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全面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全面综述】
第一篇: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全面综述】
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
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常用方法之一,由于其具有方法简单、给药速度快、疗效明显等特点在临床上被广泛的应用。

本文通过分析静脉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原因,从环境、配药、患者、护士、规章制度以及监督等角度,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

关键词:静脉输液;安全;管理;隐患;对策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Abstract: Intravenous infusion is one of the commonly used method of clinical treatment, which has the features of simple, fast drug delivery , obvious effect and so on.By analyzing the hidden troubles and reasons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this text focus on the corresponding safety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whi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nvironment, dispensing, patients, nurses, rules, regulations and supervision etc.Key words: Intravenous infusion;Safe;Management;Hidden troubles;Countermeasure 1 引言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常用操作之一,有资料显示由于其具有方法简单、给药速度快、疗效明显等特点,80%以上的住院患者都接受过经脉输液治疗[1]。

同时,随着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静脉输液也从单一的操作技术,逐渐形成多学科、多层面专业知识交叉的技能;其一方面具有给药迅速、起效快等优点,但也具有风险较大、安全隐患较多的缺点:如不加强安全管理,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加强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静脉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原因,从环境、配药、患者、护士、规章制度以及监督等安全角度,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问题,1972年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fusion Nurses Society,INS)应运而生,制定了《护理实践法案》输液实践标准,阐述护理责任细则和评价护理效果的框架,提供专业教育、倡导新技术、对护理效果的研究以及对输液专业护士进行资格认定[2][3]。

美国静脉输液协会在2006年制定了最新版本的《静脉输液实践标准》[4]和《输液治疗队伍执行模式》[5]。

Paula Ingram[6]等人对静脉输液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虽然静脉输液出现了多途径、快速度、长留置的发展趋势,但其风险也随之增加,诸如感染、静脉炎、药物外渗等静脉输液不良反应。

Lynn C Hadaway[7]对静脉输液护理人员的培训内容进行了界定,包括:①输液技术和临床应用;②液体和电解质平衡;③药理学;④感染控制;
⑤儿科学;⑥输血治疗;⑦抗肿瘤和生物治疗;⑧胃肠外营养;⑨质效提高;最终在文件记录、感染控制、安全操作、穿刺部位选择、输液工具放置、穿刺部位的维护、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干预等方面,进行规范统一和考评。

Joseph GR[8]等人提出了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HFMEA),通过根本原因分析及流程改造以杜绝或减少缺陷的发生,并将其应用于静脉输液的风险控制和管理中。

2.2 国内研究现状郑颖[9]对静脉输液过程中药品、器具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通过加强安全意识与业务培训进行安全管理。

周建日[10]对静脉输液药物、器具的微粒污染种类、成因进行了
③心理素质不强、职业素质不高:由于治疗时间集中,病情复杂多样及患者及家属穿刺要求高等原因,导致护士很大的心理压力,造成护士情绪紧张、急躁,影响穿刺成功率。

甚至,没有把错误的医嘱查对出来及时更正,或配药时张冠李戴用错药,从而导致病人少输或者漏输,甚至输错液体。

护士在此种环境里风险非常大,加之门诊医生对留观病人病情评估不足,输液过程中病情突然变化或加重导致抢救或转送,使风险增加。

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往往容易引发护理人员与患者、患者家属间发生冲突的现象[11]。

④护患比例失衡:一方面由于护士条例的颁布,严格规定了护士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人们对护理工作存在诸多偏见,护士本身工
作比较辛苦、强度较大,并且收入偏低,使从事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逐年减少。

同时,人们的健康意识在逐步加强,使到医院就诊、输液的人数在逐年增加,从而造成护患比例严重的失衡。

3.4 输液环境与配药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
①输液环境复杂:目前医院的输液环境大多是人多空间小,环境嘈杂,特别是遇到患者同名同姓或同音的情况,使护士工作难度加大、听觉系统受到严重的干扰,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出现护理差错。

另一方面,复杂的输液环境会引起患者以及家属情绪的波动,引发护患冲突、患患冲突等,同时也会影响治疗的效果与进度。

②配药环境消毒不规范:配药时门窗不关闭,人来人往,有时房间达数人,护士配液前无洗手消毒的习惯,治疗室空气、操作人员手细菌培养菌落总数超过卫生学标准,甚至有致病菌存在,这样操作难免将细菌带入输液瓶内,导致输液反应的发生。

