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汉卿读书笔记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

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还是元曲四大家之首。

那么,读完此书,读者们会做些什么笔记呢?一起来看看。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关汉卿,希望你喜欢。

关汉卿读书笔记篇一
关汉卿的剧作深刻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是元代残酷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一面镜子。

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写一个弱小无靠的寡妇窦娥,在贪官桃杌的迫害下,被诬为“药死公公”,斩首示众。

窦娥的冤案有巨大的典型意义,作家以“人命关天关地”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封建社会里“官吏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个带普遍意义的问题,强烈地控诉了封建制度与民为敌、残民以逞的罪恶。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错看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第三折这〔滚绣球〕一曲,通过窦娥血泪的控诉,引起人们对封建社会的现实秩序与传统观念的怀疑,把窦娥悲剧的意义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窦娥冤》阅读赏析
第一部分:
开折,通过监斩官和其他人的行为,描写了一副阴森肃杀的刑场气氛。

窦娥便在这种气氛下以犯人的身份上场了。

一上场,窦娥便唱了两只曲子:[端正好]、[滚绣球]窦娥首先把自己的冤枉呈现出来,说明自己无辜被判死刑,冤屈惊天动地,临死之前,把控诉的对象指向了天和地。

窦娥控诉天地一场戏,极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好文章,千古流传。

我们来看一看这段唱词:“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一句是说现实世界有它固有的统治秩序,人们的命运掌握在天地的秩序之中。

下一句,一个“天地也!”一声感叹,蕴涵着窦娥无限的感情。

有愤激,有委屈,有埋怨,有抗争,有指责,有期待。

下一
句“只合”“可怎生”两个表强烈反问语气的词,表达了窦娥对天地强烈的质问。

作为主宰万物、维持现实世界秩序的最高统治者天地,本应该使社会清明,公正无私,却是非不分,曲直不明。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福贵又寿延。

”用非常肯定的语气直接指明现实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坏人得志,好人受欺。

这种现实世界的不公平和天地间应该存在的公理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禁使人对主宰万物的天地产生怀疑。

“天地也!作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这一句是对前几句的总括性结论,指明了天地并不象人们期望或相信的那样维持现实的公平合理,相反,却和社会上的邪恶残暴的坏人一样,助纣为虐,为虎作伥,残害善良弱小的平民百姓。

这句指责,推翻了天地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而神圣的地位,对人们现实和精神世界的最高统治者天地作了深刻的批判。

紧接下来,悲愤之气达到极点,便是对天地的直接而强有力的指责和痛斥。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不仅是要推翻天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更进一步要推翻天地在现实世界中的地位。

这种对天地的大胆的指责批判在古代以天为上的社会里是不多见的,中国古代人民因为以农业为生,特别重视“天”。

现实世界的最高统治者皇帝被认为是承接天的命令,代替天来行使统治权。

因此被称为“天子”。

窦娥的这一段唱词,把自己受冤屈的原因直接归结到了天的身上,矛头直指封建统治者所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

既是对整个封建专制制度的彻底否定,也是对传统的封建专制思想的否定。

具有很强的民主主义精神。

这种思想也是关汉卿借窦娥之口抒一己之愤。

最后一句“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是愤怒的控诉达到极点之后的转折,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悲愤而又无奈的叹息。

这段话之所以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感染力,是因为它用精辟而非常概括的语言表达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不平等的强烈愤慨。

表达了普通老百姓要求维持社会公平,惩恶扬善的愿望。

在句式上,几乎全用口语,既贴近老百姓的语言,又自然流畅,气势充沛,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因此,千百年来盛传不衰。

关汉卿读书笔记篇二
窦娥冤,这个典故我从很早很早以前就听说过了,然而,它就像其他任何一个故事一样轻轻划过我的心海。

不过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女子,因被恶人冤枉,最终在乱世中烟花一般的香消玉殒。

我甚至连她是怎么被冤枉的都不曾得知,唯一能让我铭记于心久久的,是那神话般的誓言,若伊人是含冤而死,则六月伏天飞雪,尸埋三尺深雪,上天有眼,果真破了大自然的规律,六月飞雪,带着女子的幽怨,清清凉凉,企图唤醒人们沉沦的心。

