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诗体译法之不足_许渊冲_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_读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谈诗体译法之不足
许渊冲 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 1 读后
*
董 晖
(浙江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金华321000;绍兴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摘 要:诗体译法和散体译法是翻译中国古典诗词的两种主要方法,各有其利弊。
诗体译法虽能较好地保留和再现原诗(词)的音韵之美,但也有其局限性。
文章结合对许渊冲 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 一书中译例的分析,阐明在诗体译法运用不当时可能产生的各种不足之处,并指出,两种译法不应互相对立、互相排斥,而应取长补短、互为弥补。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诗体译法;散体译法;许渊冲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2006)05-0088-07一
在中诗英译领域,散体(自由体)译法和诗体(韵体)译法之争由来已久。
许渊冲反对以散体译诗,他认为, 把有韵有调的格律体诗词,化为只有节奏而不押韵的自由诗,那就是过于不及了。
因为自由诗体的译文即使能百分之百地传达原文的 意美 ,深邃的意境和强烈的感情,也决无法表达古典诗词 无容置疑 的 魅力 ,无法使人爱不忍释,百读不厌。
2 他不仅在理论上积极倡导而且在实践中大量运用诗体译法,其所编译的 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 堪称此种译法的代表作。
如李白的 静夜思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其译文为:
Thoughts on A Tranquil Night
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 /Can it be hoar-frost on the ground?/Looking up,I find the moon bright;/Bowing,in homesickness I m drowned.
原诗第一、二、四句押韵,译诗则隔行押韵,韵式为abab,属完全韵(perfect rhyme)。
且译诗第二、四行所押之韵/aund/与原诗的/uang/韵非常相似。
不但 音美 ,而且 音似 ,较好地再现了原诗的音韵效果。
在意境上也不逊于原诗,尤其是a pool of light,drowned 等词(词组)的运用,准确贴切,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形式上亦忠实于原诗,全诗共四行,且每行均为八个音节,整齐匀称。
又如李白的 月下独酌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是一首古体诗(古风),虽然对声律的要求不是非常严格,但它也符合押韵和平仄的基本要求。
如每逢双行押韵。
其中,第二、四、六、八句压平韵,第十、十二、十四句换用仄韵。
此外,还利用叠韵( 我歌月徘徊 )、双声( 我舞影零乱 )等语音修辞手段增加其音韵美。
其译文为:
Drinking Alone under the Moon
Among the flowers,from a pot of wine/I drink without a companion of mine./I raise my cup to invite the Moon who blends/Her light with my Shadow and we re three friends./The Moon does not kno w how to drink her share;/In vain my Shadow follows me here and there./Together with them for the time I stay,/And make merry before spring s 第26卷第5期2006年10月 绍 兴 文 理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 Vol.26No.5Oct.2006 收稿日期:2006-04-19
本文系绍兴文理学院2004年校级重点科研项目 许渊冲中诗英译研究 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4SK1016。
作者简介:董 晖(1967-)男,浙江上虞人,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浙江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spent away./I sing and the Moon lingers to hear my song;/My shadow s a mess while I dance along./Sober,we three remain cheerful and gay;/Drunken,we part and each may go his way./Our friendship will outshine all earthly love;/Next time we ll mee t beyond the stars above.
译诗两行一韵,且所押之韵为完全韵,自然、工整,实属不易。
同时,还运用了音顿、头韵和内韵等语音修辞手段。
在行数上与原诗一致(十四行),每行的音节数大致为十个,显得十分齐整。
可以说,诗体译法很好地再现了原诗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二
诗体译法运用不当,也会产生种种弊端。
吕叔湘认为, 不同语言有不同之音律,欧洲语言同出一系,尚且各有独特之诗体,以英语与汉语相去之远,其诗体自不能苟且相同。
初期译人好以诗体翻译,即令达意,风格已殊,稍一不慎,流弊丛生。
故后期译人Waley,
小,B ynner 诸氏率用散体为之,原诗情趣,转易保存。
3 毋庸讳言,由于诗体译法受到格律的束缚,犹如戴着镣铐跳舞,译者自由伸展的空间有限,加之中英两种语言间的巨大差异,因此就容易 流弊丛生 , 虽高手如Giles 亦所不免。
Fletcher 尤甚于Giles;Budd,Martin 诸人更甚于Fletcher,有依稀仿佛,面目全非者,其例难于列举。
4
虽然就忠实性而言,许先生的译文大大超过上述诗体译家的译作,但是也还存在着由于诗体译法本身的局限性所导致的一些不足之处,故写成此文,愿与许先生商榷。
(一)损及原诗的意境
王维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是一首思乡名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其译文如下:
Thinking of my Brothers on Mountain-Climbing Day
Alone,a lonely stranger in a foreign land,/I doubly pine for my kinsfolk on holiday./I know my brothers would,with dogwood spray in hand,/Climb up the mountain and miss me so far away.
