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汇编(全套)(完美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汇编(全套)(完美
版)
《认识负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认识负数》,它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将负数的认识安排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从《课标》中可以发现,本课的学习,意在让学生感受负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
因此我认为,如何充分地展现
负数的魅力,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是教师在设计本课时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教材分析
在认真研读教材后,我改变了教科书原有的编排。
教材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用“气温”和“海拔”这两个熟悉的情境,让学生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
而在我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
所以,我萌发了一个大胆地设想,那就是:改变原有的编排,整合学习内容,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经历进行教学,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此,我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正数与负数是实际需要的,掌握会判断一个数是
正数还是负数,会初步应用正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正数、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方面:
①、从实际问题引入正数、负数,然后通过实例巩固,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
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②、根据新课程标准新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我想通过正负数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③、通过对负数有关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并能对三者初步进行大小比较。
四、说教学环节以及设计意图
为了能很好地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分别是:
1、巧设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负数;
2、体验内化、探求新知——认识负数;
3、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应用负数;
4、课堂总结、知识延伸——拓展负数。
下面,我就来具体阐述教学环节以及我的设计意图。
在课前我准备一个热身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其意图有两点:
一、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和教师都得到放松,
二、又与我们今天所学的负数有直接联系,能迅速地把学生带入到“相反”
的意义中,为接下的学习做铺垫。
下面,我来说说
第一个环节:巧设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负数
我们都知道: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她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于是,我改变原有课本呈现三个城市的温度教学,一开始,就抛
出一个思维价值很高的问题:“老师说几件事,把你所听到的数据信息记录下来,独立思考,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关键是让别人
一眼就能看明白。
”这些数据信息是我精心准备的:比赛中进球丢球、学生的转进转出、生意的盈利亏损。
创设这三个情境,其目的有两个:
一、这些情境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比教材中的温度学习更有兴趣。
二、这些情境隐含了本节课的重点,用正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比如有用符号“√”“×”来表示,还可能会用“笑脸”,“哭脸”,当然也有学生就用正数、负数来表示。
虽然他们的答案形
式各样,但都有本质上的联系,我紧接又抛出一个价值很高的问题:刚才大家表达的只能自己明白,能不能找到一个统一的记录方法呢?于是动态生成里学习目标:认识负数,用正负数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不惊让人觉得“负数”真是一场“及时雨”啊!这样的引入,学生自身产生“需要找到一种统一的形式”的内需,这时的学习,已经由被动化主动,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了由具体到抽象的符号化、数学化过程,认识也逐渐从模糊到清晰。
这样的过程更让学生简约地经历了人类
探索负数的历程,实现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
引出负数后,我直接描述性的介绍,像什么样的数叫正数、像什么样的数叫负数。
俗话说得好:不要认为学生是一张白纸,是一无所知,教师该放手时就放手,该出手时就出手。
当学生知道它们的概念后,就能很快的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接着,我通过“快速抢答并判断”的游戏来刺激学生的思维,既能活跃课
堂气氛,又能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熟练的掌握知识。
还可以通过:“你能写出几个正数和负数”的练习,让学生体会正数和负数无限、对应等数学思想。
现在新课
标也注重要加强学生的基本数学思想。
我想在此,这些数学思想已经无形地渗透其中。
第二个环节:体验内化、探求新知——认识负数
我利用课件播放中央电视台某日的天气预报,要求学生记录上述信息后,引导学生明白在生活中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初步明确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不同表示方法。
在介绍完温度计的基本知识后,让学生动手拨出三亚20℃和哈尔滨-20℃,也就是零下20℃。
不要小看学生拨一拨这个环节,我们教材是直接呈现
三个城市的温度,让学生自己读出来。
而我创造性地改变教材,其目的有两层意思:
一、由静态化为动态,通过小小的“拨”,唤起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要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首先要确定0℃的位置。
使学生明确感悟到:温度中,0℃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比0℃高的温度用正数表示,比0℃低则用负数表示。
二、学生动手操作,兴趣盎然,既将正数、负数、零有机地整合到了一个新
的概念框架中,实现了对0的再认识,又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难点。
在学生理性认识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后,我再出示北京-10℃,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思考:-20℃和-10℃相比,哪个更冷?再出示中国最冷的城市:漠河-30℃和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南极-88.3℃,用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示越来越冷的感受。
这不仅将负数大小的比较等知识很好地渗透进来,而且又能体
现在生活中学数学的理念。
在进行数轴的练习教学时,我们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数轴教学是一个难点。
于是,我利用温度计教具的优势,将温度计横着放,告诉学生这就像一条数轴,
中间是0,让学生说出负数在0的哪边,正数在0的哪边。
这样,学生不仅能形象的通过温度计教具,深刻地理解正数、0、负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又能渗透区间、极限等数学思想。
第三个环节: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应用负数。
既然负数是生活中发现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取之于生活,用之
于生活”。
在练习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生活中的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自己身边的问题,使练习变的既有趣又有用。
我设计了三种练习:
1、基础性练习。
比如去五楼开会和到地下一楼,应按哪个键?学生一看,这的确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教师这时还可以运用旅游景点的海拔高度让学生再次感受“负数真的是无处不在”啊!多样化的练习,既不枯燥,又检查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
2、形成性练习。
比如上课时教师和学生可以演示方位中的负数。
教师向北走几步,学生应该向南走几步等,这些不仅针对教学重点“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而且又紧密联系生活,学生好学、乐学。
3、拓展性练习。
我借助“刘翔”这个不仅是小学生会关注,大人会关注,乃至全世界人都会
关注的人物跨栏成绩的研究,播放“2004年雅典夺冠录像”,一下子把学生的积极性提到最高处。
当时风速是每秒-0.4米,为什么说要说-0.4米呢?给予学生讨论的空间,并用肢体语言表示出来。
然后借助两位同学的表演,相对而跑,揭示出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数。
再让学生想想如果风速是每秒+0.4米呢,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些有价值性的问题,我想,学生愿意去思考,在思考中学数学,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第四个环节:课堂总结、知识延伸——拓展负数。
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我相信,由于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
交流、开放、宽松的“舞台”,学生就能熟练轻松地总结知识。
为了让学生进一
步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课后我让学生写一篇以《生活中的负数》为题的数学日记,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然后,
通过课件介绍有关负数的小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祖先是最早认识和使用负
数的,这是多么的了不起啊!
最后,以一句赠语激励大家: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实学习就像今天
认识的正数、负数一样,不进则退。
但愿每位同学都能像逆水中的小舟一样勇往
直前,早日到达成功的彼岸!这样不仅能给课堂画上圆满的句号,又能充分的体现数学学科的人文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无穷魅力。
板书设计
认识正数和负数
正负数可以表示相反的两种量
正数都大于0 负数都小于0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反思
课前布置学生自行去了解和收集有关温度的信息和认识温度计。
上课时,出示三个城市的温度让学生记录并读一读,这样出现了不同的记录方式,通过比较从而得出用负数记录的简便性。
通过这样教学,我觉得学生变得主动起来。
《认识负数》一课的教学,应以“情景感知---探究理解---生活应用---回顾激励”四个环节来进行教学的。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一起经历、感受生活中的负数,能够促进学生对负数建立整体而系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