3.5 患者方面带来的安全隐患
患者医学知识缺乏,不了解操作程序,等候时间稍长,就产生不满烦躁情绪,引发与护士之间的冲突。

擅自调节药物滴速,引起不良反应;或者不遵守药物过敏试验的规定,擅自离开观察区等[12]。

3.6 服务流程混乱与监督不力引发的安全隐患
①服务流程混乱:包括医生护士沟通流程、配药操作流程、输液操作流程等。

流程混乱容易引起效率低下、引入细菌、输错液、突发情况发现不及时、护患冲突等现象,起影响深入到经脉输液的各个环节,甚至病人的安危[17]。

②监督不力: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与奖惩措施,容易滋生医生与护士马虎大意、草草了事、职业素养不高、效率低下、不为患者考虑等现象的出现。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对策
4.1 输液环境管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观念的加强,病人对医院的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就诊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加强静脉输液的安全首要应为病人营造一个舒适的输液环境,如增大输液室空间,安装较大的窗户,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与清新;对输液座椅进行统一
编号,安排病人对号入座,并安装呼叫器,方便病人即使反应情况;儿童与成人输液在区域上进行划分,避免相互干扰;完善方便病人的设施,如饮水、厕所、输液等待区等;加强卫生管理,随时清理污物,保持室内外清洁无异味,对室内器具等每天进行消毒,确保输液环境的安全[13]。

4.2 药品管理
①正确妥善保管药物: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将高危药品进行单独放置,并进行明显标识;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放置;毒麻药品专柜加锁保管;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正确、妥善保管。

②规范药物配置操作:正确配置药物、应用正确的溶药可增强静脉输液的安全性,提高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减少给药错误及药物浪费,并做好药物双人查对的工作,避免用错药
安全。

同时,还要加强护理文书的管理,包括护理记录、输液执行单、巡视卡、知情同意书等,确保相关资料的客观、完整、准确、清晰、及时。

②加强安全意识:在药品的领取、配制、输注过程以及穿刺与输液过程中均存在不安全因素,每位护士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态度,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及各项工作流程,保证药物、操作的安全性。

4.6 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①加强药品知识学习,学习输液室内所有药品的名称、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

掌握内、外、儿、妇等科疾病的急救处理方法。

对输液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病情变化有意识地进行观察,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采取措施[13]。

②加强护理人员基本功的日常训练,以实现技术上的精益求精。

在输液服务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与患者沟通时做到“输液先输情”,以提高输液质量、服务内涵和品质,最终提高患者满意度。

③定期召开质量会议,分析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问题,找出避免的方法,及时改正不合理环节。

有目的的培养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敏锐的观察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地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④强化护理人员自身修养:培养护理人员使用规范性、安慰性、
解释性以及鼓励性的语言,友善的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姿势等,体现出对患者的关怀,融洽护患关系,从而尽可能的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服务意识与理念,提升护理的安全性;并不断进行医德教育和医德评价,培养护士医德情感,养成严谨自律的工作作风[15]。

4.7 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巡视
输液过程应加强巡视,了解患者用药后的反应[21],尤其在用药后10-15分钟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高峰期内。

严格按照《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进行护理,排除各种故障,如液体不滴、管内液面过高或过低、管内液面自动下降、局部渗出肿胀,防止针头阻塞或造成空气栓塞等[22]。

4.8 健全输液管理制度
常见的输液管理制度包括:药物皮试结果管理制定、过敏性药物使用规范、特殊病人、特殊治疗同意书、谈话与签字制度、相关护理文件管理规范、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及药品现场封存管理制度,特殊药物使用警示制度、输液反应处理规范、各类输液相关情况应急处理预案、用药宣教制度等[23]。

即从输液操作的规范化、药物配置、输液速度监控、管道管理、输液反应及并发症监控等各个方面进行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4.9 诉讼监督渠道的建立
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应建立及时、有效的诉讼与监督渠道,如设立意见箱、公布投诉电话、行风建设、病人对输液室工作满意度的测评等方式。

并制定详细周到的护患纠纷处理预案,对病人的投诉行风办迅速予以调查处置。

医院行风办成员不定期到输液室了解情况,通过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达到理解配合而减少医疗隐患,提高了病人满意度,为加强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总结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基础护理操作中使用最多的技术,但也是最容易发生护患纠纷和护理风险的治疗环节。