原诗的第三、四句想象故乡的兄弟们在重阳节那天一起登山,采撷茱萸,系于臂上,环顾四周,才发觉少了一人。
虽未明言思念之意,而思念之情跃然纸上。
同样的技法见于诗人的另一首诗 杂诗(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诗中无一字涉及 思念 ,但读者却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眷恋。
因为中国古代诗词重含蓄而忌直露, 言征实则寡余味也,情直致而难动物也,故示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感而契之,邈哉深矣,此诗之大致也。
5 袁枚在 随园诗话 中也曾说, 诗无言外之意,味同嚼蜡。
而译诗第四行中的miss me so far away 一语则使思念之意和盘托出,原诗含蓄蕴藉的意味顿失,而这多半是出于押韵及使音节数齐整的需要。
南行别弟 是韦承庆在流放岭表(今广东一带)时所写,深动地描绘了兄弟间依依惜别的情形。
原文为: 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落花相与恨,到地无一声。
其译文为:
Parting with my Younger Brother
The long,long river coolly flows;/My parting sorrow endless grows./Our grief is shared by falling blooms;/In their silence our sorrow looms.
落花相与恨,到地无一声 是名句,以落花到地无声衬托出兄弟俩惜别时相对无言、欲言又止的神情,达到了 此时无声胜有声 的境界。
而译文末行的重点显然不在 无声(silence) 而在 忧思(sorrow) ,显得含蓄不足而直露有余。
孟浩然的 宿建德江 深受历代学者好评。
原文为: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的后两句是名句,大意为:远观旷野,天低于树;近看清水,月影近人。
沈德潜云, 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
陈婉俊批注曰, 十字十层,咀咏不尽。
6 其译文为:
Mooring on the River at Jiande
My boat is moored near an isle in mist grey;/I m grieved ane w to see the parting day./On boundless plain trees see m to scrape the sky;/In water clear the moon appears so nigh.同样出于押韵的需要,许先生将原诗第三句 野旷天低树 译成On boundless plain trees see m to scrape 89第5期 董 晖:也谈诗体译法之不足 许渊冲 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 1 读后
the sky(在旷野上,树似乎刮擦着天空),与原诗相比,意境就平淡多了,断不至于成为千古名句。
诗体译法运用不当,还会造成对原诗的曲解和误译。
以储光羲的 钓鱼湾 为例。
该诗的前四句为: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其译文为:
You may fish in late spring by lakeside green/Where apricot blossoms are running riot./The lake see ms shallow for its water s clean;/You see dispersed fish desturb lotus quiet.
译文可谓颇得原诗之神韵,只是第四句 荷动知鱼散 的译文值得商榷。
原文是说由于水面荷叶密集,因此看不到水中的鱼儿,只有通过晃动着的荷叶才能判断鱼儿的行踪。
而译文则说四散的鱼儿拨动着静静的荷叶,其意境不及原文的婉转蕴藉。
之所以如此翻译,多半也是为了使译诗押韵。
同样的弊病还可见于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 一诗后两句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的译文 The moon wanes,broken-heart ed/To see my growing gloom,其意境与原诗可谓大异其趣。
在唐朝诗僧寒山 杳杳寒山道 一诗的译文中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形。
原文为,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其译文为:
Long,Long the Pathway to Cold Hill
Long,long the pathway to Cold Hill;/Drear,drear the waterside so chill./Chirp,chirp,I often hear the bird;/Mute,mute,nobody sa ys a word./Gust by gust winds caress my face;/Flake on flake snow c overs all trace./From day to day the sun won t swing;/From year to year I know no spring.