终于认认真真地看过一遍,心里却是百感交集。

诚然,结局邪不压正,是皆大欢喜。

可是,窦娥凄惨的挣扎给我带来的冲击却挥之不去。

想必是关汉卿那对人物语言淋漓尽致的描写,才使我无限的沉醉在其中。

这部作品本身就是久盛不衰的戏曲,舞台表演是它的灵魂,只有真真切切的表演,才能活生生地让我们感受到窦娥内心的绝望。

干巴巴的阅读,只能看到一个个你来我往的对话,我反复琢磨了很久,窦娥,这是个不卑不亢的女子。

是的,不卑不亢,是我们公认的,对这个女子的定位。

她拒绝张驴儿无理的要求时深明大义,临死前带着无尽哀怨却坚决地誓言。

这部戏曲的语言是赤裸裸的对白,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含蓄的诗句,可是,我们分析一个人的性格,不就是从他平时的谈吐中观察出来的么?当蔡婆婆向窦娥说起张家父子强行娶亲的事情时,窦娥拒绝;婆婆不明事理地认为这是在报答救命恩情“我的性命都是他爷儿两个救的,事到如今,也顾不得别人笑话了。

”窦娥道“你虽然是得他得他营救,须不是笋条笋条年幼,(戋刂)的便巧画蛾眉成配偶。

想当初你夫主遗留,替你图谋,置下田畴,早晚羹粥,寒暑衣裘,满望你鳏寡孤独,无捱无靠,母子每到白头。

公公也,则落得干生受。

” 前者的语气似要妥协,却更是烦躁不安。

从“事到如今”和“顾不得”这两个词更能告诉读者,蔡婆婆的决定是错误的。

没有思考,没有挣扎,没有反抗。

蔡婆婆这个人物不坏,而且还颠覆了在我心目中传统的债主形象。

窦娥七岁时,她的父亲窦秀才欠蔡婆婆四十两银子,去拜访蔡婆婆时,蔡婆婆道“秀才请家里坐,老身等候多时也”。

首先是称
呼,“秀才”算是对窦寇章最高最高的尊称了。

在其他文学作品里,债主对穷酸的欠债人都是很不客气的,例如范进中举里,屠夫管他的秀才女婿叫“现世宝”,“癞蛤蟆”,这又亲属关系的都这样,蔡婆婆与窦秀才无亲缘关系,能做到这样的确说明蔡婆婆是个心善的人。

后面蔡婆婆还能把窦秀才请到家里去,心平气和地和他谈话,着实是一位吃斋饭,信佛教,面目慈蔼的老人形象。

想来将窦娥交给这样的人,是很放心的。

可惜,人无完人,不光是好人蔡婆婆,天底下所有善良的人把持不住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不分好坏。

这一点窦娥和她形成鲜明对比,从语言气势上就看得出,窦娥面对糊涂的婆婆,倒也不急躁,摆道理,讲事实,思维逻辑有理有序,体现了窦娥大女子的风范。

将她与有名智者小比一下,可惜了生错地方,不然定是让人刮目相看的才女。

而且,窦娥说话还是很有技巧的,说到最后不忘加上“公公也,则落得干生受”来刺激婆婆,她知道婆婆是个守妇道的人,一定会犹豫不决,这样便有了转机。

窦娥的语言还有一处给我印象较深,窦娥即将被斩时,对监斩官发出的誓言“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

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

” “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

”“ 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这三个句子,都是肯定句,使人联想到窦娥一身素白,乌丝随风飞扬,漆黑的眸子闪烁着不屈的光芒,从她柔软的唇中却逸出如此铿锵有力的话语,如此挑战极限的看似大逆不道的话语。

很佩服关汉卿,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这三个扣人心弦的咒语,不仅紧紧缠绕住了楚州的命运,更使我的心中产生了无与比拟的震撼。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这两个现象与第三个相比,不知要仁慈多少。

当时读到第三个咒语时我终于知道,知道窦娥心中的痛和怨恨了。

和前两个稍有不同,第三个咒语,没有若是,而是委实。

到这个时候,我才明白窦娥是认真的,她,已经什么都无所谓了。

楚州大旱三年,多么残酷!但是,我窦娥就是要让你们记住,记住这三年大旱的来历,说得不道德些,我承受的
痛苦,你们也要一起陪我尝尝!我承认这是我自己的想法,或许有些偏离了,但为什么不允许一个善良的人,无辜的人,宣泄他的忿恨呢?难道善良,所以要忍耐,要无声无息的死去,不明不白的死去么?关汉卿用语言构造的窦娥这一人物形象,能使其经久不衰的原因,大概在于窦娥符合我们心中,一个正直的人在那个时代应具有的所有品质。