本文从环境、配药、患者、护士、规章制度以及监督等角度,全面分析了静脉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第二篇:静脉输液安全管理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
一、环境管理
治疗室整洁、干净,不堆放杂物,无菌操作前需要湿式清扫台面,空气消毒每日2次,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二、配药管理
配药护士严格无菌操作规定,洗手戴口罩,同类药液可共用一具注射器,但注意需要放置在无菌治疗盘内,在更换治疗巾时一同丢弃,如有污染,应立即丢弃;抗生素应现用现配,其余液体提前配药不超过3组,配药后必须签名签时间;若皮试配液需继续使用,应注明皮试名称及配置时间,超过4h作废;若抽吸药液因特殊原因未能及时执行时,应注明药名、时间,放置治疗盘内,有效期不超过2h。

三、查对管理
1、输液查对输液前采取由患者自报姓名的方法,查对患者床号、姓名,严格按照“三查七对”执行,同时注意输液卡床号姓名与患者本人是否相符。

2、皮试查对凡做皮试患者,护士需在输液卡上注明抗菌素批号及皮试结果,若输液卡上有抗生素类液体但无皮试结果时,护士需要认真仔细核对,杜绝未做皮试就输注抗生素的严重违规行为。

3、拔针查对液体输完后,需要再次准确核对输液卡及临时医嘱,检查治疗台上有无新增液体或遗漏液体后,方可拔针。

四、操作管理
1、穿刺前,用合格的消毒剂(2%碘酊,75%酒精,10%碘伏或安尔碘)消毒皮肤,干燥后才能进针,如穿刺失败时每次穿刺都必须更换输液针头。

2、穿刺后或更换液体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药物性质、有无心脏疾病等因素调节输液滴数,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对依从性较差的患者,需要告知“若擅自调节滴数造成不良后果需自行负责”,并在输液卡上注明,患者或家属签字。

3、操作完成后签名、签时间,但需注意此“时间”为实际操作的时间,据实填写,不可随意修改。

4、在输液过程中应做到主动巡视,观察液体滴数、余量,输液管内有无气泡,穿刺点有无红肿外渗,患者有无输液反应,生活上有无特殊需要,如巡视中发现液体渗漏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给予指导。

5、封管时一般选择浓度为10~100IU/ml的肝素稀释液,外周留置静脉常规使用3~5ml即可,中心静脉置管最佳封管方法为先使用10~20ml的生理盐水脉冲式推注,再使用5ml肝素稀释液正压封管,此种方法能有效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预防堵管及血栓的发生。

6、静脉通道2路以上,需标明通路名称;连接三通2个以上,需使用无菌纱布或治疗巾包裹三通及输液通路连接处,以减少污染。

7、对持续输液的患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包括延长管等一些辅助装置;每4小时或每单位血液输完后,更换输血管道。

8、对有静脉置管患者,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应警惕置管感染,需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暂时保留液体及输液器,以便进一步寻找原因。

9、根据配伍禁忌及合理、准确用药原则,对患者输注液体进行排序,以避免药液衔接时出现不良反应,同时应按抗菌素的血药浓度时间及时正确给药。

第三篇:静脉输液安全管理规定(范文)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规定
为确保患者输液治疗安全,杜绝医患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对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作了分析,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定。

一、环境管理
治疗室整洁、干净,不堆放杂物,无菌操作前需要湿式清扫台面,空气消毒每日2次,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二、配药管理
配药医务人员严格无菌操作规定,洗手戴口罩,同类药液可共用一具注射器,但注意需要放置在无菌治疗盘内,在更换治疗巾时一同丢弃,如有污染,应立即丢弃;抗生素应现用现配,其余液体提前配药不超过3组,配药后必须签名签时间;若皮试配液需继续使用,应
注明皮试名称及配置时间,超过4h作废;若抽吸药液因特殊原因未能及时执行时,应注明药名、时间,放置治疗盘内,有效期不超过2h。

三、查对管理
1、摆药查对。

做到一人摆药,另一人查对。

2、输液卡查对。

做到双人查对。

3、输液查对输液前采取由患者自报姓名的方法,查对患者姓名,严格按照“三查七对”执行,同时注意输液卡姓名与患者本人是否相符。

4、皮试查对凡做皮试患者,护士需在输液卡上注明抗菌素批号及皮试结果,若输液卡上有抗生素类液体但无皮试结果时,医务人员需要认真仔细核对,杜绝未做皮试就输注抗生素的严重违规行为。