原诗在音韵上的特点除了双行押韵,就是每句句首都用迭字,而且所用迭字富于变化,做到了 复而不厌,赜而不乱 (顾炎武语)。
迭字的使用增强了此诗的音乐性,给人一种回环往复、连绵不断的感觉。
译诗很好地体现了原诗音韵上的特点,两行一韵,且均为完全韵。
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再现了原诗使用迭字的特色,而且同样富于变化。
遗憾的是,原诗的意境不能完全保留。
杳杳 是指 幽暗深远的样子 ,与long,long 的意思有很大不同; 寂寂更无人 是说此处寂寥冷清,人迹罕至,而Mute,mute,nobody says a word 只是强调没人说话;Flake on flake snow covers all trace 一语则更易了原意, 纷纷雪积身 成了 纷纷雪积道(trace 意为 小路,痕迹 ) 。
此外,gust 是指 一阵狂风 ,与caress(爱抚,轻拍)搭配使用似觉不妥。
总之,意境是诗词的灵魂,意境一失,单纯的 音美 和 形美 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二)不符合英语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
王之涣的 凉州词 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原文为: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译文为:
Out of the Great Wall
The yello w sand uprises as high as white cloud;/The lonely town is lost amid the mountains proud./Why should the Mongol flute complain no willows grow?/Beyond the Gate of Jade no vernal wind will blow.
为了与首行押韵,译诗第二行中的the proud mountains 的语序被颠倒,成了the mountains proud 。
又如王湾 次北固山下 前四句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的译文:
My boat goes by green mountains high/And passes through the river blue./The banks seem wide at the full tide;/A sail with ease hangs in soft breeze.
为了与第三行押韵(high 与tide 为准韵),译诗首行中的high green mountains 的语序被重新调整,成了green mountains high,受其影响,第二行中的the blue river 成了the river blue 。
杜甫的 江村 描绘了夏日农村幽美安静的环境,刻画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
前四句为: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其译文为:
The winding clear river around the village flows;/We pass the long summer by riverside with ease./The swallow freely comes in and freely out goes;/The gulls on water snuggle each other as they please.
出于押韵的需要,译诗第一行中的状语around the village 和第三行中的状语out 均置于动词之前。
在贺知章 回乡偶书 的译文中也有类似的情形。
原文为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译文为:
90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第26卷
Home-coming
I left home young and not till old do I come back,/Unchanged my accent,my hair no longer black./My children whom I meet do not know who am I,/ Where do you c ome from,sir? they ask with beaming eye.
在译文的第三行,以who 引导的疑问句作动词know 的宾语,本应为陈述语序,但为与第四行末的eye 一词押韵,仍保留疑问句的语序。
且末句中的eye 一词用单数形式,在逻辑上也说不通。
纵览许先生的译文,这种不合乎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的现象不在少数。
虽然中诗里有时为了追求音韵效果而不得不牺牲语法的正确性,如毛泽东就写过诸如 六亿神州尽舜尧 、 杨柳轻,直上重霄九 等诗句,但这是由汉语的特点所决定的。
它重意合而轻形合,结构松散,遣字造句相对灵活。
尽管如此,上述语言现象也只能偶尔出现,因为它毕竟不符合语言的一般要求和规律。
更何况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英语重形合而轻意合,用词精确,造句严谨,往往为满足句法结构的需要而牺牲音韵美。
(三)造成语义的缺损或译文的重复累赘
为了使译诗押韵或照顾到音节数,许先生有时不得不在用词上作一定增减,从而导致语义的缺损或译文的重复累赘。
如陈子昂 送东莱王学士无竞 宝剑千金买,平生未许人。
怀君万里别,持赠结交亲。
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
已矣将何道?无令白发新。
其译文为:
Parting Gift
The sword that c ost me dear,/To none would I confide./Now you are to leave here,/Let it go by your side./Trees delight in spring day;/The pine loves wintry air./What more need I to say?/Don t add to your grey hair!
