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4T01:34:28.41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7期作者:刘玮鹏[导读]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上的数据和信息不断井喷,为人类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发展信息,也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汉中飞机分公司设计研究院摘要:随着网路大时代飞速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了,它成为了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涉及的领域有国家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方面。本文对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
引言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上的数据和信息不断井喷,为人类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发展信息,也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如何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避免出现信息安全问题,影响正常的网络秩序。文章基于大数据信息技术的特点,探讨相应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1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重要性
大数据内容庞大的信息数据体系,并通过更为快捷的技术来提取互联网中的海量数据,为用户提供更大的便利性。同时,在当前社会对数据信息的精度要求更高的情况下,对于大数据的应用,势必会更为严格,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数据信息加工筛选的水平,而在筛选过程中,由于大数据包含的信息类型更为多样,使得整个筛选过程更为复杂,信息可以总结的信息内容更为丰富,如果出现泄露,不但会造成非常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在处理大数据信息时,计算机网络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和效果,且用户接触信息网络的频率在不断提升,这进一步增加了数据保护的难度,如果安全防护工作做不好,非常容易出现信息被盗用或者丢失等问题。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强化对网络信息的把控,使其远离危险源头,这对于用户更为健康、安全地应用信息系统大有裨益。2计算机网络系统出现的漏洞2.1链路连接漏洞
对于计算机漏洞,通过连接路队计算机进行攻击。因此链接路线的漏洞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是存在风险的,而这种网络风险的情况主要存在于对会话的攻击互通协议的攻击,这种攻击具有真实性,持久性,它严重影响着计算机网络安全功能。
2.2计算机操作系统漏洞
供应商为了给使用者提供更加方便的额外服务,通过-些软件展现计算机的对新功能的联系,相应的有了这份便利,也同样会给黑客提供攻击的便利,计算机系统功能越来越多样化,服务种类会根据人们不断需求而增多,同时就会暴露出更多的漏洞给别人。长时间的系统服务周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服务,暴露漏洞在急剧增多.这种情况加剧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计算机漏洞短时间内要想彻底解决是不可能的。
2.3垃圾邮件链接的增多破坏网络环境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垃圾邮件在网络中随处可见,垃圾邮件就是说没有经过用户本人的允许直接就发到用户邮箱的邮件这类邮件,使得个人空间被占满,也侵犯了使用者的个人隐私,也会造成服务器的堵塞,对网络安全性和流畅性有一定影响。
3大数据时代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性的措施3.1提高操作人员安全意识
大数据时代,信息来源丰富,信息安全威胁无处不在,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非常有必要。因此,相关操作人员应树立正确信息安全意识,主动学习信息安全知识和理论,认知阅读计算机网络使用中出现的相关安全提示,明确操作步骤和信息来源,养成良好操作习惯,避免操作不当埋下安全隐患。尤其是企业层面,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网络信息安全培训,培养员工信息安全意识,设置信息安全条例,规范员工日常计算机网络使用行为,将信息安全上升到企业全员参与高度,使员工对信息安全问题提高重视,自觉遵守操作规范,避免员工操作不当引起信息安全问题,造成信息泄露,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
3.2加强软硬件系统安全防护
若软硬件系统存在安全问题,信息安全便无从谈起。因此,应加强软硬件系统安全防护,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和稳定性,防范网络攻击和计算机病毒。具体来讲,应建设完善病毒防御体系和预警机制,计算机网络出现异常要加强网络状态识别、病毒扫描,从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防御,进行全方位监控和诊断,过滤危险信息数据,消除潜在安全隐患,拦截网络攻击,保障网络的稳定性。另外,要加对安全技术的应用,如:包过滤技术、复合型防火墙技术、应用加密技术等安全技术,通过这些安全技术来提高网络安全防御能力。以包过滤技术为例,通过对该技术的应用,可对数据包进行过滤检查,过滤网络威胁数据,达到网络防护目的,提高整体防护效果,规避部分网络攻击和计算机病毒。
3.3加强加密防范技术应用
加密防范技术,通过对需要保护的信息进行加密操作,能够提升系统安全控制质量,发挥良好的保护效果。从客观应用表现来看,网络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其协议具有极强的开放性特点,这种不开放性带来了较大的运作空间,使得网络不安全威胁存在。基于这种考虑,通过应用加密处理技术,强化对信息安全的保障质量,符合大数据时期计算机信息网络应用的诉求。从应用效果来看,加密技术的应用,相当于为系统提供了一个安全锁,能够有效保障网络运行安全。在应用过程中,通过加密技术,能够全面保障信息的安全。用户通过对相应的文件设置加密操作,将信息设置成为代码信息,这些代码信息是不可以直接读取的,需要借助管理员的密钥进行解密操作,然后才可以还原显示,如果没有密钥,黑客获取的数据可能是乱码或者无法读取等。在这种技术应用下,用户的信息自然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即使在被盗取后也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
3.4加强防火墙建设
防火墙技术在防护网络不良攻击的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大数据时代,防火墙势必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其能够全面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通过合理设计防火墙,实现内网和外网的有效隔离,让内网的运行操作处于一种相对独立的状态下,得到有效保护。而当外网存在入侵行为时,防火墙会自动进行阻挡,保证内网始终处于安全的状态下。从客观应用情况来看,防火墙可以灵活设置,可以在计算机一级连接的网络进行设置,也可以在次一级别的网络段进行设置,用户可以基于自身需求灵活设计。在应用过程中,当有防火墙保护时,计算机流入流出的网络通信会在防火墙下进行,因此这些数据信息会得到全面保障,防火墙会将一些外网的攻击进行严格过滤。同时,在防火墙的保护下,用户可以灵活关闭使用端口。尤其是发现特定端口受到攻击时,用户可以及时禁止其流出通信,从而阻挡木马病毒的威胁。
3.5建立定期网络安全维护计划
计算机软硬件设施保持最佳状态才能安全、稳定运行,规避安全风险,保护信息安全。计算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累积越来越多的问题,产生大量垃圾数据和软件,影响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安全威胁。而偶尔性的安全维护,难以获得预期效果,安全漏洞难以被发现。因此,应建立定期网络安全维护计划,定期卸载无用软件,更换计算机网络密码,定期维护硬件设备,更新系统固件,从而使计算机网络系统处于良性运行状态。此外,对于重要软硬件系统要定期进行安全测试,检查系统本身的安全性。若发现安全问题,应及时向软硬件供应商反馈和咨询,要求供应商修复漏洞,避免因软硬件漏洞泄露信息。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的确充满了机遇,也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的很多安全隐患,而这些安全隐患也给使用者带来了一定困扰,也会使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所以在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既要宣传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也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在这计算机网络的时代,使之安全、稳定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张健,杨剑,张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4):191.
[2]赵颖.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探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04):63-64.
[3]龙振华.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06):161-162.
[4]郭皓迪.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24):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