5、拔针查对液体输完后,需要再次准确核对输液卡及临时医嘱,检查治疗台上有无新增液体或遗漏液体后,方可拔针。

四、操作管理
1、输液前应先评估患者病情、药物性质及血管情况,选择最有效的输液方式,不得在村卫生室、个体诊所进行深静脉置管。

2、穿刺前及更换敷料时,用合格的消毒剂(2%碘酊,75%酒精,0.5%碘伏或安尔碘)消毒皮肤,干燥后才能进针,如穿刺失败2次,应换人操作,并真诚向患者道歉,每次穿刺都必须更换输液针头。

3、穿刺后或更换液体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药物性质、有无心脏疾病等因素调节输液滴数,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对依从性较差的患者,需要告知“若擅自调节滴数造成不良后果需自行负责”,并在输液卡上注明,患者或家属签字。

4、操作完成后签名、签时间,但需注意此“时间”为实际操作的时间,据实填写,不可随意修改。

5、在输液过程中应做到主动巡视,观察液体滴数、余量,输液管内有无气泡,穿刺点有无红肿外渗,患者有无输液反应,生活上有无特殊需要,如巡视中发现液体渗漏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给予指导。

6、特殊用药需要严格控制滴速者,应悬挂“严格控制滴速”提示牌,以提醒患者、家属。

7、根据配伍禁忌及合理、准确用药原则,对患者输注液体进行排序,以避免药液衔接时出现不良反应,同时应按抗菌素的血药浓度时间及时正确给药。

静脉药物配置室工作制度
1.抗肿瘤药物的静脉输液剂进行加药配臵操作,督促合理用药,调配药品,保管药品,药品消耗统计盘点等工作。

2.审核处方时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如有疑问及时与病区联系,准确无误后方可调配药物。

拒绝调配配伍禁忌、滥用药品、超剂量处方。

3.调配时应思想集中,认真仔细,避免发错药物。

4.配臵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一丝不苟,按处方要求和药物剂量进行无菌配臵,不得随意更改。

5.核对成品时,按处方要求逐项对照核对,防止加错药物。

6.药品定位存放,定期检查质量,注意药品有效期。

对变质、破损药品应登记制表上报,经科主任批准后作报废处理。

7.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脱岗,不串岗。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安静有序,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8.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制度,发生重大差错事故时必须及时逐级向上级报告。

静脉药物配置室工作制度
1.为全院抗肿瘤药物的静脉输液剂进行加药配臵操作。

思想应集中,工作认真负责,避免差错。

配臵室所有工作人员均应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2.操作人员应身体健康,对有疾病或割伤,尤其是患有消化系统或呼吸系统疾病时,应立即通知部门主管进行人员调整。

3.操作前必须开启紫外线灯和净化设施,待消毒30min后再行操作。

如实记录紫外线灯消毒时间登记表。

4.对排好的药品先仔细核对,无误后方可加药,一旦发现错误应及时与药师联系,更改后再加药。

5.遵守各项操作规程,进入配臵间必须清洗双手,穿戴无菌隔离衣、帽、口罩等,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加药,不得违背。

6.操作完毕,必须立即对工作环境、所用容器及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

按清场要求进行清场,不得遗留药物、药液、空瓶及安瓿等。

7.如实填写各项记录,并签字。

8.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干燥,定期进行空气培养做菌落计数,对净化设备定期检查净化级别,必要时更新。

9.下班前关闭水、电、门窗,并检查无误方可离开人,防止事故,保证安全
静脉药物配置室卫生工作制度
1.卫生工作是保持良好工作环境,保证药品质量重要措施之一。

2.卫生工作除日常进行外,每周2次对室内卫生清洁处理。

每周大消毒一次。

按管理制度中清洁消毒处理方法进行。

室内地面、设施除常规清洁外,必要时也要进行消毒处理。

每周1次对防护服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3.室内物品应整洁、存放有序,不得直接堆放于地面。

4.工作场所地面不应存水,墙面不得有污渍和霉斑,室内应无浮尘。

5.工作室内不得有明沟,门窗不得有大裂隙以防鼠害。

6.室内不得存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个人生活物品应设臵专柜或专用区域存放,并保持整洁
静脉药物配置室个人卫生及体检制度
1.静脉药物配臵室人员必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做到“三个不”、“两个经常”:不洗手不配臵、不留指甲、不留胡须及长发;经常洗澡、经常换衣、袜。