原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人 亲 春 新 属上平声中的 十一真 韵),译诗则隔行押韵,且每行均为六个音节。
但为此造成了语义的缺失 原诗第二、三两句中的 平生 万里 之意未译出,语气大大削弱。
另,译文第二行中所用时态不妥,宜用现在完成时。
又如许先生把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中的第三、四两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中的 宦游人 译为strangers 。
实际上, 宦游人 是指 为求官而出游的人 ,其内涵决非strangers 一词所能包容。
类似的译例并不鲜见。
例如,许先生把杜甫 羌村 中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两句译为At my ap pearance starts my wife;/Then calming down,she melts in tears 。
其实, 妻孥 是指 妻子和儿女 ,之所以译成my wife,或许是出于对押韵和音节数的考虑。
同样,把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颔联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中的 妻子 译成my wife 也是不妥的。
此处的 妻子 非现代意义的 妻子 ,应作 妻子和儿女 解,如晋代陶渊明 桃花源记 中就有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一语。
有时片面追求押韵则引起译文的重复累赘。
如李白 行路难 (其一)的前四句,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其译文为:
Pure wine in golden cup costs ten thousand coppers,good!/Choice dish in a jade plate is worth as muc h,nice food!/Pushing aside my cup and chopsticks,I can t eat;/Drawing m y sword and looking round,I hear my heart beat.
原诗第一、二、四句押韵,译诗则两行一韵。
译诗凑韵的痕迹较明显,所增译的good,nice food,I can t eat 等词句虽然顾及了押韵的需要,但显得有点勉强,不符合中国古典诗词行文凝练、惜墨如金的特点。
且第四行中I hear my heart beat 与原文 心茫然 意义上不一致。
又如王建的 新嫁娘 ,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其译文为:
Married three days,I go shy -faced/To cook a soup with hands still fair./To meet my mother -in-law s taste,/I send to her daughter the first share.
出于押韵的需要,许先生在译文中增加了shy-faced,still fair 等词,但在原诗中并无此意,因而在忠实性上大打折扣。
此外,把 小姑 译成her daughter 未免给人一种原诗所没有的距离感。
有时还在译文中同时造成了减码翻译和增码翻译的现象。
如 春晓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其译文为:
Spring Morning This spring morning awake till birds are crying./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91第5期 董 晖:也谈诗体译法之不足 许渊冲 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 1 读后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原诗第一、二、四句押韵,译诗则两行一韵。
但原文第二句中的 处处 两字在译文中没有体现出来。
有无这两字,自是别样境界。
而译文中所增译的in bed 一词,又觉多余。
(四)顾此而失彼
有时,原诗除了押韵,还运用重复、双声、叠韵、谐音、双关等其它语音修辞手段。
如顾及到译文的押韵,则往往不能兼顾其它修辞手段;如顾及其它修辞手段,则常常不能押韵,很难两全其美。
如赵嘏的 江楼感旧 :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此诗第一、二、四句押韵, 月 如 水 三字重复。
其中, 水 字相连, 月 如 两字不相连。
其译文为:
On the Riverside Tower
Alone I mount the Riverside Tower and sigh/To see the moonbeams blend with waves and waves with the sky./Last year I came to view the moon with my compeers./But where are they now that the scene is like last year s?
译诗虽然押韵(两行一韵),但只重复了waves 一词,原诗那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韵味很难保留下来。
又如上文曾提及的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一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其译文为:
Recapture of the Regions North and South of the Yello w River
Tis said the Northern Gate is recaptured of late ;/When the news reach my ears ,my go wn is wet with tears ./Staring at my wife s f ace ,of grief I find no trace ;/Rolling up my verse books ,my joy like madness looks ./Though I a m white-haired,still I d sing and drink my fill ./With verdure spring s aglo w , tis time we home ward go ./We shall sail all the way through Three Gorges in a day ./Going do wn to X iangyang ,we ll come up to Luoyang .
