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投资者》阅读感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聪明的投资者》阅读感想
在格雷厄姆看来,当今股票市场上的绝大多数人都不能称之为投资者。他所定义的聪明投资者,是那些根据股票和债券的平均收益率,来进行投资并处置养老金的人。他的核心观点是,要获得每年股市的平均收益率并非难事,但要超越这一收益率则相当困难,技术分析和投资成长股都并非可靠的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这本书又有何意义呢?按照格雷厄姆的逻辑,购买成分股的指数基金似乎是唯一合理的选择,而对于那些稍显投机的进攻型投资者,他们可以选择市盈率较低的蓝筹股。
“股市有风险”这句话诚然不假,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它没有任何意义呢?答案是否定的。没有人能够传授给你一种稳赚不赔的方法,但有些人的确能够教会你一些有价值的事情。
例如,彼得·林奇曾说过,通过观察,每个人都有能力挑选出成长股。如果身边的人都从诺基亚改用苹果手机,那么购买苹果股票无疑是明智之举。再如道氏理论指出,只有当市场明确给出牛市或熊市的技术形态信号时,才进行买卖操作。在理想情况下,这将使你在股价上涨的第一阶段后买入,下跌的第一阶段后卖出,尽管你可能觉得赚得不够多。但道氏理论在历史上恰恰帮助遵循它的人们避免了那次史上最大的股灾。
彼得·林奇和道氏理论的观点并非无懈可击,反驳他们并不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意义。
那么,格雷厄姆在这本书中究竟提出了哪些有意义的观点呢?他对道氏理论的技术分析派表示不屑,同时认为“投资成长股”是一件不可靠的事情。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他所赞成的是什么。
格雷厄姆赞同定期定额购买股票的计划,即一个人在较长时间内,每隔一个月花费1000 美元购买成分股,无论当时是牛市还是熊市。他还认为,未来是无法预测的,而只能根据当前的股价与通过某种算法计算出的股票真实价值进行比较,确定哪些股票被低估并值得购买。但是,他能提供一个准确的算法吗?他只提出了收益的多少倍,而这一数字又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
此外,既然他在选股时也要考虑公司的业绩和未来前景,这实际上就包含了对未来的预测,那么嘲笑别人选择成长股又何尝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呢?
在股票投资中,不冒任何风险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购买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