2.静脉药物配臵室人员配臵前必须戴好消毒口罩,穿戴隔离衣、帽、鞋,必要时戴手套。

3.在工作区内工作人员不得吸烟、用餐,不得大声喧哗、打闹,保持工作区内肃静。

4.静脉药物配臵室人员的手不得直接接触药品和接触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

5.配臵中,操作人员如确有必要去卫生间,要脱去工作服、换鞋。

6.静脉药物配臵室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患有传染病、皮肤病、外伤感染和药物过敏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

药品入库工作制度
1.对入库药品应严格执行验收制度,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验收项目包括:品名规格、数量、批号、有效期等。

2.药品验收后,保管员应在发票上签字。

3.药品入库后,立即办理入库及入账登记,并输入计算机管理。

4.入库药品应及时放入相应库位。

5.对验收中发现有问题的药品,应及时和药库联系进行退货。

静脉药物配臵室洁具室管理制度
1.洁具室为存放和处理各种清洁用具专用场所,其余工作场所均不得存放洁具。

2.各种洁具均不得使用易脱落纤维材料,并具有良好吸水去污性能。

3.使用洁具室洁具对各工作室进行清场卫生工作后带回本室,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4.盛废弃物的塑料袋应在工作完毕后及时清理出洁净区,塑料袋不得重复使用。

5.洁具室每次工作结束后应进行清洁处理,专用清洁用具不得在非净化区域内使用。

静脉药物配制室冰箱管理制度
1.配臵室的冰箱仅限用于存放需冷藏(2-8℃)或冷冻(低于-10℃)的药物和欲充好的输液。

2.每日需把冰箱温度记录在工作日志中,以确保无异常情况出现。

3.若冰箱温度超过2-8℃,需立即调节以达到正常温度,冰箱温度高于8℃达4小时以上,冰箱内所有药物都需要重新评估或扔掉。

配药工作程序
1.药师通过电脑网络接收临床配臵要求。

2.审方药师根据用药量领取药物,并记录使用量。

3.所有的药品在进入准备间之前需在物流缓冲室拆除外包箱后方可进入准备间的摆药架。

4.排药:每日下午,药师在核对处方无误后,根据标签挑选药品放入塑料框内(一组药配一个篮子),并将标签贴在输液袋上。

5.外间准备:每天下午,根据静脉输液通知单生成静脉输液用药配臵单,再将次日晨所需配臵的药液根据静脉配臵单准备药品,核对,放入塑料框内,放于准备间的工作桌上于次日晨配臵前送入。

6.洁净室配臵:将药品与标签核对,准备无误后才开始配臵。

参照相关配臵
要求进行配臵:取输液,用75%酒精消毒加药口,并同时消毒安瓿和粉针剂连接部位,打开安瓿,用无菌针筒吸取一定量注射用水溶解粉针剂后,再抽出溶液,通过已灭菌加药口注入输液袋内,混匀,再次核对空安瓿无误后,签名。

将输液放入筐中,送入传递窗(出)。

7.包装:将灭菌塑料袋套于静脉输液袋外,封口。

8.分装:将整理箱臵于专用药车上,由送药护士送至各病区交病区医疗护士,并由药疗护士在送达记录本上签收。

操作流程图:静脉药物配制室专科差错、事故定性及防范预案
差错:凡发生排药、冲配药物错误,未达病区或已达病区未造成病员输入。

定性:一般差错。

防范预案:1.药师认真审方、排药、核对后入舱。

2.护士在冲配输液前应再次核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方法,准确无误后在进行配臵,一旦有疑问及时提出。

3.针对药名相同,商品名不同的药物,配臵人员要熟悉了解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4.由于药品厂家的更新,导致输液标签上的药品名与实际不相符合,应及时与计算机维护人员取得联系,使得两者相统一,以防止冲配错药物。

药品保管工作制度
1.药品应按药理分类分类存放整齐,便于盘点、发药。

2.对有温度或湿度要求的中西药品,根据药品储藏条件要求选择合适的库房或冰箱进行保存。

3.近效期药品应将有效期标于醒目处,以便经常检查。

效期在三个月之内的药品应通知药库进行处理。

4.药品应实行先进入先出库的原则,以保证药品质量。

5.库房内应保持清洁、整齐,应有防盗、防火设备,库房内不得存放私人物品。

6.库存药品应定期检查,对变质、失效、过期、霉烂药品,应报经领导批准后作撤销处理。

静脉药物配臵室错误医嘱处理程序
1.现临床医生所开医嘱错误,立即将药物挑出,不可配臵。

2.马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