原诗被称为是杜甫的 生平第一快诗 ,说它 快 ,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诗的节奏 快 ,二是诗人的心情 快 。
一听到唐军收复了河南、河北,诗人欣喜若狂,感情如同一泻千里的滔滔江水。
原诗除了双行押韵,音韵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 峡 字和 阳 字的重复。
许先生运用内韵(译文中斜体部分即是)的手法变通地再现了原诗的音韵特点,但美中不足的是,译诗没能押韵(尾韵),且个别内韵显得颇不自然(如第五行中由still 和fill 两词所形成的内韵)。
另,原诗颈联中的 白首放歌 在大多数的版本中作 白日放歌 7 。
刘禹锡的 竹枝词 (其一)因运用了双关手法而脍炙人口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
其译文为:
Bamboo Branch Songs(I)
Between the green willo ws the river flows along;/My dear one in a boat is heard to sing a song./The west is veiled in rain,the east enjoys sunshine;/My dear one is as deep in love as day is fine.
原诗末句利用 晴 与 情 两字的谐音关系,语带双关。
东边日出是有晴(情),西边下雨是无晴(情)。
诗句委婉、巧妙地表达了闻歌女子对唱歌男子的感情。
译诗虽然做到了两行一韵,但毕竟未能将谐音双关传译到译诗中去。
(五)译诗的押韵方式和风格与原诗不一致,韵式单调
汉字是单音节文字,一个字一个音节,这样就容易找到同音词(或同韵词)。
各个音节之间可以比较自由地进行排列组合,从而组成双音节、多音节。
且古代汉语中又有四声声调(平、上、去、入),使音韵更加抑扬顿挫、跌宕起伏。
而在英语中,双音节和多音节词占多数,给押韵和节奏的安排带来诸多不便。
就押韵而言,由于汉语中同音词(或同韵词)多,中诗大多采用一元韵式,尤其是格律诗(包括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等)往往一韵到底;也可采用多元韵式(连续换用若干个韵脚,或交叉使用若干个韵脚),如在古体诗中就允许换韵。
而英语中双音节和多音节词占多数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同音词(或同韵词)数量十分有限,在较长的诗中很难或不可能找到足够的同音词(或同韵词),所以英诗一般采用多元韵式。
这就决定了译诗的押韵方式与原诗常常不能一致。
如王绩的 过酒家 , 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
眼看人皆醉,何忍独为醒? 其译文为:
The Wineshop Drinking wine all day long,/I won t keep my mind sane./Seeing the drunken throng,/Could I sober remain?92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第26卷
原诗为五绝,第一、二、四句押韵,为同一韵,韵式为aaba;译诗隔行押韵,换韵,韵式为abab 。
韵式与原诗有很大的不同。
前文曾提及的王勃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原文为: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其译文为:
Farewell to Prefect Du
You leave the town walled far and wide/For mist-veiled land by riverside./I feel on parting sad and drear,/For both of us are strangers here./If you have friends who know your heart,/Distance cannot keep you apart./At cross roads where we bid adieu,/Do not shed tears as women do!
原诗是一首五律,逢双行押韵,为同一韵,韵式为abcbdbeb;译诗两行一韵,换韵,韵式为aabbccdd,与原诗迥异。
又如张旭的 山中留客 ,原文为: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其译文为:
To a Guest in the Hills
On all things in the hills spring sheds a golden light./Do not go back when some dark rain clouds come in sight!/Even on a fine day when the sun s shining bright,/Your gown will moisten still in the thick of clouds white.
原诗是一首七绝,第一、二、四句押韵,为同一韵(即上平声中的 五微 韵),韵式为aaba;译诗行行押韵,为同一韵,韵式为aaaa 。
后一种韵式类似于中国古体诗中柏梁体的押韵模式,既不同于原诗七绝的韵式,在英诗中又极少见,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陈子昂是初唐诗人,他的 登幽州台歌 在形式和风格上独树一帜,原文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其译文为:
On the Tower at Youzhou
Where are the great men of the past/And where are those of future years?/The sky and earth forever last;/Here and now I alone shed tears.
