叹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企盼后来者居上,青出于蓝,继承发扬,加以提高,是老翁之心愿也。
(中华中医药学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