有自己的原则,所以干脆的拒绝;不愿亲人受难,所以无奈的“认罪”; 不甘心尸首两异的结局,所以许下绝望的誓言。

关汉卿在人物语言的细节上很下功夫,一个个细节联合起来,便如同满天璀璨的星星一起闪耀,那光芒一定超过月亮,太阳。

正如以上所举的例子,一个小词,就能够看出那人当时的心境;许多个小词,那么就可以总结出一个人的性格。

窦娥从另一方面讲,有些任性了,怎么可以为了自己,让百姓受苦呢?可是,关汉卿在这篇文章所要体现的,就是窦娥的任性。

这部戏曲能够体现的中心思想很多,但我觉得最最有价值的,是人饿了要自己找食吃,疼了要让别人知道,受了委屈,就要说出来。

当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和损坏时,一定要严肃对待。

我在美国时,深刻体会了美国人民热爱自身利益的情怀,也能明白为什么这个国家会如此强大。

不懂得保护自己,像蔡婆婆那样的人,最终只会走向灭亡;学会行使争取自己的应有的权利,像窦娥一样,才能组成一个和谐守法度的社会。

不是有句话说么,想要别人爱上自己,一定要先自己爱自己。

喜欢这样的一个女子,娇柔的身躯包裹在雪白的绸丝中,姣好的面庞上有一双温柔的丹凤眼。

被微风亲吻的三千青丝流淌过女子凌厉的目光,飘向远方,远方。

唇边挂有倔强的微笑。

永远不知道屈服和妥协,梦中总会有属于她的贞洁之花用真理的雨露浇灌。

只愿这虚幻的背影永不消散,成为我朦胧中翘首盼望的归宿。

关汉卿读书笔记篇三
其中,我最熟悉的是《窦娥冤》,因为经常喊说:“我比窦娥还冤啊”。

这次终于认真的了解了这个人。

主要情节是山阴书生窦天章因无力偿还蔡婆的高利贷,把七岁的女儿窦娥送给蔡婆当童养媳来抵债。

窦娥长大后与蔡婆儿子成婚,婚
后两年蔡子病死。

后来蔡婆向赛卢医索债,被赛卢医骗至郊外谋害,为流氓张驴儿父子撞见。

赛卢医惊走后,张驴儿父子强迫蔡婆与窦娥招他父子入赘,遭到窦娥的坚决反抗。

为了与窦娥成婚,张驴儿想毒死蔡婆。

蔡婆有病,想吃羊肚儿汤,张驴儿把毒药倾在羊肚儿汤里,蔡婆因呕让给张驴儿的老子吃,把他老子毒死了。

张驴儿以“药死公公”为名告到官府,贪官桃杌横加迫害,屈斩窦娥。

后来窦天章考取进士,官至肃政廉访使,到山阴考察吏治。

窦娥的鬼魂向她父亲诉冤,窦天章查明事实,为窦娥昭雪了冤案。

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这是本折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但更加吸引我的,是他的散曲创作。

他的散曲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描绘都市繁华与艺人生活,羁旅行役与离愁别绪,以及自抒抱负的述志遣兴。

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是他自写身世、抒发胸中抱负的作品。

但此文写得诙谐老辣,笔力横肆,感觉充满了自负、自嘲、自乐的情趣。

文章使用了好多市井语言,以铜豌豆自喻,将自己描绘成“眠花卧柳”的老手,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从元朝人夏庭芝所著《青楼集》可以得知,歌妓对推动元杂剧的繁荣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没有她们的演出,没有她们与书生才人的合作,元杂剧的成熟与发展便无从谈起。

关汉卿一生创作六十余种杂剧,许多剧本是以歌妓为主人公的,可见他对歌妓们为追求人格的尊严,为向往过一种合乎人性的生活所作的种种努力,极表赞许和同情。

他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在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我欣赏他的这种个性,很喜欢“铜豌豆”这个称呼,虽然有些自大,但这不正表现出了他的性格
吗?
总的来说,他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从宋朝到元朝),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既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养媳窦娥、婢女燕燕的悲剧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

中心思想都很明确,让人看过就完全清楚。

通过这段时间对于关汉卿的认识,越来越欣赏他,欣赏他的狂傲倔强。

他有酒味,有痞味,有玩味; 有文气,有“胆”气,有丈夫气; 有风骨,有傲骨,有脊梁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