原诗是一首杂言诗(也称长短句),系古体诗的一种,前两句各五字,后两句各六字,不押韵。
陈子昂对当时风靡一时的宫体诗深恶痛绝,反对片面追求形式,反对唯美是求,提倡恢复汉魏风骨,主张诗歌要有积极、健康的内容,诗人应该关心社会现实,抒写真情实感。
译诗却隔行一韵,韵式为abab,各行的音节数也大致持平,分别为八、八、七、八,美则美矣,但其形式和风格几乎与原诗背道而驰。
此外,许先生的译诗韵式单调,大多为两行一韵或隔行押韵。
五绝或七绝基本上用aabb 或abab 的韵式翻译,五律或七律则基本上用aabbccdd 或ababcdcd 的韵式(不过是两首五绝或七绝的韵式相加)翻译。
实际上,英诗的诗体不下几十种,许多诗体往往不止一种韵式,可见英诗的韵式是十分丰富的。
仅四行诗(quatrain,一种由四行诗句构成的诗节,也可指一首只有四行诗句的完整的诗)的常见韵式就有abab,aabb,abba,aaba,abcb 等,许先生只是选用了前两种,事实上,恰恰是后两种符合中诗五绝或七绝的韵式。
其中,aaba 是鲁拜诗节的韵式,这种诗节可能正是模仿中国古诗中的七绝或五绝的韵式而发明的。
这两种韵式既符合中诗固有的韵式,又为英美人士所熟知,何乐而不用呢?
三
以许渊冲为代表的诗体译派从理论上论证了诗体译法是可取的,在实践中证实了诗体译法是可行的。
诗体译法的确具有散体译法所不能取代的长处,但运用这种译法应以忠实于原诗的内容、意境和风格为前提,不应为押韵而押韵,勉强凑韵,不然就会因韵损义,本末倒置。
刘英凯曾指出, 英文诗歌的上口与悦耳取决于和声(harmony)与节奏(rhythm)。
而这主要靠每一诗行的音步(foot)和每一音步中各种韵律(metres 或measures)的排列形式(即重读音节 扬与轻读音节 抑的适当安排)来完成的;押韵与否并非必不可少的因素。
8 因此,并不是每一首古典诗词都适合用诗体译法翻译。
诗体译法与散体译法各有优势,两者不应互相对立、互相排斥,而应取长补短、互为弥补。
此外,在采用诗体译法时,需综合运用除押韵之外的其它语音修辞手段,并尽可能使韵式多样化,从而不至于使译诗显得单调乏味。
93第5期 董 晖:也谈诗体译法之不足 许渊冲 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 1 读后
参考文献:
1 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许渊冲. 三美 和 三似 的幅度 唐宋词选 英法译本代序 A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选编.诗词翻译的艺术 C .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375.
3 4 吕叔湘编.中诗英译比录 M .北京:中华书局,2002.10,11.
5 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 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53.
6 李长路.全唐绝句选释 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124.
7 邓绍基.杜诗别解 M .北京:中华书局,1987.128.
8 刘英凯. 形美 、 音美 杂议 与许渊冲教授商榷 J .外语学刊,1982(3):61.
9 蒋洪新编著.英美诗歌选读 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39.
10 王力.诗词格律 M .北京:中华书局,1977.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Metrical Translation:A Note on
Xu Yuanchong s Bilingual Edition of 300Tang Poems
Dong Hui
(Forei gn Language College,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Zhejiang 321000;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Shaoxing University,Shaoxing,Zhejiang 312000)
Abstract:Metrical translation and un metrical translation are two major approaches to the translation of classic Chinese verse,each having i ts advan tages and disadvan tages.Although the former can better keep and reproduce the beauty of rhymes and rhyth ms of the original poems (or ci),it has i ts own li mi tation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s in the Bili ngual Edi tion of 300Tang Poems as are compiled and translated by Xu Yuanchong,the present paper identified and reflected on some negative impacts caused by improper metrical translation.The two approaches are not antagonis tic but complementary.
Key words:classic Chinese verse;metrical approach;unmetrical approach;Xu Yuanchong 94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第2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